米芾拜石的典故:
米芾对石的“痴”和“癫”,还表现在他去涟水为官这件事上。他听说安徽的灵壁县产奇石,便请求到地接灵壁的涟水县为官。因为他的心思在石头上,因此到了涟水县之后,对职守自然就很少过问。为此,招致上司对他公务勘查,这就发生了一件宋代玩石赏石上非常耐人寻味的事。
米芾为了得灵壁石,便请求到涟水作官司。到涟水后,他一心收藏奇石,并给每一块奇石赋诗一首。他玩石玩得神魂颠倒,整日呆在画室里不出来,有时一连几日不理公务。当时上司杨次公为察史(当时的官职),他平就听说米芾玩石入迷,经常不理公务,便来规劝。
他到了米芾府内,正色对米芾说:“你身为朝廷命官,把你从千里之外派来,是要你勤于公务,你怎么能整日玩赏石头?”
米芾走上前去从左边的衣袖里取出一块石头嵌空玲珑,峰峦洞壑皆具,色极青润,并对杨次公说:“这样的石头怎么能叫人不爱!”说着,他把这块石头又揣在衣袖中,接着又从衣袖中取出另一块石头,这块石头叠嶂层峦,更为奇巧,紧接又取出第三块。
并不无自豪地再对杨次公说:“这样的石头怎么能叫人不爱!”哪知,杨次公突然改变了态度,高兴地说“这样的奇石并不是你一个人爱,我们也很爱。”说着,便从米芾的衣袖中取出三块石头,抱在怀中上车便走了。
扩展资料:
说到“苏黄米蔡”之米芾,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其笔下潇洒不羁的书法、平淡天真的山水画,其实米芾爱石成痴,见到奇特石头便会很恭敬地上前跪拜,后世画家绘《米颠拜石图》屡见不鲜。
比如明代那位喜欢把人物画的很丑、怪的陈洪绶、当代著名画家范增,甚至玩石头不上班被人弹劾几次,为了能好好玩石头,用收藏贿赂那位官员……后世爱收藏奇石的人根据米芾的品石、藏石的风格,逐步总结出“四字相石法”——“瘦、漏、透、皱”,这样的石头称为极品。
米芾书法释文:五色水、浮盭盵、潭在顶、出黑云、挂龙怪、烁电痕、下震霆、泽后坤、极变化、阖道门、宝晋山前轩书
那么,你知道米芾最喜欢的石头长什么样吗?那就要说到2002年12月6日中贸圣佳秋拍上,米芾晚年代表作《研山铭》不到10分钟落槌,以2999万元定向拍卖给中国文物局,创下中国古代书画作品之世界拍卖新纪录,此帖现藏于故宫博物院。这让整个收藏界、文博界为之惊叹,为之振奋。
此手卷曾经进入北宋、南宋的宫廷。南宋理宗的时候被右相贾似道收藏,史树青从自己收藏的一枚宋代古玉印章入手,用金石学和古文字学佐证了这点。有趣的是,贾似道虽然是历史上有名的奸相,却十分爱好文物;手卷递传到元代,被元代最负盛名的书画鉴藏家柯九思收藏。
清代雍正年间,被书画鉴赏家、四川成都知府于腾收藏。由于历史的原因,此卷不幸流落在外,被日本有邻博物馆收藏。日本博物馆遭遇经营危机时,经业内人士斡旋出售给了中国买家,启功、徐邦达两位一致认为此作是米芾书法真迹,作品尚存争议。
值得一提的是,精研米芾的专家曹宝麟在考证,明代人毛晋说“米芾得奇石,抱眠三日,属子瞻(苏轼)为之铭。”
当中的奇石便是米芾《研山铭》中的研山,这块石头除了好看外,还是块砚台,当上好的墨放入其中研磨,便会出现米芾《研山铭》诗句中的景象,当中的砚山奇石被中国文物学会常务理事陈步一找到了,是从拍卖图录中偶然看到。
