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班固所撰《汉书》是继西汉《史记》之后的又一部重要史学名著。
古代风景画班固(32—92),字孟坚,扶风郡安陵(今陕西咸阳市东)人,《汉书·本传》称其“年九岁,能属文,诵诗赋;及长,遂博贯载籍,九流百家之言,无不穷究”。班固之父班彪,是东汉初年著名的史学家,他认为司马迁的《史记》只写到汉武帝(太初年问),想续写武帝之后,于是收集史料,写成《史记后传》65篇,以补足《史记》的西汉部分。
班彪死后,二十三岁的班固回到家乡,看到父亲所写史书,认为还不够详备,决定继承父志,完成父亲未竞之业。不久有人告发他私改国史,因而下狱,后其弟班超上书力辩,得释。
汉明帝永平五年(62),班固被任命为兰台令史(兰台,是汉朝宫内贮藏图书之处),不久迁升为郎,奉命续写《汉书》。直到章帝建初七年(82),“潜精积思二十余年”,完成《汉书》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
和帝永元元年(89),班固随大将军窦宪出征匈奴,任中护军,参与谋议。在追击匈奴时曾登上燕然山(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杭爱山),刻石颂功,《封燕然山铭》,即为班固所撰。
后窦宪以失势自杀,班固也因此受到牵连,先是免官,后为仇家洛阳令种兢逮捕入狱,古代风景画鉴赏死于永元四年(92),年六十一岁。以后和帝又命班固之妹班昭补写八《表》,同郡马续补写《天文志》,终于最后完成了《汉书》的编撰。
《汉书》分为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列传七十篇,始于汉高祖刘邦元年(前206),终于刘玄更始二年(24),共记载二百三十年的历史。《汉书》体例与《史记》大略相同,都是纪传体。
《史记》是一部通史,《汉书》则是一部断代史。《汉书》对汉武帝太初年间以前的西汉历史,在史料来源上,多采自《史记》。
但亦有所增补。如《贾谊传》增加了《治安策》,《晁错传》增加了《贤良策》、《教太子疏》、《言兵事疏》、《募民徙塞下疏》,《邹阳传》增补了《讽谏吴王濞邪谋书》,《路温舒传》增收了《尚德缓刑疏》,《公孙弘传》增补了《贤良策》等文章。
在韩信、楚元王、肖何、卫青、石庆及公孙弘等传中增加了一些史实。此外,还在《史记》材料的基础上,新立了一些篇目,如《惠帝纪》及王陵、吴芮、蒯通、伍被、贾山、李陵、苏武等传。
梅花图武帝以后的史料则以班彪的六十五篇《后传》作为基础,并参考其他有关著述,作了大量订正,增强了史料的可靠性。班固还利用官府藏书,收集许多遗闻轶事,经过取舍剪裁,熔铸于书中,使《史记》缺漏的重要文献在《汉书》中得到补充。
《后汉书》作者范哗肯定班固的叙事“不激诡,不抑抗,赡而不秽,详而有体”,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和文学价值。《汉书》的体例也大体根据《史记》而小有改变,如改“书”为“志”,废“世家”,将“世家”并人“列传”。
《汉书》的精华在“志”。其十篇“志”,比《史记》的八篇“书”,内容详备,规模宏大。
其中《刑法》、《五行》、《地理》、《艺文》四志和《百官公卿表》均为班固新创。《五行》与《刑法》分别记载古代自然变异和立法设刑的情况。
《地理》则叙述从传说的“九州”到西汉的地理沿革,以及各地的山川、户口、风土和物产,还记载了亚洲一些国家的地理情况,是我国古代地理学的重要著作。《艺文》是综述各学科和学派的源流,记载西汉皇家藏书情况,是论述中国古代文化史的重要文献。
