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介:郧西县地处鄂西北边陲,汉江中上游北岸,正东及东南与十堰市郧阳区接壤,东北、正北、西北、西南、正南与陕西省商南、山阳、镇安、旬阳、白河五县毗连。北依秦岭,南临汉江,地扼秦楚要冲,素称“秦之咽喉,楚之门户”。
2、历史概述:县建制于明朝成化十二年(公元1476年),1947年11月郧西解放,是湖北省解放最早的县;1987年,国务院确认郧西为革命老区县;2001年,被列入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重点县。
3、地理环境: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史称“依山带江”。除东部天河沿岸为海拔250~500米的丘陵盆地外,大部分海拔在700~1200米,西北部的湖北大梁(金盆梁),海拔1832米,为县境最高峰。汉江流经南部边境,有天河、金钱河、仙河等支流自北向南注入汉江。
4、郧西县楸木沟的来历:郧西县总面积3509.6平方公里(耕地约70万亩,占11.4%;林地260万亩,占49%;可放牧荒山70万亩,占郧西县风光11 .4%;水产面积1万亩,占0.02%),其它面积(包括沙滩、水面、村庄、道路、崖石等)135万亩,占25.6%。郧西县大小山头6500多个,其中比较高的有篙山、黑山头、黄龙山、天堂山、娘娘山、白崖寨等38座,均为秦岭山脉。其中千米以上的中山(泛指高山)64座(含1200米以上高峰)。郧西县平均海拔800米左右,最高的郧西大梁楸木沟垴1853米,最低是归仙河的度高垭子1.57米。(由此可见,郧西县楸木沟其实为秦岭山脉的高峰,文中知识点提到秦岭山脉是古老的褶皱断层山地,受地壳运动形成的,那么这便是郧西县楸木沟的来历)
5、小知识点PS:秦岭山地是古老的褶皱断层山地,秦岭北部早在4亿年前就已上升为陆地,遭受剥蚀;秦岭南部却淹于海水之中,接受了古生时期的沉积。在距今3.75亿年的加里东运动中,秦岭南部隆起,露出海面。
古道兮,话景阳
(2002-09-13 08:16:23)
不止一次到景阳,都是为着《创世歌》。
景阳不是山东的景阳岗,而是湖北郧西的景阳川,行政区划是一个乡。景阳岗因武松打虎名扬四海,景阳川则因发现《创世歌》而名声鹊起。
《创世歌》是景阳梁友宾先生发现并着手整理的,迄今已有3个年头了。梁友宾是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第六次代表大会的代表,为了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搜集整理《创世歌》,他辞去了村委会主任的职务。《创世歌》是一部叙事长歌,创世是取创造历史、创造世界之意,非特定意义上的“创世纪”。它是写人,而不是写神,其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是不言而喻的。这在此前的文章中都已经说过了。
这次到景阳,还是为着《创世歌》。梁友宾又有新发现,搜集到了不少的有关《创世歌》的木刻、石印线装歌本。和他一道发掘景阳民间文化遗产的余秀武先生,还搜集到大量的明清时代的典籍。景阳地处秦岭东端的大山区,这么多民间文化遗存是怎样形成的?很显然,这里曾有过不为今人所知的年代已远的文化繁荣!
景阳乡的驻地叫骡马店。顾名思义,骡马店是骡马成群或是聚集的地方。在这封闭的大山里,又是在早年间这里或许还没有人烟的地方,是不可能有骡马集市的,倒是极有可能是马帮的驿站。这种判断很快得到了有力的支持,翻过景阳川在陕西的边关小城漫川关也有个地方叫骡马店。那么这两个驿站是怎么出现的呢?
