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小人后君子的释义:谓先不讲客气,说明条件,按章办事,然后再讲礼貌。
出处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49回:“凡事先小人后君子好,先君子后小人就不好了。”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丑化说在前边 。
反义词:先礼后兵。
扩展资料:
《醒世姻缘传》是明末清初西周生 (作者有争议)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全书100回,前23回描写前世姻缘,23回以后重点写今世姻缘。
小说以一个人生业果、冤仇相报的两世姻缘故事为线索,对明朝末年清朝初年社会黑暗的两大症状——腐败的官场和浅薄的世风作了鞭辟入里的解剖,是一部非常杰出的中国古代世情小说,其在塑造人物、梳理故事等手法方面都是同类小说的杰出者。
《醒世姻缘传》以明代前期(正统至成化年间)为背景,写了一个两世姻缘、轮回报应的故事。前二十二回写晁源携妓女珍哥打猎,射死一只仙狐并剥了皮,后娶珍哥为妾,虐待妻计氏,使之自缢而死,此是前生故事。
二十三回以后是后世故事:晁源托生为狄希陈,仙狐托生为其妻薛素姐,计氏托生为其妾童寄姐。在后世姻缘中,狄希陈变成一个极端怕老婆的人,而薛、童则变成极端悍泼的女人。
她们想出种种稀奇古怪的残忍办法来折磨丈夫:把他绑在床脚上、用棒子痛打、用针刺、用炭火从他的衣领中倒进去,烧得他皮焦肉烂。而狄希陈只是一味忍受。后有高僧胡无翳点明了他们的前世因果,又教狄希陈念《金刚经》一万遍,才得消除冤业。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醒世姻缘传
这句话的字面意思为先做君子,后做小人。
通常是指先讲情谊,如果和这个人没有办法讲情义,然后再计较利益得失。
小人:原指人格卑鄙的人,这里喻互相防范。
君子,旧时指人格高尚的人,这里比喻开诚相处。
出处: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四十九回:“化这们说。凡事先小人后君子好,先君子后小人就不好了。”
译文:话虽然是这么说,但是凡是“先做小人,后做君子”为好,而非“先做君子,后做小人”。
扩展资料:
“君子”观念在中国各家中,“君子”一语,广见于先秦典籍,在先秦典籍中多指“君王之子”,着重强调地位的崇高。
而后“君子”一词赋予了道德的含义,自此,“君子”一词有了德性。《周易·乾》:“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诗经·周南·关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尚书·虞书·大禹谟》:“君子在野,小人在位。”
小人是一个汉语词语,读作xiǎo rén,一指人格卑鄙的人,二指平民百姓,指被统治者,三指旧时男子对地位高于己者自称的谦词,四指对平辈自称的谦词,五指古时老师对学生的称呼,六指识见浅狭的人,七指小偷,八指仆隶,九指小孩子,十指小一辈的人,十一指身材短小的人,十二指下等的酒。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小人
百度百科——君子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0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