其他六志,如《食货志》补充《史记》的《平准书》,系统地记述了西周以至王莽时期的经济制度,是研究古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资料。《沟洫志》续补《史记·河渠书》,详记黄河变迁与治河对策,所载西汉哀帝时贾让《治河三策》是极珍贵的古代历史文献。
《律历志》记录了大量自然现象和自然科学的发展情况。《礼乐志》是研究我国古代国家机器和典章制度的重要史料。
十志在八书的基础上确立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志书规模,后来“正史”的志,大体依十志稍作增减。唐宋时期,志书体得到大发展,出现了《通典》、《通志》、《通考》等典章文献专著。
《汉书》十志的创始功绩不可泯灭。后人非常推崇《汉书》的《百官公卿表》,这篇表首先讲述了东汉分官设职的情况,各种官职的权限和俸禄的数量,然后用分为十四级、三十四官格的简表,记录汉代公卿大臣的升降任免。
它篇幅不多,却把当时的职官制度和官吏的变迁情况,清清楚楚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为后世《百官志》、《宰辅表》开辟了道路。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断代史,自此以后,用纪传体编纂的断代史连续不断,遂形成了所谓“正史”的二十四史。其中,除《史记》、《南史》、《北史》外,全都是纪传体的断代史。
这是因为“中国自汉以来政尚专制,忌讳滋多,本朝之人不敢指斥本朝,以述罪戾。班氏史体最合古代文人著述家之心理,盖记前朝之事,危疑较少。
讥谈政事,臧否人物,均视在当代为自由,《汉书》家独盛于后世,即此故也”(范文澜),《正史考略》)。而且除了“正史”外,还有一些编年体的断代史,如东汉末年苟悦的《汉纪》,就是将《汉书》的内容删略为编年体的史书。
我国历史悠久,自。
班固
(32~92)
东汉史学家、文学家。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幼年聪颖,能文善赋。初在洛阳太学读书。建武三十年(54),其父班彪卒,返乡居忧,开始整理班彪的《史记后传》,决意在《后传》的基础上撰写《汉书》。明帝永平五年(62),被人告发私改国史,下狱,弟班超力辩得免。明帝赏识班固的才能,召为兰台令史,后转迁为郎。奉诏完成其父所著书,历20余年,基本修成《汉书》,详尽记载了西汉一代的史事。章帝时,多次被召入宫侍读,并随驾出巡。对于朝廷大事,也常奉命发表意见,与公卿大臣讨论。
建初四年(79),章帝效法西汉宣帝石渠阁故事,在白虎观召集名儒讨论五经异同,并亲自裁决。班固以史官兼任记录,奉命把讨论结果整理成《白虎通义》。和帝永元元年(89),大将军窦宪远征匈奴,以班固为中护军,参预谋议。此后几年,班固都在窦宪幕中,二人关系亲密。后窦宪在政争中失败自杀,班固因受牵连被捕,死于狱中。班固擅长作赋,撰有《两都赋》、《幽通赋》等。
相关典故:文人相轻;不相伯仲、不分伯仲;下笔不休
傅毅与班固都是东汉有名的文史学家,均为扶风郡人,经历也极为相似,班固16岁时到洛阳太学求学,与傅毅成为同学,一起在太学中崭露头角。永平五年(62年),班固迁为郎,典校秘书,二人又在洛阳相遇。
汉明帝时期,神雀群集,明帝要求百官作《神爵颂》,班固、傅毅献赋,均得到了汉明帝的称赞,平分秋色。 在反对迁都长安问题上,班固作《两都赋》,傅毅也作了《洛都赋》、《反都赋》。汉章帝即位后,召傅毅为兰台令史,二人又成了同事。傅毅作《显宗颂》十篇,显于朝廷, 班固心中颇有不平,在给弟弟班超的信中讥讽傅毅“以能属文为兰台令史,下笔不能自休”,引出了“文人相轻,自古而然”的千古话题。