景阳在汉江北岸的7公里处。汉江发源于陕西西南部的宁强县,流经陕南、鄂西北和湖北中部,全长1500多公里。居陕西中部的西安,西汉、前秦、隋唐等代均在此建都。景阳川里有两条河流,一条叫小蓝河,一条叫大蓝河,两条河流在骡马店交汇,直入汉江。入口处,有一个河津,叫蓝滩铺。早年间,在没有公路的大山里,汉江是一条不亚于今天高速公路的大通道。江上货物在蓝滩铺起坡后,有马帮沿蓝河峡谷而上,第一个驿站就是景阳骡马店。继续北上是边关小镇上津,过上津就是陕西漫川关的骡马店。这是第二个驿站。再往前,就是商州。过商州经蓝田,就是古长安了。可以初步断定,自蓝滩铺经景阳、上津、漫川关、商州到西安,曾是一条古道。中原和华东华南的物产或许有许多就是从武昌经汉江由这条古道运到长安的。据考古发现,离蓝滩铺不远的夹河有大量的汉墓群。在已发现的木刻典籍中,有几本清楚地注明是蓝滩铺印刷的。当地的人说,三国时代曹操在上津屯过兵。在蓝滩铺有一座刘洪寨,相传唐僧的父亲就是在这座山寨下的五江渡被刘洪推入江中的。此事真假无史可考,但这里有着比唐僧老家偃师缑氏镇多得多关于唐僧的传说,是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然而,正史也好、野史也好,发生在这里也好,编写到这里也好,都证明这里曾有过文化的繁荣。
还有一个很有学术价值的现象。《创世歌》被发现后,郧西县文体局派文化干部赵天禄参与《创世歌》的搜集整理。赵天禄在更广泛的区域进行搜集,在上津、上店子和漫川关等地,都发现了与景阳的歌师相同的唱本,还发现了大量的与景阳唱词和曲调完全相同的民歌。这种现象有力地证明了古道的存在,也有可能证明景阳的地域文化起源于栈道文化和驿站文化。
“景阳现象”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国家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也已经启动。这是一项历时10年的大工程。这项文化工程的另一个重大意义,在于唤起和煅造我们全国人民的文化意识。事实证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在文化沙漠上建起经济强国。越是在大力加强经济建设的时候,越是要发掘和提炼民族文化的精髓,不能热衷于制造亚文化的热闹。“可持续发展”不单靠物质的支撑,重要的还要靠文化的支撑,没有文化的支撑,发展就没有持续性可言。这是由“话景阳”说到的另一个话题。(作者单位:省民间艺术家协会)
/aa/ca146840.htm
郧西县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汉江上游北岸。
北邻陕西省商南、山阳、镇安3县,西南邻陕西省旬阳、白河2县。面积3502.6平方千米/3509平方千米(简册)。
2004年末总人口444008人。 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邮编:442600。代码:420322。
区号:0719。拼音:Yunxi Xian 处鄂西北山地,属秦岭东段。
除东部天河沿岸为海拔250~500米的丘陵盆地外,大部分海拔在700~1200米,西北部的金盆梁,海拔1832米,为县境最高峰。汉江流经南部边境,有天河、金钱河等支流自北向南注入。
历史沿革 古为梁州东域。西周、春秋为麇国之地,战国属楚。
秦为汉中郡的锡县。汉于境内增置长利县,与锡县同属汉中郡;东汉时省长利入锡县。
三国魏时于境西甲河上游要津(即今上津地)置平阳县,隶魏兴郡。西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改平阳为兴晋,复长利与锡县并存,仍隶魏兴郡,东晋及南朝刘宋时未变。
梁置上津县。隋义宁二年(公元618年)复置长利县。
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以上津属商州,隶山南西道,省长利入郧乡、省锡县入丰利,隶山南东道。北宋以锡义山之西为上津县,隶商州,属永兴军路,以东为郧乡,隶西南路。
