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能, 亦称惠能(公元638——713年),俗姓卢,原籍范阳(今北京涿县),父亲原有一定的官职,后被贬迁到新州(今广东新兴县)为平民。慧能二十四岁,父逝,家贫寒,砍柴谋生,奉养老母。
一日,路过一旅店,听闻有人大声诵读《金刚经》,就放下肩上的柴草,静心倾听。听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豁然大悟,身心安乐。上前对念经人说:“刚才所念什么经?从哪里得来?”客人说:“是《金刚经》,是从蕲州黄梅县东禅寺五祖弘忍大师那里得来。”慧能便发心要修学禅宗。当即有一客人施舍十两银子。他安置了老母,便向黄梅而去。
慧能到了东禅寺,五祖弘忍收留他在寺中干杂活。过了几个月,弘忍唤所有门人至堂下,说:“世人生死问题是最重要的,如果只求福报,不求脱离生死苦海,自性失了,福报又算什么呢?你们各自写一首表达自性的偈子给我看,我要传衣钵了。”
当时已升任上座的神秀和尚作偈一首:“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慧能认为这四句话,道理虽然说得很好,只是渐次法门,不合“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清静妙修的道理。于是针对此偈也作了一首:“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弘忍心里赞赏慧能的境界,却不当众明示。晚间他拿了一根手杖,到米房去看慧能。慧能正在舂米,弘忍问:“米熟否?”慧能说:“米熟久矣,欠筛耳”。意为我参禅功夫已熟,只是未得衣钵而已。弘忍就将手杖向米袋上敲了三下,慧能心领神会。到了半夜三更,慧能就恭敬虔诚地走到五祖的卧室跪了下来,弘忍为慧能开宗就法,机教相当,心心相印,将祖传的衣钵传给了慧能,然后指示慧能立即离开寺庙,以免发生不测。
弘忍连夜送慧能赶到九江,欲渡河时,慧能劝阻弘忍不要再送,他说:“迷时靠师渡,悟时要自度”。弘忍回到寺里,过了三天,才普告全寺门人:我的正法已经南传了。
慧能离开黄梅后,先后有几百人在后面追,其中有一位曾做过武将的僧人慧明最先追上慧能,讨要衣钵。慧能便把衣钵放在石头上,任他取走,他却费尽力气也拿不动。当下心生惭愧,对慧能说:“我为法而来,不为衣钵,望仁者为我说法”。
慧能说:“你既为法来,坐下说话。”开示说:“不思善,不思恶,如何是本来面目?”慧明若有所悟,问:“大师,除此密言密意之外,还有密否?”慧能说:“与你说者就不是密,密就在你身边。”慧明大悟,拜慧能为师,慧明也就成了慧能的第一个大弟子。
慧能逃过众人追踪,来到曹溪山中,潜心修行十五年,觉得弘法的时机已到,就到广州参拜印宗法师。
当天夜里,慧能在殿中听到两个和尚因佛前所挂长幡被风吹动而辩论,一个说是风动,一个说不是风动而是幡动,彼此争吵不休。慧能说:你们不要争了,既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而是“仁者心动”。印宗法师在旁边听到慧能的话,认为一定是位大德高僧,就请慧能为大家开示佛法要义。慧能趁机就把弘忍传给他的衣钵亮了出来,印宗愿事慧能为师。慧能“遂于菩提树下,开东山法门”。自此也就正式受戒为僧。
次年,慧能移住曹溪宝林寺,开讲佛法达三十余年,声名远播。其时“则天太后、孝和皇帝,并敕书劝谕,征赴京城”,慧能“竟不奉诏”,“遂送百衲袈裟及钱帛等供养”(王维《六祖能禅师碑铭》)。唐玄宗先天二年(公元713年),慧能卒于曹溪,年七十六岁。在其门下得法弟子有四十三人,著名者有法海、神会、怀让、行思等人,后来都是独树一职的禅宗大师。