汉和帝时期,窦宪任车骑将军,请傅毅为主记室。不久,窦宪升大将军,又以傅毅为司马,班固为中护军。至此,二人又成为同僚,均作《北征颂》歌颂窦宪北伐的功绩。在幕府中,班固和傅毅受到了窦宪的重用,希望有朝一日成就功名。不久,傅毅去世,班固也在永元四年,因窦宪谋反案受株连,死在狱中。
傅毅作为东汉的文史学家,为世人交口称誉,与班固不相上下。王充在《论衡》中记载了当时人们的评价:“是以兰台之史,班固、贾逵、杨终、傅毅之徒,名香文美。”三国时期,曹丕在《典论》中也说:“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
◆班固传班固字孟坚。
九岁时,能连句作文,诵读诗赋,长大后,就广泛通晓典籍,九流百家的言论,没有不深入探讨的。他没有固定的老师,不在章句上下功夫,只是掌握大义罢了。
性格宽厚和蔼,和众人相容,不因自己有才胜就高人一等,一些儒生因此羡慕他。永平初年,东平王苍用了至戚替骠骑将军辅政,打开东阁,接纳英雄,这时班固才二十岁,写了报告给苍说:“将军凭着周公、召公的美德,立足于本朝,秉承休明的政策,建立威灵的尊号。
从前的周公,现在的将军,《诗》《书》所记载,没有你们三人这样的了。古书说‘:必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有非常之功。
’班固幸而生在清明之世,参与视听之末,凭着蝼虫岂的小,私观国政之大,的确赞美将军拥有千载之重任,步先圣之后尘,体弘美之资质,据高明之地位,广采众事,遵循六经,若白黑之别于目,求善永无止境,采择狂夫的言语,不逆负薪的议论。我私下见到幕府新开,广延英俊,四方之士,踊跃上前,不顾衣裳颠倒。
将军应该详考唐、商的举措,体察伊尹、皋陶之荐贤,使远近没有偏私,每个角落的人才都能知晓,目的在于总览贤才,收集明智之士,替国家找到能人,使本朝得到安宁。那么将军才会养志和神,优游于庙堂之上,光名宣扬于当代,遗烈永垂于无穷的后世。
“我见到故司空椽桓梁,早有宿儒的大名,品德冠于州里,七十岁从心所欲,行为不越规矩是清庙的光辉,当代的英才。京兆祭酒晋冯,年少时即修身,白了头还不违初志,好古乐道,玄默自守,古人的美好品德,当代人没有能赶上的。
扶风椽李育,明经书,行为好,教授百人,客居杜陵,茅屋土阶。京兆、扶风两郡都去邀请,因为家贫,几次因病辞去。
温故知新,论议通明,廉清修..,行能纯备,虽前世名儒,国家之所器重,韦、平、孔、翟,(韦贤、平当、孔光、翟方进),没有再好的了。应叫人考核实绩,来参与万事。
京兆督邮郭基,孝行州里闻名,经学被师门称赞,政务的功绩,有特别的功效。如果碰上明时,在下僚作事,进能像鸿鸟高飞,退能像杞梁那样以身殉国。
氵京州从事王雍,亲身有卞严的节操,加上术艺文章,氵京州的头面人物,没有在王雍之前的了。古时周公举一方之才则其他三方埋怨,说‘怎么把我放在后边呢’。
应该及时打开府门,使远方之人得到安慰。 弘农功曹使殷肃,学问通达,见闻很广,才能超人,诵《诗》三百篇,能接待外宾。
这六个人,都有特殊品行才干,品德高于当世,如蒙接纳,以辅佐高明,这正是山梁之秋,孔夫子所叹息的呀!从前卞和献宝,被截断脚趾,屈原进献忠言,终于沉于汩罗,可是和氏之璧,千载留下光彩,屈子的遗著,万世称赞。希将军明察秋毫,广伸视听,少降身份,多听下问,使尘埃之中,永远没有荆山、汩罗的遗恨。”
东平王苍采纳了班固的意见。父亲班彪死了,回到乡里。
