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瑟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颔联的上句,用了《庄子》的一则寓言典故,说的是庄周梦见自己身化为蝶,栩栩然而飞……浑忘自家是“庄周”其人了;后来梦醒,自家仍然是庄周,不知蝴蝶已经何往。
玉溪此句是写:佳人锦瑟,一曲繁弦,惊醒了诗人的梦景,不复成寐。迷含迷失、离去、不至等义。
试看他在《秋日晚思》中说:“枕寒庄蝶去”,去即离、逝,亦即他所谓迷者是。晓梦蝴蝶,虽出庄生,但一经玉溪运用,已经不止是一个“栩栩然”的问题了,这里面隐约包涵着美好的情境,却又是虚缈的梦境。
本联下句中的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心腑,名为杜鹃。
杜宇啼春,这与锦瑟又有什么关联呢?原来,锦瑟繁弦,哀音怨曲,引起诗人无限的悲感,难言的冤愤,如闻杜鹃之凄音,送春归去。一个“托”字,不但写了杜宇之托春心于杜鹃,也写了佳人之托春心于锦瑟,手挥目送之间,花落水流之趣,诗人妙笔奇情,于此已然达到一个高潮。
汉阳:今武汉汉阳,与江南岸的黄鹤楼隔江相望。 汉阳树,泛指在黄鹤楼上所见大江对岸的各种树木。
鹦鹉洲:本为汉阳西南长江中的一个沙洲,今已与汉阳陆地相连。东汉末年,祢衡在江夏(今武昌)作《鹦鹉赋》,后为黄祖所杀,葬于此洲,故得名。
【作者】:李商隐 【题目】:暮秋独游曲江 【内容】: 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 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译文】: 荷叶生时春恨也生了, 荷叶乾枯时秋恨已成, 虽然深深知道只要身在,情也在, 却只能眺望江边流水,呜咽成声。 【典故】: 李商隐与荷花女 唐诗人李商隐是泾川节度使王茂元的女婿。
人称他是个多情郎,有多首荷诗赠予以上人。世上争艳,万紫千红,为何李商隐如此钟情于荷花呢?原来,这其中还有一段美丽感伤的爱情故事。
相传李商隐与王小姐相恋结合以前,曾有一恋人,小名叫“荷花”。荷花天生丽质,清秀可人,心地善良淳朴。
李商隐年青有为,相貌出众,才华横溢。两人情投意合非常恩爱。
在“荷花”的陪读下,李商隐的才学进步很快,两人一起渡过了一段幸福甜蜜的时光。就在李商隐快要进京赶考的前一个月。
“荷花”突然身染重病,李商隐回天无术,只能日夜在病塌前陪伴“荷花”。随着病情的加重,一朵娇艳的“荷花”不幸早早地凋零了。
“荷花”的早逝,给诗人带来了无比沉重的打击。后来诗人每见到湖塘里的荷花,心中便泛起阵阵忧伤。
他自始至终也不能忘记那清秀美丽的“荷花”姑娘。《暮秋独游曲江》中:“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意思是说荷叶初生时相遇恋人,不久分离,春恨已生。荷叶枯时恋人辞世,秋恨又成。
只要身在人世,对伊的情意,地久天长永存。多少惆怅,只有那 流不尽的江水声。
所以,“翠减红衰愁煞人”是面对荷花,写缅怀“荷花”的内心悲戚。不论这个传说真实与否,多情文士李商隐的爱情诗,多与荷花结缘则是勿庸置疑的事实。
(1)乞浆见女 唐代诗人崔护到京城参加进士考试,结果没有考中。
于是,他在城中借了间房子,刻苦攻读,准备第二年再考。 到了清明时分,人们纷纷去郊外踏青。
崔护也暂时忘了考试落榜的不快,兴致勃勃地往城南游览。崔护一边走,一边欣赏沿途的美景。
他游玩了大半天,觉得口干舌燥,看到附近花木丛中有一幢房子,就上前敲门,想讨杯水喝。可是等了很久,却没有人开门。
崔护心中不免很失望,正想离开,只见一个年轻的姑娘打开了门,瞧了崔护一眼,问:“你是谁呀!干吗敲我家的门?” 崔护拱手说:“我是来长安应试的举子,名叫崔护。今天偶出踏青,口渴了,想讨杯水喝。”
姑娘见崔护长得一表人材,举止彬彬有礼,便利索地搬了张椅子,请崔护坐下休息,然后端来一杯清茶递给崔护。 这户人家的庭院中种着不少桃树,桃花盛开,那姑娘倚在一棵桃树下,羞怯地注视着崔护。
在桃花的映衬下,姑娘美丽的俏脸更显得抚媚动人。崔护见了,顿生爱慕之心,与姑娘拉起了家常,向她表达了自己的爱慕之心。
姑娘没正面回答他,但从她那含情脉脉的眼神中,崔护知道姑娘也很喜欢自己。不知不觉,太阳快下山了,崔护见时光不早,便告别姑娘,动身回城。
这以后,崔护忙于读书应考,没有再去。直到第二年清明节,他又去寻访自己心爱的姑娘。
他来到姑娘家的庭院前,不料铁锁把门,不见人影。他非常失望,就在门上题了一首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并在最后署上崔护之名,恋恋不舍地离去。
那么,这一天姑娘哪儿去了呢?原来,清明那天,姑娘跟她父亲到亲戚家去了。几天后,姑娘回到家中,看到了崔护的题诗,才知道崔护来访不遇。
她感到再也见不到崔护了,不由失声痛哭。一连几天,她卧床不起,茶饭不思,精神恍惚,最后竟昏死过去。
过了几天,崔护又到南郊寻访。他刚来到姑娘家的门外,就听到门内有老人的哭声,不由非常惊异,忙上前敲门。
一个老翁出来开门,问清他就是崔护,便把自己女儿因为思念他而死去的消息说了。 崔护悲恸欲绝,请求再见姑娘一面。
老翁同意了,崔护便来到姑娘房中,哭着说:“姑娘,崔护来迟了!来迟了!” 他抱起姑娘的头,枕在自己的臂上,眼泪落到姑娘的脸上。突然,姑娘慢慢醒了过来。
原来,她只是暂时昏迷,并未真正死去。崔护和老翁都喜出望外,老翁就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崔护。
一对有情人终成眷属。 后来,“乞浆见女”这一典故,用来指艳遇或遇艳之人,又表示未遇的惆怅和感叹;而用“人面桃花”来形容女子的美丽。
(2)春蚓秋蛇 典出《晋书·王羲之传》:(萧)子云近世擅名汇表,然仅得成法,无丈夫气,行行若萦春蚓,字字如绾秋蛇。梁朝的萧子云,自幼喜欢书法。
