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姑是一位南北朝时期的北方少数民族姑娘。
当时北方汉族和羯、氐、羌、鲜卑等少数民族杂居在一起,因此,他们之间的交往也很多。麻姑的父亲叫麻秋,在一个集镇上替人养马。
麻姑的母亲在一场战乱中被官兵抢去,再也没有回来。麻秋因为失去妻子,性情一直很坏。
麻姑家长期与汉人做邻居,她从小就向汉人学了一手好针线活,等到年龄稍大一点儿了就常为有钱人家做针线活。 一天,麻姑在一户人家做好针线活,主人很满意,赏了一个大桃子给她。
古时候,桃子在水果中是上品,麻姑舍不得吃,把桃子揣在怀里,想拿回家与父亲一起尝尝鲜。 麻姑路过街上,看见路边围着一圈人,就好奇地朝里面看。
原来有一位身着黄衣衫的老婆婆躺倒在地上,奄奄一息。边上有几俱说:“老婆婆是饿的,如果吃点东西,也许会好的。”
可是,大家只是说着,谁也没有拿出东西给老婆婆吃。那时兵荒马乱的,青壮年都拉去打仗,田地都荒芜了,粮食很珍贵。
麻姑看不过去,就从怀里拿出那只桃子,蹲下身来扶起老婆婆,用桃子喂她。桃子又甜,汁水又多,老婆婆吃了很快缓过劲来。
周围的人也都啧啧地称赞麻姑。这时老婆婆开口说:“孩子,谢谢你,能不能给我喝点粥汤?”“好呀,我就回去帮您煮去。”
麻姑看见老婆婆能开口说话很高兴,她把老婆婆扶到洞街的屋檐下坐着,自己三步并做两步地朝家里走去。 麻姑回家就生火煮粥,父亲麻秋回到家,她把街上遇的情况告诉了父亲。
没料到麻秋脸一沉地说道:“这种老家伙,饿死算了!你给她吃桃子,已经是她很大的福份了。我们家的粮食本来就不够,你竟敢自作主张煮粥给她,实在是不像话!”父亲不让麻姑为老婆婆送粥,并把她关进了后屋不许外出。
半夜里,麻姑仍惦念着街的黄衣衫老婆婆的安危,她听到前屋的父亲呼呼的酣睡声,就轻手轻脚地走出后屋,从锅里舀了一碗粥,快步来到街上,但街上除了狗吠声,哪儿还有老婆婆的踪影。麻姑很焦急,到处寻找老婆婆。
月光下,只见原来老婆婆坐的地方,有颗桃核留在那里,就拾了起来。这时父亲麻秋醒来了,发现女儿不在家中,便找到街上,遇见麻姑,就气急败坏地连推带搡把麻姑拖回家,狠狠地打了一顿。
第二天晚上,昨天一夜没瞌眼的麻姑刚睡下,就看见穿黄衣衫的老婆婆朝自己笑盈盈地走来了。老婆婆抚摸着麻姑的头说:“孩子,谢谢你!亏你有一片善心。
那桃子果然是好东西,我吃了已经足够益寿延年了,你放心吧。”说着转身要离开。
麻姑噙着眼泪,受了委曲似的把头埋在老婆婆的怀里哭了。老婆婆安慰她说:“好孩子,别难过,以后我们还有机会见面的。”
说完就飘然而去了。麻姑在睡梦里哭醒了,细细品味着梦里的事情,觉得黄衣衫老婆婆很不一般。
早上起床,麻姑把自己藏好的桃核种在自家的院子里,一年的时间就长成了一棵大桃树。奇怪的是,这棵桃树每年正月里开花,三月里就结出又大又红的桃子,每年三月引来了许多人来看热闹。
阴历三月正是青黄不接的时节,麻姑就用桃子接济附近一些贫困饥饿的老年人。更奇怪的是老年人吃了麻姑送的桃子都养得很好,不仅能几天不吃饭不觉得饿,而且原来身上的小毛小病也治好了。
