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的来历 中外闻名的清华大学所在地原为清代的皇家园林——清华园,故名。
这“清华园”之名,乃清代咸丰皇帝所赐。清华园原址为清康熙年间所建的熙春园的一部分。
道光年间,熙春园被分成东西两个园子,西边的园子起名为“近春园”;东边的园子仍名为“熙春园”。咸丰登基之后,就将东边的熙春园改名为“清华园”了。
今“清华园”工字厅后面的匾额题“水木清华”四字,两旁有对联一副曰:槛外山光历春夏秋冬万千变幻都非凡境;窗中云影在东西南北去来澹荡洵是仙居。这“水木清华”四字典出晋谢叔源的《游西池》诗,“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
这“湛”为澄清之意。因工 字厅后有池,故有谢氏诗句,题为“水木清华”。
1910年,用庚子赔款建造的“清华学堂”,即位于清华园内,这就是清华大学的前身。
清华园牌楼历史悠久、造型典雅,是清华大学标志性建筑,俗称二校门。
清华二校门始建于1909年,原为清华正门,门额上刻有晚清军机大臣那桐1911年题写的“清华园”大字。1966年8月24日,二校门被“清华大学红卫兵”当作“四旧”推倒、砸毁。1967年4月,在二校门旧址处建立起了毛泽东的巨型全身塑像。经“清华大学井冈山兵团”领导人蒯大富向林彪夫人叶群提出,请林彪为此塑像落成亲笔题字,林彪写下了:“伟大的导师伟大的领袖伟大的统帅伟大的舵手毛主席万岁!万岁!万万岁!”这一题字被铭刻在此塑像基座上。由于当时海军文艺团体的群众两派为争夺林彪的另一题字而发生武斗,林彪故意没有在给清华毛泽东塑像的题字上注明写给清华“文革”群众组织。1971年9月,林彪事件之后,他的题字被删除。1987年8月,毛泽东塑像被拆除,改换成清华大学主楼大厅北壁上方悬挂毛泽东青铜浮雕头像。在清华有关史料中是这样记述的:“这座塑像首开先例,在全国引发了共建毛主席塑像的风潮,在毛主席的严厉批评下才得以制止。20年后,在清华广大教职工和海内外校友的要求下,学校决定拆除这座毛泽东全身塑像,在原址重建清华二校门。同时学校郑重决定,在主楼大厅北墙上建立永久性的毛泽东青铜浮雕头像,以缅怀毛泽东同志的伟大历史功绩和对清华大学的关怀。”(《新清华》报1999年12月31日第1393期)1991年清华校庆80周年之际,在清华校友捐助下,二校门得以原址重建。
清华大学毕业的名人:
1、两弹元勋“邓稼先”
2、两弹一星元勋“周光召”
3、中国理论化学的奠基人——唐敖庆
4、力学家“郭永怀” 04月30日
5、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
6、中国现代数学家“华罗庚”
7、中国人造卫星事业的倡导者和奠基人“赵九章”
8、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
9、两弹一星元勋“彭桓武”
9、力学家“钱伟长”
10、核物理学家“钱三强”
11、核科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王淦昌”
12、历史学家“吴晗”
13、现代考古学的奠基者“夏鼐”
14、语言学家“季羡林”
15、中国现代哲学家“张岱年”
16、中国现代话剧奠基人之一“曹禺”
17、清华园中的钱钟书
18、中国当代经济学家、教育家“陈岱孙”
19、音乐家“赵元任”
20、理论物理学家“周培源”
21、宇宙浩渺中华星天文学家“张钰哲”
22、建筑大师“梁思成”
23、中国现代桥梁工程奠基人“茅以升”
24、中国物理学界一代宗师“叶企孙”
25、驰名中外的建筑学家“杨廷宝”
26、化工专家“侯德榜”
27、爱国教育家、气象学家“竺可桢”
钱钟书于1929年9月进清华大学读书,其间是有很多故事。我略举一二:
(一)
钱钟书在清华的同班同学饶余威一九六八年在新加坡或台湾写了一篇《清华的回忆》,有一节提到钟书:“同学中我们受钱钟书的影响最大。他的中英文造诣很深,又精于哲学与心理学,终日博览中西新旧书籍,最怪的是上课时从不记笔记,只带一本和课堂无关的闲书,一面听讲一面看自己的书,也鼓励别人读书。……”
(二)
钱钟书曾告诉杨绛,他上课也带笔记本,只是不作笔记,却在本子上乱画。现在美国的许德振君和钟书是同系同班,他最初因钟书夺去了班上的第一名,曾想揍他一顿出气,因为他和钟书同学之前,经常是名列第一的。一次偶有个不能解决的问题,钟书向他讲解了,他很感激,两人成了朋友,上课常同坐在最后一排。许君上课时注意一位女同学,钟书就在笔记本上画了一系列的《许眼变化图》,在同班同学里颇为流传。
两则事情希望对您有用
清华大学(Tsinghua University)是中国著名高等学府,坐落于北京西北郊风景秀丽的清华园。是中国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技术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
清华大学的前身是清华学堂,成立于1911年,当初是清政府建立的留美预备学校。1912 年更名为清华学校,为尝试人才的本地培养,1925 年设立大学部,同年开办研究院(国学门),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并于1929年秋开办研究院,各系设研究所。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南迁长沙,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联合办学,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清华大学迁回清华园原址复校,设有文、法、理、工、农等5 个学院,26 个系。