灞桥的历史典故:
1、汉时灞桥上设有稽查亭,检查来往行人。一夜,被“贬为庶人”的大将军李广猎归路过此桥,喝醉了酒的灞陵尉拦住不准过去。李广的随行人员说:“这是原李将军。”灞陵尉并未买账:“今将军也不得夜行,还说什么原将军!”
李广无奈,只得在桥头的稽查亭过了一夜。后来李广官复原职,汉武帝拜其为右北平太守,走马上任时,特向武帝要求灞陵尉与他同去。待灞陵尉一到军中,即寻机杀之。看来,威名赫赫的飞将军也难免小肚狭肠。这件事后来让司马迁写在了《史记·李将军列传》中。
2、东汉末年,长安大乱,帝都百姓纷纷由灞桥东逃他乡。著名文学家王粲在逃出长安后,曾站在灞陵岸上回首长安,写下了那首著名的《七哀诗》,然后从灞陵岸古道南奔荆州。
3、灞桥的东边,就是举世闻名的骊山华清池。唐时杨贵妃“温泉水滑洗凝脂”,灞桥上,年年龙凤辇,皇帝与皇妃哪里会想到人间的伤别。
4、公元880年末,黄巢起义军占领临潼,唐王朝金吾大将军张直方带领文武官员数十人到灞桥向起义军“迎降”。随后,黄巢起义军浩荡过灞桥进长安。
5、1936年末,“西安事变”前,爱国学生为了表达至死不渝的抗战决心,平躺在灞桥上,挡住张学良从华清池开往西安城的小汽车,要求他当众表明抗战心迹,否则宁可被汽车压死在灞桥上。
灞桥位于西安城东12公里处,是一座颇有影响的古桥。春秋时期,秦穆公称霸西戎,将滋水改为灞水,并修了桥,故称“灞桥”。王莽地皇三年(22年),灞桥水灾,王莽认为不是吉兆,便将桥名改为长存桥。以后在宋、明、清期间曾先后几次废毁,到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陕西巡抚毕沅重建桥,但桥已非过去规模。直到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巡抚杨公恢才按旧制又加建造。
桥长380米,宽7米,旁设石栏,桥下有72孔,每孔跨度为4米至7米不等,桥柱408个。1949年后为加固灞桥,对桥进行了扩建,将原石板桥改为钢筋混凝土桥,现桥宽10米,两旁还各留宽1.5米的人行道,这大大地改善了公路交通运输。 唐朝时,在灞桥上设立驿站,凡送别亲人与好友东去,多在这里分手,有的还折柳相赠,因此,曾将此桥叫“销魂桥”,流传着“年年伤别,灞桥风雪”的词句。“灞桥风雪”从此成了西安的胜景之一。
横跨灞河的灞桥是长安与东方广大地区的重要通道。《西安府志》中云:“灞桥两岸,筑堤五里,栽柳万株,游人肩摩毂击,为长安之壮观。”每当春意盎然、春风扑面之际,柳絮漫天飞扬,成了长安灞桥一大景致。“大雪纷纷何所似”,“未若柳絮因风起”。东晋谢道蕴“柳絮”和“雪花”的一句妙联而使得“灞柳风雪”成为关中八景之一景。
据《三辅黄图·桥》记载:“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因为“柳”与“留”谐音,古人就以折柳赠别来表达与亲朋好友的留恋不舍之意。
古人曾言:"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子背上",可见诗与灞桥雪的缘分很深。
古人有诗云:“春色东来渡灞桥,青门垂柳百千条”。
李白《忆秦娥》有“箫声咽,秦蛾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戴叔伦《赋得长亭柳》:“濯濯长亭柳,阴连灞水流。雨搓金缕细,烟袅翠丝柔。送客添新恨,听莺忆旧游。赠行多折取,那得到深秋?”
据《唐诗纪事》记载:“雍陶有一次送别故旧,行至灞桥,问随从曰:‘此桥为何称情尽桥?’随从道:‘因送别到此为止点,故称之情尽桥。’雍陶有感惜别之情:‘从来只有情难尽,何事名为情尽桥,自此改名为折柳,任它离恨一条条。’”这就是脍炙人口的《折柳桥》。
还有一首歌曲,“灞桥柳,灞桥柳,拂不去烟尘系不住愁。我人在阳春,心在那深秋。你可知无奈的风霜,它怎样在我脸上流。灞桥柳,灞桥柳,遮得住泪眼牵不住手。我人在梦中,心在那别后。你可知古老的秦腔,它并非只是一杯酒。”
霸陵,汉文帝陵寝,有时写作灞陵。灞,即灞河。因霸陵靠近灞河,因此得名。位于西安东郊白鹿原东北角,即今霸桥区席王街办毛西村西,当地人称为“凤凰嘴”。
唐代西安的霸陵桥,是当时人们到全国各地去时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而霸陵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地方。著名诗篇有:
忆秦娥 李白
萧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灞陵行送别 李白
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
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
我向秦人问路歧,云是王粲南登之古道。
古道连绵走西京,紫阙落日浮云生。
正当今夕断肠处,黄鹂愁绝不忍听。
另一首:
《咏史诗霸陵》
体裁:七绝咏朝代:唐唐作者:胡曾
原头日落雪边云,犹放韩卢逐兔群。
况是四方无事日,霸陵谁识旧将军?
