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子推,重耳(献公子)微臣。
周晋(今山西灵石)人。一作介之推(介推),亦称介子。
另有姓王名光之说。生年不详,卒于晋文公元年(前636年)。
县志云,文公返国,介子推“不言禄”,隐于绵山。晋文公求之不得,放火焚山,他抱树而死。
又据通志,介子推隐“后三十年,见东海边卖扇”。如是,其卒年可能在晋成公年间(前607年~前600年)。
介子推的出身事迹见诸文献的极少,仅有奉公子重耳出亡一事。“骊姬之乱”后,晋公子重耳避难奔狄,随行贤士五人,介子推即是其中之一。
准此,则介子推早年也曾随重耳在外逃亡19年。风餐露宿,饥寒交迫,备尝“险阻艰难”。
重耳最终能返回晋国,立为晋君,介子推也尽了犬马之劳,为重耳之“五贤士”,即:狐偃、赵衰、魏武子、司空季子及子推,又有“赵衰;狐偃咎犯,文公舅也;贾佗;先轸;魏武子”之说。据《韩诗外传》,谓重耳亡时,头须(一作里凫须)偷光了重耳的资粮,逃入深山。
重耳无粮,被围,介子推割下自己臀部的肉供养重耳。在重耳落难之时,介子推能如此肝脑涂地,忠心耿耿,实属难能可贵。
当然,介子推"割股奉君" 是否属实在史界有争议。《史记》对介子推的介绍比较详细,有“龙蛇之歌”的记载,就是介子推的从人不服,编了个“民谣”挂在宫门口,说文公对待介子推不公平。
对“割股奉君”只字未提。 重耳返国,时值周室内乱,“未尽行赏”,便出兵勤王,“是以赏从亡者未至隐者介分推”。
对此,介子推没有象壶叔(一名陶叔狐)那样,主动请赏。他说,晋文公返国,实为天意,狐偃等“以为己力”,无异于“窃人之财”的盗贼,故“难于处矣”。
介子推无视狐偃等人的夹辅之力是错误的,但其中丝毫没有对晋文公的怨恨;没有对功名利禄的艳羡。有的却是对狐偃,壶叔等追逐荣华富贵的鄙夷。
《吕氏春秋》云,介子推不肯受赏,曾赋诗一首,“有龙于飞,周遍天下。五蛇从之,为之丞辅,龙反其乡,得其处所,四蛇从之,得其露雨,一蛇羞之,桥死于中野。”
此说显然不足信。介子推曾对其母说:“身欲隐,焉用文之,文之,是求显也。”
如是,岂有自作诗而悬书宫门之事,当是介子推从者所为。介子推隐居绵山后,文公曾派人多方寻找,并以绵上之田封给介子推,故绵山亦称介山。
介子推是否被晋文公烧死,尚待进一步考证。但千百年来,劳动人民以各种形式纪念这位忠义之士;多少文人墨客、达官显宦,登临题咏,寓兴抒怀,抒发对介子的怀恋思慕之情。
清傅山有诗云:“青松白梧十里迥,狴(木字旁)青抵白祠堂幽。晋国园陵迷草木,绵田香火动春秋。
名更卖扇传东海,身隐承颜肖故邱。还虑寒山太枯寂,婉客分到牡丹头。”
对介子的怜惜敬仰,对君主的怨怼忿詈,具蕴之于胸次,发之于笔墨。在介山,有“思烟台”遗址。
传说文公焚林,有百鸦绕烟而噪,或围在介子推周围,用躯体遮挡烈焰。晋人感其功德,在此筑起一高台,纪念这些义禽。
据县志引《山堂肆考》,文公为哀悼介子推,曾下令全国,三月五日为火禁日。相传火禁不严,就会有风电之变,这便是我国数千年来寒食节的由来。
在三晋历代,人们还修建了大量的祠堂庙宇,以妥介子在天之灵。宋天禧元年(1017年),真宗诏封介子推为洁惠侯。
宋王当《春秋臣传》为介子推立传;民国《介休县志》、雍正《山西通志》[也为介子推立传;胡春霖《山西名贤辑要》,介子推被收入《廉介类》。 君主诏封晋爵,人民祀之诚矣,这种矛盾现象涉及对介子推如何评价的问题。
