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素被称为“忠义之邦”,在江阴漫长的历史中,涌现了大批爱国民族英雄,诸如明代正德初,宦官刘瑾擅政误国,在朝的三位江阴人——主事黄昭、御史贡安甫、史良佐,或以挽死谏,或以奏章忤。李诩在《戒庵老人漫笔》中称之为“江阴一时三忠”;勇斗阉官魏忠贤,慷慨赴狱,死于酷刑,被列入“东林后七君子”的缪昌期、李应升;明末抗清守城战江阴全城百姓在抗清三公的带领下独守孤城八十一天(史称江阴八十一日),后全城殉节无一人投降、被列入“东林后七君子”的缪昌期、李应升等。明《崇祯江阴县志》评价江阴“不独为礼让之邑,实称忠献之邦,长江底柱,允足表峙东南也”。明末乙酉抗清后,更获“义城”之名。对于江阴来说,“忠义之邦”这一美誉当之无愧。
======================================
江阴马蹄酥的传说
相传明朝万历年间,有位马开山在同安霞路街开了个铺子,制作一种油酥面皮内包饴糖馅的烘饼。因形似马蹄,又是马开山所创,故称之为“马蹄酥”。
由于马蹄酥又脆又香,人们给它起了一个雅号“食香饼”。清代诗人方王圭赞美它:“乍经而起还留迹,不踏花归亦自香”。
马蹄酥以面粉、白糖、麦芽糖和猪油为主原料,皮、馅揉合后要逐个贴在炉壁上烘烤(现在改放在铁盘上煎烤)。烤制过程必须于马蹄酥以麦芽糖为馅,又有麻油炸,有营养,性燥热。闽南一带妇女坐月子多用它作热补品。马蹄酥同时是馈赠亲友的佳品。由于马蹄酥经久不变质又易携
带,人们外出时携带它作旅行食品。相传明代同安人庄渭阳进京赴武试时,随带了马蹄酥作干粮。当时有位五爷微服私访来京的武举子,因避雨来到庄生下榻的客栈。见来客,庄渭阳就请他品尝马蹄酥。五爷尝后赞不绝口,两人边品尝边谈文论武。五爷暗自赞许庄生是个人才。临别时,庄生又送他四大包马蹄酥,五爷高兴万分。他对庄生说:“今日幸会,无物相赠,三日后,武科开场,我有雕鞍白马系于场左槐树下,你可乘此马进场。”开科比武之日,果然槐树下有匹白骏马。庄生骑上白马进科场,威风倍增,在场者无不赞赏,主考官更是另眼相看。武试后庄中武进士。后来,庄渭阳才得知那次骑的是五爷马,得了五爷的相助。荣归故里后,他又备上马蹄酥专程进京到五爷府拜谢。从此,“马蹄酥”名噪京师,一时间五府都兴吃“同安马蹄酥”。
现在同安马蹄酥不但闻名国内,而且远销东南亚一带
江阴素被称为“忠义之邦”,在江阴漫长的历史中,涌现了大批爱国民族英雄,诸如明代正德初,宦官刘瑾擅政误国,在朝的三位江阴人——主事黄昭、御史贡安甫、史良佐,或以挽死谏,或以奏章忤。
李诩在《戒庵老人漫笔》中称之为“江阴一时三忠”;勇斗阉官魏忠贤,慷慨赴狱,死于酷刑,被列入“东林后七君子”的缪昌期、李应升;明末抗清守城战江阴全城百姓在抗清三公的带领下独守孤城八十一天(史称江阴八十一日),后全城殉节无一人投降、被列入“东林后七君子”的缪昌期、李应升等。明《崇祯江阴县志》评价江阴“不独为礼让之邑,实称忠献之邦,长江底柱,允足表峙东南也”。
明末乙酉抗清后,更获“义城”之名。对于江阴来说,“忠义之邦”这一美誉当之无愧。
这个不知道算不算。
口口相传的那种网上很难找到。
长寿镇慕义庄村
长寿镇慕义庄村,是一个历史源远流长的历史古村,各种传说故事数不胜数,可惜由于进入当代以来,经济长期落后,在年轻一代的村民中,对于本村的各种历史几乎无人知晓,对本村没有归属和自豪感,大多的年轻人都想离村出去发展。包括我现在也定居新桥,唯一不同的,我对自己的老家还是充满感情,并且知道许多许多母村的历史故事……
先讲来历:在元朝末年,由于不满元朝统治者的苛捐杂税和残酷统治,本村大户(姓徐)决定组建义军起义,故把村改名为募义庄,意思是招募天下义士,一时间募义庄云集战将千名战马万匹,可惜由于江南一带一向朝廷力量雄厚,并且交通便利,很快被朝廷发现并征集大军前来围剿,由于实力还是相差巨大,义军被迫解散转入地下,为防止本村受灾,村名就改成了慕义庄,一直延用至今。
