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西藏定日县正南方,喜马拉雅中段的中尼边境处。海拔8,848.13米,为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在藏语里面,要论排行,是“第三”。“珠穆”是“女神”的意思,而“朗玛”则是“第三”。“珠穆朗玛峰”就是“第三女神”。
原来,“珠穆朗玛”这个名字是展转曲折得来的。珠峰原先的名字,来源于西藏广为流传的流传一则神话。神话说喜马拉雅山以珠峰为首的五座山峰,是五个姐妹,统称“长寿五仙女”。其中,祥寿仙女(藏语为“扎西次仁玛”)掌管人间的福寿;贞慧仙女(藏语为“米约罗桑玛”)掌管农田耕作;翠颜仙女(藏语为“婷格协桑玛”)掌管人间的“先知”神通;施仁仙女(藏语为“德迦卓桑玛”)掌管畜牧生产;冠咏仙女(藏语“觉班真桑玛”)掌管人间财宝。其中翠颜仙女是珠峰的主神,所以它曾被称为“翠妃雪峰”(藏语为“扛屯停杰姆”)。
人们对珠峰的认识始自宋代。据藏人蔡巴·贡噶多吉所著的以手抄本传世的藏文史籍史》记载,西藏佛教噶举派高僧米拉日巴,曾在珠穆朗玛峰一带山中修行9年。那时尚无珠穆朗玛峰之称,《红史》称该地区为“拉齐”,称这一地区的雪山为“拉齐扛”,故译为“拉齐雪山”。
《莲花遗教》是于公元1258年从地下出土有关莲花生的传记。该传记在记载珠穆朗玛峰地区时,仍然继续以“拉齐”称之。
十五世纪,噶举派僧人桑吉坚赞所集录的文学著作《米拉日巴道歌集》,对珠峰地区记载尤其具体、形象,称珠穆朗玛峰所在地为“顶多雪”。认为这个雪山连绵之地,是“在西藏和尼泊尔交界处的最为罕见和稀有的地区”,是“浑然天成的财宝之地”。其冰川雪峰之多,就好似“被水晶围墙所环绕一样”。对“顶多雪”地区包括珠峰在内的五座山峰,《道歌集》中都有详细记述,并且生动地描绘道:“直入天空的三角形雪山巍峨高耸,她那象鹏鸟的头部,装饰着水晶饰物,这些水晶饰物闪耀着日月般的熠熠光辉;她的上方飘浮着洁白的流云,她的头部还在云中轻轻飘动;她的下方则镶着五色斑斓的彩虹;其中部的山崖岩石摇曳着碧玉般的眉毛;在她的脚下,则遮盖着雾气烟云。”不但如此,《道歌集》对“长寿仙女五姐妹”的排列次序也作了记载。
公元1708年7月4日至公元1717年元旦,清康熙皇帝决定大规模地开展全国性测量工作,以便绘制地图。对于西藏,是根据多种确切的资料编绘,并由康熙皇帝直接派遣几名受过训练、懂得数学知识的鞑靼人测量了全程距离的。
公元1717年,中国测量人员在珠穆朗玛峰地区测绘地图,正式发现了她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
公元1721年,清朝政府编绘的《皇舆全览图》采用“朱姆朗马阿林”这个名字来命名珠峰,并精确地标出了其具体位置。“朱姆朗马阿林”是藏满语音的合译,“朱姆朗马”系藏语,“阿林”系满语,意为“山”,这是珠穆朗玛峰最早的汉译名称。
公元1748年,清朝政府出版的《乾隆内府舆图》中,将“朱姆朗马阿林”改为“珠穆朗玛阿林”。在藏语中,“珠穆”是女神的意思,“朗玛”是排行第三的意思,因此,“珠穆朗玛阿林”就是第三神女之峰的意思。其所以作这样的诠释,是根据《米拉日巴道歌集》关于珠峰位居五峰中央的记载。
到了清朝同治年间,《皇朝大清一统舆图》中,“珠穆朗玛阿林”又被标作“珠穆朗玛山”。
但是国外一些地图中,珠穆朗玛峰却被标名为“埃弗勒斯峰”。原来,在公元1852年,担任英国测绘局局长的埃弗勒斯,在未经清政府许可的情况下,擅自对喜马拉雅山进行测绘。公元1855年,英国通过其所出版的地图,宣称他们“发现”了喜马拉雅山的最高峰,并以“埃弗勒斯”命名。
珠穆朗玛峰的名字从民间传说到正式命名是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的。虽然中国人对珠峰的科学考察近代才较详尽,但是正式发现她是世界上最高峰还是比英国人早138年,中国人命名珠峰也比英国人早134年。
