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山东麓有座岳麓书院,早在宋代就是全国有名的四大学府之一。
书院的主讲人叫山长。清代乾隆年间,有个名叫罗典的人,在这里做了二十七年山长,很有名气。
罗典是位经学家,为人清高傲慢,有些古板。他不但认真教那些书生死啃八股文章,还每年拿出自己的俸金,增修书院,岳麓山的柳塘烟晓、桃坞烘霞、桐荫别径、风荷晚香、曲涧鸣泉、碧沼观鱼、花墩坐月、竹林冬翠等八景,都是他亲手指点加工修饰的。
为了欣赏秋山红叶,他还在书院后面的清枫峡口上建了一座亭子,取名红叶亭。 有一年秋天,江南的著名才子袁枚到了长沙,许多人仰慕他的名气,都赶来会见他。
只有罗典不加理睬,他说袁枚这个人有官不做,到处游山玩水,生活放荡,写诗作文又标新立异,违背圣贤之道,特别是袁枚收女学生,更使得罗典看不惯。他不但进城去会袁枚,还怕袁枚找上门来,就在书院的牌楼上贴了副对联:“不为子路何由见,非是文公请退之。”
子路姓仲名由,是孔子的学生。子又是对人的客气称呼,就是现代语中的您。
上联的意思是说:“我不是和您一条路上的人,有什么理由见面呢?”唐朝的文学家韩愈,字退之,谥文公。下联的意思是:“你袁枚不是韩文公一样有真才实学的人,请打回转吧!” 过了两天,袁枚真的过江来了。
他看了罗典的对联,摇摇头,笑了笑,还是到了书院门口,递了拜帖。这时,罗典正在书院里整理文稿,接过门人递上的帖子,连忙叫他传话说:“山长病了,不能相见,请自便!”袁枚碰了一鼻子灰,也不在意,便自管游山去了。
袁枚走后,罗典叫人挑来几担水,冲洗书院门前的台阶,说是要洗净异端邪气。 袁枚到了清风峡,只见这里三面环山,枫叶红的象火,中间开阔处有座亭子,石柱子,琉璃瓦,飞檐高挑。
亭子的匾额上写着“红叶亭”三个大字,柱子上刻了一副对联:“山径晚红舒,五百夭桃种得,峡云深滴翠,一双驯鹤待笼来。”袁枚看了对联,不住点头,望望匾额,好象想说什么,又没说出口来。
他离开了清枫峡,参拜了麓山寺,观赏了白鹤泉,登上了 云麓宫,才兴尽下山。 袁枚在长沙住了几天,写了很多诗,才到别的地方去。
说也奇怪,他对岳麓山上的景物都写了诗,惟独在《红叶亭》题目下,只抄录了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绝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如二月花。”分明是一首人人都背得出的诗,不知道他为什么把第三句还抄脱了两个字,变成了“停车坐枫林”了。
这件事引起了长沙人议论纷纷,不久就传到了岳麓书院。罗典听了,脸红到了颈根,连声说:“惭愧,惭愧……”,马上吩咐学生把“红叶亭”的匾额取下来,又亲笔提写了一块“爱晚亭”的新匾额挂上去。
(少了"爱晚"两个字,袁枚的意思是罗典不爱护晚辈) 从此以后,罗典再也不傲慢了。每有文人上山,不管自己喜欢不喜欢,熟悉不熟悉,总是客客气气地接进书院,热情相待。
近人盛朗西、陈东原等列石鼓、白鹿洞、嵩阳、岳麓、睢阳、茅山为“北宋六大书院”
岳麓新城是长沙市内五区之一,因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岳麓山而得名,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为我国著名的“智能密集区”,具有丰富的高素质人力资源和极强的科研开发能力。
近年来,市、区两级从岳麓新城的实际出发,依托资源优势和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政策优势,优化经济结构,夯实产业基础;投资西进,城市西拓,完善城市交通网络,加快城市化步伐;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兴办大学城区,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构筑实业旺区平台、科教兴区平台和生态立区平台,力求把岳麓新城建设成为以电子信息和新材料为龙头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有较强吸引力的产学研基地,高附加值的产品出口创汇基地,文化资源型旅游基地和环境优美、经济繁荣、秩序优良、文明富庶的现代化新型城区。