班固认为班彪所续写的前史不够详细,于是深入钻研,想完成父亲的遗业。不久有人上书显宗,告班固私自改动国史,朝廷有诏书到郡,将班固关在京兆狱,全部抄走他家的书籍。
先有扶风人苏朗伪言图谶之事,被下狱而死。 班固之弟班超害怕班固被郡里所核考,不能自己辩明是非,于是到朝廷上书,被皇上召见,全部讲述班固著述的本意,而郡里也将他的书呈上,显宗感到很奇异,召班固作校书郎,授职兰台令史,与前睢阳令陈宗、长陵令尹敏、司隶从事孟异共写成《世祖本纪》。
后来,升为郎,典校秘书。班固又撰写功臣、平林、新市、公孙述等人的事迹,作列传、载记二十八篇,奏给皇上。
皇上又使他完成以前所著的史书。班固认为汉朝继承唐尧的天运,以建帝业,至于六代,史臣才追述功德,私作本纪,编于百王之末,册于秦汉之列,太初以后,缺而不录,所以探撰前面记载,缀集耳之所闻,写成《汉书》。
从高祖开始,到孝平王莽被杀,十有二代,共二百三十年,综合他们的行事,傍贯《五经》,上下洽通,写成《春秋》考纪、表、志、传共百篇。班固从永平中年开始受诏,绞尽脑汁,深思二十多年,至建初年间才写成。
当代很重视其书,学者没有不诵读的。班固后因母丧离开官职。
永元初年,大将军窦宪出征匈奴,用班固作中护军,与参议。北单于听说汉军出来,派使者到居延塞,想继续来一次呼韩邪故事,朝见天子,请派大使。
窦宪上书派班固行中郎将事,率领数百骑兵与虏使者从居延塞出来迎接。正逢南匈奴掩破北庭,班固到了私渠海,听说虏中乱,就带兵回来。
等到窦宪失败,班固先被免官。班固不曾教育自己的儿子,儿子们多半不遵守法度,吏人很伤脑筋。
起初,洛阳令种兢出来巡视,班固的家奴干扰他的车骑,官吏椎呼之,家奴醉后骂人,种兢大怒,害怕窦宪不敢发泄,内心记恨。等到窦氏的宾客都被捕考查,种兢因此捕系班固,于是死在狱中。
时年六十一岁。朝廷下诏谴责种兢,抵主者吏罪。
班固所著《典引》、《宾戏》、《应讥》、诗、赋、铭、诔、颂、书、文、记、论、议、六言,存在的共四十一篇。
班固是史学家,著有《汉书》,他没有出使西域,只是和帝永元元年(公元89),大将军窦宪奉旨远征匈奴,班固被任为中护军随行,参预谋议.窦宪大败北单于,登上燕然山(今蒙古境内的杭爱山),命班固撰写了著名的燕然山铭文,刻石记功而还.出使西域的是班超,典故“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东汉时,汉明帝召见班超,派他到新疆去,和鄯善王交朋友。班超带着一队人马,不怕山高路远,一路跋涉而去。
他们千里迢迢,来到了新疆。鄯善王听说班超出使西域,亲自出城迎候。
东道主把班超奉为上宾。班超向主人说明来意,鄯善王很高兴。
过了几天,匈奴也派使者来和鄯善王联络感情。鄯善王热情款待他们。
匈奴人在主人面前,说了东汉许多坏话。鄯善王顿时黯然神伤,心绪不安。
第二天,他拒不接见班超,态度十分冷淡。他甚至派兵监视班超。
班超立刻召集大家商量对策。班超说:“只有除掉匈奴使者才能消除主人的疑虑,两国和好。”
可是班超他们人马不多,而匈奴兵强马壮,防守又严密。 班超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天深夜,班超带了士兵潜到匈奴营地。
他们兵分两路,一路拿着战鼓躲在营地后面,一路手执弓箭刀枪埋伏在营地两旁。他们一面放火烧帐篷,一面击鼓呐喊。
匈奴人大乱,结果全被大火烧死,乱箭射死。鄯善王明白真相后,便和班超言归于好。
班固是史学家,著有《汉书》,他没有出使西域,只是和帝永元元年(公元89),大将军窦宪奉旨远征匈奴,班固被任为中护军随行,参预谋议.窦宪大败北单于,登上燕然山(今蒙古境内的杭爱山),命班固撰写了著名的燕然山铭文,刻石记功而还.