故事1:村上有一座大约160年前德国人造的教堂,其中围墙上少了一个角蛮有特色,据说太平天国时期,陈秀成带兵打至此处,驻兵在与慕义庄一山之隔的云亭吴巷里(相隔的就是毗山),听说本村有一人姓石排行第二,武艺高超无人能敌,特驱马前来挑战,两人在教堂广场大战三百回合,石老二渐渐不支,突然陈秀成使出一照力劈华山,石老二看到已无法抵抗,急忙认输,陈秀成收不住刀,就顺势转向,一刀劈在了教堂围墙上,把围墙劈掉了一个大角,至今尚存。
无锡江阴祝塘镇最近发现一尊包公双面石像,此石像高五十六厘米,宽二十六厘米,同包氏宗谱上所记述的身穿长袍、腰束玉带、神态威严的包公像进行对比,竟然如出一辙。
据中新社无锡八月二十四日电,包拯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大清官、大忠臣,素以“包青天”的美誉而家喻户晓,老百姓更习惯称他为“包公”。包拯生于北宋真宗咸平二年,即公元九九九年,他虽为官祗是二品,在民间却逾千年而享有盛名,至今不衰。
不久前,无锡喜爱古物收藏的周森树老先生去邻近的江阴祝塘镇文林办事,偶然在一农户家发现了被村民用来压河边鸭棚网的这尊包公双面石像,引起了浓厚的兴趣,并对此进行了考证。 包公曾在河南开封做官,何以与江阴有渊源?据史料及江阴文林“包氏宗谱”记载,包拯之孙包钦于靖康二年(一一二七年)自合肥随驾南渡,避战乱先到句容,后定居江邑西顺乡(今江阴文林)。
民间更流传著包公七世孙、南宋经学家包天麟为纪念先祖而刻制石像之说。发现石像的周森树老人认为,这尊包公双面像极有可能就是传说中的那尊石像,对研究包氏宗族的迁徙提供了一个佐证。
目前,周森树已将该石像妥善保管,并与当地有关部门接洽石像安置地点。 江阴发现的包公像为什么是一尊双面像,而且两面的图案各不相同却又极其神似呢?据当地的包姓老人介绍说,在以前文林的包家祠堂里立有一块包公的家训碑:“后世子孙仕官,有犯脏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 此间古物和收藏界人士称,包公双面石像正是包公对外清正廉洁,对内家教严明的一个明证,该石像的发现对于包公其人其事都有著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
地方人物 江阴历史文化名人很多,自古为泰伯化育之邦、季子躬耕之邑、英才荟萃之地。
自宋至清,先后出进士415名,武进士14名。 历史人物 抗清三公像 抗清三公:指明末率领江阴十万百姓抵抗清军的三位主要领导人:阎应元、陈明遇、冯厚敦。
阎应元,字丽亨,北直通州人(今北京通县),民族英雄。 陈明遇(?—1645), 明末浙江上虞人,民族英雄。
冯厚敦(?—1645),崇祯末年任江阴训导,民族英雄。 徐霞客(1587-1641)地理学家、旅行家。
著有《徐霞客游记》。 丘崈(约1140-1208),字宗卿,抗金名将。
南宋江阴军(军相当于州)人。宋隆兴元年(1163)进士,殿试取一甲三名(探花)。
历任华亭知县、平江知府、四川安抚制置使兼成都知府、建康知府、刑部尚书、江淮宣抚使、资政殿学士、同知枢密院事等重要职务。 巨赞(1908-1984)法师,俗姓潘,名楚桐,字琴朴。
著名佛学家。 上官云珠(1920年3月2日-1968年11月23日),著名话剧演员、电影演员。
吴文藻(1901-1985),中国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冰心丈夫。 缪荃孙(1844年9月20日—1919年12月22日),中国近代藏书家、校勘家、教育家、目录学家、史学家、方志学家、金石家,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奠基人,誉称为中国近代图书馆之父,中国近代教育事业的先驱者之一。
胡山源,(1897年-1988年),原名胡三元,作家、文学翻译家。 严本:字志道,明朝大臣。
惠希孟:(生卒年待考),字秋崖,著名元朝学者。 玉林通琇禅师(1614~1675),俗姓杨,字玉林,世称玉林通琇,加封为“大觉普济能仁国师”。
上化下来和尚,又名化来和尚,1933年生,禅宗沩仰宗第10代祖师,万佛城首座,大悲寺首座和尚。 蒋春霖(1818-1868),字鹿潭,江阴城内蒋家巷人,词人。
清词后七家之一. 李应升,字仲达。万历四十四年进士。
授南康推官。著有《落落斋集》 陆文圭,字子方,由宋入元的诗文作者。
