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三国时许汜去看望陈登,陈登对他很冷淡,独自睡在大床上,叫他睡下床。许汜去询问刘备,刘备说:天下大乱,你忘怀国事,求田问舍,陈登当然瞧不起你。如果我,我将睡在百尺高楼,叫你睡在地下,岂止相差上下床呢?(见《三国志·陈登传》)刘郎,指三国时刘备,这里泛指有大志之人。
出自《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是南宋文学家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全词就登临所见挥发,由写景进而抒情,情和景融合无间,将内心的感情写得既含蓄而又淋漓尽致。虽然出语沉痛悲愤,但整首词的基调还是激昂慷慨的,表现出辛词豪放的风格特色。
全诗(节选)如下: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译文如下:
别提家乡的鲈鱼肉精细味美,尽管秋风吹不会像季鹰不归?更不想许汜只顾谋私利。那将羞于见雄才大气的刘备。借时光如水忧愁国势如风雨,树犹如此倩人谁能去换来啊?就让那红巾翠袖多情歌女,为我擦去英雄失志时的热泪。
扩展资料: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这里引用了一个关于晋朝张翰典故,深秋时令又到了,连大雁都知道寻踪飞回旧地,不必说他这个漂泊江南的游子了。然而他的家乡如今还在金人统治之下,南宋朝廷却偏一隅,他想回到故乡,谈何容易。
“尽西风、季鹰归未?”既写了有家难归的乡思,又抒发了对金人、对南宋朝廷的激愤,确实收到了一石三鸟的效果。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也是用了一个典故。这二层的大意是说,既不学为吃鲈鱼脍而还乡的张季鹰,也不学求田问舍的许汜。 作者登临远望望故土而生情,谁都有思乡之情。作者自知身为游子,但国势如此,和他一样的又何止一人。
作者于此是说:很怀念家乡但却绝不是像张翰、许汜一样,我回故乡当是收复河山之时。作有此志向,但语中含蓄,“归未?”一词可知,于是自然引出下一层。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流年,即时光流逝;风雨指国家在风雨飘摇之中,“树犹如此”也有一个典故,表明了树已长得这么高大了,人怎么能不老。
这三句词包含的意思是:于此时,我心中确实想念故乡,但我不不会像张瀚,许汜一样贪图安逸今日怅恨忧惧的。我所忧惧的,只是国事飘摇,时光流逝,北伐无期,恢复中原的夙愿不能实现。年岁渐增,恐再闲置便再无力为国效命疆场了。这三句,是全首词的核心。到这里,作者的感情经过层层推进已经发展到最高潮。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西晋陈寿所著《三国志·魏书·陈登传》记载,许汜曾向刘备抱怨陈登看不起他。刘备批评许汜在国家危难之际只知置地买房。
许汜说“我当年路过下邳,去登门拜访陈登,可他根本没有招待客人的意思,自己在床上睡大觉,只让我睡下床。”
刘备嘲讽许汜“你有国士之名,这天下大乱,就指着你思考国事,拯救乱世呢。可你倒好,就知道四处买卖田舍,陈登当然不喜欢你这样的做派,凭什么理你?要是我我就睡在百尺高楼上,让你打地铺。”
这句话出自南宋文学家辛弃疾创作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原文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翻译
