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目相看
guā mù xiāng kàn
[释义] 去掉旧的看法;用新眼光看待。
[语出] 宋·杨万里《送乡僧德璘监寺缘化结夏归天童山》:“一别璘公十二年;故当刮目为相看。”
[正音] 相;不能读作“xiànɡ”。
[辨形] 刮;不能写作“乱”。
[近义] 另眼相看 另眼相待
[反义] 视同一律
[用法] 多用于别人已有了显著的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看了。一般作谓语、宾语。
[结构] 偏正式。
[辨析] “~”和“拭目以待”;都含有“擦眼睛看”的意思。但“~”偏重在去掉老印象;重新看待;“拭目以待”偏重在等待着看某种事情的发展。
[例句]
不算。
关于眼睛的成语有:火眼金睛、眉清目秀、炯炯有神、眼花缭乱、青眼相看。
1.眉清目秀 [ méi qīng mù xiù ]
释义:眉、目:眉毛和眼睛,泛指容貌。 形容人容貌清秀不俗气。
例句:小明是个漂亮的小男孩,长得~。
2.火眼金睛 [ huǒ yǎn jīn jīng ]
释义:原指《西游记》中孙悟空能识别妖魔鬼怪的眼睛。后用以形容人的眼光锐利,能够识别真伪。
例句:任何妖魔鬼怪也逃不脱孙悟空的一双~。
3.青眼相看 [ qīng yǎn xiāng kàn ]
释义:青眼:眼睛正视,黑眼珠在中间,比喻对人尊重或喜欢。形容以看得起的态度相待。亦作“青眼相待”、“青眼待”。
4.眼花缭乱 [ yǎn huā liáo luàn ]
释义:缭乱:纷乱。 看着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也比喻事物复杂,无法辨清。
例句:展览大厅的工艺品琳琅满目,使人~,应接不暇。
5.炯炯有神 [ jiǒng jiǒng yǒu shén ]
释义:炯炯:明亮的样子。形容人的眼睛发亮,很有精神。
出处:明·李开先《闲居集·九·泾野吕亚卿传》:“先生头颅圆阔,体貌丰隆,海口童颜,轮耳方面,两目炯炯有神,须虽整秀,异不多耳。”
“青眼相逢何太暮”的意思是“既然受到您的青睐,我们相逢就好,何必慨叹相逢太晚(相见恨晚)呢”。
附录:夜行船·和成都王漕巽泽【宋】丘崈飞舄朝天云作路。长安近、更无程数。
梧竹当年,丝纶奕世,咫尺凤池平渡。青眼相逢何太暮。
眉黄透、却愁君去。官事无多,丰年有暇,莫负赏心佳处。
【诗意】当年王乔脚穿飞天鞋向云天而去,以祥云做路。长安虽然很近,但也有很远的距离。
当年怀抱梧桐、青竹一样的高远志向,累世接受皇帝诏书招揽,距离凤凰池咫尺之遥,很容易横渡。既然受到您的青睐,我们相逢就好,何必慨叹相逢太晚(相见恨晚)呢。
眉毛枯黄透了,退朝之后发愁离开您而去。公事没有多少,丰年无事,多有空闲时间,千万莫要辜负了能够使人赏心悦目的绝妙佳处,山水胜景。
【注释】1、飞舄:指代王乔那双有飞天之能的鞋子。也说“王乔舄”“王乔屦”“王乔履”,指王乔飞舄入朝故事,出于《后汉书》卷八十二上《方术列传上·王乔》。
2、梧竹:梧桐、青竹。梧、竹都是至清、至幽之物,古人认为“凤凰非梧桐不栖,非竹实不食”(见《庄子》)如《晋书·苻坚载记》说:当初因长安有童谣“凤凰凤凰止阿房”,苻坚就“以凤凰非梧桐不栖,非竹实不食,乃植桐竹数十万株于阿房城待之。”
《魏书·彭城王勰传》亦记载,北魏高祖孝文帝在金墉城升堂,见堂后梧、竹并茂,就问彭城王勰:“凤凰非梧桐不栖,非竹实不食,今梧竹并茂,怎么没凤凰到来呀?”所以梧、竹并植并茂,意在招凤凰。而凤凰是一种“灵鸟,仁瑞也。”
3、丝纶:(1)指帝王诏书。《礼记·缁衣》:“王言如丝,其出如纶。”
孔颖达疏:“王言初出,微细如丝,及其出行于外,言更渐大,如似纶也。”后因称帝王诏书为“丝纶”。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诏策》:“《记》称丝纶,所以应接群后。”唐杨炯《为刘少傅谢敕书慰劳表》:“虔奉丝纶,躬亲政事。”