南宋划上津归金州,属利州路。元省上津县为上津镇,隶商州。
至元十四年(1277年)改郧乡为郧县,隶襄阳路的均州。明洪武八年(1375年)复置上津县,属襄阳府;成化十二年(公元1476年)分郧县的武阳五里、上津的津阳四里置郧西县,以位于郧县以西得名,属郧阳府。
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省上津入郧西,属郧阳府。 民国初年郧西属襄阳道。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隶湖北省第十一行政区督察区。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隶湖北省第八行政督察区。
1947年11月16日郧西县城解放,设郧西县民主政府。1949年5月属陕西省两郧专区。
1950年属湖北省郧阳专区。1952年撤销郧阳专区并入襄阳专区,郧西属之。
1965年恢复郧阳专区,郧西仍属郧阳地区(后改地区)。1994年郧阳地区与十堰市合并,为十堰市所辖。
地理环境 郧西县地处鄂豫陕三省交界处,属于鄂西北边塞顶点,南临汉江天险,北靠秦岭山脉,西南接川陕边境的大巴山脉,东以郧县为邻,四周均为大山所围,境内间有不少大小不等的村落平川。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史称“依山带江。”
从地理上讲,郧西县处于华北自然区域和华中自然区域之间,是过渡地带,属于“副热带北界大陆性季风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雨量适中(一般是700-800毫米,除个别自然灾害年代外),日照充足,气候温和,无霜期长,严冬时间短。
最适合人类生活和动植物的生长。由于东西部地区跨度长(长115公里),全县气候不够平衡,有较大差异。
如庙川(今湖北口)金银山10月可以下雪,而县城人还在穿夹衣服。全年平均温度为15.4度(这是最理想的),最高是7月为27.8度,极端高温为41.9度,极端低温是元月份,月平均为2.5度,年均日照为1.874小时。
无论温度和日照都是很理想的基数。 全县总面积3509.6平方公里(耕地约70万亩,占11.4%;林地260万亩,占49%;可放牧荒山70万亩,占11 .4%;水产面积1万亩,占0.02%,其它面积(包括沙滩、水面、村庄、道路、崖石等)135万亩,占25.6%。
全县按1990年人口普查总人口为502995人,10个民族,分别与1982年人口普查数比,汉族增加44328人,增长9.76%,其余9个少数民族增加364人(其中回族343人,藏族4人,苗族1人,壮族1人,布衣族1人,朝鲜族1人,满族9人,瑶族3人,土家族2人。) 全县大小山头6500多个,其中比较高的有篙山、黑山头、黄龙山、天堂山、娘娘山、白崖寨等38座,均为秦岭山脉。
其中千米以上的中山(泛指高山)64座(含1200米以上高峰)。全县平均海拔800米左右,最高的郧西大梁楸木沟垴1853米,最低是归仙河的度高垭子1.57米。
全县河流大小3000多条,汉江流域经我县西南9个乡镇,长125公里外,其余较大河流有金钱河、天河、归仙河、泥河、兰河、仙河等。这些河流中50公里2条,30—50公里12条,5—10公里以下的山沟1438条,还有毛沟小岔1941条。
社会经济 资源简介:郧西山峻水秀,资源丰富。①矿产资源量大品优。
现已探明有矿产50余种,其中金属矿25种,非金属矿23种。②林特资源品种繁多。
得天独厚的秦巴山区的温和气候,赐予各类林特品种最佳生长条件,使郧西的林特产品在全国榜上有名。桐油产量达1244吨,居全国第二位,被誉为“油桐之乡”;黄姜基地居全国之最,年产量占全国三分之一,研发的黄姜病虫害防治技术、黄姜有性繁殖技术、黄姜直接酸解技术填补了国家空白,获得国家专利;烟叶质量与希腊并列世界第一,成为全国第一个香料烟基地,香料烟年产量过万担;杜仲基地挤身全国“四大杜仲基地”之列,芝麻油、绿豆、红小豆,享誉省内外。