传其精通医道。 徐元献(1454—1482),是徐霞客的太祖父,字尚贤,号梓庭,是梧塍徐氏以文才著称的佼佼者。
徐经(1473—1507)字衡父,又字直夫,自号西坞。与唐寅最为莫逆。
张端(约公元一三四0年前后在世)字希尹,十年,授国史院大学士。十一年,卒,赠太子太保,谥文安。
曹毓瑛(1813—1866)一名毓英,字子瑜,号琢如,晚清大臣。历官军机章京、鸿胪寺少卿、同治初军机大臣、兵部尚书。
杨名时:江苏江阴人,曾任云贵总督,当过吏部尚书。抄录、编订的《游记》稿本是现《徐霞客游记》的原版。
承天秀(公元1464~1545年),字钟之。著名明朝官吏,授钱塘知县,“卓有政声,惠及黎民,以民人诣阙乞留,连任九年。”
王苏,清代诗人,字侪峤,乾隆庚戌(1790)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历官卫辉知府。
曹颖甫(1866年—1938年),名家达,字尹孚,号鹏南,晚署掘巢老人,江苏江阴人,医学家。 季芝昌(1791—1861)字云书,号仙九,曾任闽浙总督,授礼部侍郎,督安徽学政。
金国琛(?—1879)字逸亭,清朝将领,战殁后加赠内阁学士,谥忠壮。 缪昌期(1562-1626),东林党早期人物,与徐霞客关系密切,其孙女嫁与徐霞客长子。
钱振标(1895-1928),曾任京沪特委军委书记兼江阴县委书记,于君山南麓陆家坟场英勇就义。 夏敬渠(1705-1787),撰有《野叟曝言》、《浣玉轩集》等。
徐尔灏(1918年-1970年7月12日),气象学家,是中国大气物理学的奠基人。 张曼筠(1901-1975)女,上海书画家张筱楼的次女,曾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擅画。
赵曦明(1704-1787),字敬夫,号瞰江山人。撰有《桑梓见闻录》、《颜氏家训注》等。
祝丹卿(1871年6月11日-1939年6月13日),名廷华,号毅丞。江阴同盟会分部部长。
金武祥(1841——1924),字粟香,又字菽乡,江阴人,著名文学家。 钱以湘(1857-1928),江阴城内司马街人,原名维锜,民国著名企业家。
夏孙桐(1857-1941),近现代文学家。字闰枝,又字悔生,晚号闰庵,江阴人。
李应升(1593年-1626年),字仲达,号次见,明朝南直隶江阴人。“东林后七君子”之一。
李寄(1619.12-1690),明朝著名的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的儿子。 贡震,字息甫,乾隆六年(一七四一)拔贡,历任安徽知县、知州。
能文著述甚富,善书法。 承淡安(1899 09.01 - 1957 07.01),中国医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张庆孚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黄埔军校政治教官,国民革命军第35军、第19军师政治部主任。 陈虞孙(1904~1994)又名陈椿年,曾任中共地下上海市委文委书记。
姜君辰,1904年生,曾任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副秘书长、中科院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副主任等职。 吴研因,原名辇瀛,(1886~1975),曾任教育部国民教育司第一科科长,推行白话文教材。
周水平,1894年出生于顾山周东庄。1926年1月16日晚,孙传芳密令江阴县署斩决。
奚佐尧,原名祖耀,字冠一。1897年出生于马镇北渚。
国民革命军北伐时任中共中央军委技术书记。 蒋云,原名陈流,字宇中,又名陈叔文。
北伐军进驻江阴,任国民党江苏省党部特派员办公室。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1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