由于神会等人对北宗渐悟一派进行长期的抨击,在慧能逝世后南北两宗的对立日益激烈,至唐德宗贞元十二年(公元769年)神会被朝庭正式立为禅宗七祖,南宗终于获得了众所认可的正统地位。自此,曹溪顿教一直被学禅者视为正宗禅法,而北宗则渐趋衰落。
慧能倡导顿修顿悟、明心见性的禅法,在中国佛教史上掀起了一场不假他求、但明自心的革新。从慧能开始,“禅”的意义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从以往的禅定修行转化成一种在人心深处、贯穿于百姓日常生活的对于真实性的体悟。研究慧能佛教思想的资料主要是《坛经》一书,它是慧能弟子或再传弟子等所记载的慧能的言行录。
中国僧人的说教被称为“经”,至今也独此一家。
六祖惠能是禅宗“顿悟派”的创始者。据说佛教禅宗传到他时已经是第六代,故称六祖。六祖法名惠能,俗姓卢,初唐时人。父亲卢行滔曾佐官新州(今广东新兴县)。惠能于贞观十二年(638)二月八日出生,三岁丧父,长大后靠打柴卖钱养活母亲。二十四岁出家为僧,拜弘忍为师。初作杂役僧,在寺内劈柴造饭,后因与师兄神秀比赛作偈(即诗),他作的偈对禅宗教义理解深刻,论述透辟,因而得到五祖弘忍的信任,秘传袈裟给他。惠能得到袈裟后,夤夜逃往岭南(今广州)。据《坛经》记载,师兄神秀曾派人跟踪刺杀惠能,但没有成功。原因是惠能说服了刺客,且收为弟子,二人一同逃往岭南。到岭南后,隐名埋姓十六年。在高宗仪凤元年(676),一次在岭南法性寺旁听众僧辩论关于风吹幡动的禅理,有僧云是风动,有僧云是幡动。他插言道: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法性寺住持印宗法师听此话出语不凡,料想惠能定有来历,绝非寻常之辈。请进大殿问明情况,印宗便自动让位,请惠能主持法性寺。从此,惠能便以禅宗祖师身份活跃于佛门,与北方神秀相对立。因惠能主张“顿悟”,称“顿悟派”;神秀主张“渐悟”,故称“渐悟派”,两派的主张集中表现在二人比赛作偈时的偈中,现引录如下,并稍加解释:
神秀渐悟偈
身是菩提树,
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抚拭,
休教惹尘埃。
惠能顿悟偈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菩提树,译作道树或觉树,相传释迦牟尼就是坐在菩提树下彻底觉悟的。有学者解释,先天所具有的佛性为菩提,或者说断绝一切尘世烦恼的大智大觉为菩提。佛教把人的肉体看作是摆脱烦恼的最大障碍,如果身体变成彻底觉悟的道树,当然就无所谓烦恼了。六祖从佛性纯然是一种抽象的理念,不能用具体形象去表示,故云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而渐悟派则认为,佛徒要到达真正觉悟,需要不断修行,经常注意克服是非杂念,即时时勤抚拭,像打扫灰尘一样,不要被世俗生活所沾染。惠能顿悟派则认为,人要具有佛性,不必慢慢修行,世间一切都是虚无的,谈不到抚拭不抚拭,心净自然成佛。“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自性觉即是佛”。意思说佛是人主观兴起的一种信念,只能到心中去找,不必到客观世界中去寻。自己心灵清净就成了佛。他强调的是主观修养,自我意识。念佛念经、坐禅、修功德之类,都是蠢人的举动。有觉悟的人自净其心,不干那些傻事。所以佛言:“随其心净,即佛土净。心但无不净,西方距此不远;心起不净之心,念佛往生不到;但行直心,到如弹指。”惠能把过去佛教那一套繁琐的戒律统统否定了,剩下的只有他的心——主观精神。这种简便易行的修炼方式,很适合统治者和广大文人士大夫的口味,所以很快就流传开来。惠能开创的禅宗顿悟派学说,对唐以后的中国文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它是用中国传统文化对外来佛教加以改造后形成的新的佛教体系,是儒道释三教合流的产物。
