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用典故的诗词句非常多,随便举几个例子吧(方括号括出的部分皆为化用典故诗句):《行路难(其一)》 【唐】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姜太公钓鱼典)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姜太公吕尚曾在渭水的磻溪上钓鱼,得遇周文王,助周灭商;伊尹曾梦见自己乘船从日月旁边经过,后被商汤聘请,助商灭夏。
这两句表示诗人自己对从政仍有所期待。《江城子 》 【北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孙权射虎典)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
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冯唐持节典)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楚辞·九歌·东君》:“长矢兮射天狼。”
)1、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孙郎即孙权,这里为作者自喻。《三国志·吴志·孙权传》载:“二十三年十月,权将如吴,亲乘马射虎于凌亭,马为虎伤。
权投以双戟,虎却废。常从张世,击以戈、获之。”
这里以孙权喻太守, 希望自己像孙权一样年少有胆识。2、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典出《史记·冯唐列传》。
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汉时的郡名,在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一带,包括山西西北部分地区)太守。他爱惜士卒,优待军吏,匈奴远避。
匈奴曾一度来犯,魏尚亲率车骑出击,所杀甚众。后因报功文书上所载杀敌的数字与实际不合(虚报了六个),被削职。
经冯唐代为辨白后,认为判的过重,文帝就派冯唐“持节”(带着传达圣旨的符节)去赦免魏尚的罪,让魏尚仍然担任云中郡太守。苏轼此时因政治上处境不好,调密州太守,故以魏尚自许,希望能得到朝廷的信任。
3、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天狼为星名,一称犬星,旧说主侵掠,这里引指西夏。《楚辞·九歌·东君》:“长矢兮射天狼。”
《晋书·天文志》云:“狼一星在东井南,为野将,主侵掠。”词中以之隐喻侵犯北宋边境的辽国与西夏。
用天狼星比喻敌人(即辽国与西夏),表达了作者爱国,想要为国杀敌,报答国家的胸怀。《正气歌》 【南宋】文天祥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
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
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
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
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
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
嗟予遘阳九,隶也实不力。【楚囚缨其冠,传车送穷北。】
鼎镬甘如饴,求之不可得。阴房阗鬼火,春院闭天黑。
牛骥同一皂,鸡栖凤凰食。一朝蒙雾露,分作沟中瘠。
如此再寒暑,百疠自辟易。嗟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
岂有他缪巧,阴阳不能贼。顾此耿耿在,仰视浮云白。
悠悠我心悲,苍天曷有极。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
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这首诗里的典故非常多(括号部分几乎一句一典),分别说明如下:1、在齐太史简:春秋时齐国的权臣崔杼弑君,齐国太史铁笔直书记于史册,被崔杼杀了,其弟再记,又被杀,三弟再记再被杀,四弟仍不畏死再记之,寓意不畏强权的精神。
2、在晋董狐笔:春秋时代晋灵公被权臣赵盾之子赵穿所弑,晋国太史董狐在史笔无情,直书"赵盾弑其君",虽然没被赵盾所杀,但董狐之直言,敢犯危难的精神与齐太史无异。3、在秦张良椎:秦灭六国,韩遗臣张良以铁椎行刺始皇,寓意匹夫报国之勇气。