他的书法虽出于近世,却独具一格,因而是闻名于长江一带。但当时有人却有不同看法,认为萧子云的书法“仅得成法,无丈夫气,行行若萦春蚓,字字如绾秋蛇。”
(意思是:只能说他会写字,他的字没有骨气,每行字都象春天的蚯蚓,每个字都象秋天蜷曲的蛇。) 后人用“春蚓秋蛇”比喻书法拙劣。
言其字象春天的蚯蚓和秋天的蛇的行迹一样,弯弯曲曲的。 (3)白衣送酒 典出南朝·宋·檀道鸾《续晋阳秋》:陶潜尝九月九日无酒,宅边菊丛中,摘菊盈把,坐其侧久,望见白衣至,乃王弘送酒也。
即便就酌,醉而后归。”我国古代许多著名的大诗人都喜欢喝酒,东晋大诗人陶渊明也不例外。
他曾在自传体散文《五柳先生传》里说自己生性最爱好饮酒。但隐居山乡,家境贫困,不是常常都有酒喝的。
亲朋故旧知道他的嗜好,有时便备办了酒菜请他去享用。他呢,只要一去,便要一醉方休。
尽兴之后,便立即向主人告辞。他性格中的洒脱豪放,也可略见一斑。
有一年的九九重阳节,菊花盛开,南山清晰可辨,秋风吹拂,飞鸟翩然。这么美好的佳节,本是喝酒的好日子,但这天陶渊明家中一滴酒也没有。
他只好无聊地坐在房屋外的菊花从中,有意无意地一把把摘取菊花,以此来消磨时光。正在百无聊赖之时,陶渊明远远望见一个穿白衣服的人向他走来。
走近一看,此人手里还抱了一大坛酒。原来,这个白衣人是刺史王弘家的仆役。
他受主人的差遣,给陶渊明送来一坛酒。陶渊明真是喜出望外,他连忙向白衣人表示对朋友王弘的谢意,收下了这坛酒。
白衣使者刚走,陶渊明便迫不及待地打开坛盖,阵阵酒香向他袭来,他立即开始喝了起来,一杯又一杯,直到喝得酩酊大醉,方才心满意足地回到屋里。 后人用“白衣送酒”形容赠酒、饮酒。
或咏重阳风物。 (4)坦腹东床 典出《晋书·王羲之传》: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
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惟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
鉴曰:“正此佳婿邪!”访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 晋王羲之,字逸少,山阴人,他很聪明,不但文章好,字也很好,十三岁时,已有名气。
在拜谒周凯以后,他的名气更大了,因为当时周凯的声誉很高,士人们只要得到他称誉一句,身价就会很高。当时太尉郗鉴,有一个女儿,不但美慧而且很有才学,一。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史记》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新唐书》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原道》 雕虫小技,壮夫不为。《法言.吾子》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后汉书》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杂记》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
《荀子》尔无我诈,我无尔虞。《左传》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论语》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语》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孟子》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六代代》 彼一时,此一时也。
《孟子》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 庖丁解牛,游刃有余。
《庄子》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礼记》 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孙子》 国正天心顺,官清民自安《警世通言》 乘兴而来,败兴而归。《晋书》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礼记》 挂羊头,卖狗肉。《晏子春秋》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容斋续笔》 管中窥豹,只见一斑《晋书》 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荀子》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 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楚辞》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孟子.尽心上》 韩信将兵,多多益善。
《史记》 华而不实,脆而不坚。《左传》 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
《孟子》祸兮福气倚,福兮祸所伏。《老子》 道不同,不相为谋。
《论语》既来之,则安之。《论语》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西游记》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 道不拾遗,夜不闭户。