一、初祖达摩祖师 菩提达摩(?~536) 菩提达摩,天竺(印度)人。
梁大通元年(527年)从广州登陆,到中国传播佛教。达摩渡长江入北魏境,先游历了洛阳,后到少林寺,在五乳峰上一个石洞里面壁静修,时间长达九年。
他依据大乘派教义,融汇中国精神,开创了中国佛教禅宗,被尊为初祖。在众多求教者中,达摩选择将衣钵传给了慧可。
东魏天平三年(536年)达摩圆寂,葬于熊耳山,立塔于定林寺。 传灯法本:四行观、血脉论、悟性论、破相论、安心法门、无心论、绝观论、禅观七门。
二、二祖慧可大师 慧可(487—593) 慧可,一名僧可,是中国禅宗的第二祖。俗姓姬,虎牢人(今河南荣阳县)。
他少为儒生时,博览群书,通达老庄易学。出家以后,精研三藏内典。
年约四十岁时,遇天竺沙门菩提达摩在嵩洛(今河南嵩山—洛阳)游化,即礼他为师。慧可从达摩学了六年,精究一乘的宗旨。
达摩寂后,他即在黄河近边一带韬光晦迹;但因早年已名驰京畿,许多道俗前访问道,请为师范,他随时为众开示心要,因而道誉甚广。 传灯法本:略说修道明心法要、示向居士偈。
三、三祖僧璨大师 禅宗三祖僧璨(?-606) 亦作僧粲、僧璨等。隋代禅僧 三祖僧璨大师者,不知何许人也。
初以白衣谒二祖,既受度传法,隐于舒州之皖公山。属后周武帝破灭佛法,祖往来太湖县司空山,居无常处,积十余载,时人无能知者。
至隋开皇十二年壬子岁,传法道信。后适罗浮山,优游二载,却还旧址。
逾月士民奔趋,大设檀供。祖为四众广宣心要讫,于法会大树下合掌立终。
即隋炀帝大业二年丙寅十月十五日也。唐玄宗谥鉴智禅师、觉寂之塔。
出家前曾得风疾,后虽治愈,然头发脱落殆尽,未能复元。故舒州人称其为赤头璨。
传灯法本:信心铭 四、四祖道信大师 四祖道信( 580-651 ) 俗姓司马,河内(治所在河南沁阳)人,少年出家,以僧璨为师,隋大业十三年( 617 )领徒众抵吉州(治所在今江西吉安),后至蕲州黄梅(今湖北黄梅西北)破头山(后改名双峰山)大弘达摩禅法,并创立自家门风。曾多次力辞唐王朝的召请,安居山中传法三十余年,门徒达五百余人。
付法于弘忍,开东山法门,另有金陵牛头禅法融一系旁出于道信门下。达摩一系的禅法传至道信,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禅法的思想也有相当的发展,达摩所籍之教为《楞伽》的心性说,同时融入了《般若》的离言扫相,但达摩未对此作理论上的论证,道信则进一步从理论上对般若与楞伽的结合作了论述和发挥,他提出的随心自在,无碍纵横,成为中国禅宗修行生活的基本态度。
传灯法本: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开示牛头法融禅师法语。 五、五祖弘忍大师 弘忍(601—674) 弘忍,俗姓周,湖北黄梅人,生于隋仁寿元年(601)。
七岁时,从四祖道信(580—651)出家,年十三,正式剃度为僧。他在道信门下,日间从事劳动,夜间静坐习禅。
道信常以禅宗顿渐宗旨考验他,他触事解悟,尽得道信的禅法。永徽三年(651)道信付法传衣给他。
同年九月道信圆寂,由他继承法席,后世称他为禅宗第五祖。因为四方来学的人日多,便在双峰山的东面冯茂山另建道场,名东山寺,时称他的禅学为东山法门。
传灯法本:最上乘论 六、六祖慧能大师 六祖慧能 惠能(638~713),唐代僧人。中国佛教禅宗六祖。
一作慧能。俗姓卢,范阳(今北京大兴)人。
幼随父流放岭南新州(今广东新兴)。父亡随母移居南海,艰辛贫困,以卖柴为生。
24岁时,得人资助,北上参学。唐龙朔元年(661)在黄梅谒见禅宗五祖弘忍。
五祖乃令其随从作务,劈柴踏碓八个多月。其时弘忍年事已高,急于传付衣法,命弟子作偈以呈。
时神秀呈偈云:“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弘忍以为未见本性,未传衣法。