要知道米芾是个有严重洁癖的人,他每天要洗手十几次,并且洗完之后不用毛巾擦,他嫌毛巾不干净,愣让风干。他从来不吃煮鸡蛋,因为他总觉得会把鸡屎味煮进鸡蛋里。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米芾“抱石睡三日” 艺术大师的怪癖都了解吗
米芾拜石的典故:米芾对石的“痴”和“癫”,还表现在他去涟水为官这件事上。
他听说安徽的灵壁县产奇石,便请求到地接灵壁的涟水县为官。因为他的心思在石头上,因此到了涟水县之后,对职守自然就很少过问。
为此,招致上司对他公务勘查,这就发生了一件宋代玩石赏石上非常耐人寻味的事。米芾为了得灵壁石,便请求到涟水作官司。
到涟水后,他一心收藏奇石,并给每一块奇石赋诗一首。他玩石玩得神魂颠倒,整日呆在画室里不出来,有时一连几日不理公务。
当时上司杨次公为察史(当时的官职),他平就听说米芾玩石入迷,经常不理公务,便来规劝。他到了米芾府内,正色对米芾说:“你身为朝廷命官,把你从千里之外派来,是要你勤于公务,你怎么能整日玩赏石头?”米芾走上前去从左边的衣袖里取出一块石头嵌空玲珑,峰峦洞壑皆具,色极青润,并对杨次公说:“这样的石头怎么能叫人不爱!”说着,他把这块石头又揣在衣袖中,接着又从衣袖中取出另一块石头,这块石头叠嶂层峦,更为奇巧,紧接又取出第三块。
并不无自豪地再对杨次公说:“这样的石头怎么能叫人不爱!”哪知,杨次公突然改变了态度,高兴地说“这样的奇石并不是你一个人爱,我们也很爱。”说着,便从米芾的衣袖中取出三块石头,抱在怀中上车便走了。
扩展资料:说到“苏黄米蔡”之米芾,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其笔下潇洒不羁的书法、平淡天真的山水画,其实米芾爱石成痴,见到奇特石头便会很恭敬地上前跪拜,后世画家绘《米颠拜石图》屡见不鲜。比如明代那位喜欢把人物画的很丑、怪的陈洪绶、当代著名画家范增,甚至玩石头不上班被人弹劾几次,为了能好好玩石头,用收藏贿赂那位官员……后世爱收藏奇石的人根据米芾的品石、藏石的风格,逐步总结出“四字相石法”——“瘦、漏、透、皱”,这样的石头称为极品。
米芾书法释文:五色水、浮盭盵、潭在顶、出黑云、挂龙怪、烁电痕、下震霆、泽后坤、极变化、阖道门、宝晋山前轩书那么,你知道米芾最喜欢的石头长什么样吗?那就要说到2002年12月6日中贸圣佳秋拍上,米芾晚年代表作《研山铭》不到10分钟落槌,以2999万元定向拍卖给中国文物局,创下中国古代书画作品之世界拍卖新纪录,此帖现藏于故宫博物院。这让整个收藏界、文博界为之惊叹,为之振奋。
此手卷曾经进入北宋、南宋的宫廷。南宋理宗的时候被右相贾似道收藏,史树青从自己收藏的一枚宋代古玉印章入手,用金石学和古文字学佐证了这点。
有趣的是,贾似道虽然是历史上有名的奸相,却十分爱好文物;手卷递传到元代,被元代最负盛名的书画鉴藏家柯九思收藏。清代雍正年间,被书画鉴赏家、四川成都知府于腾收藏。
由于历史的原因,此卷不幸流落在外,被日本有邻博物馆收藏。日本博物馆遭遇经营危机时,经业内人士斡旋出售给了中国买家,启功、徐邦达两位一致认为此作是米芾书法真迹,作品尚存争议。
值得一提的是,精研米芾的专家曹宝麟在考证,明代人毛晋说“米芾得奇石,抱眠三日,属子瞻(苏轼)为之铭。”当中的奇石便是米芾《研山铭》中的研山,这块石头除了好看外,还是块砚台,当上好的墨放入其中研磨,便会出现米芾《研山铭》诗句中的景象,当中的砚山奇石被中国文物学会常务理事陈步一找到了,是从拍卖图录中偶然看到。