【灞桥折柳】的典故 据史料记载,灞河上建桥始于春秋时期。
秦穆公称霸西戎,将滋水改为灞水,并于河上建桥,故称“灞桥”,史载这是我国最古老的石柱墩桥。 王莽地皇三年(公元22年),灞桥水灾,王莽认为不是吉兆,便将桥名改为“长存桥”。
这次被水冲露出的灞桥为隋桥,建成于隋朝(公元583年),因在原灞桥桥址以南,故称为“南桥”。 横跨灞河的灞桥是长安与东方广大地区的重要通道。
《西安府志》中云:“灞桥两岸,筑堤五里,栽柳万株,游人肩摩毂击,为长安之壮观。”每当春意盎然、春风扑面之际,柳絮漫天飞扬,成了长安灞桥一大景致。
“大雪纷纷何所似”,“未若柳絮因风起”。东晋谢道蕴“柳絮”和“雪花”的一句妙联而使得“灞柳风雪”成为关中八景之一景。
据《三辅黄图·桥》记载:“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
柳,《本草纲目》载:“一名小杨,一名杨柳。”
[3]王象著《群芳谱》解释为:“易生之木也,性柔脆,北土最多,枝条长软,叶青而狭长。其长条数尺或丈余,袅袅下垂者名垂柳木,木理最细腻。”
柳作为文学作品中的离别意向最早大概始于《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在这里诗人赋予了柳的离别意象,开后世意象之先河,此离别意象盛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经唐宋的沉淀和凝固,成为这一时期文坛和现实生活中的一大奇葩。
“杨柳多短枝,短枝多离别。赠远屡攀折,柔条安得垂,青春有定节,离别无定时。
但恐别人促,不愿来迟迟。莫言短枝条,中有长相思,朱颜与绿柳,并在离别期。”
人们不禁要问,娇柔细柳何以堪负如此之重?世人又何以如此青睐于它?古人钟情于柳,当然与柳自身的特点以及从柳本身所挖掘出的意义有关。“多情自古伤别离”,重情重义的中国人从“柳”与“留”的谐音中,发掘了柳的留别、留情、挽留的意象,且柳絮之“絮”与情绪之“绪”谐音,柳丝之“丝”与相思之“思”谐音。
于是古人将依依惜别的情怀寄托于娇柔细柳。赠柳、咏柳也就常常带有希望离别之人能够留下来的美好心愿。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回首望君柳丝下,挥手别君泪难休”。
古人用柳枝的随风飘摇表示别情的依依,真的是恰如其分。在古人的传统心理中,弱,才可爱可怜;柔,才妩媚优美,柳以其柔长枝条,漫漫飞絮,唤起并契合了多少离人的思绪断肠,在古典诗词中,柳不仅表达了离别之情,还表达了相思之情和悼亡伤古等意象。
李贺《致酒行》:“主父西游困不归,家人折断门前柳”。[4]表达了离别后家人盼归的心声。
晏殊《木兰花》:“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因物及人,又借柳思人。
姜夔的《长亭怨》借柳抒情,又推己及物,使柳树带上了人的心情。隋无名氏《送别歌》:“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讽喻隋炀帝巡幸不归。白居易《隋堤柳·悯亡国也》:“大业年中炀天子,积柳成行夹流水。
西自黄河东至淮,绿阴一千三百里。……后王何以鉴前王,请看隋堤亡国树。”
[5]在这里,柳代表的是亡国树,是亡国的象征。隋堤柳、隋宫柳也就往往成为悼亡伤古的原型。
要之,柳被赋予了多种意象,然而在诸多的意象中,离别是柳承担的最主要的意象,是故里和亲情的象征,行人游子不仅能够借以慰藉羁旅异乡的寂寞孤旅,而且能够时常激发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古人在赋予柳诸多的使命中,初意也可能只是与“柳”、“留”谐音有关,对离别者恋恋不舍的挽留之情而已。
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折柳送别升华为一种离人的共同心声,唱和出他们的离别愁绪。
江枫渔火之灞桥折柳 公元750年,秋闱后的一天。
长安城外灞陵桥畔,十里长亭内,三五文人为一青衫书生送行。 那青衫书生二十出头,俊目修眉,但神情落寞,目光中更有说不出的凄凉。
酒过三巡,青衫书生离席而起,团团一揖道:“想我张继,十年寒窗苦读,本图一举成名天下皆知。却不料时运不济,竟至名落孙山,实在无颜见家乡父老。
诸兄高情盛谊,定当铭记五内。今日就此别过了。”