惠能口诵一偈,题于壁上:“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弘忍见此,唤惠能到堂内为其讲《金刚经》,并传以顿教衣钵,命即南归。
惠能南归广东后,于仪凤元年(676)正月初八到广州法性寺。据《瘗发塔记》载,当印宗法师在该寺讲《涅盘经》之际,“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印宗闻之竦然,即于正月十五日为他落发,二月初八受具足戒,因而有瘗发塔的遗迹。 惠能说法,“以定慧为本”,又曰“先立无念为宗”。
所谓无念,就是虽有见闻觉知,而常空寂之意。关于“顿悟”。
他的解释是:自心从本已来空寂者,是顿悟。即心无所住是顿悟;今于顿中立其渐者,即如登几层之台,要藉阶渐,终不向渐中而立渐义。
又说:又有迷人,空心静坐,百无所思,自称为大。此一辈人,不可共说,为邪见故。
他还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觅兔角。”
定偈语,不但扼要地说明了禅宗源于般若,而且为禅宗的开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对于后来各派禅师们的建立门庭,影响极大。 开元二年(713),惠能卒于新州国恩寺。
韶、广二州门人,迎惠能遗体至曹溪南华寺供奉至今。 传灯法本:六祖坛经、金刚经口诀。
阿弥陀佛。
一、初祖达摩祖师 菩提达摩(?~536) 菩提达摩,天竺(印度)人。
梁大通元年(527年)从广州登陆,到中国传播佛教。达摩渡长江入北魏境,先游历了洛阳,后到少林寺,在五乳峰上一个石洞里面壁静修,时间长达九年。
他依据大乘派教义,融汇中国精神,开创了中国佛教禅宗,被尊为初祖。在众多求教者中,达摩选择将衣钵传给了慧可。
东魏天平三年(536年)达摩圆寂,葬于熊耳山,立塔于定林寺。 传灯法本:四行观、血脉论、悟性论、破相论、安心法门、无心论、绝观论、禅观七门。
二、二祖慧可大师 慧可(487—593) 慧可,一名僧可,是中国禅宗的第二祖。俗姓姬,虎牢人(今河南荣阳县)。
他少为儒生时,博览群书,通达老庄易学。出家以后,精研三藏内典。
年约四十岁时,遇天竺沙门菩提达摩在嵩洛(今河南嵩山—洛阳)游化,即礼他为师。慧可从达摩学了六年,精究一乘的宗旨。
达摩寂后,他即在黄河近边一带韬光晦迹;但因早年已名驰京畿,许多道俗前访问道,请为师范,他随时为众开示心要,因而道誉甚广。 传灯法本:略说修道明心法要、示向居士偈。
三、三祖僧璨大师 禅宗三祖僧璨(?-606) 亦作僧粲、僧璨等。隋代禅僧 三祖僧璨大师者,不知何许人也。
初以白衣谒二祖,既受度传法,隐于舒州之皖公山。属后周武帝破灭佛法,祖往来太湖县司空山,居无常处,积十余载,时人无能知者。
至隋开皇十二年壬子岁,传法道信。后适罗浮山,优游二载,却还旧址。
逾月士民奔趋,大设檀供。祖为四众广宣心要讫,于法会大树下合掌立终。
即隋炀帝大业二年丙寅十月十五日也。唐玄宗谥鉴智禅师、觉寂之塔。
出家前曾得风疾,后虽治愈,然头发脱落殆尽,未能复元。故舒州人称其为赤头璨。
传灯法本:信心铭 四、四祖道信大师 四祖道信( 580-651 ) 俗姓司马,河内(治所在河南沁阳)人,少年出家,以僧璨为师,隋大业十三年( 617 )领徒众抵吉州(治所在今江西吉安),后至蕲州黄梅(今湖北黄梅西北)破头山(后改名双峰山)大弘达摩禅法,并创立自家门风。曾多次力辞唐王朝的召请,安居山中传法三十余年,门徒达五百余人。