固然,作为春秋贵族,介子推的言行处处渗透着迂腐愚昧的成分,但是,介子推“舍身赴义”的洁芳善行,成为中国传统观念中大丈夫精神的渊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种精神孕育和造就了中国历史上无数仁人志士,英雄豪杰,构成中华民族的脊梁,介子推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对奸伪欺罔、人世谬举的愤懑,他的割股食君的牺牲精神,正是中华民族淳厚尚俭、信实礼让的传统美德的体现;从更深层次上看,在介子推身上蕴涵着对祖国的深沉赤诚的爱恋之情。
晋献公嬖骊姬,杀申生,昏于家,乱于国,而重耳则成为振兴晋国的希望。介子推的行为是他笃信爱晋国须爱重耳的自然表露。
也许,正是这种对祖国的挚爱,才是人民永远怀念介子的根本原因。
《列子· 杨朱篇》记载,有人向同乡富豪赞美芹菜好吃,结果富豪吃了反倒嘴肿闹肚子。后人以“献芹”谦称赠人的礼品菲薄或所提的建议浅陋,也说“芹献”。
1165年,辛弃疾写了10篇论文,又称《美芹十论》,陈述抗金救国、收复失地、统一中国的大计。辛弃疾把《美芹十论》献给宋孝宗,但当时宋金议和刚确定,朝廷没有采纳他的建议。
自从辛弃疾献了《美芹十论》之后,人们就把“美芹”作为忧国忧民、悲国家之颠覆的代名词了,从此美芹有了特定深远的含义了。
扩展资料
辛弃疾存词600多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辛词的基本思想内容。他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豪放派词人、爱国者、军事家和政治家。
辛弃疾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出生前13年,山东一带已被金兵侵占,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率两千民众参加北方抗金义军,次年奉表归南宋。
一生坚决主张抗击金兵,收复失地。曾进奏《美芹十论》,分析敌我形势,提出强兵复国的具体规划;又上宰相《九议》,进一步阐发《美芹十论》的思想,因南宋小朝廷被主和派把持,他的战略思想未能得到朝廷采纳。
在各地上任他认真革除积弊,积极整军备战,又累遭投降派掣肘,甚至受到革职处分,曾在江西上饶一带长期闲居。光复故国的伟大志向得不到施展,一腔忠愤发而为词,其独特的词作风格被称为“稼轩体”。
造就了南宋词坛一代大家。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有《稼轩长短句》。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献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美芹十论
苦肉计 人不自害,受害必真;假真真假,间以得行①。
童蒙之吉,顺以巽也②。【注释】①人不自害,受害为真;假真真假,间以得行:(正常情况下)人不会自我伤害,若他受害必然是真情;(利用这种常理)我则以假作真,以真作假,那么离间计就可实行了。
②童蒙之吉,顺以巽也:语出《易经.蒙》卦(卦名解释见第十四计注)。本卦六五.《象》辞:“童蒙之吉,顺以巽也。”
本意是说幼稚蒙昧之人所以吉利,是因为柔顺服从。 本计用此象理,是说用采用这种办法欺骗敌人,就是顺应着他那柔弱的性情达到目的。