珠穆朗玛峰名字由来及典故
珠穆朗玛峰,又称圣母峰,英文名Mt.Everest,海拔高度8844.43米,地理坐标为北纬27.98°, 东经86.93°,为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为一条近似东西向的弧形山系,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中段,坐落在我国西藏自治区的日喀则地区定日县正南方。
它分布在中国、巴基斯坦、印度、锡金、尼泊尔王国与不丹境内,但主要部分在我国与尼泊尔王国交界处,其中南坡在尼泊尔王国境内,北坡在我国西藏自治区的定曰县境内。“珠穆朗玛”为藏语“Chomolungma”的音译。藏语“Chomo”是女神的之意,“lungma”是第三的意思,因珠峰附近还有四座山峰,珠峰位居第三,故“Chomolungma”意为“第三女神”。早在我国清康熙五十六年(公元 1717年)编绘的《皇舆全览图》中就有对珠穆朗玛峰的记载,并称其为作“朱母朗马阿林”,意为“神女峰”。它的英文名字“Everest”来自于英国人George Everest (乔治‧埃佛勒斯)爵士,他是19世纪中负责测量喜马拉雅山脉的印度测量局局长。它在尼泊尔王国又被称为“Samarghata”,即“萨迦玛塔峰”,意为“地球制高点”或“天空之神”。
相传很早以前,眷念人间山水美色的五位女神降临在人间,分别掌管着人间的福禄寿、农田、财宝、畜牧和容颜。
在这五姐妹中,以三姐珠穆朗玛最为美丽。 不知何年何月,突然来了一群山妖水怪,它们兴风作浪,霸占森林,践踏花草,捕杀鸟兽。
顿时,搅得鸟兽哭泣,花草枯萎,天地失色。惊动了女神珠穆朗玛,她用无比高强的法力,把山妖水怪镇压在了一座雪山底下。
让山野重新恢复了宁静与祥和。她又带来了一群神牛和一双双鸳鸯。
并亲手开凿了几处蓝色的冰湖。然后,拖着疲倦的身躯,隐入云雾之中,化作高山,俯瞰着蔚蓝色的大海和绿茵茵的草原。
人们为了永久地纪念她,把她变化成的高山称为“第三女神”——即现在的珠穆朗玛峰。
中国人首次登上珠穆朗玛峰纪实 作者:编辑中心 登山来源:中国户外资料网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05-11-12 转载或引用务请标明“中国户外资料网”,本文网址:新华社珠穆朗玛27日电:新华社记者从珠穆朗玛峰下海拔5120米的中国登山队大本营报:27日北京时间零时30分,记者从登山队大本营的无线电收发报机里,收到了从珠穆朗玛峰北坡海拔6400米的营地传来的喜讯:“中国登山队队员王富洲、贡布(藏族)、屈银华在25日黎明北京时间4点20分安全登上了海拔8882米(后测定为8848米,作者注,后文均用 8848米之说)的珠穆朗玛峰顶峰,在世界登山史上第一次创造了从北坡征服珠穆朗玛峰的空前成就。
26日,登山队都已经安全返抵7007米的营地,27日他们可回到6400米高处的营地。”翻开1960年5月28日的《人民日报》,人们就会在头版发现以上这条重要的新闻。
地球上的“第三极” 银灰色的山峰隐没在浓密的雾层里,峻峭的山岩上铺盖着一望无边的白雪,一道道浅蓝色的原始冰川,像瀑布一样从万丈悬岩“飞泻”而下。纵深的峡谷曲曲弯弯,好像永远无法走到它的尽头……珠穆朗玛——这座海拔8848米的地球上最高峰巅,巍峨而奇峭,耸立在祖国西南高原的边缘,成为一道雄伟壮丽的天然屏障。
珠穆朗玛峰的冰雪、冰岩和变化无常的气候,阻碍着人们探测它的秘密。在世界有些国家,人们把它同“南极”和“北极”并提,称为地球上的“第三极”。