郧西县山斟野葡萄酒业公司、山斟牌野葡萄干红酒获省第八届消费者满意产品称号。③水能资源潜力巨大。
全县有大小河流1557条,其中30公里以上的有5条,长江最大的支流汉江沿境而过,纵贯南北的金钱河、天河、仙河属汉江一级支流。全县年平均流量10.3亿方,可利用水量24.3亿方。
水能理论蕴。
很久以前,现今郧县这地方还叫不出什么地名,生活在这里的庶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人间清平,日月安宁。
然而好景不长,有一日玉皇大帝不知为何大发雷霆,刹时间天空雷电交加,狂风骤起,山摇地动,飞砂走石,整个宇宙天昏地暗,似乎世界的末日到了。 狂风过后,一块巨大的陨石从天而落,刚好落在郧县和郧西的交界处——火车岭的山梁上。
落地后的陨石分阳面和阴面,阳面称之谓“陨阳”即今郧县;而陨石阴面所指又恰是“陨阳”之西,故称“陨西”,即今郧西。伴随陨石落下的陨石雨,皆被烧成红色土壤,在今郧西县城东临的山岗上,均为一片黑红色土岗,据说就是陨石雨所致。
当陨石从天空坠落到地面后,引起人们的纷纷议论。正当人们猜测这块石头的来历时,一位老者的话引起了大家的注意:这块石头可不简单呀,它一定是不愿意忍受天庭清规戒律,得罪了玉帝而被贬到人间来的神石这地上的陨石和天上的陨石可不一样,应该有所区别。
我看这样吧,把这“陨”字左右两边换个位置,还念“陨”,我们这个地方就叫“郧阳”吧!从此“郧”便成了地名专有名词。随着岁月的流逝,人们觉得“郧”念yǔn字咬口,根据地方的语音规律,逐渐形成了郧yún的读音。
郧西县牛郎织女七夕文化节活动策划方案》一、目的1、打响郧西是牛郎织女发源地的品牌。
旅游经济是眼球经济,也就是品牌经济。牛郎织女家喻户晓,但只是一个泛品牌,是一个全民族拥有的品牌。
郧西作为该神话故事的发源地,我们推广的目的是将这种品牌的价值集中在郧西。通过牛郎织女七夕文化节的打造,主要是形成较强的知名度,使大众产生一个到郧西旅游消费的欲望。
2、提高全民的旅游发展意识。郧西旅游具有很强的发展潜力,但相对于一些成熟的旅游景区还有很大的差距。
造成目前原因是旅游发展意识不强有很大的关系。一个地方的旅游能否得到大力发展,与资源有很大的关系,但关键还是人文素质,人的理念是决定性的因素。
通过七夕文化节的打造,形成人人做旅游的动力和共识。3、提升旅游发展水平。
七夕节的打造会形成一定的消费,同时也需要一定的硬件设施做支撑。通过打造旅游节,会提升和完善接待设施。
包括酒店的接待条件、特色餐饮、戏曲的挖掘和特色歌舞的挖掘等。4、以文化品牌提升县域品牌县域品牌的提升有利于招商引资,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牛郎织女是郧西的特色文化,通过宣传,可以提升郧西的知名度,提升郧西的县域品牌。二、七夕旅游节的特色分析和不足(一)特色1、抓住了郧西的天河资源郧西的五龙河夏天不热有山风,是天然的消夏避暑的好地方,因此具有很好的消夏避暑的条件,推广消夏避暑的品牌切合了郧西的资源。
牛郎织女是特色文化,和郧西民史以来形成了牛郎织女的传说。大力开发和宣传牛郎织女的品牌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2、具有一定表演水准的表演形成吸引力。郧西可以高薪聘请知名度较高的歌舞团来郧西表演,高水准的表演能集聚人气,形成巨大的吸引力。
3、全民发动和参与。政府在搞七夕旅游文化节的同时也大力发展农家乐,目前的悬鼓观、上津古城和五龙河等地形成一定的接待规模,提高了全民的旅游意识。
(二)不足1、旅游节内容单调(添加赛龙舟划船比赛)2、推广需要加强(发展社会知名人士文人)三、2010年牛郎织女七夕文化节建议:1、主题(1)主题概述我们要将七夕节打造成中国的情人节。2010年的七夕与世界同步,通过全国与郧西七夕的互动,形成七夕文化的最高潮。
(2)主题口号中国爱情之河=郧西县的天河解释:爱情是心的交融,天河是古老的传说。绿色是生态和和谐的体现,八月的清凉是沁人心脾的回味,同时也是展现了郧西消夏避暑的宗旨和魅力。