一白衣少年上前持其手道:“继兄不必难过,以你的才华,何愁不能成就功名。今日一别,不知何年何月何时何地才能再秉烛夜游、把酒言欢了?” 张继黯然:“天涯浪迹,江湖飘零,恐怕后会无期了。”
白衣少年不觉面现戚容:“兄意欲何往?” “吾久闻‘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故欲买舟东下,畅游江南。不知江南的秀丽山水,能否慰我心怀。”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白衣少年吟罢轻笑道,“江南风光秀美,佳丽如云。
愿吾兄得偿所愿,以慰平生。” 灞桥边,一叶小舟随波上下,任意东西。
船头站着一个老船翁,五十开外,白发银须,精神矍烁。 张继移步上船,回头拱手道:“此去身如此舟,今后随波逐流,随遇而安。
诸兄多多保重。” 众人依依不舍。
灞陵河畔,绿柳成荫。但时过境迁,已至深秋。
枝枯叶黄,在袅袅秋风中无力地摇摆着,无限凄清。 白衣少年折下一段柳枝挂上船舷,垂涕曰:“灞桥争渡,莫忘桥上送别人。
只恨韶光流失,白驹飞逝,兄又离意匆匆,未能畅叙幽情。今日虽别,但来日方长,定有再会之期。
兄亦珍重。” 众人拱手别过。
张继无言转身,惟恐涕泗滂沱。青衫在江风中猎猎作响。
灞陵河汩汩咽咽,悠悠东去。 老船翁冷眼旁观,一边摇橹一边叹息。
岸上忽然响起了踏歌之声: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途,儿女共沾巾。
灞桥位于西安城东12公里处,是一座颇有影响的古桥。
春秋时期,秦穆公称霸西戎,将滋水改为灞水,并修了桥,故称“灞桥”。王莽地皇三年(22年),灞桥水灾,王莽认为不是吉兆,便将桥名改为长存桥。
以后在宋、明、清期间曾先后几次废毁,到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陕西巡抚毕沅重建桥,但桥已非过去规模。直到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巡抚杨公恢才按旧制又加建造。
桥长380米,宽7米,旁设石栏,桥下有72孔,每孔跨度为4米至7米不等,桥柱408个。1949年后为加固灞桥,对桥进行了扩建,将原石板桥改为钢筋混凝土桥,现桥宽10米,两旁还各留宽1.5米的人行道,这大大地改善了公路交通运输。
唐朝时,在灞桥上设立驿站,凡送别亲人与好友东去,多在这里分手,有的还折柳相赠,因此,曾将此桥叫“销魂桥”,流传着“年年伤别,灞桥风雪”的词句。“灞桥风雪”从此成了西安的胜景之一。
横跨灞河的灞桥是长安与东方广大地区的重要通道。《西安府志》中云:“灞桥两岸,筑堤五里,栽柳万株,游人肩摩毂击,为长安之壮观。”
每当春意盎然、春风扑面之际,柳絮漫天飞扬,成了长安灞桥一大景致。“大雪纷纷何所似”,“未若柳絮因风起”。
东晋谢道蕴“柳絮”和“雪花”的一句妙联而使得“灞柳风雪”成为关中八景之一景。 据《三辅黄图·桥》记载:“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
因为“柳”与“留”谐音,古人就以折柳赠别来表达与亲朋好友的留恋不舍之意。 古人曾言:"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子背上",可见诗与灞桥雪的缘分很深。
古人有诗云:“春色东来渡灞桥,青门垂柳百千条”。 李白《忆秦娥》有“箫声咽,秦蛾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戴叔伦《赋得长亭柳》:“濯濯长亭柳,阴连灞水流。
雨搓金缕细,烟袅翠丝柔。送客添新恨,听莺忆旧游。
赠行多折取,那得到深秋?” 据《唐诗纪事》记载:“雍陶有一次送别故旧,行至灞桥,问随从曰:‘此桥为何称情尽桥?’随从道:‘因送别到此为止点,故称之情尽桥。’雍陶有感惜别之情:‘从来只有情难尽,何事名为情尽桥,自此改名为折柳,任它离恨一条条。
’”这就是脍炙人口的《折柳桥》。 还有一首歌曲,“灞桥柳,灞桥柳,拂不去烟尘系不住愁。
我人在阳春,心在那深秋。你可知无奈的风霜,它怎样在我脸上流。
灞桥柳,灞桥柳,遮得住泪眼牵不住手。我人在梦中,心在那别后。
你可知古老的秦腔,它并非只是一杯酒。”。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21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