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炳炎的将军故事:抗日战争爆发后,贺炳炎任八路军120师358旅716团团长。
首战雁门关,贺炳炎带头冲杀,以独手持枪与敌肉搏,捅死一日本兵。1938年12月,贺炳炎随军挺进冀中,任120师第三支队支队长,同样独臂的余秋里任支队政委。
两位独臂将军联手抗日,书写了一段佳话。他们率第三支队首战板家窝告捷,再战封上村获胜,部队迅速由300余人发展到2500余人,前后共歼日军600余人。
贺龙师长高兴地赞道,贺炳炎、余秋里两个人都只有一只胳膊。刚来冀中时没几个人,可他们东一搞,西一搞,就搞出个队伍来了。
这个队伍很硬嘛,敌人听见“一把手”的队伍来了,离老远就吓得溜掉了。贺北生说,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的影片《太行山上》感人至深,其中独臂团长的原型就是她的父亲贺炳炎。
当时,香港影帝、著名演员梁家辉主动要求饰演这一角色,而且分文不取。扩展资料:余秋里和贺炳炎第一次搭档,是在1935年5月忠堡战斗中。
此战,是我军以少胜多的典范。十八团在团长贺炳炎、政委余秋里的指挥下奋勇杀敌,歼灭了敌师部和一个旅,活捉了敌纵队司令兼师长张振汉。
总指挥贺龙高度评价和赞扬了这场战斗。一二零师挺进冀中,两个“一把手”分别为三支队军政主官。
他们互相尊重,互相配合,情同手足,创造了军政干部合作的典范。不仅在工作上、作战指挥上相互支持,就是在生活上也相互关心。
由于他们两位都是独臂,而且一个失去左臂,一个失去右臂,因而在领服装时,手套只领一副,你用一只,我用一只。上衣也时常换着穿。
余秋里的右边袖子磨坏了,贺炳炎的左边袖子磨坏了,两个人一调换,“这不都是好的嘛”。余秋里后来曾经深情地回忆说,在冀中的时候,我和贺炳炎的关系相当好,好到什么程度呢?我到外面开会不回来,贺炳炎就不吃饭,一直等我。
有一次,我晚上11点才回来,他居然还在那里等我。贺龙曾经对“一把手”部队有个很好的说法:“贺炳炎和余秋里两人都是一只胳臂,刚来冀中时没有几个人,可是他们东一搞,西一搞,就搞出了一支队伍。
这支队伍打得很硬嘛!敌人听见‘一把手’的队伍来了,离得老大远,就吓得溜掉了!”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独臂将军”贺炳炎、余秋里曾如何带出“天下第一军”。
一把手 “一把手” 林业局有一位“一把手”。
千万别以为他是这个局或下属单位的主要领导,这是同事对从小左臂致残的衣秘书的称谓。 衣秘书读书不多,只有初中文化,却写得一手好字,行楷隶篆无不习练,论书法无人匹敌。
衣、一谐音,他又是此地字匠顶尖级人物,再加上只有一只右手,如若考据,“一把手”的来历怕三者皆有之。 “一把手”在木材加工厂办公室当秘书,要求入党多年,被拒之门外。
理由有两条:一条是散漫,整天价吊儿郎当。七点上班八点到,进了房门就看报,既不打水也不扫地。
有一次开厂务会,他负责记录,与会人员全都到齐了,惟独找不到他的人影。会开上了,他夹着几本书法之类的书刊匆匆走进会议室,喜形于色道,只顾在书店看新进的郑板桥的字画了,开会这码子事让我忘到脑后了。
接着说了许多道歉的话。厂长说,你可是散漫到家了! 另一条是骄傲自大。
六一儿童节,书记在大会讲话,说幼儿园的孩子们生活幸福,健康活泼,个个鹤发童颜。“一把手”在台下扑哧一声笑了。
会后,书记在会场门口问其为何发笑?答曰,儿童哪有鹤发!弄得书记很难堪,用鼻子哼了一下,拂袖而去。 身边有这么个人,领导看着实在闹心,一合计,决定任命“一把手”为保卫股长。
名为提拔重用,实为发落。 保卫股的职责是看大门,“一把手”管两个值班门卫,他把办公室设在门卫房。
一日,一个客户没开出库单,厂长写个条子:请衣股长见条放行。 “一把手”见到批条,深思良久,放行,违犯制度,不放,得罪厂长。
他从兜里掏出钢笔,用隶书在批条下面规规矩矩写道:不宜放行。退厂长酌处。
厂长见条子退了回来,气得暴跳如雷,拍着桌子吼道,这个“一把手”,真成了一把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1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