【赏析】按照常理,人不会伤害自己,要是受到某种伤害,一定是某种自己无法抗争的力量导致的。利用好这样的常理,自己伤害自己,以蒙骗他人,从而达到预先设计好的目标, 这种做法,称为苦肉计。
苦肉计,不仅用于战争之中,还广泛地见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现代经商活动中,经营者利用“苦肉计”,对自己不合格产品集中进行销毁,用以引起广大群众的注意,树立自己企业的良好形象,为下一步赚回更多的钱而埋下伏笔,是非常可取之计。
【按语】间者,使敌人相疑也;反间者,因敌人之疑,而实其疑也;苦肉计者,盖假作自间以间人也。凡遣与己有隙者以诱敌人,约为响应,或约为共力者:皆苦肉计之类也。
如:郑武公伐胡而先以女妻胡君,并戮关其思;韩信下齐而骊生遭烹。【解析】间谍工作,是十分复杂而变化多端的。
用间谍,使敌人互相猜忌;做反间谍,是利用敌人内部原来的矛盾,增加他们相互之间的猜忌;用苦肉计,是假装自己去作敌人的间谍,而实际上是到敌方从事间谍活动。派遣同己方有仇恨的人去迷惑敌人,不管是作内应也好,或是协同作战也好,都属于苦肉计。
郑国武公伐胡,竟先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胡国的君主,并杀掉了主张伐胡的关其思,使胡不防郑,最后郑国举兵攻胡,一举歼灭了胡国。汉高祖派骊食其劝齐王降汉,使齐王没有防备汉军的进攻。
韩信果断地乘机伐齐,齐王怒而煮死了骊食其。这类故事都让我们看到,为了胜利,花了多大的代价!只有看似“违背常理”的自我牺牲,才容易达到欺骗敌人的目的。
【探源】苦肉计:人们都不愿意伤害自己,如果说被别人伤害,这肯定是真的。己方如果以假当真,敌方肯定信而不疑。
这样才能使苦肉之计得以成功。此计其实是一种特殊作法的离间计。
运用此计,“自害”是真,“他害”是假,以真乱假。己方要造成内部矛盾激化的假象,再派人装作受到迫害,借机钻到敌人心脏中去进行间谍活动。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这已是尽人皆知的故事了。
两人事先商量好了,假戏真作,自家人打自家人,骗过曹操,诈降成功,火烧了曹操八十三万兵马。春秋时期,吴王阖闾杀了吴王僚,夺得王位。
他十分惧怕吴王僚的儿子庆忌为父报仇。庆忌正在卫国扩大势力,准备攻打齐国,夺取王位。
阖闾整日提心吊胆,要大臣伍子胥替他设法除掉庆忌。伍于胥向阖闾推荐了一个智勇双全的勇士,名叫要离。
阖闾见要离矮小瘦弱,说道:“庆忌人高马大,勇力过人,如何杀得了他?”要离说:“刺杀庆忌,要靠智不靠力。只要能接近他,事情就好办。”
阖闾说:“庆忌对吴国防范最严,怎么能够接近他呢?”要离说:“只要大王砍断我的右臂,杀掉我的妻子,我就能取信于庆忌。”阖闾不肯答应。
要离说:“为国亡家,为主残身,我心甘情愿。” 吴都忽然流言四起:阖闾弑君篡位,是无道昏君。
吴王下今追查,原来流言是要离散布的。阖闾下令捉了要离和他的妻子,要离当面大骂昏王。
阖闾假借追查同谋,未杀要离而只是斩断了他的右臂,把他夫妻二人关进监狱。几天后,伍子胥让狱卒放松看管,让要离乘机逃出。
阖闾听说要离逃跑,就杀了他的妻子。这件事不断传遍吴国,邻近的国家也都知道了。
要离逃到卫国,求见庆忌,要求庆忌为他报断臂杀妻之仇,庆忌接纳了他。要离果然接近了庆忌,他劝说庆忌伐吴。