1、明显的区位优势
三一九国道可与宁乡、益阳、常德紧密联系。通过绕城公路、城市环线与市区各片以及京珠高速公路联成网络,与机场、车站、港口等城市交通枢纽形成快速联系通道。
长沙市夹湘江而建,自古以来,跨越河东河西均以橘子洲为跳板,或以舟楫,或建桥行车,往来商贾云集于此,繁荣了岳麓山下湘江两岸的这一片沃土。岳麓新城位于古城长沙湘江西滨,与长沙市中心区隔江相望,是长沙市的西部门户。作为长沙市的河西新城,全区面积145平方公里,总人口41万人。
岳麓新城分别与望城县的雷锋镇、星城镇、含浦镇及坪塘镇相邻,往西通过长常高速过湘江五一大桥、北大桥、南大桥、黑石铺大桥等大型桥梁,架立多条交通走廊,实现河西与河东的分而不隔,联系快捷。
在长株潭经济一体化和湘江生态经济带体系中,岳麓区是整个湘江河西体系的北端经济圈,处于河西龙头地位。自古以来,这里人文荟萃,是著名的高校文化区,是长沙“以文立市”的根基,聚集了长沙市的行政办公中心,独具高新技术与高教科研文化及自然人文风景等优势。
2、优美的自然环境
岳麓区自然山水资源得天独厚,集长沙“山水洲城”的城市风貌特色于一体。麓山西峙,相拥长沙古城,更兼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地。桔子洲位于湘江江心,乃我国最长的江心洲岛之一,历代文人雅士履痕处处,更因一代伟人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之词而名闻天下。湘江流经长沙市区,有湘江水系支流289条,其中,流经岳麓区内的龙王港、靳江河是湘江2条一级支流,水量十分丰富,更有西湖、后湖、桃子湖、尖山湖、鹭西湖等水体镶嵌城区,更增添了城市的灵秀。
3、深厚的历史底蕴
“千年学府”岳麓书院,坐落于岳麓山清风峡,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创建,为公认的北宋“四大书院”之首。是湖湘文化的源头。书院历经沧桑,数经兵变,屡经修复,至今保持原有基本规制未改,岳麓新城区域内还有北津城遗址、岳王亭、屈子祠、印心石屋、西汉长沙王陵等历史遗址遗迹。还有黄兴、蔡锷、蒋翊武、刘道一、焦达峰、陈天华等著名民主主义革命烈士皆长眠于岳麓山。毛泽东、蔡和森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足迹遍及岳麓山。
4、坚实的科教高地
长沙教育事业历来比较发达,1998年长沙每万人拥有在校大学生人数居全国第一,每万人拥有专业技术人员近400人,两院院士30余人,位居全国前列。长沙市有20多所综合性大学和学院,大部集中分布于岳麓山周边地带,同期有10余万人在读,其中博士生、硕士生10000多人,博士后流动站近20个,博士点近80个,形成独特的开放型高校集聚区。岳麓山周边科研院所云集,长沙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园、岳麓山大学城皆位于此。岳麓新城已成为我国著名的知识人才密集区。其新材料技术、电子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精细化工技术和生物基因技术的部分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1996年4月22日,经国务院和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岳麓区,成立后岳麓区的辖原西区的麓山路、银盘岭、桔子洲、望月村4个街道,原郊区的岳麓山、望岳2个乡和望城县的天顶乡,区人民政府驻银盘路89号。同年6月19日,长沙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市辖区行政区划的通知》:岳麓区辖原西区麓山南路、银盆岭、桔子洲、望月村4个街道,原郊区岳麓山、望岳2个乡和望城县天顶乡。区人民政府驻银盆南路89号。