《史记》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史记》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孟子》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陈情表》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卖柑者言》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曹操《龟别寿》本是同根生,想煎何太急。
----曹植《七步诗》捐躲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死者虽自贵,视之若埃尘。
----左思《咏史》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左思《咏史》(世胄:世家子弟)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陶渊明《移居》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杂诗》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陶渊明《杂诗》 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刘世庆《世说新语》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 少壮轻年月,迟暮惜光辉。----何逊《赠诸游旧》(迟暮:晚年)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王籍《入若耶溪》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陈子昂《春夜别人》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渡汉江》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瞑》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王维《鸟鸣涧》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王维《汉江临眺》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人世有代谢,往来成古念。
----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
----李白《古风》(冠缨:官帽,此指官吏)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李白《夜宿山寺》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独酌》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杜甫《旅夜书怀》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杜甫《偶题》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杜甫《前出塞》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文二十二韵》 朱门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自京赵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会当:终当,表将来定要这样)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杜甫《水槛遣心》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杜甫《春望》(烽火:借指战争。抵:值得)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高者未必贤,下者未必愚。----白居易《涧底松》 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白居易《买花》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乐游原》 百胜难虑敌,三折乃良医。
----刘禹锡《学院公体三首》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贾岛《寻隐者不遇》 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
----杜荀鹤《春宫怨》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卢延让《苦吟》(吟:吟诗,作诗)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绅《悯农》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温庭筠《商山早行》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王安石《孤桐》 雨过浮萍合,蛙声满四邻。
----苏轼《雨过后步至四望亭下》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绝句》 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