要知道米芾是个有严重洁癖的人,他每天要洗手十几次,并且洗完之后不用毛巾擦,他嫌毛巾不干净,愣让风干。他从来不吃煮鸡蛋,因为他总觉得会把鸡屎味煮进鸡蛋里。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米芾“抱石睡三日” 艺术大师的怪癖都了解吗。
米元章做濡须的太守,听说河边空坝上有一块怪异大石,不知它是从什么地方来的。人们认为它是神异之物,不敢搬动它。
米元章命令把这奇石搬运回州郡,作为人们游玩的景物。当大石搬运回来的时候,米元章十分惊异,即刻就命下属摆设宴席,跪拜于庭堂之下,并且说:“我想见到您石兄已二十年了”。
世传“米芾拜石”,淹没了米芾的其它成就。我们知道,过去和现在,也有很多可以称得上“石痴”的人,但是,至少在痴石的颠狂劲上,还没有人超越过他。
扩展资料:
米芾6岁熟读诗歌百首,7岁学书,10岁写碑。除了才华横溢以外,性格还十分狂拽。米芾出身官僚家庭,他的母亲曾是宋英宗皇后高氏的奶妈,这层扎实的人际关系让米芾从小在皇家生长。
也许正因此,米芾养成了痴狂玩世、“目无前辈”的个性。虽说由于母亲的人际关系得了官,但米芾对于做官却很不上心。史书上说他“居官无官官之事,处事无事事之心”。
他常年游戏官场,屡屡被人打小报告。米芾的“疯颠”在当时就颇负盛名,这也令其仕途数困。然而他却乐得逍遥,纵情于书画,凭个人好恶,纵横点评古人。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拜石
米元章做濡须的太守,听说河边空坝上有一块怪异大石,不知它是从什么地方来的。
人们认为它是神异之物,不敢搬动它。米元章命令把这奇石搬运回州郡,作为人们游玩的景物。
当大石搬运回来的时候,米元章十分惊异,即刻就命下属摆设宴席,跪拜于庭堂之下,并且说:“我想见到您石兄已二十年了”。 世传“米芾拜石”,淹没了米芾的其它成就。
我们知道,过去和现在,也有很多可以称得上“石痴”的人,但是,至少在痴石的颠狂劲上,还没有人超越过他。扩展资料:米芾6岁熟读诗歌百首,7岁学书,10岁写碑。
除了才华横溢以外,性格还十分狂拽。米芾出身官僚家庭,他的母亲曾是宋英宗皇后高氏的奶妈,这层扎实的人际关系让米芾从小在皇家生长。
也许正因此,米芾养成了痴狂玩世、“目无前辈”的个性。虽说由于母亲的人际关系得了官,但米芾对于做官却很不上心。
史书上说他“居官无官官之事,处事无事事之心”。他常年游戏官场,屡屡被人打小报告。
米芾的“疯颠”在当时就颇负盛名,这也令其仕途数困。然而他却乐得逍遥,纵情于书画,凭个人好恶,纵横点评古人。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拜石。
宋代大书画家米芾,字"元章",他是闻名古今的第一石痴,他举止颠狂,人称“米颠”,他玩石如醉如痴,最有名的就是“米芾拜石”的故事。宋人叶梦得《石林燕语》记载,米芾初入州廨,见奇石便“呼为兄弟”,见之三拜九叩,“米颠拜石”一直传为美谈。他曾在涟水为官,因当地毗邻美石产地———灵壁县,因而米芾藏石很多,上佳石子,他一一品题其名,藏于雅斋,“入玩则终日不出”。遇有石中珍品,他便藏于袖中,随时取出观赏,谓之“握游”。因他的字是"元章",所以米颠拜石也称元章拜石 .
