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是诗人以山村野外一片皑皑深雪,作为孤梅独放的背景,描摹出十分奇特的景象。“一枝开”是诗的画龙点睛之笔:梅花开于百花之前,是谓“早”;而这“一枝”又先于众梅,悄然“早”开,更显出此梅不同寻常。据《唐才子传》记载,齐己曾以这首诗求教于郑谷,诗的第二联原为“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读后说;“‘数枝’非‘早’也,未若‘一枝’佳。”齐己深为佩服,便将“数枝”改为“一枝”,并称郑谷为“一字师”。这虽属传说,但仍可说明“一枝”两字是极为精彩的一笔。此联象是描绘了一幅十分清丽的雪中梅花图:雪掩孤村,苔枝缀玉,那景象能给人以丰富的美的感受。“昨夜”二字,又透露出诗人因突然发现这奇丽景象而产生的惊喜之情;肯定地说“昨夜”开,明昨日日间犹未见到,又暗点诗人的每日关心,给读者以强烈的感染力
“一枝”写数量.此梅先于百花而开,又先于众梅而放,所放又非全树,而是“一枝”先颖、生机乍泄,更是早中之早.由此可见,这“一”字,虽属数的概念,但在表现“早梅”二字的命意,却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它点出了梅中之早梅的超越领先的不凡神韵.从音韵来看,“一”字读起来也更清脆响亮,诗味更浓.两句是对早梅绰约风姿的具体描摹,而诗人的爱梅之情,也从中和透出
下联:
1. 万里春风半树花
2. 万里相思半点心
3. 四海知音万里春
4. 万里相思几水心
5. 四海知音万里情
6. 四海春风几树花
7. 半世沧桑几树花
8. 万里相思满树诗
9. 万里沧桑几树花
10. 四海春风万里情
11. 万里相思几树春
12. 万里春风半点心
13. 万里春风几朵云
14. 万里相思两条心
15. 四海文章万里心
16. 万里春风半朵花
17. 万里相思两朵花
18. 四季来花满树诗
19. 四海同心万里书
20. 四海同心几点春
21. 四海同心半树花
22. 四海同心几朵云
23. 万里来人半点心
24. 万里来云几树诗
25. 万里来诗几朵花
26. 四海来花满树春
27. 四海同心三月春
28. 四海同尘半点心
29. 四海同心三月诗
30. 四海同年二月花
中国古代民间传说中的神偷,活跃于明朝嘉靖年间。因为每次行窃成功就画一枝梅花在墙上而得名“一枝梅”,故事被收录进《二刻拍案惊奇》和《欢喜冤家》中,《二刻拍案惊奇》的篇章名为《神偷寄兴一支梅,侠盗惯行三昧戏》, (欢喜冤家》的篇章名为《一支梅空设鸳鸯计》。相关的影视作品有1994年的香港电影《怪侠一枝梅》以及04年的TVB电视剧《怪侠一枝梅》。
《二刻拍案惊奇》中有一篇《神偷寄兴一支梅,侠盗惯行三昧戏》,《欢喜冤家》中有一篇《一支梅空设鸳鸯计》,两篇小说,故事内容大异,人物性格也很不一样,凌蒙初写懒龙的偷,通过许许多多偷的故事,着重表现他的机警,诙谐。西湖渔隐也写“一支梅”偷,正面写的,实际只有一处,便是开头,写他偷现任副使家金银首饰约值千金。偷后,府县严比捕人,
“一支梅”主动随应捕到官,公堂上却伪称系“一支梅'的徒弟,且大吹:“若‘一支梅’手段,神仙也捉他不着,他能剑术伤人,取人首级如探囊取物。如今老爷再试他,少不得几日之间还到老爷衙中来也”。说得副使心中吃惊.三日后夜间,狱卒暗将他放出,他身携利刃,化装潜入副使衙中,当着副使的而,画了一支梅花。副使惧他剑术伤人,吓得魂不附体,不敢声张,次日,只得放了“一支梅的徒弟”。这样既救了应捕,也救了自己,以显其机敏。但着重写的还是他如何从一个凶狠的继母手底救出少女端英,把她暂置于富户张朝相家为婢,欲待后来劫了张家财富,作端英妆奁,再将他嫁给一个好人家去,但当端英深感朝相夫妇善待之恩而出面为他们求情,朝相又以礼相接,盛情款待时,“一支梅”反为张释盗的事,以表现他的豪气,侠义。而这一切,又都是从端英的口中侧面叙出,正面的笔墨在写端英的奇和朝相夫妇的善。然而两篇小说都写一个神偷,“但得了手时就画一支梅花在壁上”,又都是嘉靖间的事,都有官府试神偷偷技的情节,特别是如下一段描写,更见细节的密合:
——懒龙早已在门外听得,就悄悄的扒上屋脊,揭开屋瓦,将一猪脬紧扎在细竹管上,竹管是打通中节的,徐徐放下,插入酒壶口中。酒店里的壶多是肚宽颈窄的,懒龙在上边把一口气从竹管里吹出去,那猪脬在壶内涨开来,已满壶中。懒龙就掐住竹管上眼,把酒壶提将起来,仍旧盖好屋瓦,不动分毫。酒家翁一觉醒来,桌上灯还未灭,酒壶已失,急起四下看时,窗户安然,毫无漏处,竟不知什么神通摄得去了。 (《二刻拍案惊奇》)
——到了三更时分,(“一支梅”)预先办下猪尿胞一个,空节竹竿一支,带在身边,悄悄上屋,揭起天窗一看,见那把酒壶摆在桌上。他把尿胞缚于竹竿头上,搠在壶瓶肚里,将口布住竹竿,吹下气去,那尿胞涨得漫大,将壶轻轻提起,取了下屋。副使一看,壶已不见,四壁端然不动,心下称奇。 (《欢喜冤家》)