----陆游《示子》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书西江造口壁》 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
----袁枚《十二月十。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李商隐《锦瑟》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李贺《雁门太守行》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吴宫花草埋幽径, 晋代衣冠成古丘.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杜牧《题乌江亭》
早服还丹无世情, 琴心三叠道初成. ——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李商隐《无题》
楼船雪夜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陆游《书愤》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刘禹锡《乌衣巷》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
因思杜陵梦, 凫雁满回塘. —— 温廷筠《商山早行》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骆宾王《易水送别》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崔灏《黄鹤楼》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绝句》
送别》唐:贾岛
丈夫未得意,行行且低眉。素琴弹复弹,会有知音知。
【浣溪沙】宋:张孝祥
玉节珠幢出翰林。诗书谋帅眷方深。威声虎啸复龙吟。 我是先生门下士,相逢有酒且教斟。高山流水遇知音。
典故:
莫逆之交、莫逆于心:《庄子·大宗师》:“四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莫逆:没有抵触,感情融洽;交:交往,友谊。指非常要好的朋友。
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列子·汤问》:“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春秋时期,晋国大夫俞伯牙很擅长弹琴,他到楚国马鞍山遇到钟子期,两人谈论琴律很投机。伯牙看到高山流水就弹奏一曲,钟子期高兴地说泰山江河。两人结为知己。第二年伯牙去拜会钟子期,得知钟子期病故,就在坟前伤心地毁琴。
患难之交:明·东鲁古狂生《醉醒石》第十回:“浦肫夫患难之交,今日年兄为我们看他,异日我们也代年兄看他。”唐朝柳宗元考取进士后经王叔文推荐,升为礼部员外郎。王叔文改革失败,柳宗元被贬到永州司马。后来转任柳州刺史。他的好友刘禹锡迁擂州刺史,擂州是蛮夷作乱的地方,为了让刘禹锡照顾家庭,就上书申请与刘禹锡换位。
这种算么???
典故用得适当可以收到很好的修辞效果,显得既典雅风趣又含蓄有致,可以使语言更加精练,言简意赅,辞近旨远。运用典故是借助一些历史人物、神话传说、寓言故事等来表达自己的某种愿望或情感。
具体有以下作用:
1、用典可以强化论点,利用经典的例子可以强化我们的论点,增加我们的说服力。
2、用典还可以丰富我们的为文章内容增加我们的阅读体验,不至于那么简单枯燥。
3、用典还可以更加凸显出我们的论点,明确我们的论证中心。帮助我们围绕中心论点。
4、用典故还可以借古喻今,把一些不能直说的话可以放在典故的故事当中引出来。
5、用典故最大的作用就是可以抒发内心的心情。表达自己的志向。相当于就是用典故中的人物来作为自己的榜样和学习的对象。用不同典故可以写出不同的心情,有一些成功的典故,可以描述自己内心的愉悦和开心。一些失败的典故可以抒发内心的壮志未酬和失落的心情。
扩展资料:
用典是汉语词语,意思是用事,是一种写作手法,多见于诗歌中。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词句,为用典。可以丰富而含蓄地表达有关的内容和思想。引用典故。
诗中有不便直述者,可借典故之暗示,婉转道出作者之心声,即所谓“据事以类义”也。如前“命意”章中苏东坡之诗,即借蔺相如“完璧归赵”之典故,委婉表达出作者之心意,而不致令受者有太大之难堪。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用典
正例:最出名的就是三国时期的桃园三结义了、还有典出>:吐谷浑的首领阿豺有二十个儿子。一天,阿豺对他们说:“你们每人给我拿一支箭来。”他把拿来的箭一一折断,扔在地下.隔了一会儿,阿豺又对他的同母弟弟慕利延说:“你拿一支箭把它折断。”慕延利毫不费力地折断了。阿豺又说:“你再取十九支箭来把他们一起折断。”慕延利竭尽全力,怎么也折不断。
阿豺意味深长地说:“你们知道其中的道理吗!单独一支容易折断,聚集成众就难以摧毁了。只要你们同心协力,我们的江山就可以巩固。”
后人用“阿豺折箭”的这个典故告诉人们,团结就是力量。
反例:岳飞北伐的时候被秦侩污蔑谋反、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的一个孟良崮战役(74师像友军请求援兵,可是援兵却在看热闹)、赵高和李斯合谋谋反,最后成功了,赵高找机会把李斯杀了、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25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