出使西域的是班超,典故“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东汉时,汉明帝召见班超,派他到新疆去,和鄯善王交朋友。班超带着一队人马,不怕山高路远,一路跋涉而去。他们千里迢迢,来到了新疆。鄯善王听说班超出使西域,亲自出城迎候。东道主把班超奉为上宾。班超向主人说明来意,鄯善王很高兴。
过了几天,匈奴也派使者来和鄯善王联络感情。鄯善王热情款待他们。匈奴人在主人面前,说了东汉许多坏话。鄯善王顿时黯然神伤,心绪不安。第二天,他拒不接见班超,态度十分冷淡。他甚至派兵监视班超。班超立刻召集大家商量对策。班超说:“只有除掉匈奴使者才能消除主人的疑虑,两国和好。”可是班超他们人马不多,而匈奴兵强马壮,防守又严密。
班超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天深夜,班超带了士兵潜到匈奴营地。他们兵分两路,一路拿着战鼓躲在营地后面,一路手执弓箭刀枪埋伏在营地两旁。他们一面放火烧帐篷,一面击鼓呐喊。匈奴人大乱,结果全被大火烧死,乱箭射死。鄯善王明白真相后,便和班超言归于好。
写翻译的同志们这才是正解。。。
班固字孟坚,九岁时能著文诵诗,长大后,就博览古籍,诸子百家的言论,没有不刨根究底的。(他)性情温和宽容,不因为自己的才能而高人一等,许多儒生因此而仰慕他。永平初年,东平王刘苍任用亲戚为骠骑将军辅佐政务,打开东阁之门,广纳英雄。当时班固只有二十岁左右,写了陈述意见的文书劝说刘苍,推荐了桓梁、晋冯几位贤士,刘苍采纳了他的建议。
父亲班彪去世,(班固)回到家乡。班固以为班彪先前继《史记》所写史书还不够详备,于是潜心精思,研究史料,想成就父亲的事业。不久有人上书给显宗皇帝,告班固私自改作国史,有诏书下至郡署,收捕班固系押在京兆狱中,又把班固家中的史书全部取来。班固的弟弟班超恐怕班固被郡署考逼,而不能自我表白,于是急驰至京都赴皇宫向皇上上书,得到皇帝的召见。(班超)全面细致地说明了班固所著书的内容意义,而(这时)郡府也把班固所写之书呈上。显宗(阅后)甚感惊奇,召班固到校书部工作,任命为兰台史令。皇帝又命令他继续往下写,完成先前所著之书。
班固自从任郎官后,便渐渐被皇帝所亲近。当时京都正修建宫殿,修缮城墙,疏通护城河。可是关中年老而有地位的士绅们还希望朝廷迁都至长安。(班固)于是上了《两都赋》,赋中盛赞东都洛阳规模建制之美,以此回击主张西迁者不符合实际的、浮夸的论调。
当时北单于派遣使者来纳贡,要求和汉和亲,皇帝下诏讯问众官。参与议论的人,有人认为“匈奴是多变善诈之国,没有归向汉朝之心,不能答应匈奴的要求。”班固发表议论说:“汉朝建立以来,历经数世,经历多年,总是和夷狄有兵戈纠缠,尤其是曾侍奉匈奴。安抚抵御的途径也不一样,或者行文道来与他们和好,或者用武力来征伐他们,或者以谦卑的态度来迁就他们,或者使他们臣服然后招徕他们。虽然屈申没有定规,所凭借的只是时势不同,但是从来没有拒绝放弃,不和他们打交道的。匈奴使者来两次,然后我们派使者去一次,(这样)既向他们表明了我汉朝持旨在于忠信,而且又让他们知道圣朝礼义是有常规的。拒绝他们,(我)不知道这样做的利(在哪里),和他们打交道(我)也未听说它有什么害处。假设匈奴逐渐强大,能够发动战乱了,在那时再想同他们交好来往,将怎么来得及呢?不如趁现在就对他们施以恩惠,这才是兼顾了眼前和长远的计策。”
班固后来因母丧而辞去官职,永元初年,大将军窦宪出征匈奴,用班固为中护军,参加议论军事。北单于听说汉朝军队出征,派遣使臣在居延塞议和,想重修呼韩邪单于与汉朝友好的事,去朝见汉朝天子,请汉派大使。窦宪北上,派遣班固摄行中郎将事,率领数百骑兵和匈奴使者都出居延塞迎接北单于。正赶上南匈奴攻破北庭,班固抵达私渠海,闻听匈奴内部发生骚乱,便返回了。等到窦宪破败时,班固受连坐而被免官。