要离成了庆忌的贴身亲信。庆忌乘船向吴国进发,要离乘庆忌没有防备,从背后用矛尽力刺去,刺穿了胸膛。
庆忌的卫士要捉拿要离。庆忌说:“敢杀我的也是个勇士,放他走吧!”庆忌因失血过多而死。
要离完成了刺杀庆忌的任务,家毁身残,也自刎而死。 此计是用自我伤害的办法取信于敌,以便进行间谍活动的一种计谋。
“人不自害”是人们习惯的思维定势。苦肉计就是利用这一心理定势,造成受迫害的假象,以迷惑和欺骗敌人,或打入敌人内部,对敌人进行分化瓦解或给予致命一击。
使用本计一定要小心慎重。因为施行苦肉计,首先要进行自我伤害,有时这种伤害是非常痛苦的。
苦肉计不仅是一个苦计,而且还是一个险计。如果敌人是多谋善断,不但自我伤害之苦要白忍受,而且连生命也难保。
因此,在可用可不用时,尽量不用此计。
刘向(约前77—前6)又名刘更生,字子政.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沛县(今属江苏)人。原名更生,字子政。楚元王刘交四世孙。宣帝时,为谏大夫。元帝时,任宗正。以反对宦官弘恭、石显下狱,旋得释。后又以反对恭、显下狱,免为庶人。成帝即位后,得进用,任光禄大夫,改名为“向”,官至中垒校慰。曾奉命领校秘书,所撰《别录》,为我国最早的图书公类目录。治《春秋彀梁传》。著《九叹》等辞赋三十三篇,大多亡佚。今存《新序》、《说苑》、《列女传》等书,《五经通义》有清人马国翰辑本。原有集,已佚,明人辑为《刘中垒集》。
例如杜甫《秋兴八首》其二:“匡衡抗疏功名簿,刘向传经心事违”。此二句中包含两个典故。《后汉书·匡衡传》载,汉元帝初,匡衡数上疏陈便宜,迁光禄大夫、太子少傅。《汉书·刘向传》载,汉宣帝令刘向讲论五经于石渠,成帝即位,诏向领校五经秘书。天宝十载杜甫在长安献“三大礼赋”,玄宗使待制集贤院,但并未得重用,只是送隶有司,去做参军之类的小官,杜甫任左拾遗时,曾上疏救房涫,触怒肃宗,及遭杀身之祸。杜甫借用匡衡抗疏河刘向传经两则故实,写出自己一生中两次重大遭遇,对自己全然不如匡衡、刘向,功名事业无成的遭际,流露出无限的悲慨。如果不知道这两则典故,则根本无法理解这两句诗说的是什么。
你是说燕然未勒归无计吗
东汉时,窦宪追击匈奴,出塞三千余里至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还。所以,“燕然未勒”有功业未成、边患未平的含意
窦宪北击匈奴,在极北的燕然山(今蒙古杭爱山)上勒铭纪念。但他无法想象自己创造了怎样的历史:事实上,他引起了世界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民族大迁徙。北匈奴的远走在北方草原上造成了巨大的权力真空,不久东胡的鲜卑族便乘虚而入,成为草原的新主人,在鲜卑的压力下,南匈奴等胡族纷纷内迁汉朝境内,成为日后“五胡之乱”的远源。而北匈奴的西迁更引起了一连串的连锁反应,将西方世界搅得天翻地覆,最终导致了罗马帝国的土崩瓦解。窦宪恰似传说中的那只蝴蝶,翅膀的一下扇动,无意中促成了遥远国度的狂风暴雨——这场暴风雨倾泻在近三百年后的欧洲。
唐太宗辞别阎罗王还阳之前,为了感谢阎罗王的送回还阳之情,特地的问阎逻王需要点什么阳间的土特产,阎王说了:听说你们长安城外有一个老头种的瓜很是特别,如果可能的话,我到是想尝尝鲜。
唐太宗是个守信之人,决定要送这个人情。送瓜不同于送还纸钱,送纸钱只是把纸钱装在黄纸糊的信封里,写清收钱人的详细地址和收钱人,带着足够的邮资,在十字路口烧掉,自然就有本方土地转交到冥府银行了。