别提家乡的鲈鱼肉精细味美,尽管秋风吹不会像季鹰不归?更不想许汜只顾谋私利。那将羞于见雄才大气的刘备。借时光如水忧愁国势如风雨,树犹如此倩人谁能去换来啊?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辛弃疾从二十三岁南归,一直不受重视,提出抗金策略,又不被采纳。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年),作者南归已八、九年了,却投闲置散,任了一介小官,一次,他登上建康的赏心亭,极目远望祖国的山川风物,百感交集,更加痛惜自己满怀壮志而老大无成,于是写下一首《水龙吟》词。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年),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一生力主抗金。其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现存词600多首,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是出自三国志,语出西晋史学家陈寿《三国志·陈登传》。
求田问舍就是买地置屋。刘郎,指三国时刘备,这里泛指有大志之人。这三句用了一个典故。当许泛向刘备述说陈登对于他的拜见不但不置一言,陈登对他很冷淡,独自睡在大床上,叫他睡下床,许汜去询问刘备,刘备说:你是有国士之名的,而今天下大乱,帝王失所,陈登希望你能忧国忘家,有救世的主张。可你却向他求田问舍、言无可采。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语出南宋文学家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全词原文如下: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白话文释义:楚天千里辽阔一派凄清秋色,长江水随天流去秋色无边际。极目眺望北国崇山峻岭的风景,他们仿佛都在传送忧怨仇恨,就好似碧玉发簪和螺形发髻。夕阳西下之时落日斜挂楼头,孤雁悲啼声里游子悲愤压抑,吴钩把玩不已拍遍九曲栏杆,没人能理会我登楼远眺之心。
别提家乡的鲈鱼肉精细味美,尽管秋风吹不会像季鹰不归?更不想许汜只顾谋私利。那将羞于见雄才大气的刘备。借时光如水忧愁国势如风雨,树犹如此倩人谁能去换来啊?就让那红巾翠袖多情歌女,为我擦去英雄失志时的热泪。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公元1174年(宋孝宗淳熙元年),辛弃疾将任东安抚司参议官。这时作者南归已八、九年了,却投闲置散,任了一介小官,一次,他登上建康的赏心亭,极目远望祖国的山川风物,百感交集,更加痛惜自己满怀壮志而老大无成,于是写下一首《水龙吟》词。
此词上片开头以无际楚天与滚滚长江作背景,境界阔大,触发了家国之恨和乡关之思。“落日楼头”以下,表现词人如离群孤雁、像弃置的宝刀难抑胸中郁闷。下片用三个典故对于四位历史人物进行褒贬,从而表白自己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叹惜流年如水,壮志成灰。最后流下英雄热泪。
上片大段写景:由水写到山,由无情之景写到有情之景,很有层次。开头两句,“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是作者在赏心亭上所见的景色。楚天千里,辽远空阔,秋色无边无际。大江流向天边,也不知何处是它的尽头。遥远天际,天水交融气象阔大,笔力遒劲。
“千里清秋”和“秋无际”,显出阔达气势同时写出江南秋季的特点。南方常年多雨,只有秋季,天高气爽,才可能极目远望,看见大江向无穷无尽的天边流去的壮观景色。
上片写景抒情,下片则是直接言志。“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这里引用了一个关于晋朝张翰典故,深秋时令又到了,连大雁都知道寻踪飞回旧地,不必说他这个漂泊江南的游子了。“尽西风、季鹰归未?”既写了有家难归的乡思,又抒发了对金人、对南宋朝廷的激愤。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是第二层意思,也是用了一个典故。这二层的大意是说,既不学为吃鲈鱼脍而还乡的张季鹰,也不学求田问舍的许汜。 作者登临远望望故土而生情,谁都有思乡之情。作者自知身为游子,但国势如此,和他一样的又何止一人。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是第三层意思。这三句,是全首词的核心。到这里,作者的感情经过层层推进已经发展到最高潮。下面就自然地收束,也就是第四层意思:“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在宋代,一般游宴娱乐的场合,都有歌妓在旁唱歌侑酒。这三句是写辛弃疾自伤抱负不能实现,世无知己,得不到同情与慰藉。这与上片“无人会、登临意”义近而相呼应。