班固不教育诸子,他的子孙们多不遵守法度,让官吏很苦恼。当初,洛阳令种兢曾在街上行进,班固家的奴仆冒犯种兢的车马,吏卒吆喝槌打了奴仆,奴仆醉酒谩骂,种兢大怒,但因畏惧窦宪而不敢发作,心中记下仇恨。等到窦氏家族及门下宾客都被逮捕拷问之时,洛阳令种兢趁此机会逮捕关押了班固,致使班固最终死在狱中
参考网址/mz/hanshu/ 班固(32——92):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人,生于东汉光武帝建武八年(公元32年),卒于和帝永元四年(92)。
汉代著名历史学家,文学家。 班固出身仕宦之家。
曾祖父班况,成帝时为越骑校尉。祖父班稚,哀帝时,为西河属国都尉,迁广平相;平帝时,王莽擅权,班稚惧,归相印,补为延陵园郎。
父班彪及堂伯父班嗣都是西汉末年著名学者,扬雄、王充等都曾登其门受学。班彪是一位正统的儒家学者,汉武帝召见,拜为徐令,以病免。
后位望都长。 班固九岁时,即“能属文诵《诗》、赋”,十六岁入洛阳太学,“所学无常师,不为章句,举大义而已。
性宽和容众,不以才能高人”(《后汉书班固传》),因此深为当时儒家学者的称赞。二十三岁时,父班彪卒,班固还归乡里,因其父“所续前史未详,乃潜精研思,欲就其业”。
汉明帝永平元年(58),入东平王苍幕府,同时在家中开始在班彪《后传》的基础上撰写《汉书》。永平五年,有人上书明帝,控告班固私自该作国史,捕入京兆狱。
他的弟弟班超亲至长安,向明帝陈述班固的著述意图,同时郡守也把班固的书献上。明帝很赞赏班固的才能,召至校书郎,并任命为兰台令史。
后转迁为郎,典校秘书,明帝让他继续完成《汉书》的写作。从此班固奉诏在兰台撰写《汉书》,至章帝建初七年(82),基本完成,前后共经历二十余年。
尚未完成的部分表、志,是在班固死后,由其妹妹班昭和马续补写成的。 班固为郎后,创作《两都赋》。
章帝“雅好文章”,班固“愈得幸”,“每行巡狩,辄献上赋颂,朝廷有大议,使难问公卿,辩论于前,赏赐恩宠甚渥。”章帝建初三年,班固升为玄武司马。
建初四年十一月,讨论五经异同的白马观会议召开,由章帝亲自主持会议,许多著名儒者参加了辩论,班固以史官兼记录之职,参与其事,并撰成《白虎通德论》。 章帝末年,班固以母丧去官。
和帝永元元年(89),大将军窦宪出征匈奴,班固为中护军随军前往。汉军大破匈奴,登燕然山(今蒙古共和国杭爱山),刻石勒功,由班固作《封燕然山铭》,镌于石上,以纪其事。
永元四年(92),窦宪因阴谋弑逆迫令自杀。班固也因此免官,后被仇家洛阳令种兢逮捕入狱,遂死狱中,年六十一岁。
《汉书》主要的作者班固(公元32—公元92),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市东北》人。他出身于汉代显贵和儒学之家,受家学影响很大。
班固的祖先于秦汉之际在北方从事畜牧业致富。后来世代从政,并受儒学熏陶。
曾祖父况,举孝廉为郎,成帝时为越骑校尉,况女被成帝选入宫中为婕妤。大伯祖父伯,受儒学,以“沈湎于酒”谏成帝,官至水衡都尉,二伯祖父斿,博学,官至右曹中郎将,曾与刘向校理秘书。
祖父稚,官至广平相,被王莽排挤而为延陵园郎。 其父班彪(公元3—公元54),幼年从兄班嗣一同游学,结交很广。
二十多岁时,农民起义失败,群雄割据,隗嚣拥众割据于天水,因避难而从之。隗嚣问以世务,班彪对答:周秦以来。
统一代替分裂,势之必然。并说:“汉家承秦之制,并立郡县,主有专己之威,臣无百年之柄。
至于成帝,假借外家,哀、平短祚,国嗣三绝,危自上起,伤不及下。故王氏之贵,倾擅朝延,能窃位号,而不根于民。
是以即真之后,天下莫不引领而叹。十余年间,外内骚扰,远近俱发,假号云合,咸称刘氏,不谋而同辞。