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后,清华大学成为一所多科性工业大学,重点为国家培养工程技术人才,被誉为“工程师的摇篮”。1978年以来,清华大学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逐步恢复了理科、经济、管理和文科类学科,并成立了研究生院和继续教育学院。1999 年,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入,成立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在国家和教育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211工程”建设和“985计划”的实施,清华大学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科学研究以及整体办学条件等方面均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目前,清华大学设有13 个学院,54个系,已成为一所具有理学、工学、文学、艺术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和医学等学科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清芬挺秀,华夏增辉。今天的清华大学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清华人继承“爱国、奉献”的优良传统,秉承“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行胜于言”的校风以及“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学风,为使清华大学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1911年 建立“清华学堂”后更名为“清华学校”(留美预备学校)
1925年 设立大学部,同年开办研究院(国学门)
1928年 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有文、法、理、工4个学院,16个系
1937年 南迁长沙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联合组成国立长沙临时大学
1938年 长沙临时大学迁到昆明,更名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1946年 迁回北京清华园复校,有文、法、理、工、农5个学院,26个系
1952年 经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成为多科性工业大学
1978年 恢复全国高等教育招生考试
1984年 设立国内高校中第一个研究生院
在管理工程系基础上建立经济管理学院
在已有理学科系基础上恢复理学院
1985年 建立国内第一个继续教育学院
1988年 在建筑系基础上建立建筑学院
1993年 在已有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系、所基础上建立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1994年 在已有信息学科系、所基础上建立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1996年 在已有机械类学科系、所基础上建立机械工程学院
1999年 恢复建立法学院
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入,成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2000年 在已有土木水利类学科系、所基础上建立土木水利学院
在公共管理系的基础上建立公共管理学院
2001年 建立医学院
2002年 在传播系基础上建立新闻与传播学院
2003年 原隶属信息产业部的华信医院(原酒仙桥医院)和玉泉医院正式并入
2004年4月正式挂牌,分别成为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第二附属医院
2004年 在工程力学系、宇航技术研究中心等基础上建立航天航空学院
给你个简要的,详情可百度: 清华大学(Tsinghua University)是中国著名高等学府,坐落于北京西北郊风景秀丽的清华园,是中国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技术研究的重要基地。
清华大学的前身是清华学堂,成立于1911年,当初是清政府建立的留美预备学校。1912 年更名为清华学校,为尝试人才的本地培养,1925 年设立大学部,同年开办国学研究院,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南迁长沙,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联合办学,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清华大学迁回清华园原址复校。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后,清华大学成为一所多科性工业大学,重点为国家培养工程技术人才,被誉为“红色工程师的摇篮”。1978年以来,清华大学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逐步恢复了理科、经济、管理和文科类学科,并成立了研究生院和继续教育学院。