2、内容设想(1) “寻源牛郎织女”相亲活动配套节目:郧西的地方文艺表演、名人名角的大型演唱会。活动目的:通过举办全国性的相亲活动,逐步使郧西的牛郎织女景区成为相亲基地。
活动方案:通过与各专业婚介网站合作,组织大型相亲活动。同时在五龙河举办山林寻宝活动。
组织高水准团体歌舞表演。整个活动时间三天。
(2)“情定天河”情感加速度情侣活动配套节目:郧西地方舞龙舞狮旱船特色表演活动目的:为即将跨入婚姻的情侣提供一个加速走向婚姻红地毯的桥梁活动方案:在天河广场举行一个情感加速度仪式,举办有奖新婚(合法范围)(3)“天上人间”婚庆文化活动配套节目:郧西地方特色表演活动目的:为结婚人士提供婚庆服务,逐步使牛郎织女成为婚庆基地活动方案:举行结婚仪式,同时穿插地方特色表演(4)“牵手十年”金婚怀旧活动配套节目:“万人交谊舞”广场表演(人员从全十堰市挑选,才貌双全者)活动目的:结婚十年是重要时光,举办一个十年怀旧的活动,吸引结婚十周年的人士来怀旧和旅游。活动方案:首先举办怀旧活动,然后举行高质量的“万人交谊舞”表演(5)“夕阳情更浓”老年婚姻纪念活动配套节目:“最美不过夕阳红”郧西老年艺术团表演活动目的:吸引全国的金婚和银婚人士来参加活动。
活动方案:白天旅游寻宝,晚上举办“最美不过夕阳红”表演3、客源组织步骤(1)精心策划活动主要是高质量的活动方案,也是我们的婚庆产品。(2)寻找代理商机构制定合适的商业模式,然后寻找代理商。
如旅行社以及其它机构都是我们的代理机构。(3)有针对性宣传针对客源地进行有目的宣传,今年客源主要是陕西、河北、北京、河南和四川等地。
(4)活动安排精心安排活动(5)组织接待工作4、品牌推广(1)活动之前推广主要是招徕消费者。要在网站和客源地的媒体进行适当的推广活动,打造郧西牛郎织女品牌。
(2)活动中宣传包括新闻发布会、电视媒体的宣传等。(3)活动后宣传主要是效果的回味。
如可以组织“郧西牛郎织女七夕文化杯”征文活动,叫参与者写文章,在媒体上发表,给与适当奖励(包括本方案)。 2009年1月1日 郧西县政府。
十堰市郧西县是七夕文化发源地,证据如下:
其一,牛郎织女神话故事起源于汉水,是包括郧西在内的汉水儿女所创造的农耕文明的社会实践的产物;郧西构建“七夕文化”秉承了这一基于实践进行文化建设的精神,并在新的历史背景下付诸新的社会实践而且将产生新的实践成果。其二,郧西“天河七夕文化”,有自成体系的原生态的丰富的民间故事传说、唱本歌谣,有历史悠久的以牛郎、织女命名的牛郎山和织女山、石公公和石婆婆,娘娘山、金钗石,牛郎庙建筑等;郧西在保护、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正在建设一系列新的“七夕文化景观”,如“七夕文化园”、“七夕广场”、“鹊桥景观”、牛郎织女雕像等,其载体、文化场所及表现形式将得到进一步保护、丰富与完善。其三,它与郧西天河的自然环境、相对封闭、代代相传的社会历史条件相适应,在世代传承中不断得到创新、发展,在郧西民间千百年相沿成习形成了“七夕乞巧”的民风民俗,在郧西广大人民群众中具备广泛的认同感和历史感;郧西正在收集、整理传说故事,搜寻碑刻、建筑遗存、民间工艺品,编辑《天河七夕文化论文集》”、《天河民风民俗集》,建设七夕民俗陈列馆等,既能充分展示厚重的原生态的“七夕文化”积淀,又得以彰显当今郧西人民的创造力及其丰硕的非物质文化成果,充分体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在创新的基础上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其四,郧西“天河七夕文化”以其独特的民俗积淀、历史传统、文化创新,成为中华民族“七夕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典型代表,“促进了文化多样性的发展,激发了人类的创造力。”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25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