方今雄杰,带州域者,皆无七国世业之资。今民皆讴吟思汉,向仰刘氏,已可知矣。”
意思是说,刘氏政权,深入人心,外戚窃权,众所反对,百姓思念刘氏复汉。这个说法,虽然含有正统思想,但还是反映了当时实际情况的。
隗嚣不同意这个看法,认为群雄逐鹿,强者称雄,不信“汉家复兴”之说。为了充分表达己见,班彪乃著《王命论》,他认为:汉德承尧,有灵命之符,深入民心,不可动摇,“神器有命,不可以智力求也。”
故百姓起事失败,王莽窃权诛灭。“穷达有命,吉凶由人”,陈婴之母知项氏必亡,王陵之母知刘氏必兴,可谓懂得祸福之机。
同时还论说刘邦兴汉,有“帝尧之苗裔”,“体貌多奇异”,“神武有徵应”,“宽明而仁恕”,“知人善任使”等五大特点,天命加以人事,才能造成帝业。所以识世务者,应当“拒逐鹿之瞽说,审神器之有授”,不可妄图富贵而贻笑天下。
因隗嚣固执己见,顽固地割据称雄,班彪只能离去,投奔河西窦融,颇受窦融器重,任为从事。他为窦融划策,归顺刘秀政权,总西河以拒隗嚣。
这对东汉统一是有功的。光武帝(刘秀)闻知其才,召见了他,举茂材,任为县的长官,又为司徒掾。
班彪时有奏言,对时政多所建议,如《复护羌校尉疏》、《上言选置东宫及诸王国官属》、《奏议答北匈奴》等。 班彪专心于史学,尤好汉代史。
汉武帝时,司马迁撰写了一部史书(后来称《史记》),从传说中的黄帝写到当代汉武帝,后事缺而无录。后来褚少孙、刘向、刘歆、冯商、扬雄等十多位学者都曾缀集时事,或补或续之。
班彪认为续作“多鄙俗”,不足以踵继司马迁之书。于是继续采集西汉遗事,又旁贯异闻,作《后传》数十篇。
此书是续《史记》之作,但“不为世。
水至清则无鱼 【成语】 水至清则无鱼 【发音】 shuǐ zhì qīng zé wú yú 【解释】 水太清了,鱼就无法生存,要求别人太严格了,就没有伙伴。
现在有时用来表示对人或物不可要求太高。也说“水清无鱼” 。
【出处】《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官篇》:“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后汉书·班固传》:“君性严急,水清无大鱼……宣荡佚简易。”
=======================================================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典故出处 班固《汉书》卷六十五 东方朔传第三十五 ……………… “虽然,安可以不务修身乎哉!《诗》云:‘鼓钟于宫,声闻于外。’‘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
’苟能修身,何患不荣!太公体行仁义,七十有二乃设用于文、武,得信厥说,封于齐,七百岁而不绝。此士所以日夜孳孳,敏行而不敢怠也。
辟若鹡鸰,飞且鸣矣。传曰:‘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辍其冬,地不为人之恶险而辍其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而易其行。
’‘天有常度,地有常形,君子有常行;君子道其常,小人计其功。’《诗》云:‘礼义之不愆,何恤人之言?’故曰:‘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冕而前旒,所以蔽明;黈纩充耳,所以塞聪。’明有所不见,聪有所不闻,举大德,赦小过,无求备于一人之义也。
枉而直之,使自得之;优而柔之,使自求之;揆而度之,使自索之。盖圣人教化如此,欲自得之;自得之,则敏且广矣。