4、在汉苏武节:汉代苏武出使匈奴被困十九年,所持使者之节上节毛尽落而不屈,寓意使臣守节不谕之气节。5、为严将军头:三国时期,蜀将严颜被张飞所败,被劝降时曰:“蜀中有断头将军,无投降将军" 寓意宁死不降的精神。
6、为嵇侍中血:晋惠帝八王之乱时,侍中嵇绍为保护皇帝而被杀,血溅帝衣,皇帝感念他的忠心,竞舍不得洗那件血衣。寓意护主之危,以身相殉之精神。
7、为张睢阳齿:唐玄宗天宝年安史之乱,张巡与许远,咬牙死守睢阳,城陷后仍骂敌不绝,死得壮烈,寓意不屈的精神。8、为颜常山舌:唐代常山太守颜杲卿起兵讨伐安禄山,兵败被执,仍大骂贼人,贼人割了他的舌头,犹不屈而死。
寓意忠于国家、与反贼不共戴天。9、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东汉末年,海内大乱,管宁不染世俗,避地辽东,以清操自励,当时人人学之,连穿衣戴帽也跟他一样,寓意出污泥而不染之情操。
10、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三国时期孔明之作出师表,寓意大节柄然的忠义之气。11、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五胡乱华,晋元帝偏安江左,大将祖逖渡江讨贼,中流击楫而誓 : “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寓意激昂慷慨复国之气。
12、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唐自安史之乱后,李希烈欲谋反称帝,找大臣段。
化用典故的诗词句非常多,随便举几个例子吧(方括号括出的部分皆为化用典故诗句):《行路难(其一)》 【唐】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姜太公钓鱼典)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姜太公吕尚曾在渭水的磻溪上钓鱼,得遇周文王,助周灭商;伊尹曾梦见自己乘船从日月旁边经过,后被商汤聘请,助商灭夏。
这两句表示诗人自己对从政仍有所期待。《江城子 》 【北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孙权射虎典)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
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冯唐持节典)【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楚辞·九歌·东君》:“长矢兮射天狼。”
)1、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孙郎即孙权,这里为作者自喻。《三国志·吴志·孙权传》载:“二十三年十月,权将如吴,亲乘马射虎于凌亭,马为虎伤。
权投以双戟,虎却废。常从张世,击以戈、获之。”
这里以孙权喻太守, 希望自己像孙权一样年少有胆识。2、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典出《史记·冯唐列传》。
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汉时的郡名,在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一带,包括山西西北部分地区)太守。他爱惜士卒,优待军吏,匈奴远避。
匈奴曾一度来犯,魏尚亲率车骑出击,所杀甚众。后因报功文书上所载杀敌的数字与实际不合(虚报了六个),被削职。
经冯唐代为辨白后,认为判的过重,文帝就派冯唐“持节”(带着传达圣旨的符节)去赦免魏尚的罪,让魏尚仍然担任云中郡太守。苏轼此时因政治上处境不好,调密州太守,故以魏尚自许,希望能得到朝廷的信任。
3、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天狼为星名,一称犬星,旧说主侵掠,这里引指西夏。《楚辞·九歌·东君》:“长矢兮射天狼。”
《晋书·天文志》云:“狼一星在东井南,为野将,主侵掠。”词中以之隐喻侵犯北宋边境的辽国与西夏。
用天狼星比喻敌人(即辽国与西夏),表达了作者爱国,想要为国杀敌,报答国家的胸怀。《正气歌》 【南宋】文天祥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
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
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