送瓜的皇榜贴出去不久就有人揭了皇榜,自愿的前去阴曹地府,心甘情愿的去死,此人名唤刘全。
唐太宗是有道明君,爱民如子,有前面没能救得了泾河龙王的经验、教训,自然对此事就比较慎重,对于刘全的自愿去死,一定要问明想死的详细原因。
原来,刘全也是京城郊区人士,虽然家境一般,却也衣食无虑,家有贤妻,通怀达理,夫妻之间感情默契,儿女一双,可爱至及,儿女绕膝,其乐融融。
有一日,刘全下田干活归来,发现妻子的插发金钗不见了,问及此事时,妻子说是被一个游方道士化缘给化了去。家中唯一的一件值钱之物送给了一个陌生的道士,刘全确实有些一时的不解和心痛,另外,对妻子的话也是将信将疑,出语也就重了一些,言语过头了一点,没想到,妻子羞愧难当,一时的想不开,这个刚烈的女子,趋刘全下地干活的时候,把一双儿女骗到户外出去玩了,自己却在自己的家中寻了短见,悬梁自缢。(这又是袁天罡惹的事)
事后,刘全又当爹又当娘,追悔莫及,两个还不懂事的孩子,整天的闹着找妈妈,弄得个刘全无计可施,思妻心切,肝肠具裂,也就安顿好了一双儿女,决心到地府去陪伴贤德之妻。恰有皇榜招人去地府送礼,刘全这才把皇榜揭了去。
受刘全妻子的刚烈和刘全的重情重义所感动,唐太宗决定,用国库的库银来抚养刘全的一双儿女。这样能使刘全更加安心的死去。
按照给死人送终的习俗把刘全安顿好,带上太白金星所种的、被泾河龙王的狂风刮的没剩下几棵的瓜苗所结的珍贵果实,服入水银,踏上了黄泉之路。
阎罗王见唐太宗如此的守信心中暗喜,心想,我只是随便说说,没想到他还真的这样守信义。但仔细地想来,这不是又逼死一条人命吗?一查生死簿得知刘全阳寿真的未到,仔细盘问刘全才得知事情缘由,阎王也为之感动,也就开了一个先例,遂问刘全:现在送你们夫妻二人回到阳间去团聚,你可愿意。刘全当然是求之不得,马上就是满口的愿意。
阎王一边安排还阳小鬼送刘全还阳,一边派小鬼去查找刘全之妻。小鬼回报说刘妻的尸体已经完全地腐烂了,已经无法还阳。阎王马上调来生死簿查找,恰好是唐太宗的妹妹,大唐公主赶上今天阳寿到期。阎王一面派出黑白无常前去接回大唐公主,一面派出还魂鬼带着刘妻的真魂尾随而去。(当年的九尾狐狸精就是用这个办法对付的苏妲妃)
刘全的丧事还没办完就突然有又还阳醒来,在场的众人心中一阵的惊喜。突然有丫环前来禀报:正在御花园中荡秋千的公主,被一股微风吹的从秋千上掉了下来,一命归西。
毕竟是手足之情,唐太宗得到禀报后立即的赶到了现场,但见在场的丫环、宫女们哭作一团,而“公主”却从地上慢慢地爬了起来,但却是疯疯癫癫地,不认识了皇兄,不认识了群臣,也不认识了身边的宫女,哭着喊着要找自己的丈夫刘全,哭着喊着说是想孩子。聪明的唐太宗认识到了这也许是天意。从此,唐太宗一直承认着这个妹妹,大唐王朝没有失去这个“公主”,可刘全的行为,感动了皇上,感动了阎罗,自己却意外地成为了“驸马”,成为了皇亲国戚。
“孺子牛”是《左传·哀公六年》中记载的一个典故:
齐景公有个庶子名叫荼,齐景公非常疼爱他.有一次齐景公和荼在一起嬉戏,齐景公作为一国之君竟然口里衔根绳子,让荼牵着走.不料,儿子不小心跌倒,把齐景公的牙齿拉折了.齐景公临死前遗命立荼为国君.景公死后,陈僖子要立公子阳生.齐景公的大臣鲍牧对陈僖子说:"汝忘君之为孺子牛而折其齿乎?而背之也!" 所以,那时"孺子牛"的原意是表示父母对子女的过分疼爱,现比喻心甘情愿为人民大众服务,无私奉献的人.