有,刘郎意指刘备。
故事的由来,据说刘备在荆州刘表手下的时候,广开贤路,礼贤下士。(当然最后找到了诸葛亮)在这个过程中,有个人叫做许汜,去找他。
向他抱怨陈登这个人对待贤士态度很糟糕,自己坐大床,让客人坐小床。结果这个人被刘备骂得狗血喷头:“君有国士之名,今天下大乱,帝主失所,望君忧国忘家,有救世之意,而君旦筏测禾爻鼓诧态超卡求田问舍,言无可采,是元龙所讳也,何缘当与君语?如小人,欲卧百尺楼上,卧君於地,何但上下床之间邪?” 简单的说,就是:“你这混蛋,空有虚名,整天只知道自己发点小财,整天琢磨着买房子买地,置国家安危于不顾。
陈登对你还算好的,换了我,我自己睡楼上,让你睡地板!”。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求田问舍就是买地置屋。
刘郎,指三国时刘备,这里泛指有大志之人。这也是用了一个典故。
三国时许汜去看望陈登,陈登对他很冷淡,独自睡在大床上,叫他睡下床。许汜去询问刘备,刘备说:天下大乱,你忘怀国事,求田问舍,陈登当然瞧不起你。
如果我,我将睡在百尺高楼,叫你睡在地下,岂止相差上下床呢?(见《三国志·陈登传》)“怕应羞见”的“怕应”二字,是辛弃疾为许汜设想,表示怀疑:象你(指许汜)那样的琐屑小人,有何面目去见象刘备那样的英雄人物?这二层的大意是说,既不学为吃鲈鱼脍而还乡的张季鹰,也不学求田问舍的许汜。作者登临远望望故土而生情,谁无思乡之情,作者自知身为游子,但国势如此,如自己一般的又何止一人呢?作者于此是说,我很怀念家乡但却绝不是像张翰、许汜一样,我回故乡当是收复河山之时。
作者有此志向,但语中含蓄,“。
《水龙吟》南宋. 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 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 尽西风,季鹰归未?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 揾英雄泪!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这个属于典中用典,大典套小典; 关于求田问舍,此典最早源于战国后期秦国大将王翦,在由此出征前为了不被秦王猜忌兵权在握外出后反叛,而故意在朝堂上跟秦王讨要好的田地房产,明是为自己谋划,实则是为了稳住秦王的猜忌之心。
最终王翦得以长终而不像白起一样被秦王砍了脑袋。 刘郎,就是刘备。
“求田问舍”,就是整天去咨询房地产价格。故事的由来,据说刘备在荆州刘表手下的时候,广开贤路,礼贤下士。
(当然最后找到了诸葛亮)在这个过程中,有个人叫做许汜,去找他。向他抱怨陈登这个人对待贤士态度很糟糕,自己坐大床,让客人坐小床。
结果这个人被刘备骂得狗血喷头:“君有国士之名,今天下大乱,帝主失所,望君忧国忘家,有救世之意,而君求田问舍,言无可采,是元龙所讳也,何缘当与君语?如小人,欲卧百尺楼上,卧君於地,何但上下床之间邪?” 简单的说,就是:“你这混蛋,空有虚名,整天只知道自己发点小财,整天琢磨着买房子买地,置国家安危于不顾。陈登对你还算好的,换了我,我自己睡楼上,让你睡地板!” 两千年过去了,时过境迁。
如今的人们,只怕更加尊重对于“求田问舍”更加在行的人。但是,做人一辈子,难道就是“求田问舍”吗?——这个问题,在如今的社会,之于MM们倒也算了,倒是值得自诩有点本事的男人们玩味一下。
人只要够聪明,有点本事,发点小财不难(当然发横财有点难度)。但是难道一辈子就是为了挣点小钱,过点好日子?——也许小日子是过得不错,只怕有朝一日见了刘郎,便要惭愧得无地自容了。
如今仔细想想,我倒是有点领悟到辛弃疾的悲哀:他到了南宋,作了个闲官,虽然日子过得还行,可是他感慨自己沉沦于“求田问舍”的勾当,消磨掉了胸中的英雄志,怕应羞见三国刘备的伟业。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3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