付法于弘忍,开东山法门,另有金陵牛头禅法融一系旁出于道信门下。达摩一系的禅法传至道信,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禅法的思想也有相当的发展,达摩所籍之教为《楞伽》的心性说,同时融入了《般若》的离言扫相,但达摩未对此作理论上的论证,道信则进一步从理论上对般若与楞伽的结合作了论述和发挥,他提出的随心自在,无碍纵横,成为中国禅宗修行生活的基本态度。
传灯法本: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开示牛头法融禅师法语。 五、五祖弘忍大师 弘忍(601—674) 弘忍,俗姓周,湖北黄梅人,生于隋仁寿元年(601)。
七岁时,从四祖道信(580—651)出家,年十三,正式剃度为僧。他在道信门下,日间从事劳动,夜间静坐习禅。
道信常以禅宗顿渐宗旨考验他,他触事解悟,尽得道信的禅法。永徽三年(651)道信付法传衣给他。
同年九月道信圆寂,由他继承法席,后世称他为禅宗第五祖。因为四方来学的人日多,便在双峰山的东面冯茂山另建道场,名东山寺,时称他的禅学为东山法门。
传灯法本:最上乘论 六、六祖慧能大师 六祖慧能 惠能(638~713),唐代僧人。中国佛教禅宗六祖。
一作慧能。俗姓卢,范阳(今北京大兴)人。
幼随父流放岭南新州(今广东新兴)。父亡随母移居南海,艰辛贫困,以卖柴为生。
24岁时,得人资助,北上参学。唐龙朔元年(661)在黄梅谒见禅宗五祖弘忍。
五祖乃令其随从作务,劈柴踏碓八个多月。其时弘忍年事已高,急于传付衣法,命弟子作偈以呈。
时神秀呈偈云:“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弘忍以为未见本性,未传衣法。
惠能口诵一偈,题于壁上:“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弘忍见此,唤惠能到堂内为其讲《金刚经》,并传以顿教衣钵,命即南归。
惠能南归广东后,于仪凤元年(676)正月初八到广州法性寺。据《瘗发塔记》载,当印宗法师在该寺讲《涅盘经》之际,“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印宗闻之竦然,即于正月十五日为他落发,二月初八受具足戒,因而有瘗发塔的遗迹。 惠能说法,“以定慧为本”,又曰“先立无念为宗”。
所谓无念,就是虽有见闻觉知,而常空寂之意。关于“顿悟”。
他的解释是:自心从本已来空寂者,是顿悟。即心无所住是顿悟;今于顿中立其渐者,即如登几层之台,要藉阶渐,终不向渐中而立渐义。
又说:又有迷人,空心静坐,百无所思,自称为大。此一辈人,不可共说,为邪见故。
他还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觅兔角。”
定偈语,不但扼要地说明了禅宗源于般若,而且为禅宗的开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对于后来各派禅师们的建立门庭,影响极大。 开元二年(713),惠能卒于新州国恩寺。
韶、广二州门人,迎惠能遗体至曹溪南华寺供奉至今。 传灯法本:六祖坛经、金刚经口诀。
阿弥陀佛。
六 祖 事 迹先悟道后求佛 惠能三岁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青年时靠卖柴为生,在去街市路过金 台寺时听到寺内和尚诵佛经,闻经开悟,感悟佛道。
当他得知和尚所念的是《金刚经》,是从 湖北五祖弘忍大师处传至新兴金台寺 的,便产生出家入佛门礼见五祖求佛的念头。24岁离开孤独的母亲,远离故 乡北上礼见五祖。
他的出家走入佛门,既不为生活所迫,也不是睬破红尘,更不是被人追杀,主要是为求见佛祖,探求《金刚经》真谛。他的出家求佛, 起点层次之高,为人惊叹。
不见则已,一见就要见当时的佛门领袖五祖弘忍。 惠能求佛之诚,见识之深,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因此,可以说惠能是一位 先悟道后求佛的圣僧。先成祖后成佛 惠能不畏艰辛,长途拔涉到湖北五祖寺,拜见五祖弘忍。