米芾拜石是著名的古代文人米芾的典故。
米芾在宋徽宗时官居书画学博士。他一生博雅好石,精于鉴赏。他生性诙谐古怪,好洁成癖,有人赠诗予他:“衣冠唐制度,人物晋风流。”米芾之爱石,简直到了如痴如癫,无以复加的谑称。米芾的“癫”,是他的一大特点,这一特点表现在他的一切言行中。作为石痴,则表现在他爱石的一些与众不同的行为上。他因为整日醉心于品赏奇石,以致于荒废公务,好几次遭到弹劾贬官司,但他仍然迷石如故,丝豪无悔改之意。一次,他任无为州监军,见衙署内有一立石十分奇特,高兴得大叫起来:“此足以当吾拜”。于是命左右为他换了官衣官帽,手握笏板跪倒便拜,并尊称此石为“石丈”。此事很快传播开来,人们都觉得他的行为好笑。后来他又听说城外河岸边有一块奇丑的怪石,便命令衙役将它移进州府衙内,米芾见到此石后,大为惊奇,竟得意忘形,跪拜于地,口称:“我欲见石兄二十年矣!”另一次,他得到一块端石砚山(一种天然形成的状如峰峦的砚石)爱不释手,竟一连三天抱着它入睡,并请好友苏东坡为之作铭。米芾一生蓄藏的砚山和石砚非常多(清代《西清砚谱》中著录有多方米芾珍藏的石砚)。他在给想从他那儿得一方石砚的朋友写信中这样写道:“辱教须宝砚,去心者为失心之人,去首者乃项羽也。砚为吾首,谁人教唆,事须很研。”由此可见,石头就是他的命。米芾对石的“痴”和“癫”,还表现在他去涟水为官这件事上。他听说安徽的灵壁县产奇石,便请求到地接灵壁的涟水县为官。因为他的心思在石头上,因此到了涟水县之后,对职守自然就很少过问。为此,招致上司对他公务勘查,这就发生了一件宋代玩石赏石上非常耐人寻味的事。《宋稗类抄》一书中叙述的一则故事更是有趣。故事中说:米芾为了得灵壁石,便请求到涟水作官司。到涟水后,他一心收藏奇石,并给每一块奇石赋诗一首。他玩石玩得神魂颠倒,整日呆在画室里不出来,有时一连几日不理公务。当时上司杨次公为察史(当时的官职),他平就听说米芾玩石入迷,经常不理公务,便来规劝。他到了米芾府内,正色对米芾说:“你身为朝廷命官,把你从千里之外派来,是要你勤于公务,你怎么能整日玩赏石头?”米芾走上前去从左边的衣袖里取出一块石头嵌空玲珑,峰峦洞壑皆具,色极青润,并对杨次公说:“这样的石头怎么能叫人不爱!”说着,他把这块石头又揣在衣袖中,接着又从衣袖中取出另一块石头,这块石头叠嶂层峦,更为奇巧,紧接又取出第三块。并不无自豪地再对杨次公说:“这样的石头怎么能叫人不爱!”哪知,杨次公突然改变了态度,高兴地说“这样的奇石并不是你一个人爱,我们也很爱。”说着,便从米芾的衣袖中取出三块石头,抱在怀中上车便走了。
右军是指王羲之(王羲之字右军),讲的是王羲之临池学书,墨迹把一池水染黑了
襄阳是指米芾,讲的是米颠拜石的故事。以下是相关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
王羲之临池学书
晋代的大书法家王羲之,在我国书画史上是极负盛名的。他所写的《兰亭帖》流传至今,是我国书法艺术的珍品。《兰亭帖》集中体现了王羲之的文学才华和书法艺术的成就。
《兰亭帖》是对自己所作的《兰亭集序》的书写。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的3月3日,王羲之和当时的名士孙统、孙绰、谢安、支遁等40多人宴集在浙江省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县)的兰亭。这一天春光明媚,与会的人诗兴大发,纷纷吟出一些诗来。王羲之为这些诗作所感动,欣然命笔写了一篇序,这就是后来传诵的《兰亭集序》。序中记下了集会的盛况,反映与会诸人的观感。《兰亭帖》就是对于《兰亭集序》的精书,写得遒媚劲健,为后世学习书法的楷模。
王羲之书法的高超成就来源于他幼年的刻苦学习。
王羲之幼年学书的时候,非常羡慕东汉书法家张芝。张芝,字伯英,他的书法也是非常有名的。据说张芝学习书法的时候经常在衣帛上写字,然后再把衣帛放在染缸里染上色,做衣服用。张芝还经常到水池边上去写字,用池水磨墨涮笔,结果池水都被染成黑色。由于他这样用功,所以字写得非常好,特别是草书更为出名。当时的人称他为“草圣”。王羲之决心学习张芝的精神,并认为:只要自己肯于刻苦努力,就一定可以赶上或者超过张芝。