集镇上的老年人见麻姑这样善良能干,私下都说她是天仙下凡,每年三月送桃时就称她是“麻姑献寿”。 石勒扩充地盘,征服了北方许多地方,自己做了赵王。
麻秋也因作战勇敢,屡立战功而被石勒封为征东将军,管辖包括自己原来住的这个集镇在内的一块地盘。麻秋衣锦还乡,大队人马前呼后扔,很威风,他所到之处,百姓们都纷纷给他让路。
为了炫耀自己,他还建造了一座富丽堂皇的将军府。而她女儿麻姑却还和往常一样和邻里们相处在一起,一点样子没变。
麻秋得知女儿情况很不满意,觉得丢了自己做大将军的面子。就派士兵砍倒了桃树,烧了原来的住房,硬逼着麻姑住进了将军府。
麻姑住在将军府,虽然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做小姐,但不能和邻里们来往,所以心里一点儿也不愉快。一次,她实在感到烦闷,就由丫环陪着,走出府外散散心,看见集镇周围在大兴土木。
许多民工在辛苦地劳动着,他们个个面黄肌瘦、衣衫褴褛,他就问丫环是怎么回事。丫环回答说:“这是将军爷抓来的俘虏和拉来的劳工,集镇要筑城与外族人打仗。
小姐你看,将军爷在那儿监工呢!” 顺着丫环指的方向,麻姑看见父亲正在用鞭子抽打每一个从他面前走过的劳工,嘴里不住地喊“快!快!” 麻姑看不下去,急忙走向前去劝说:“爹爹,让这些人也能喘口气吧。”订秋没想到女儿会到这儿来管他的事,两眼一瞪没好气地说:“去,去!女孩儿家懂什么!”说罢再也不理麻姑了。
麻姑看见民工伤病很多,非常同情他们的遭遇,常常瞒着父亲从将军府拿些药来给民工们医治,有时还为民工们缝补衣物。民工们知道她是麻秋的女儿,都不解地说:“将军爷怎么会有这么好的女儿?”麻姑得知民工们做夜班时间很长,一直要做到鸡叫才能休息,不再一次要求父亲多给民工一点休息时间,结果还是遭到父亲的训斥。
麻姑明白要再去求父亲是无济于事的,就决定另想办法。 一天夜晚,四更天,麻姑就悄悄地起床了,来到鸡窝旁,。
东汉桓帝时,某年的七月七日,神仙王远降临在江苏吴县一个名叫蔡经的人家里。蔡经的家人早就预备好丰盛的酒菜,迎接神仙的降临。当神仙起驾的时候,人们听到了天上人马、锣鼓喧腾的声音。王远到来了,只见此人中等的身材,头戴远游冠,身着朱衣,佩带五彩的绅带,背上挂着宝剑;乘坐在羽车上,由五彩飞龙拖着座车。
王远接见了蔡经一家人后,就派遣使者,请仙女麻姑赴宴。使者传达了麻姑的意思后,不多久,天上又响起了喧腾的声音,麻姑下凡了。只见麻姑是个十七、八岁俏美的姑娘;头顶结了一个警,剩余的长发乌溜溜的垂到了腰际,穿着光彩夺目。仙女和王远寒暄完毕后,各人拿出了携带的食物,大多数是水果、干肉之类。 麻姑说:“自从上次和你见面以后,我亲眼见到东海三次变为桑田;不久前,我又去了一趟蓬莱,这地方的水,比昔日召开群仙大会时少了一半,我想,不多久,也会变成陆地吧!”王远也感叹道:"古代的圣人也曾说过海中会飞扬尘埃这样的话。" 麻姑也—一地会过蔡家的女眷,忽然间叫住了蔡经的弟媳。她几天前才生下孩子,麻姑叫她拿出些米来,然后,把这些米洒在地面,结果,这些米竟变成了一粒粒丹砂。王远看到这情形,也把他从天庭带来的一升美酒,拌了一斗水后,邀请蔡家同饮。蔡经看到麻姑鸟爪一样的手指头,突然产生了一个念头:用那爪来抓背搔痒,一定很舒服。想不到王远洞察了他的心思,大声地喝叱道:"麻姑是神仙,你竟然想用她的手爪搔背,大胆!"说完后,就把蔡经捆绑起来鞭打。大家目睹了蔡经被鞭打的情形,可是却没有看到施刑的人。王远说:"平常人是无福消受我的鞭答的。”