1999 年,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入,成立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在国家和教育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211工程”建设和“985工程”的实施,清华大学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科学研究、国际合作、社会服务以及整体办学条件等方面均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目前,清华大学设有16个学院,56个系,已成为一所具有理学、工学、文学、艺术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和医学等学科的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大学。 清芬挺秀,华夏增辉。
今天的清华大学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清华人将秉持“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发扬“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优良传统、“行胜于言”的校风以及“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学风,为使清华大学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1911年清华学堂成立 1912年更名为清华学校 1925年设立大学部 开办国学研究院 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 1929年设文学院、理学院、法学院 1932年设工学院 1933年开始招考留美公费生 1937年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 1938年长沙临时大学迁到昆明更名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1946年在清华园复员开学 设农学院 1952年成为多科性工业大学 1970年招收工农兵学员 1977年恢复高考招生 1984年设立研究生院 成立经济管理学院 1985年复建理学院 建立继续教育学院 1988年成立建筑学院 1993年成立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1994年成立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1996年成立机械工程学院 1999年复建法学院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入成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2000年成立土木水利学院 成立公共管理学院 2001年成立医学院 2002年成立新闻与传播学院 2003年401医院和402医院并入清华大学成为附属医院(华信医院和玉泉 医院) 2004年成立航天航空学院 2006年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更名为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 2008年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 2009年成立生命科学学院 2011年成立环境学院 建校100周年。
朱自清、浦江清补充: 略谙掌故的人们,没准还记得,当年的北平曾有“清华双清”。
“双清”者,一是大名鼎鼎的朱自清,一是鼎鼎大名的浦江清,也就是那个常在图书馆过夜的读书人。于今,朱自清依然声名显赫,浦江清却已知者不多。
然而,如果说有谁能真正与老清华文科共始终,有谁能最完整地见证其枯荣沧桑的话,那么,这个人,不是朱自清、闻一多,不是陈寅恪、冯友兰,也不是吴宓、潘光旦,当然更不是王国维、梁启超和赵元任,他只能是浦江清。 浦江清少负文才。
大学时期,这羸弱的小青年很快以江南人特有的聪慧脱颖而出。他那令人惊艳的国文、外文和诗文,赢得了曲学大师吴梅的垂青,尤其得到了吴宓的器重。
毕业后,因着吴宓的引荐,他来到了清华国学院,与陈寅恪对门而居,任其助教。 然而,一位年纪轻轻的后生,要胜任一代大师的助教,又谈何容易!在这里,他既要协助陈寅恪教学研究,又要研习东方学,还要辅佐吴宓编《大公报·文学副刊》,更要打理自己的事务。
浦江清在短短两年多时间内,先后掌握了法、德、希腊、拉丁、日、梵、满等多门语言;甚至还为陈寅恪编了一部梵文文法。以至于后来他与冯友兰赴欧游学时,一路与西人谈笑自如;这不曾留洋的小讲师那娴熟的英文法文,令留洋多年的冯大教授也自叹弗如。
那些年,北院9号的那盏灯,总是与14号的灯光隐然呼应,每每要在凌晨二三点才停歇。这正好就为那些暗夜往返的野兔、野猫和飞禽照亮了道路。
它同时照亮的还有灯的主人那特别的成才之路:他初则从吴宓治西洋文学,继则随陈寅恪习东方学,后又转入王国维所倾力的中国文史研究。几年悠游涵泳后,浦江清功力大进,终于将三巨头的心法集于一身。
浦江清虽用功极勤,下笔有神,治学却极谨严,轻易不做学术文章。在12年里,他的论文只有两篇。
数量虽少,质量却高。其《八仙考》一俟问世,各界大表钦服。
便是对学界大佬朱希祖都很不以为然的张荫麟也特地跑来祝贺。此文开始奠定了浦江清的学界地位。