王羲之不仅学习张芝的精神,而且还学习张芝写字的方法。他也像张芝那样,经常到水池边上学习写字。
王羲之家乡临川城下有一条河,靠河的边上有一块地方叫做新城,新城的上面有一个很深的长方形水池,这就是他经常学习写字的地方。每当春天到来的时候,他就带上纸笔砚墨来到这里学习写字,用池里的水磨墨,用池子里的水涮笔,每当他的黑黑的墨笔投入池水的时候,水里立刻出现一片黑云似的水墨。这样,天长日久,池水也就渐渐变黑了。随着池水的一天天变黑,王羲之的字也一天天的长进了。不久,他写的字就超过了当时的书法家庾翼。
有一次,他用草书给庾翼的哥哥庾亮写了一封信,庾翼看到以后大为叹服。他说王羲之的字“真可以与张芝的媲美了!”王羲之终于成为当时的著名书法家。
到了宋朝,新城的墨池上边建立了一个州学的校舍。州学里有一位姓王的教授(主管教育的小官)。他因为怕王羲之临池学书的事迹被世人所遗忘,就写了“晋王右军墨池”六个字挂在屋前的柱子上,并且邀请当时的大散文家曾巩写了一篇《墨池记》。
曾巩是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他在《墨池记》里除了记述王羲之当时临池学书的事迹之外,还阐述了有关学习的一些思想。他说。“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这也就是说,王羲之的书法成就并不是天生成就的,而是精心努力的结果;后人之所以赶不上他,并不是后来的人不能赶上他,而是后人学习艰苦努力的程度不如他,这也是王羲之临池学书的事迹给予后人的有益启示。
思其始而成其终。
――《左传》
米颠拜石
米芾(1051—1107)宋襄阳人,字元章,号海岳外史,又号鹿门居士,世称米襄阳。倜傥不羁,世又称米颠。为文奇险,妙于翰墨,画山水人物,亦自成一家。爱金石古器,尤爱奇山,世有元章拜石之语。官至礼部员外郎,世又称米南宫。着有宝晋英光集、书史、画史、砚史等书。 (芾:韍,韦皮所制,用以蔽膝。草木茂盛貌。)
米芾在知无为军时,听说濡须河岸有一块奇怪石头,形状玲珑剔透而又古拙奇丑,与周围岩石大不相同,人们都不知哪里来的,感到神奇而不敢动它。米芾匆忙赶去观赏,一见大喜,具衣冠焚香拜揖,口中声声称奇石为兄。左右看了,觉得这位官老爷十分可笑。米芾又命役夫,将石头抬回府内,布置庭院中,朝夕观赏。
米颠嗜石成癖,据《宋史·米芾传》记载:宋徽宗大观年间,“无为州治有巨石,状奇丑,芾见大喜曰:‘此足以当吾拜’,具衣冠拜之,呼之为兄。”这就是著名的“米芾拜石”的典故。后世画家根据这个典故绘制了许多佳作,较有名的有明代画家吴伟的《人物图卷·米颠拜石》(今藏上海博物馆),清代画家任熊的《拜石图》(今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等。国画大师张大千以山水名世,兼精人物花鸟。他的这幅《米颠拜石图》(见图)也是这一题材绘画中可圈可点的一幅佳作。
故事一:装癫索砚
米芾为人痴癫,在皇帝面前也不掩饰。有一次,徽宗和蔡京讨论书法,召米芾进宫书写一张大屏,并指御案上的砚可以使用。米芾看中了这方宝砚,写完之后,捧着砚跪在皇帝面前,说这方砚经他污染后,不能再给皇帝使用了,要求把砚赐给他。徽宗答应了他的请求。米芾高兴地抱着砚,手足舞蹈地跳了起来,然后跑出宫中,弄得满身是墨。徽宗对蔡京说: “癫名不虚传也。”
故事二:米芾拜石
古今爱石的人不少,但像米芾那样,见了喜欢的奇石,便恭礼膜拜的人,大概也只有米芾一人。
传说,米芾有一天,在两个家人的陪同下,到郊外游玩,正在行走之间,米芾发现路旁有一块奇形怪状的大石,顿时欣喜若狂,立刻下马,整理衣冠,伏首大拜,并口中念念有词, “石兄,受我一拜,受我一拜。”此事后被传为佳话,妇孺皆知。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22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