原文如下:
八月,齐邴意兹来奔。
陈僖子使召公子阳生。阳生驾而见南郭且于,曰:“尝献马于季孙,不入于上乘,故又献此,请与子乘之。”出莱门而告之故。阚止知之,先待诸外。公子曰:“事未可知,反,与壬也处。”戒之,遂行。逮夜,至于齐,国人知之。僖子使子士之母养之,与馈者皆入。
冬十月丁卯,立之。将盟,鲍子醉而往。其臣差车鲍点曰:“此谁之命也?”陈子曰:“受命于鲍子。”遂诬鲍子曰:“子之命也。”鲍子曰:“女忘君之为孺子牛而折其齿乎?而背之也!“悼公稽首,曰:”吾子奉义而行者也。若我可,不必亡一大夫。若我不可,不必亡一公子。义则进,否则退,敢不唯子是从?废兴无以乱,则所愿也。"鲍子曰:"谁非君之子?"乃受盟。使胡姬以安孺子如赖。去鬻姒,杀王甲,拘江说,囚王豹于句窦之丘。
公使朱毛告于陈子,曰:"微子则不及此。然君异于器,不可以二。器二不匮,君二多难,敢布诸大夫。"僖子不对而泣,曰:"君举不信群臣乎?以齐国之困,困又有忧。少君不可以访,是以求长君,庶亦能容群臣乎!不然,夫孺子何罪?"毛覆命,公悔之。毛曰:"君大访于陈子,而图其小可也。"使毛迁孺子于骀,不至,杀诸野幕之下,葬诸殳冒淳。
参考古诗文网
史记卷七十五孟尝君列传第十五:
齐闵王二十五年,复卒使孟尝君入秦,昭王即以孟尝君为秦相。人或说秦昭王曰:“孟尝君贤,而又齐族也,今相秦,必先齐而后秦,秦其危矣。”於是秦昭王乃止。囚孟尝君,谋欲杀之。
孟尝君使人抵昭王幸姬求解。幸姬曰:“妾愿得君狐白裘。”此时孟尝君有一狐白裘,直千金,天下无双,入秦献之昭王,更无他裘。
孟尝君患之,遍问客,莫能对。最下坐有能为狗盗者,曰:“臣能得狐白裘。”乃夜为狗,以入秦宫臧中,取所献狐白裘至,以献秦王幸姬。幸姬为言昭王,昭王释孟尝君。
孟尝君得出,即驰去,更封传,变名姓以出关。夜半至函谷关。秦昭王后悔出孟尝君,求之已去,即使人驰传逐之。
孟尝君至关,关法鸡鸣而出客,孟尝君恐追至,客之居下坐者有能为鸡鸣,而鸡齐鸣,遂发传出。
出如食顷,秦追果至关,已后孟尝君出,乃还。始孟尝君列此二人於宾客,宾客尽羞之,及孟尝君有秦难,卒此二人拔之。自是之后,客皆服。
战国时候,齐国的孟尝君喜欢招纳各种人做门客,号称宾客三千。他对宾客是来者不拒,有才能的让他们各尽其能,没有才能的也提供食宿。
有一次,孟尝君率领众宾客出使秦国。秦昭王将他留下,想让他当相国。孟尝君不敢得罪秦昭王,只好留下来。不久,大臣们劝秦王说:“留下孟尝君对秦国是不利的,他出身王族,在齐国有封地,有家人,怎么会真心为秦国办事呢?”秦昭王觉得有理,便改变了主意,把孟尝君和他的手下人软禁起来,只等找个借口杀掉。
泰昭王有个最受宠爱的妃子,只要妃子说一,昭王绝不说二。孟尝君派人去求她救助。妃子答应了,条件是拿齐国那一件天下无双的狐白裘(用白色狐腋的皮毛做成的皮衣)做报酬。这可叫孟尝君作难了,因为刚到秦国,他便把这件狐白裘献给了秦昭王。就在这时候,有一个门说:“我能把狐白裘找来!”说完就走了。
原来这个门客最善于钻狗洞偷东西。他先摸清情况,知道昭王特别喜爱那件狐裘,一时舍不得穿,放在宫中的精品贮藏室里。他便借着月光,逃过巡逻人的眼睛,轻易地钻进贮藏室把狐裘偷出来。妃子见到狐白裘高兴极了,想方设法说服秦昭王放弃了杀孟尝君的念头,并准备过两天为他饯行,送他回齐国。
孟尝君可不敢再等过两天,立即率领手下人连夜偷偷骑马向东快奔。到了函谷关(在现在河南省灵宝县,当时是秦国的东大门)正是半夜。按秦国法规,函谷关每天鸡叫才开门,半夜时候,鸡可怎么能叫呢?大家正犯愁时,只听见几声“喔,喔,喔”的雄鸡啼鸣,接着,城关外的雄鸡都打鸣了。原来,孟尝君的另一个门客会学鸡叫,而鸡是只要听到第一声啼叫就立刻会跟着叫起来的。怎么还没睡蹭实鸡就叫了呢?守关的士兵虽然觉得奇怪,但也只得起来打开关门,放他们出去。