宴偿完毕后,王远和麻姑升上了天庭。这时候,天上传出了和他们下凡时同样的仙乐。
这是,《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菤232引葛鸿《神仙传》中「王远」中记载有关麻姑的传说的。古代对于麻姑传说的记载并不多,以上是其中一则。还有就是《列仙全传》:麻姑是北赵十六国有名的残暴将领「麻秋」的女儿。由于麻秋生性暴虐,在役使百姓筑城时,昼夜不让休息,只有在鸡叫时才使其稍作休息。麻姑同情百姓,自学口技,常常学鸡叫,这样别的鸡也就跟着叫,民工就可以早早休息,后来被他的父亲发现,父亲想打麻姑,麻姑因为害怕便逃到仙姑洞修道,后来从桥上升天成仙。
在中国的民间年画中。《麻姑献寿》永远是历久不衰的主题。
东汉桓帝时,某年的七月七日,神仙王远降临在江苏吴县一个名叫蔡经的人家里。
蔡经的家人早就预备好丰盛的酒菜,迎接神仙的降临。当神仙起驾的时候,人们听到了天上人马、锣鼓喧腾的声音。
王远到来了,只见此人中等的身材,头戴远游冠,身着朱衣,佩带五彩的绅带,背上挂着宝剑;乘坐在羽车上,由五彩飞龙拖着座车。王远接见了蔡经一家人后,就派遣使者,请仙女麻姑赴宴。
使者传达了麻姑的意思后,不多久,天上又响起了喧腾的声音,麻姑下凡了。只见麻姑是个十七、八岁俏美的姑娘;头顶结了一个髻,剩余的长发乌溜溜的垂到了腰际,穿着光彩夺目。
仙女和王远寒暄完毕后,各人拿出了携带的食物,大多数是水果、干肉之类。 麻姑说:“自从上次和你见面以后,我亲眼见到东海三次变为桑田;不久前,我又去了一趟蓬莱,这地方的水,比昔日召开群仙大会时少了一半,我想,不多久,也会变成陆地吧!”王远也感叹道:“古代的圣人也曾说过海中会飞扬尘埃这样的话”。
麻姑也—一地会过蔡家的女眷,忽然间叫住了蔡经的弟媳。她几天前才生下孩子,麻姑叫她拿出些米来,然后,把这些米洒在地面,结果,这些米竟变成了一粒粒丹砂。
王远看到这情形,也把他从天庭带来的一升美酒,拌了一斗水后,邀请蔡家同饮。蔡经看到麻姑鸟爪一样的手指头,突然产生了一个念头:用那爪来抓背搔痒,一定很舒服。
想不到王远洞察了他的心思,大声地喝叱道:“麻姑是神仙,你竟然想用她的手爪搔背,大胆!”说完后,就把蔡经捆绑起来鞭打。大家目睹了蔡经被鞭打的情形,可是却没有看到施刑的人。
王远说:“平常人是无福消受我的鞭笞的。”宴偿完毕后,王远和麻姑升上了天庭。
这时候,天上传出了和他们下凡时同样的仙乐。这是《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卷232引葛鸿《神仙传》之“王远传”中有关麻姑的记载。