当五祖得知惠能是岭南人,且无文化,不愿收留他时,惠能以特有 的善根,超常的悟性,过人的智慧回敬弘忍说“人有南北之分,佛性无南 北”。一语惊人。
一下子改变了五祖对他的态度,同意收留当杂工、春米。在 短短的八个月的苦行杂务,惠能勤劳精进。
并以一首“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示法诗,赢得五祖的赏识。五祖把第六 代祖师圣位托嘱于他,并要他即时南归,等待时机出山弘法。
惠能时年仅有 24岁。在既未削发又未受戒的情况下的作了佛门第六代宗师。
之后,经历16 年野人生涯,隐身不忘五祖重托,终于在唐仪风元年正月初八重出羊城。幸 遇光孝寺主持印宗法师,由印宗在光孝寺菩提树下为40岁的六祖剃度受戒,始成为名正言顺的佛门宗师,这就是先成祖后成佛之说。
这是中外佛坛沙门 绝无仅有的先例。 目不识丁,下下人有上上智 六祖虽然不识文字,不会读经,但他 以超人智慧,不仅会讲经说法,还会解释诸经妙义。
为此,六祖门下的弟子 法海,把他一生的讲经说法,记录整理成为《六祖坛经》。成为后人学习、研 究六祖佛道精神思想的重要依据。
《六祖坛经》已经成为禅宗理论体系的重 要学说,世间佛经洋洋大观,但都是印度传译之作,没有属于中国本土的佛经。自从《六祖坛经》面世,便有了一部唯一的,能与释迦佛祖“佛说” 相提并论的经。
《六祖坛经》不仅体现佛理真义,还溶汇了中国特有的 儒、道两家传统文化精髓内涵,还含概中国哲学和民族思想文化的精湛内 容。这样一部《佛经》竟然出自一位出身寒微而又“胸无点墨”的‘人之口。
要追朔其中因由,是否可以理解为禅宗既然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宗派,那么,它的创始者自然也应该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人,只有像惠能这样一个 不同寻常富有传奇经历的人才,才能有资格担当本宗派的创始人。改革外来佛教,使印度传入的佛教中国化 惠能成祖之后,毕生弘法不卷,不仅主张佛性人人皆有,“主张一切皆空”,但他突出人的主观 能动性。
他创顿悟成佛说,一方面使繁琐的佛教简易化,一方面使印度传入的佛教中国化。他敢于否定传统偶像和陈规,勇于创新,把源于印度传入东土佛教平民化、大众化、广泛化。
这是六祖不仅把外来宗教中国化,还使之符合中国国情,六祖教化世人和弟子“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若欲 修禅不由在寺,在家亦得,迷人口说,智者心行”。
六祖把佛教的产生与佛 教作用解释为“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觉悟),恰如求兔 角”。他极力主张佛法落实到人世间,以便佛教要为现实社会服务。
提倡 “农禅并重”的僧人修持方式,使佛教得到了应有的革新,就此,意义重大。至 今我们都称颂不已。
六祖这种禅风其实就是一种前所未有的佛教革新。六祖 在说法利他,度人觉悟的时候,特别提倡中华传统美德,正如《坛经》所言 “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苦口的是 良药,忠言必是逆耳,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心内非贤”。
纵观六祖一生,无 私无畏。道行合一,正是这样,才使中国哲学史得到了飞跃的发展。