“今世之处士,魁然无徒,廓然独居,上观许由,下察接舆,计同范蠡,忠合子胥,天下和平,与义相扶,寡耦少徒,固其宜也,子何疑于我哉?若夫燕之用乐毅,秦之任李斯,郦食其之下齐,说行如流,曲从如环,所欲必得,功若丘山,海内定,国家安,是遇其时也,子又何怪之邪?语曰‘以管窥天,以蠡测海,以莛撞钟’,岂能通其条贯,考其文理,发其音声哉!繇是观之,譬犹鼱鼩之袭狗,孤豚之咋虎,至则靡耳,何功之有?今以下愚而非处士,虽欲勿困,固不得已,此适足以明其不知权变而终或于大道也。” ……………………………… 水清无鱼论 水太清则无鱼,这是尽人皆知的道理。
原因无非是水过于清澈,鱼难以生存,这引喻现实社会里,人太精明而过分苛察,就不能容人。所以,下面就紧接一句,人太察则无智。
古人最早使用这些话的有这样几例: 1.“故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见于《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宫》。
《汉书.东方朔传》也有同样的用法。徒,就是同类或伙伴的意思,译为现在的话就是“朋友”。
人太精明了就没有伙伴没有朋友,因为精明者往往容不得他人有小小的过错或性格上的小小差异,他过分要求与一己的同一或者要求所有人一举一动均符合或者满足一己的标准,但人总是有着各种不同的性格和待人处事的方式,除非是克隆体,否则永远无法达到每事的一致的,因此出现摩擦以至矛盾、冲突就是必然的结果,此时如果不能以一种宽容的精神调和于其间,事势就将无法收拾,结局便是人心不附,众叛亲离。 2.“水清无大鱼,察政不得下和。”
见于《后汉书.班超传》。这里所用的意义有些改变,但大纲还是一致的。
这句话的起因,是班超在西域为都护时限较长,又有病,所以朝廷将他召回,接任者任尚请求班超临别赠言,班超说:“塞外的吏士本来就不是孝子顺孙,他们都是因为罪过而发配到边地的,而蛮夷又都怀有鸟兽之心,不容易安抚,却极易挑起事端。而您的性格太严厉而急躁,这是不好的,也容易出问题。
水清了就没有大鱼,政务太苛察就不易让下面的人亲附,以至人事和谐,所以您还是应当将法度放松点,简易点,要宽容人家的小小过错,只要大事能够抓住、不出问题就算尽到职责了。”这虽然讲的是东汉时代政府对待边远地区人民宜采取怀柔宽松的政策,但它所说明的道理不仅仅是就此而止。
这两则成语都是据现象所得出的结论,用水引喻政治或者人的智慧以及交谊等都只是类比的关系。虽然只是类比,但道理是相通的,所以,由此感性现象,类推得出人事现象理性的结论,虽然两者之间前提和结论的关联有着或然性,但就此两类现象的属性相同这一点来说,可以证明这种类比不违反逻辑的原理,是成立的。
因为,前面的例子讲的是鱼,后面的结论讲的则是人,两者所需要的都是一个环境。鱼的环境是水不要过分清澈,以至无处藏身;人的环境是关系不要过分紧张,以至无法相处。
过分清澈与过分紧张,都含有危及生存的因素,一旦危及到生存,就必须对所存身的环境有较好的要求,因此鱼要求有水草、岩隙和树枝等赖以藏身的空间,人也要求有宽和轻松的环境,要不然就都会引致对生命不利的结果。所以,这种类比是一种必然性的关联,而非建立在或然的基础上的。
“水至清则无鱼,人太察则无徒。”这话有些调和论者的意味,以为为人处世或者立身处事是无须讲原则的,好像目的只是要求环境的和谐可以不惜牺牲原则的要求,如果是这样,这句话的意义就大打折扣了。
所以,下面这句话,“水清无大鱼,察政不得下和”,是可以作为补充的,因为班超所讲的是在大原则下即所谓的“总大纲而已”的条件下,然后求环境的宽松简易,尽量宽恕与原。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21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