很快,他那“文史并进、博览无涯”的名气,便在学界不胫而走。其实,他不仅国文好、洋文好,而且诗词俱佳,棋牌在行,曲艺精工,甚至数理天文也无所不通。
日后,浦江清久经酝酿,又推出了著名长文《词的讲解》。文章一出,朱自清、叶圣陶、吕叔湘、程千帆等名流均极表激赏,“盛称讲解之精”,以为在俞平伯名作《读词偶得》之上。
仅此一文,就奠定了他作为词学高手的地位。 那一阵,“清华双清”这两个著名的小个子,与修伟潇洒的“清华三荪”(金龙荪、陈岱孙、叶企孙)相映成趣,各擅胜场。
却说那时清华教师待遇极高,生活清闲,过的是“活神仙”的日子,故极受异性青睐。外文系钱稻荪教授是国内仅见的日文泰斗,又是浦江清的老师。
钱公对浦才华极是欣赏,不时邀其赴宴,好茶好酒款待。是时,钱家有女已长成,浦亦是大龄青年,钱氏之意不言自明。
对此,朋侪极为热心,甚至远在英伦的朱自清也不远万里写信促成好事,说:“钱公之美德,实为大家风范,即此何必他求哉!”吴宓对自家情事可谓“浪漫”得到家了,可是对弟子的婚事毫不糊涂,恨铁不成钢地说:择妻还须择丈人,能有这样的泰山,你还遗憾什么!谁知浦和当年吴宓一般无二:万事聪敏,单单是在情事上拎不清。气得吴大骂。
众人再三催促,浦再四推脱。其实他心里早已另有佳人。
这佳人便是燕京的一位才女。可惜浦江清几经追求,终是无果。
临末,女子托人捎话说其已有所属,请勿考虑。浦江清听了,沉默了半分钟,用英文说:“请告诉密丝蔡,我对她并无奢望,但愿保持一般友谊,希望能继续下去。”
尽管如此,他还是苦苦单恋,直到女子嫁作他人妇。 后来有一次相亲时,女方只小谈了一会儿,就借故告辞了。
理由是对方无长寿之相。不料,没几年,这女士自己却病倒先行了。
直到欧游回国后,浦江清才在松江老家结识了一位女子,与之携手。而这时,北国已经烽烟渐起。
抗战胜利,联大解体。浦江清这才回到老家。
他敲开门后,女儿立即急匆匆地向母亲汇报:“又来了一个姨夫!”原来他离家多年,女儿早已不识这“陌生人”了。这时的浦江清,已然憔悴瘦削,神采尽失,与先前判若两人。
浦江清家累已深,身体每况愈下;南方气候养人,不少名校也争相聘请。他终于决意留在东南。
不意此时噩耗传来:闻一多在昆明不幸遇刺。朱自清力单难支,立即催他返校。
家人反复挽留,他终是拒绝道:“系里正缺人,我怎能不去呢!”他立即北上,回到阔别多年的故地。在那熟悉的北院,他的邻居将有朱自清、刘崇鋐、曹靖华,有吕叔湘、杨业治、王瑶,还有王竹溪、华罗庚、余瑞璜和张青莲等。
是时,饱经蹂躏的清华园已经满目疮痍,万物萧条,杂花遍地,野兔横行。秋风徐来,落叶飘零。
在金灿灿的落叶中,浦江清带着女儿寂然前行。前边早已有人相迎了。
“来,快叫这位朱伯伯!”他说。女儿看到的是一位与父亲一样瘦小的男子。
“就是《背影》的作者朱自清朱伯伯吗?”她惊问。“是的,你也知道?”浦江清也吃了一惊。
可惜一年多后,这位《背影》的作者匆匆离去。几十年的刻苦用功。
1924 年7 月,燕园(原燕京大学校园,现为北京大学校园)为了向全校供水,急需建一座水塔。当时有人提议,在燕园的古典建筑群中应该建一座古塔式的水楼,才能使之与未名湖畔的风景相协调。因为古塔在中国古代多建于寺庙内,这个建议在当时颇有争议。后来校方向当时的社会名流征求意见,得到广泛赞同后才决定建立塔式水楼。时过境迁,在今天看来,当时一个颇有争议的建议,却成就了中国最高学府中永恒的经典。从此,北京大学的任何一个新建的建筑物都不能比博雅塔高,因为博雅塔是北京大学的象征!
博雅塔的设计参照了通州的燃灯塔。燃灯塔初建于北周,后几经毁坏,几经重修。因塔内供奉燃灯佛石雕像一尊,故称燃灯塔。博雅塔 “塔级十三,高二百八十尺,围百四尺,中空” ,高仅三十七米, 井深 164 尺,喷水高于地面十余尺,喷水量达每小时 16000 加仑 ( 合 60560 升 ) 。内部结构中空,有螺旋梯直通塔顶,除基座外全是用钢筋水泥建筑,设计精良。据说当时的建筑施工单位因估工不准造成亏损而倒闭,不得不三易其手。由于当时燕京大学校园内的建筑都是以捐款人的姓氏命名的,这座博雅塔主要是由当时燕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雅(当时居住在美国)捐资兴建的,所以被命名为 “ 博雅塔 ” 。
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源于周易乾坤二卦,卦辞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缘民国三年冬,梁启超先生来校演讲,讲题为「君子」,即以此辞为中心内容,激励清华学子发愤图强,并把此二卦辞作了如下的诠解: 「乾象言:君子自励犹天之运行不息,不得有一暴十寒之弊,且学 者立志尤须坚忍强毅,虽遇颠沛流离,不屈不挠;若或见利而进,知 难而退,非大有为者之事,何足取焉。
人之生子世犹舟之航海,顺风逆风,因时而异。如必顺风而后帆,登岸无日矣。
」 「坤象言:君子接物度量,宽厚犹大地之博,无所不载。君子责 己甚厚,责人甚轻。
孔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盖惟有容人之量 ,处世接物,坦然无所芥蒂,望之俨然,此所以为厚也,此所以为君子也。 」 接著,梁先生又引申勉励清华学生说,「清华学子,荟中西 之鸿儒,集四方俊秀,为师为友,相磋相磨,他年遨游海外,吸收新文明,改良我社会,促进我政治,所谓君子人者,非清华学草,今日 之清华学子,将来即为社会之表率,语、默、作、止,皆为国民所仿效,设或不慎坏习,惯之传行,急如暴雨,则大事偾矣。
深愿及此时机,崇德修学,勉为真君子,异日出膺大任,足以挽既倒之狂澜,作中流之砥柱,则民国幸甚矣!」 这次演讲以后,学校即以此八字为校训,作图制徽,永久流传。 。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24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