显见得两篇小说,有同一的源渊,这源头正是当时民间关于“一支梅”神偷的传说。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是古代章回小说的叙述手法。小说、评书、相声、曲艺等常用叙事方法。
花开(了)两朵,(只有一张嘴)(向你介绍)各次(只能)说(其中的)一枝(花)。意思是说:两件(这里面的"两"可以是"很多")事情,先来叙述其中之一。这是用了比喻(借喻)的修辞方法.只写出了喻体.本体是:向你说的事情,头绪多,各次只能向你说其中的一个。
拓展资料:
旧时说书人的习惯语,指故事有两个头绪,只好按下一头,且说一头.《红楼梦》五四回:“老祖宗一张口难说两家话,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是真是谎且不表,再整那观灯看戏的人。”
“一箭之仇”的典故发生在春秋时期的最佳拍档齐桓公与管仲身上。
【解释】被对方射中一箭的仇恨。比喻印象深刻的仇恨。
由于齐襄公荒淫无道,公元前686年,公子纠跟着他的师傅管仲到鲁国去避难,公子小白则跟着他的师傅鲍叔牙逃往莒国。
不久,襄公被杀,另立新君。第二年,大臣们又杀了新君,派使者到鲁国去迎回公子纠当齐国国君,鲁庄公亲自带兵护送公子纠回国。管仲怕逃亡在莒国的公子小白因离齐国近,抢先回国夺到君位。所以经庄公同意,先带领一支人马去拦截公子小白。
果然,管仲的队伍急行到即墨附近时,发现公子小白正在赶往齐国,便上前说服他不要去。但是,小白坚持要去。于是管仲偷偷向小白射了一箭。管仲以为他已被射死,便不慌不忙地回鲁国去护送公子纠回齐国。
不料,公子小白并未被射死,反而赶在管仲和公子纠之前回到了齐国都城,说服大臣们迎立公子小白为国君,这就是后来的齐桓公。于是,齐、鲁之间发生了战争。结果鲁军大败,只得答应齐国的条件,将公子纠逼死,又把管仲抓了起来。
齐国的使者表示,管仲射过他们的国君,国君要报一箭之仇,非亲手杀了他不可,于是管仲被捆绑着,从鲁国押往齐国。行至绮乌,守卫边界的官员竟跪在地上,端饭给管仲吃,神情十分恭敬。
等管仲吃好饭,他私下问道:“如果您到齐国后,侥幸没有被杀而得到任用,您将怎样报答我?”管仲回答道:“要是照你所说的那样我得到任用,我将要任用贤人,使用能人,评赏有功的人。我又怎么能拿什么来报答您呢?”
管仲被押到齐国都城后,鲍叔牙亲自前去迎接。后来齐桓公不仅没有对他报一箭之仇,反而任命他为相国,而鲍叔牙自愿当他的副手。
扩展资料
管仲,春秋时期齐国人,他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同时他也是我国春秋时期最著名的人物之一,他帮助齐桓公促成了齐国独霸天下的局面。
尊王攘夷(与“一箭之仇”典故相关)
齐桓公在成就霸业时,曾得到管仲辅佐。此人在齐桓公继位前曾侍从齐桓公的政敌,为与齐桓公争夺王位,曾射过齐桓公一箭。但齐桓公上台后,看重管仲的才于,不计这一箭之仇,而是拜其为相,实施改革,终于国富兵强。
春秋时期,周天子的地位一落千丈,诸侯王不再听命于周王,一些强大的诸侯趁机发动兼并战争,强迫其他各国承认其霸主地位。管仲辅佐齐桓公打着“尊王攘夷”旗号,使齐国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一箭之仇
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在浙江桐庐做太守时,因敬仰东汉隐士严子陵,特地在桐庐宜春江给他建造了祠堂,并写了篇《严先生祠堂记》,文中有一首赞颂严子陵的诗:“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德,山高水长.”文章写成后,范仲淹把它给友人李泰伯看.李泰伯读后说:“‘云山’‘江水’等词,从内容上说,很宏伟;从用语上说,极有气派,而下面用一个 ‘德’字接它,似乎显得局促,换个‘风’字怎么样?”范仲淹听后,把诗再低低吟诵一遍:“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果然味道大不相同,“风”有“风传千里”“风流千古”的意味,因此更能反映对严子陵崇敬的意思.范仲淹连忙称谢,拜李泰伯为“一字师”,并以一千两银子作为酬答.。
一、解答: 贵妃真是一枝带露牡丹,艳丽凝香,楚王神女巫山相会,枉然悲伤断肠。
二、拓展: 1、原诗: 清平调 李白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2、译文: 贵妃真是一枝带露牡丹,艳丽凝香,楚王神女巫山相会,枉然悲伤断肠。请问汉宫得宠妃嫔,谁能和她相像?可爱无比的赵飞燕,还得依仗新妆! 3、注释: 飞燕:赵飞燕,西汉皇后 妆:修饰打扮 4、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
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25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