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
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
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
嗟予遘阳九,隶也实不力。【楚囚缨其冠,传车送穷北。】
鼎镬甘如饴,求之不可得。阴房阗鬼火,春院闭天黑。
牛骥同一皂,鸡栖凤凰食。一朝蒙雾露,分作沟中瘠。
如此再寒暑,百疠自辟易。嗟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
岂有他缪巧,阴阳不能贼。顾此耿耿在,仰视浮云白。
悠悠我心悲,苍天曷有极。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
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这首诗里的典故非常多(括号部分几乎一句一典),分别说明如下:1、在齐太史简:春秋时齐国的权臣崔杼弑君,齐国太史铁笔直书记于史册,被崔杼杀了,其弟再记,又被杀,三弟再记再被杀,四弟仍不畏死再记之,寓意不畏强权的精神。
2、在晋董狐笔:春秋时代晋灵公被权臣赵盾之子赵穿所弑,晋国太史董狐在史笔无情,直书"赵盾弑其君",虽然没被赵盾所杀,但董狐之直言,敢犯危难的精神与齐太史无异。3、在秦张良椎:秦灭六国,韩遗臣张良以铁椎行刺始皇,寓意匹夫报国之勇气。
4、在汉苏武节:汉代苏武出使匈奴被困十九年,所持使者之节上节毛尽落而不屈,寓意使臣守节不谕之气节。5、为严将军头:三国时期,蜀将严颜被张飞所败,被劝降时曰:“蜀中有断头将军,无投降将军" 寓意宁死不降的精神。
6、为嵇侍中血:晋惠帝八王之乱时,侍中嵇绍为保护皇帝而被杀,血溅帝衣,皇帝感念他的忠心,竞舍不得洗那件血衣。寓意护主之危,以身相殉之精神。
7、为张睢阳齿:唐玄宗天宝年安史之乱,张巡与许远,咬牙死守睢阳,城陷后仍骂敌不绝,死得壮烈,寓意不屈的精神。8、为颜常山舌:唐代常山太守颜杲卿起兵讨伐安禄山,兵败被执,仍大骂贼人,贼人割了他的舌头,犹不屈而死。
寓意忠于国家、与反贼不共戴天。9、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东汉末年,海内大乱,管宁不染世俗,避地辽东,以清操自励,当时人人学之,连穿衣戴帽也跟他一样,寓意出污泥而不染之情操。
10、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三国时期孔明之作出师表,寓意大节柄然的忠义之气。11、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五胡乱华,晋元帝偏安江左,大将祖逖渡江讨贼,中流击楫而誓 : “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寓意激昂慷慨复国之气。
12、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唐自安史之乱后,李希烈欲谋反称帝,找大臣段秀。
化用典故的诗词句非常多,随便举几个例子吧(方括号括出的部分皆为化用典故诗句):《行路难(其一)》【唐】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姜太公钓鱼典)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姜太公吕尚曾在渭水的磻溪上钓鱼,得遇周文王,助周灭商;伊尹曾梦见自己乘船从日月旁边经过,后被商汤聘请,助商灭夏.这两句表示诗人自己对从政仍有所期待.《江城子 》 【北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孙权射虎典)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1、李商隐《锦瑟》中用两个名人典故的诗句是“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名人分别是庄周和望帝杜宇。
2、原文
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3、译文
精美的瑟为什么竟有五十根弦,一弦一柱都叫我追忆青春年华。
庄周翩翩起舞睡梦中化为蝴蝶,望帝把自己的幽恨托身于杜鹃。
明月沧海鲛人流下了滴滴眼泪,蓝田日暖玉石才能够化作青烟。
此时此景为什么要现在才追忆,只因为当时心中只是一片茫然。
4、简析