2000年,岳麓区辖8个街道、1个镇、2个乡。
2004年,岳麓区辖9个街道、1个镇、1个乡。
2005年12月31日,岳麓区辖9个街道、1个镇、1个乡。
2007年,从岳麓区天顶乡析出联络、学湖、中塘、天顶、骑龙5个建制村及阳明山庄社区,设立梅溪湖街道办事处。梅溪湖街道办事处辖1个社区、5个建制村,办事处机关驻虎形山。行政区划调整后,天顶乡辖1个社区、7个建制村,乡人民政府驻地不变。
2008年,岳麓区辖10个街道、4个镇、1个乡。
2012年,岳麓区辖15个街道、2个镇。
2013年1月18日,,将坪塘街道析置为洋湖、坪塘2个街道,将含浦街道析置为学士、含浦2个街道。
1996年4月22日,经国务院和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岳麓区,成立后岳麓区的辖原西区的麓山路、银盘岭、桔子洲、望月村4个街道,原郊区的岳麓山、望岳2个乡和望城县的天顶乡,区人民政府驻银盘路89号。同年6月19日,长沙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市辖区行政区划的通知》:岳麓区辖原西区麓山南路、银盆岭、桔子洲、望月村4个街道,原郊区岳麓山、望岳2个乡和望城县天顶乡。区人民政府驻银盆南路89号。
2000年,岳麓区辖8个街道、1个镇、2个乡。
2004年,岳麓区辖9个街道、1个镇、1个乡。
2005年12月31日,岳麓区辖9个街道、1个镇、1个乡。
2007年,从岳麓区天顶乡析出联络、学湖、中塘、天顶、骑龙5个建制村及阳明山庄社区,设立梅溪湖街道办事处。梅溪湖街道办事处辖1个社区、5个建制村,办事处机关驻虎形山。行政区划调整后,天顶乡辖1个社区、7个建制村,乡人民政府驻地不变。
2008年,岳麓区辖10个街道、4个镇、1个乡。
2012年,岳麓区辖15个街道、2个镇。
2013年1月18日,,将坪塘街道析置为洋湖、坪塘2个街道,将含浦街道析置为学士、含浦2个街道。
岳麓山云麓峰左侧峰峦上著名的“禹王碑”是岳麓山古老文化的象征,是宋代摹刻至此的。
这块碑石刻有奇特的古篆字,字分9行,共77字。相传4000多年前的洪荒时代,天下被淹没洪水之中,大禹为民治水,到处奔波,疏导洪流,竟“七年闻乐不听,三过家门不入”,最终制服了洪水,受到百姓的尊重。
传说大禹曾到过南岳,并在岣嵝峰立下了这块石碑。东汉赵哗《吴越春秋》就记载了这一传说:“禹登衡山,梦苍水使者,投金简玉玉字之书,得治水之要,刻石山之高处。”
唐代韩愈为此登临岣嵝峰寻访禹碑,虽未亲见,却留下了“蝌蚪拳身薤叶拨,鸾飘风伯怒蛟螭”的诗句。 1212年(宋嘉定五年),何致游南岳,在岣嵝峰摹得碑文,过长沙时请人翻刻于岳麓山颠。
宋以后,碑被士所掩。明代长沙太守潘镒找到此碑,传拓各地,自此禹碑名闻于世。
明杨慎曾撰禹王碑释文: “承帝日咨,翼辅佐卿。洲诸与登,鸟兽之门。
参身洪流,而明发尔兴。 久旅忘家,宿岳麓庭。
智营形折,心罔弗辰。往求平定,华岳泰衡。
宗疏事裒,劳余神。郁塞昏徙。
南渎愆亨。衣制食备,万国其宁,窜舞永奔。”
据学者研究,这篇碑文既不同于甲骨钟鼎文,也不同于籀文蝌蚪文,很难辨认,杨慎释文也只是一说,难作定论。加上我国历代碑石中尚无夏禹时代的实物例证,因而此碑很可能是后人假托而成。
但韩愈所闻,何致翻刻却是事实,所以即使是唐宋时所刻石碑,也已是千余年前的珍贵古物了。明清两代,吟咏禹王碑的诗词很多,有朱翊銮的《禹迹亭》、崔应科的《禹碑》、石公荫的《登禹王碑憩望》、沈一揆的《禹碑》等等。
大都表达了对大禹治水功绩的敬仰和对碑文难以认释的感叹,如沈一接的诗云: “平成绩奏几千年,石壁遗文尚宛然。 岂是后人偏好事,应知古圣示心传。