古代对于麻姑的记载并不多,以上是其中一则。还有就是《列仙全传》:麻姑是北赵十六国有名的残暴将领“麻秋”的女儿。
由于麻秋生性暴虐,在麻城(今湖北省麻城市)役使百姓筑城时,昼夜不让休息,只有在鸡叫时才使其稍作休息。麻姑同情百姓,自学口技,常常学鸡叫,这样别的鸡也就跟着叫,民工就可以早早休息,后来被他的父亲发现,父亲想打麻姑,麻姑因为害怕便逃到仙姑洞修道,后来从桥上升天成仙。
在中国的汉族民间年画中。《麻姑献寿》永远是历久不衰的主题。
在盱江西岸,离县城十余里的地方,有座麻姑山,相传很早以前这山不叫麻姑山,而叫丹霞山。山中有个庄户人家生有一女,取名麻姑,麻姑长得聪明、漂亮,十几岁就常同嫂嫂去采菇、打柴,两人往往同时出门,回来老碰不到一块,而且每次麻姑采的菇,打的柴都比嫂嫂多。
一天,嫂嫂追问麻姑,是否有谁帮了你的忙,麻姑照实说了。原来,麻姑每天都有一女童帮助他,只是不知这女童家住何方。
一天,麻姑仍旧上山采菇,遵照嫂嫂的吩咐,暗暗跟踪女童,走呀,走呀,发现女童走到一棵大松树下就突然不见了。回家后,她又如实地告诉了嫂嫂。
嫂嫂告诉她,你明天再去,偷偷把一绺红丝线系在她的后面,再找就不难了。第二天,麻姑依计而行,把红丝线偷偷系在女童衣后,然后再偷偷尾随,到了那棵松树下,女童就不见了,只见地面上露出了一绺红丝线。
早已暗中跟随在麻姑后面的嫂嫂窜了上来,举起锄头就挖,居然在地下挖出了一个扎红丝线的人形茯苓,麻姑心里不忍,哭着要嫂嫂放回原处,嫂嫂不肯,对麻姑说:“这是千年茯苓,吃了可强身健体,你不取,别人也会挖掉”。回到家里,嫂嫂借故把麻姑支开,立即生火烹煮茯苓,打算一个人吃掉。
谁知茯苓还在锅里煮,被邻居有事叫去。这时,麻姑回来,忽闻得一阵异香,禁不往揭开锅盖,舀了一点尝,哈,可鲜美了,小孩子不懂事,索兴吃了个精光。
等她想到嫂嫂,茯苓已经下肚,自己也飘飘悠悠,腾空而起,飞上蓝天。嫂嫂回家见锅中无物,又不见麻姑,正待寻找,忽听麻姑在空中呼喊嫂嫂,这时,只见麻姑端坐彩祥云之中,在向嫂嫂招手。
麻姑升仙后,太上老君授以攘除灾厄之法,能掷米成丹。麻姑每年显灵,为穷苦乡亲除病消灾,频赐丰年。
唐玄宗时,人们建麻姑庙,纪念这位仙姑,老百姓把最好的米叫麻姑米,最好的茶叶叫麻姑茶,最好的酒叫麻姑酒,把这座丹霞山,也改名叫麻姑山了。
传说,东汉时,王方平曾派遣一位美丽的仙女麻 姑下凡到江苏吴县的蔡经家。
在凡人看来,麻姑也就 十八九岁,但她却声称自己已经目睹过三次沧海变桑 田,可见其年岁之高。后来,人们便以“麻姑”来比 喻高寿。
又传说,麻姑曾于王母寿诞日(农历三月三 日)在绛珠河畔用灵芝仙草酿酒为王母贺寿,故而古 代民间又有用《麻姑献寿图》来为女性贺寿的习俗。 传说,古代有一位名叫麻秋的官吏,有一天晚 上梦见自己在江边钓鱼,不一会儿钓起一朵将要盛放 二的荷花。
一觉醒来,他的妻子竟然生下一个非常漂亮的小姑娘。夫妇二人越看越喜欢,就给她取名为“麻姑”。
麻姑天赋异禀,出生三日便会说话,一月有余就能读诗诵词,长到七岁竟然能抓把米撒在地上,将米变成美丽耀眼的珠宝。 麻姑长大成人后,不但相貌 ,出众,而且与她那暴躁冷酷的父亲截然相反,非常的善良,经常帮助别人。