《锦瑟》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代表作之一。诗题“锦瑟”,但并非咏物,不过是按古诗的惯例以篇首二字为题,实是借瑟以隐题的一首无题诗。此诗是李商隐最难索解的作品之一,诗家素有“一篇《锦瑟》解人难”的慨叹。作者在诗中追忆了自己的青春年华,伤感自己不幸的遭遇,寄托了悲慨、愤懑的心情,大量借用庄生梦蝶、杜鹃啼血、沧海珠泪、良田生烟等典故,采用比兴手法,运用联想与想象,把听觉的感受,转化为视觉形象,以片段意象的组合,创造朦胧的境界,从而借助可视可感的诗歌形象来传达其真挚浓烈而又幽约深曲的深思。全诗词藻华美,含蓄深沉,情真意长,感人至深。
1、李商隐《锦瑟》中用两个名人典故的诗句是“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名人分别是庄周和望帝杜宇。 2、原文 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3、译文 精美的瑟为什么竟有五十根弦,一弦一柱都叫我追忆青春年华。
庄周翩翩起舞睡梦中化为蝴蝶,望帝把自己的幽恨托身于杜鹃。 明月沧海鲛人流下了滴滴眼泪,蓝田日暖玉石才能够化作青烟。
此时此景为什么要现在才追忆,只因为当时心中只是一片茫然。 4、简析 《锦瑟》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代表作之一。
诗题“锦瑟”,但并非咏物,不过是按古诗的惯例以篇首二字为题,实是借瑟以隐题的一首无题诗。此诗是李商隐最难索解的作品之一,诗家素有“一篇《锦瑟》解人难”的慨叹。
作者在诗中追忆了自己的青春年华,伤感自己不幸的遭遇,寄托了悲慨、愤懑的心情,大量借用庄生梦蝶、杜鹃啼血、沧海珠泪、良田生烟等典故,采用比兴手法,运用联想与想象,把听觉的感受,转化为视觉形象,以片段意象的组合,创造朦胧的境界,从而借助可视可感的诗歌形象来传达其真挚浓烈而又幽约深曲的深思。全诗词藻华美,含蓄深沉,情真意长,感人至深。
“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靡靡之音,南朝陈后主所作,后人视为亡国不祥之者。
“后庭花”本是一种花的名,这种花生长在江南,因多是在庭院中栽培,故称“后庭花”。后庭花花朵有红白两色,其中开白花的,盛开之时使树冠如玉一样美丽,故又有“玉树后庭花”之称。 《后庭花》又叫《玉树后庭花》,以花为曲名,本来是乐府民歌中一种情歌的曲子。南北朝陈朝最后那个皇帝陈后主陈叔宝填上了新词,词为丽宇芳林对高阁,新妆艳质本倾城。映户凝娇乍不进,出帷含态笑相迎。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
陈叔宝穷奢极欲,沉湎声色,是一个典型的昏君。当时,北方强大的隋时时准备渡长江南下,陈这个江南小王朝已经面临着灭顶之灾,可是这个陈后主,却整天与宠妾张贵妃、孔贵人饮酒嬉戏,作诗唱和。陈叔宝作诗水平不怎样,从这首《玉树后庭花》就可以看得出来。在这首诗中,陈后主是在以花喻张、孔二妃。这首诗意境不深,只是对妃子肉麻的赞美,并无技巧可言,若不是与亡国有关是不会流传下来的。
陈叔宝的《玉树后庭花》虽然品位低下,但却得到一群奸臣的肉麻吹捧,他自己也自鸣得意起来。隋朝的大军已经兵临城下了,亡国之君陈叔宝仍然和宠妾、墨客们唱着《玉树后庭花》,直到敌军冲入宫殿,他才和两个妃子躲进一口井里。隋兵“窥而呼之,后主不应。欲下石,乃闻叫声。以绳引之,惊其太重,及出,乃与张贵妃、孔贵人三人同乘而上。”陈后主亡国之际的丑态成为千古笑料,他的《玉树后庭花》也成了亡国的代名词。
这是南宋刘克庄的一首绝句,全诗如下:
不及生前见虏亡,
放翁易箦愤堂堂。
遥知小陆羞时荐,
定告王师入洛阳。
放翁即指的是陆游,号放翁。
陆游曾写过一篇诗作《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这是一首让历代文人感动的诗
陆游死后24年,宋和蒙古会师灭金。南宋政府从淮西调兵进驻开封城内,并从开封分兵收复了洛阳之后,刘克庄在兴奋之际,想到陆游的子孙一定会遵从他的遗嘱,把这个好消息祭告“乃翁”的。
但是好景不长,那个歌舞湖山、奸臣当道的南宋小朝廷连暮气已深的金兵尚且不能抵抗,更何况“方张之寇”的蒙古大军呢?多亏广大爱国军民奋起阻击,才使得这个风雨飘摇的政权又延续了四十多年。
陆游死后66年,蒙古灭宋。林景熙写下
青山一发愁蒙蒙,干戈况满天南东;
来孙却见九州同,家祭如何告乃翁。
游死后79年,元兵败宋于厓山,宋亡。
陆游孙子元廷闻厓山之变,忧愤而卒。
陆游曾孙传义闻厓山之变,不食而卒。
陆游玄孙天骐于厓山抗元战役中蹈海死。
这些都不负陆游爱国之诗教育的结果。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3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