龙蛟影动云烟乱,珠露光凝日月悬。愧我读书无万卷,空来拟议未能诠。”
现在全国各地有10余处禹碑,据说都是由岳麓山禹碑复刻的,由此也可见它的珍贵。 岳麓山除禹王碑外,还有一块著名的碑刻——麓山寺碑。
碑高近3米,宽1米多,由唐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李邕撰文和书写,黄仙鹤刻石。 碑额篆书“麓山寺碑”4个大宇,碑文共1400余字,骈散文体兼用,叙述了麓山寺自晋泰始(265-274)年间建立至唐开元(713-741)立碑时500年间的兴废修葺、历代禅师宣扬佛法的经过,以及岳麓山的佳丽风光。
李邕,扬州江都人,史书记载“邑之文,于碑颂是所长”。 由于他任过北海太守,人称“李北海”,所以这碑又名“北海碑”。
李邕撰写的此碑碑文为行楷书,词句华丽,字体秀劲,集汉魏碑铭之长。在李邕一生书写过的众多碑铭中,以麓山寺碑最为精美,碑的背面还有米芾等宋元名家的题名,因而历代书家都将它视作珍品。
由于此碑的文采、书法、刻工都精湛独到,所以人们又称它“三绝碑”。 “三绝碑”在我国古代碑刻艺术中声誉很高,碑字用行书是此碑新创,笔力雄健浑厚,后起书法大师,如苏、米芾等都沿袭其法。
元代书法大家赵孟自言:“每作大字一意拟之”。自古至今,许多著名文人游览岳麓山时都特意来观摩此碑,宋代的张、明代的李东阳等都留下了吟咏它的诗篇,可见其对后人影响之大。
岳麓山的地理位置独特,岳麓山其山脉属南岳衡山,古人把岳麓山列为南岳七十二峰之一,称为灵麓峰。在很久之前的南北朝刘宋时《南岳记》载“南岳周围八百里,回雁为首,岳麓为足。”故名岳麓。据地质学考证,岳麓山奠基于古生代,形成于中生代,发展于新生代,距今三亿余年。
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是我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
岳麓书院始建于北宋初期。北宋开宝六年(973),朱洞以尚书出任潭州太守,鉴于长沙岳麓山抱黄洞下的寺庵林立和幽静环境,接受了刘鳌的建议,在原有僧人兴办的学校基础上创建了岳麓书院。初创的书院分有“讲堂五间,斋舍五十二间”,其中“讲堂”是老师讲学道的场所,“斋堂”则是学生平时读书学习兼有住宿的场所。岳麓书院的这种中开讲堂、东西序列斋舍的格局一直流传至今。
宋太宗咸平二年(999),李允则任潭州太守,他一方面继续扩建书院的规模,增设了藏书楼、“礼殿”(又称“孔子堂”),并“塑先师十哲之像,画七十二贤”;一方面积极取得了朝廷对岳麓兴学的支持,以促进书院的更大发展。咸平四年(1001)朝廷首次赐书岳麓书院,其中有《释文》、《义疏》、《史记》、《玉篇》、《唐韵》等经书。当时书院学生正式定额六十余人。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经学家周式担任山长主持岳麓书院后,书院得到迅速的发展,学生定额愈百人,周式本人还得到宋真宗的召见和鼓励。到南宋的乾道年间,岳麓书院达到鼎盛时期。著名理学家张木式主持岳麓书院,他以反对科举利禄之学、培养传道济民的人才为办学的指导思想。在教学方面,提出“循序渐进”、“博约相须”、“学思并进”、“知行互发”、“慎思审择”等原则;在学术研究方面,强调“传道”、“求仁”、“率性立命”。从而培养出一批如吴猎、赵方、游九言、陈琦等经世之才的优秀学生,湖湘学派多数学者也在岳麓书院学习过。一时间,大批游学的士子前来书院研习理学问难论辩,有的还“以不得卒业于湖湘为恨”,当时的岳麓书院成为全国闻名的传习理学的基地。南宋淳熙七年(1180),张木式去世后,朱熹、真德秀等人对岳麓书院的办学和传播理学,也表现出极大的热忱。朱熹还将《白鹿洞书院教条》人微言轻正式的学规,颁于岳麓书院。