特别是珠穆朗玛峰的北坡,极度的严寒,特大的高空风,巨大的冰崩、雪崩和峥嵘的岩壁,对登山家们存在着极大的威胁。外国的登山队从1921年到1938年的18年中,曾经从珠峰北坡攀登了7次,每次都遭到了失败。
1924年,曾经在英国登山界煊赫一时的两名经验丰富的登山探险家马洛里和伊尔文,鼓足勇气,从北坡发起对珠峰的第 3次冲击。他们虽然比过去的同行们到达了更高的高度——海拔8500米左右,但他们就此再没有回来。
但今天,珠穆朗玛峰北路“不可征服”的神话被打破了。年轻的中国登山队仅仅用了短短的两个月时间,就踏雪蹬冰,飞岩走壁,在被英国“探险家”们称为“死亡的路线”上,踩出了一条通向珠穆朗玛顶峰的胜利道路,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从珠穆朗玛峰北麓攀上顶峰的壮举。
“人家不来了,我们单独登” 1950年6月3日,法国运动员埃尔佐路和拉申乃尔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踏破万年积雪,登上世界第十高峰——尼泊尔境内的安纳普尔那峰(8091米),再一次掀起了向8000米以上高峰冲击的热浪。攀登高峰的“黄金时代”到来了。
1958年,苏联 100名功勋运动员联名写信给中苏双方最高领导人,要求两国联合组队,于1959年向珠峰挑战,并与当时中国主管体育的贺龙副总理和国家体委副主任黄中达成协议。与此同时,中国组织了登山集训队,首先在香山开始了训练。
1958年 8月,中国登山队赴苏训练。9月7日,中苏各17名队员登上了苏联列宁峰(7134米)。
1958年底,中苏协议付诸实施,双方联合组成侦察组,对珠峰进行了侦察。侦察高度最高达6500米。
一切顺利。按协议,苏方负责提供器材装备,中方则调集大量人力,负责修通从日喀则到珠峰脚下绒布寺的300公里公路。
万事俱备,只待发兵。如果一切照此发展下去,世界登山史的书写将会出现另一种格局了。
1959年3月18日夜,西藏自治区发生叛乱。中方只好提出把登山活动推迟到1960年进行。
1959年底,西藏叛乱平息后,中方主动函请苏方派员商讨1960年共同登山事宜。苏方派了两人来华,并去兰州视察了准备事宜。
但在他们称赞了中国的准备工作后,终于透露出:由于两国关系的恶化,已无意再与中国合作登山了。协议撕毁。
已经拉到兰州的器材全部撤回。人家不干了! 这项登山活动也像当时中苏合作的许许多多其它项目一样,陷于瘫痪。
转载或引用务请标明“中国户外资料网”,本文网址:。
山体呈巨型金字塔的珠穆朗玛峰巍然屹,为群峰之首。
最先发现和熟悉这一世界最高峰的是我国的藏族同胞和尼泊尔人民。在西藏的历史记载和传说中,也流传着不 少关于珠穆朗玛峰的故事。
据西藏佛经记载,藏王下命令把这个地区作为供养百鸟的地 方,当地的喇嘛教则把所有的鸟视为神。尼泊尔人民称它为“萨加玛塔”,这是一个梵语复词:“萨加”意为“天”,“玛塔”意为“头”或“山峰”,两个词合在一起便是“高达天庭的山峰”或“摩天岭”之意。
18世纪初,中国测量人员测定了珠穆朗玛峰的 位置,并把它载人1719年铜版印制的《皇舆全览图》。
“中国人的梯子”
1960年5月24日下午5时左右,中国首次攀登珠峰的刘连满、贡布、屈银华和王富洲四人离开8500米的突击营地,来到位于8700米高度的“第二台阶”下方。这是一道高达6米多的岩石峭壁,左侧是无法攀越的断岩,右侧是深不见底的北壁大山谷。这段又光又滑的岩壁几近垂直90度,没有任何可以手抓或脚蹬的支点。
时间不等人,坏天气很快就要到来,除了攀上这段陡壁,别无它途。四人先后尝试单独攀登,都告失败。
教练刘连满终于想出了法子!他把背包放在地上,踩着包升高了50厘米!受此鼓舞,刘连满蹲在包上,让屈银华站在自己肩上,王富洲和贡布从两边扶住刘的腿,慢慢艰难地站起来。就这样,合三人之力,屈银华顿时升起了3米多高!这时,他发现岩壁上有一个裂缝,王富洲立刻递上岩石锤和冰锥,他把冰锥打进裂缝,创造了第一个支点!