他不愧为 佛教之中的“一颗光茫四射的慧星”。 天地造化,天人敬仰 惠能之所以成祖作佛,成为绝代宗师,除了天地造化之外,既有其特定的历史偶然性,也有其应具的必然性,从以下的几种现象可以完全证实 . ①先从六祖的降生日农历二月初八来说,二月初八是佛祖释迪牟尼不当皇子出家的日子、印宗为六祖受戒剃度的日子,也是二月初八,可以看出二月初八与佛来说是一个很有缘由的日子。
②六祖降生的当天有两位云游僧专门为他起名叫惠能,并释之为以法惠及众生,能做佛事。因此惠能之名由于是僧人所安,之后“惠能”其名既是 俗家名,又是法号,并且终其一生,就这一点特有的现象,佛门仅此一人,绝无 他例。
③相传惠能出家求佛之前,不畏其舅父设置的难题,精诚求佛之志感动天意,借助雷电之力僻开一块大石头,真可谓“精诚所致,金石为开”。 ④印宗法师安排六祖在光孝寺菩提树下受戒。
这株菩提树是智药法师在南朝天鉴元年从印度带到广州种于光孝寺,并预言,他死后175年有一个肉身菩萨在此树下受戒开演上乘,度无量众生,六祖受戒这年刚是智药法师死后 的175年。此暗合天数,正说明了六祖的不可思议。
现藏于该树傍边的发塔的 就是。
在南北朝的时候,佛教禅宗传到了第五祖弘忍大师,弘忍大师当时在湖北的黄梅开坛讲学,手下有弟子五百余人,其中翘楚者当属大弟子神秀大师。
神秀也 是大家公认的禅宗衣钵的继承人。弘忍渐渐的老去,于是他要在弟子中寻找一个继承人,所以他就对徒弟们说,大家都做一首畿子(有禅意的诗),看谁做得好就传 衣钵给谁。
这时神秀很想继承衣钵,但又怕因为出于继承衣钵的目的而去做这个畿子,违法了佛家的无为而作意境。所以他就在半夜起来,在院墙上写了一首畿子身 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这首畿子的意思是,要时时刻刻的去照顾自己的心灵和心境,通过不断的修行来抗拒外面的诱惑,和种种邪魔。
是一种入世的心态,强调修行的作用。而这种理解与禅宗大乘教派的顿悟是不太吻合的,所以当第二天早上大家看到这个畿子的时候,都说好,而且都猜到是神秀作 的而很佩服的时候,弘忍看到了以后没有做任何的评价。
因为他知道神秀还没有顿悟。 而这时,当庙里的和尚们都在谈论这首畿子的时候,被厨房里的一个火头僧—慧能禅师听到了。
慧能当时就叫别人带他去看这个畿子,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 是,慧能是个文盲,他不识字。他听别人说了这个畿子,当时就说这个人还没有领悟到真谛啊。
于是他自己又做了一个畿子,央求别人写在了神秀的畿子的旁边,菩提本无树,明 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有这首畿子可以看出慧能是个有大智慧的人(后世有人说他是十世比丘转世),他这个畿子很契合禅宗的顿悟的理念。
是一种 出世的态度,主要意思是,世上本来就是空的,看世间万物无不是一个空字,心本来就是空的话,就无所谓抗拒外面的诱惑,任何事物从心而过,不留痕迹。这是禅 宗的一种很高的境界,领略到这层境界的人,就是所谓的开悟了。
弘忍看到这个畿子以后,问身边的人是谁写的,边上的人说是慧能写的,于是他叫来了慧能,当着他和其他僧人的面说:写得乱七八糟,胡言乱语,并亲自 擦掉了这个畿子。然后在慧能的头上打了三下就走了。
这时只有慧能理解了五祖的意思,于是他在晚上三更的时候去了弘忍的禅房,在那里弘忍向他讲解了《金刚 经》这部佛教最重要的经典之一,并传了衣钵给他。然后为了防止神秀的人伤害慧能,让慧能连夜逃走。
于是慧能连夜远走南方,隐居10年之后在莆田少林寺创立 了禅宗的南宗。而神秀在第二天知道了这件事以后,曾派人去追慧能,但没有追到。
后来神秀成为梁朝的护国法师,创立了禅宗的北宗。 参考资料: /。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2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