从元、明至清初,由于战乱,岳麓书院曾两度遭到焚毁,后来虽然得以重建和恢复,已不复旧观。清初。书院被禁。后康熙为了表彰理学,放宽书院政策。康熙二十六的(1687)御书“学达性天”匾额,并以十三经、二十一史、经书讲义等遣送至岳麓山,乾隆九年(1744)又御书“道南正脉”匾额送至岳麓山,岳麓书院又得以复兴。复兴后的麓书院,除了对斋舍屡加扩建外,其书院性质也由民办而逐渐演化为官办。随着乾嘉考据学的兴起,岳麓书院往往由从事诂经考史的著名汉学家主持,学习的内容也由理学转向经史考证,特别是在王文清主院期间,更以“群经教授诸子”。此后罗典任山长,“唯以治经论文,启诱后进”。道光年间巡抚吴荣光在岳麓书院增设“湘水校经堂”,专以研习汉学为主。岳麓书院的最后一任山长是王先谦,他是清末湖南著名的经学家。
清代的岳麓书院,集聚了一代常识博洽、德高望重的大师,培养出诸如王夫之、陶树、魏源、左宗棠、胡林翼、曾国藩、郭嵩涛、李元度、唐才常、沈荩、杨昌济等著名的湖湘学者。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在新政之议的呼声中,延续了近千年的岳麓书院正式改为湖南高等学堂。尔后相继改为湖南高等师范学校、湖南工业专门学校,1926年正式定名为湖南大学至今,历经千年,弦歌不绝,故世称“千年学府”。 岳麓书院自创立伊始,即以其办学和传播学术文化而闻名于世。
岳麓书院占地面积21000平方米,现存建筑大部分为明清遗物,主体建筑有头门、二门、讲堂、半学斋、教学斋、百泉轩、御书楼、湘水校经堂、文庙等,分为讲学、藏书、供祀三大部分,各部分互相连接,合为整体,完整地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气势恢宏的壮阔景象。
岳麓书院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我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享有“千年学府”美誉。
岳麓书院位于长沙市湘江畔岳麓山下,是我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其前身可追溯到唐末五代(公元958年)智睿等二僧办学。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潭州太守朱洞在僧人办学的基础上,正式创立岳麓书院。
嗣后,历经宋、元、明、清各代,至清末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改为湖南高等学堂,尔后相继改为湖南高等师范学校、湖南工业专门学校,1926年正式定名为湖南大学至今,历经千年,弦歌不绝,故世称“千年学府”。南宋理学家朱熹等曾在此讲学,据说,鼎盛时期从学有千人之众。
从岳麓书院至湖南大学的千年办学历史,反映了中国教育制度的变迁,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史的一个缩影。 岳麓山自古就是文化名山。
西晋以前为道士活动据点,曾建万寿宫、崇真观等。西晋泰始四年(公元268年)麓山寺创立。
六朝建道林寺。 唐代马燧建“道林精舍”。
唐末五代智璇等二僧建屋办学,形成书院的雏形。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潭州太守朱洞因袭扩建,创立岳麓书院;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宋真宗赐“岳麓书院”额,岳麓书院遂为全国四大书院之一。
岳麓书院创立伊始,即以其办学和传播学术文化而闻名于世。 自明宣德始,经地方官员多次修复扩建,岳麓书院主体建筑每一次集中在中轴线上,主轴线前延至湘江西岸,后延自岳麓山巅,配以亭台牌坊,于轴线一侧建立文庙,形成了书院历史上亭台相济、楼阁相望、山水相融的壮丽景观。
书院的讲学、藏书、祭祀三大功能得到了全面的恢复和发展,奠定了现存建筑基本格局。 “青山有幸埋忠骨”。