屈银华一手抓紧钉牢的冰锥,双脚则由王富洲和贡布用冰镐支撑,另一只手又抓住了上边的一个岩石凹处,并在凹处上方嵌进了第二支冰锥!这第二个支点诞生后,往上的岩坡就开始平缓,可以慢慢攀沿而上了。屈银华攀上第二台阶,将登山绳放下,其余三人拽着绳子,相互支撑着,用了四个多小时,全都登了上去。
1975年,中国探险队第二次攀登珠峰时,根据已摸清的情况,事先准备了可以折叠的铝合金梯子,在这个陡壁上架起了高达5米的金属梯,9位探险家顺利登上第二台阶。为了方便今后的探险家们,让更多的后来者实现他们征服世界第一高峰的理想,下山时,他们索性将梯子牢牢地固定在屈银华15年前所打的冰锥上。
从那时起到今天,各国探险家都是从这里顺利登上珠峰峰顶的,因此他们对中国探险家的此举赞赏不绝,把它亲切地称为“中国人的梯子”。
中国觇标见证各国探险家登顶
还是在1975年,5月27日,9位中国队员完成集体登顶后,为了确切测出这座地球最高峰的高度(此前珠峰已有五个高度:8888、8882、8852、8840和8848米),队员们将事先准备好的一个高五米、有红色标笼的金属觇标安放在珠峰峰顶上,分布在山中、山下与顶峰不同距离的十个测绘点上的测绘专家们,对着觇标进行精细测量,最后测得珠峰高度为8848.13米(以黄海海平面为基准)。这个高度就成为全世界公认的权威高度。
此后,这个觇标也留在了顶峰上,成为地球最高点上的高点,因为它比顶峰还高出五米
喜马拉雅山的以珠穆朗玛峰为首的五座山峰,是仙女五姐妹,称为“长寿五仙女”。
神话说:最初,喜马拉雅山区,低处是汪洋大海,岸上是无边森林,林中奇花异草,斑鹿、羚羊、犀牛成群,杜鹃、画眉、百灵欢唱;高处重山叠翠,云雾绕绕,一幅美丽、安详的图景。可是,后来海里出现了一头巨大的五首毒龙,搅起万丈海浪,捣毁树木花草,侵扰飞禽走兽,使它们灾难临头,无处奔逃。
正在危难时刻,天上飘来五朵彩云。彩云变成五位仙女,降服了毒龙,救助了飞禽走兽。
经飞禽走兽的再三恳切请求,五位仙女答应永远留下来护卫它们。从此便成了喜马拉雅山区的地方神。
其中翠颜仙女是珠穆朗玛峰的主神,她掌管人间的“先知神通”,吉寿仙女掌管人间的福寿,贞慧仙女执掌人间的农田耕作,施仁仙女执掌人间的畜牧生产;冠咏仙女掌管人间财宝。(见《藏汉大辞典》)。
她们姐妹五人,战风傲雪,长年在世界屋脊上,亭亭玉立,俯视人间众生,关心黎民疾苦,万年不辞辛劳,博得人们的敬爱与景仰。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54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