此时,麻姑的父亲因为在战场上表现颇为勇猛,立下了诸多战功,即将被提拔为将军了。一次,一次,皇帝命麻秋当监工,率工人修筑城墙。
麻秋一心想做出成绩,便日夜不停歇地让工人干活。 每天只有雄鸡打鸣到太阳出来的短暂时光,才让工人休息一会儿。
一连 数日,工人们都已经累得干不动活了。这一切都被心地善良的麻姑看在眼里,她婉言 规劝了父亲很多次,可每次都会被父亲责骂:“你一个姑娘家家的,什么都不懂也就罢了,还敢管你老 子! ”麻姑见规劝无用,只好另寻他法。
一天晚上四 说更天时,麻姑偷偷从被窝里爬出来,躲在鸡舍旁,学 鸡叫:“喔,喔,喔……”鸡窝里的公鸡听到后就跟 着叫了起来,很快整个镇子上的鸡都开始叫了。正在 辛苦干活的工人们听到鸡鸣声无不欢呼雀跃,大声喊 道:“鸡叫了!休息了! ”麻姑吁了一口气,又蹑手 摄脚地回屋上床睡觉去了。
接连几日,麻秋发觉事情有些不对头,鸡叫时 间比以往提前很多,工程进度也减慢了,便命人查找 原因。又过了两天,有人报告他说是麻姑在暗地里捣 鬼。
麻秋气得脸红脖子粗,咬牙骂道:“还不快去! 把这吃里扒外的东西给我抓来!她以为是我的女儿就 可以胡作非为吗?看我不把她打个半死。 ”奉命捉拿 麻姑的差人平日里也经常受到麻秋的打骂,早已对他 的作为不满,所以就偷偷地放出风声给麻姑,还刻意 放慢脚步,等麻姑逃走后才进屋抓人。
麻秋听官差汇 报说麻姑已经畏罪潜逃了,气得胡子都竖了起来,立 即亲自率兵追赶麻姑。后来,麻姑被官差们追到了悬 崖边,准备跳崖自尽。
王母娘娘正巧经过看到,她立 即拔下头上玉簪扔下。玉簪落下变成一座玉桥,麻姑 这才得以渡桥过崖。
逃过一劫的麻姑又在王母娘娘的帮助下,脚踩 白云飞了九个昼夜,来到一座云雾缭绕、满目苍翠的 海中仙岛。麻姑遵照王母娘娘的指点,在这里静心修 炼,并种植仙果、收集灵芝酿制灵芝仙酒。
多年以 后,麻姑终于得道成仙。她在王母娘娘寿诞之日,带 着酿好的灵芝仙酒和仙桃,去往天庭参拜,以感谢王 母娘娘的救命和点化大恩。
这便是“麻姑献寿”故事 的来历。
麻姑献寿的传说有两千多年了,这是中国贺寿的吉祥之说。
传说很 早很早以前,江西南城盱江边上的麻坊有一位叫麻姑的姑娘。平时,她 总是不辞辛苦地爬山越岭到处采药,为百姓医疗治病。
此事感动了一位 仙翁,仙翁指教麻姑,瑶池的碧莲仙草能治百病。瑶池是西王母居住的 地方,过几天便是西王母寿诞。
麻姑听说后大喜,立即辞别父母乡亲,历 尽千辛万苦,来到瑶池向西王母献上带来的家乡麻姑茶、麻姑酒等贺寿。 西王母大喜,盛情挽留麻姑在瑶池住下,麻姑便趁机采得碧莲仙草回乡。
从此,盱江河畔瘟疫绝迹,百病全无,老百姓健康长寿,天下太平。麻姑 也因此得道成仙,麻姑成仙之地叫做麻姑山。
从此,“麻姑献寿”的故事 便世代相传。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2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