辛亥革命后,不少仁人志士的遗骸长眠于此,这也是岳麓山的一大奇观。其中最著名的有旧民主主义革命先驱黄兴、蔡锷、蒋翊武、刘道一、陈天华,辛亥光复湖南的正副都督焦达峰、陈作新,同盟会重要成员姚宏业、禹之漠,著名学者杨树达及大批阵亡将士的公墓,可歌可泣的壮烈事迹,已与岳麓青山溶为一体,是岳麓山文化浩气长存的一个篇章,是碧血丹枫美景中最具有忧国忧民的感情色彩的一页。
明代岳麓学术仍以朱张之学为宗。清代岳麓书院主要传授儒学和汉学,道光年间,吴荣光于书院内创立湘水校经堂,使其成为汉学研究的重镇。
清末,维新变法思潮的兴起,书院也开始了新学的传播,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中日甲午战争以后,维新变法运动兴起,要求废科举、兴学堂。
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湖南时务学堂创办,后相继改名求实书院、湖南大学堂。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与岳麓书院合并改为湖南高等学堂。
辛亥革命后,改学堂为学校,拟办湖南大学,期间先后迁入湖南高等师范学校、湖南公立工业专门学校。至1926年湖南大学正式成立。
学校虽几经变革,多次易名,但始终为湖南最高学府,原书院院舍始终保持未变。今日的湖南大学已发展成为一所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
修复后的岳麓书院,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千年学府正续写新的历史篇章。 【门票】 岳麓书院成人票30元/人,学生票15元/人 岳麓书院始建于北宋初期。
北宋开宝六年(973),朱洞以尚书出任潭州太守,鉴于长沙岳麓山抱黄洞下的寺庵林立和幽静环境,接受了刘鳌的建议,在原有僧人兴办的学校基础上创建了岳麓书院。初创的书院分有“讲堂五间,斋舍五十二间”,其中“讲堂”是老师讲学道的场所,“斋堂”则是学生平时读书学习兼有住宿的场所。
岳麓书院的这种中开讲堂、东西序列斋舍的格局一直流传至今。 宋太宗咸平二年(999),李允则任潭州太守,他一方面继续扩建书院的规模,增设了藏书楼、“礼殿”(又称“孔子堂”),并“塑先师十哲之像,画七十二贤”;一方面积极取得了朝廷对岳麓兴学的支持,以促进书院的更大发展。
咸平四年(1001)朝廷首次赐书岳麓书院,其中有《释文》、《义疏》、《史记》、《玉篇》、《唐韵》等经书。当时书院学生正式定额六十余人。
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经学家周式担任山长主持岳麓书院后,书院得到迅速的发展,学生定额愈百人,周式本人还得到宋真宗的召见和鼓励。 到南宋的乾道年间,岳麓书院达到鼎盛时期。
著名理学家张栻主持岳麓书院,他以反对科举利禄之学、培养传道济民的人才为办学的指导思想。在教学方面,提出“循序渐进”、“博约相须”、“学思并进”、“知行互发”、“慎思审择”等原则;在学术研究方面,强调“传道”、“求仁”、“率性立命”。
从而培养出一批如吴猎、赵方、游九言、陈琦等经世之才的优秀学生,湖湘学派多数学者也在岳麓书院学习过。一时间,大批游学的士子前来书院研习理学问难论辩,有的还“以不得卒业于湖湘为恨”,当时的岳麓书院成为全国闻名的传习理学的基地。
南宋淳熙七年(1180),张栻去世后,朱熹、真德秀等人对岳麓书院的办学和传播理学,也表现出极大的热忱。 朱熹还将《白鹿洞书院教条》人微言轻正式的学规,颁于岳麓书院。
从元、明至清初,由于战乱,岳麓书院曾两度遭到焚毁,后来虽然得以重建和恢复,已不复旧观。清初。
书院被禁。后康。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1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