明徐复祚《投梭记·折齿》:“奉丝纶来报里阎,访贤才作楫济艰。”(2)钓丝。
唐无名氏《渔父》词:“料理丝纶欲放船,江头明月向人圆。”宋张先《满庭芳》词:“金钩细,丝纶慢卷,牵动一潭星。”
明高明《琵琶记·官媒议婚》:“笑满船空载明月,下丝纶不愁无处。”胡惠生《赠王亦梅》诗:“西湖风景好,何日理丝纶。”
(3)即丝。粗于丝者为纶。
三国魏曹植《车渠椀赋》:“緼丝纶以肆采,藻繁布以相追。”4、奕世:累世;代代。
《国语·周语上》:“奕世载德,不忝前人。”《后汉书·杨震传》:“臣奕世受恩,得备纳言。”
李贤注:“奕犹重也。”《宋书·孔琳之传》:“而传国之玺,历代迭用;袭封之印,奕世相传。”
宋司马光《宣徽惠穆吕公挽辞》:“奕世台衡贵,盈门绂冕荣。”清何启胡礼垣《新政论议》:“是故议院议员之法立,则奕世无失德之君。”
5、咫尺:(1)周制八寸为咫,十寸为尺。谓接近或刚满一尺。
唐柳宗元《石渠记》:“渠之广,或咫尺,或倍尺。”(2)形容距离近。
《左传·僖公九年》:“天威不违颜咫尺。”《淮南子·道应训》:“终日行不离咫尺,而自以为远,岂不悲哉!”唐牟融《寄范使君》诗:“未秋为别已终秋,咫尺娄江路阻修。”
明都穆《都公谭纂》卷下:“天昏黑,咫尺莫辨。”冰心《寄小读者》十五:“她们乡关咫尺,却因病抛离父母、亲爱的人。”
(3)形容地方狭小。《战国策·赵策二》:“舜无咫尺之地,以有天下。”
唐张祜《题王右丞山水障》诗之二:“咫尺江湖尽,寻常鸥鸟飞。”清厉鹗《东城杂记·自馀轩》:“虽达官右族,曾不得咫尺园林,可以游目而憇足。”
(4)形容微小;不足道。《战国策·秦策五》:“虽有高世之名,无咫尺之功者不赏。”
《史记·游侠列传序》:“今拘学或抱咫尺之义,久孤于世,岂若卑论侪俗,与世沉浮而取荣名哉!”清钱谦益《太仆寺制》之十九:“盖诚奇伟倜傥之人,岂曰匹夫咫尺之行。”(5)形容时间短暂。
宋晁补之《芳仪怨》诗:“宁知翻手明朝事,咫尺人生不可期。”元马谦斋《沉醉东风·自悟》曲:“人我场慢争优劣,免使傍人做话说,咫尺韶华去也。”
《新华文摘》1981年第11期:“他几次想说出真情……可是话到舌边卡住了,咫尺间,他失去了最后的勇气。”6、凤池:(1)即凤凰池。
南朝齐谢朓《直中书省》诗:“兹言翔凤池,鸣佩多清响。”唐刘知几《史通·史官建置》:“暨皇家之建国也,乃别置史馆,通籍禁门,西京则与鸾渚为邻,东都则与凤池相接。”
清孙枝蔚《汪舟次赴赣榆教谕任去后寄怀》诗之二:“凤池与乌台,旦夕谓可至。”参见“凤凰池”。
2、古琴底有二孔,上孔曰龙池,下孔曰凤池。王谟辑《世本·作篇》:“伏羲氏削桐为琴……龙池八寸通八风,凤池四寸象四时。”
3、砚的一种。宋范纂《端溪砚谱》:“砚之形制……曰凤池。”
宋范纂《端溪砚谱》:“宣和初,御府降样造形,若风字,如凤池样,但平低耳。”亦作“凤池研”。
宋米芾《画史·唐画》:“古书画皆圜,盖有助于器。晋唐皆凤池研,中心如瓦凹,故曰研瓦。”
7、平渡:横渡。8、青眼:指对人喜爱或器重。
与“白眼”相对。(1)黑色的眼珠在眼眶中间。
鲁智深为了替金氏父女出气三拳打死了郑屠后,弃职逃往他地。他先来到五台山文殊院倒拔垂杨柳
出家,因不守佛规,喝酒闹事,方丈又把他介绍到大相国寺看菜园子。菜园子附近住着二、三十个泼皮,他们常来菜园子偷菜,已换了几个看园子的人都管不了他们。这次听说又换了个新人,便来闹事,没想到鲁智深把两个领头的踢到粪坑里,吓得他们跪地求饶。第二天,泼皮们买些酒菜向鲁智深赔礼。大家正吃得高兴,听到门外大树上的乌鸦叫个不停,泼皮们说这叫声不吉利,吵的人心烦,便欲搬梯子拆掉鸟巢。鲁智深乘着酒兴,先用手推了推,便脱下外套,右手向下,将腰跨一掀,左手拔住上截,竟然将碗口大的杨柳连根拔起了。众泼皮惊得个个目瞪口呆,忙跪在地上拜鲁智深为师。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7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