天亮了,秦昭王得知孟尝君一行已经逃走,立刻派出人马追赶。追到函谷关,人家已经出关多时了。
孟尝君靠着鸡鸣狗盗之士逃回了齐国。
故事出自《史记·孟尝君列传》。成语“鸡呜狗盗”比喻卑下的技能或具有这种技能的人。
在春秋战国时期,许多诸侯国都有自己的镇国之宝。《战国策》载:“周有砥厄,宋有结缘,梁有悬愁,楚有和璞。”和璞即和氏璧,璞是没有经过琢磨的玉。
对于今人来说,和氏璧是一个谜,并且极富传奇色彩。两千多年来的历史文献中,有许多关十它的记载和传说,有许多文人墨客的诗文吟咏。
关于和氏璧的最早记载,见于(韩非子)、《新序》等书,并且情节大致相向。说是在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个叫卞和的琢玉能手,在荆山里得到一块璞玉。卞和捧着璞玉去见楚厉土,历王命玉丁查看,玉工说这只不过是一块石头。厉王大怒,以欺君之罪砍下卞和的左脚。厉王死,武王即位,卞和再次捧着理玉去见武王,武王又命玉工查看,玉工仍然说只是一块石头,卞和因此又失去了右脚。武王死,文王即位,卞和抱着璞玉在楚山下痛哭了二天二夜,哭干了眼泪后又继续哭血。文王得知后派人询问为何,卞和说:我并不是哭我被砍去了双脚,而是哭宝玉被当成了石头,忠贞之人被当成了欺君之徒,无罪而受刑辱。于是,文王命人剖开这块璞玉,见真是稀世之玉,命名为和氏壁。
和氏壁面世后,成为楚国的国宝,从不轻易尔人。后来.楚国向赵回求婚,使和氏壁义到了赵国。公元前283年,秦国听说赵国有和氏壁,提出以15座城相交换,因赵弱秦强,赵国不敢怠慢,但又不情愿,便派智谋双全的蔺相如奉璧使秦。蔺相如知道其中有诈,偷偷将和氏壁送回了赵国。此事在司马迁《史记》中有详细记载。
但后来,和氏壁还是被秦国拥有,至于何时、如何被秦国拥有,史无记载。秦王政十年(公元前237年),李斯在上《谏逐客书》中提到:“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随、和之宝”,即指“随侯之珠”与“和氏之壁”两件当时著名的宝物。很有可能,赵国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畏惧秦国的强大,将和氏壁送给了秦国。
从此以后,关于和氏壁的记载屡见不鲜,并大都相信《韩非子》、《新序》等书的记载。如西晋傅咸《玉赋》说:“当其潜光荆野,抱璞未理,众视之以为石、独见知于卞子。”唐代诗文中关于和氏壁的记载更多.大诗人李白《古风》三十六便有“抱玉入楚国,见疑古所闻。良宝终见弃,徒劳三献君”的诗句。
据《史记》记载,秦王政九年,便制造了御玺,刘邦灭秦得天下后,子缨将御玺献给了刘邦,御玺成为“汉传国空”。到汉末董卓之乱,御玺先后落入孙坚、袁术之手,再传魏、晋。五胡十六国时,一度流于诸强,后被南朝承袭。隋灭陈后,御玺被陈朝的萧太后带到突厥,直到唐太宗贞观四年(公元630年)御玺归唐。五代时,灭下大乱,流传的御玺不知所终。在六朝以后的记载中,大都认为被秦始皇所用的御玺是用和氏壁改造而成的。
清代以后,人们开始对和氏壁的真实性产生怀疑,乾隆皇帝在《卞和献玉说》中,认为这只是韩非子的寓言而已。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3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