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貌双绝世,倾倒两帝王——花蕊夫人
中国历史上有四大美女与四大才女,早已深入人心。而要说起既有倾国倾城的容貌,又有超群绝伦的文才,美女与才女兼备的当首推花蕊夫人。
花蕊夫人,五代时后蜀君主孟昶的妃子,这有着芳香四溢名字的女人在历史上相传曾倾倒两朝帝王,一位是后蜀君主孟昶,王位是北宋开国君主赵匡胤。
明初学者陶宗仪在他的《辍耕录》一书中说:“蜀主孟昶纳徐匡璋女,拜贵妃,别号花蕊夫人。意花不足以喻其色。”
花蕊夫人聪慧贤淑,风情万种,不但貌比天仙,而且才华出众,擅长诗词。她的诗风清丽婉转,且多咏叹宫中琐事,与王遂的《宫词》有异曲同工之妙。她有百首词流传于后世,这就是有名的《花蕊夫人宫词》。难怪况周颐在《蕙冈词话》里说她才调冠时,非平常女子。
花蕊夫人生不逢时,红颜薄命。相传后蜀君主孟昶少年风流,为寻找不到美女而闷闷不乐。后来,有一心腹太监在青城探访得一位美女。这位美女风姿绰约,淡施粉黛,容颜绝世,给人一种空谷幽兰、自然淡雅之感。孟昶如获至宝,立即将其留在宫中,封为慧妃。慧妃喜欢芙蓉花和牡丹花,孟昶投其所好,马上为她修建了一座牡丹苑,还下令在城墙上种满芙蓉花,就连寻常百姓家也要家家栽种。每到芙蓉花开时节,成都城上花团锦簇,争奇斗艳,红如火,白似雪,远看如朝霞绚烂,近旁则花香沁人,孟昶感慨万千:“你真美呀!这芙蓉不足以形容你的柔媚,这牡丹不足以形容你的明艳,你是人中之花,花中之蕊。啊,朕封你为花蕊夫人。”至此,便有了花蕊夫人的美称。
花蕊夫人的诗作虽然大都描写宫廷生活杂事,但写得清新脱俗,灵巧生动,既没有胭脂气,也没有富贵俗气。诸如:
龙池九曲远相通,杨柳丝牵两岸风。
长似江南好风景,画船来往碧波中。
殿前宫女总纤腰,初学乘骑怯又骄。
上得马来才欲走,几回抛鞚抱鞍桥。
罗衫玉带最风流,斜插银篦慢裹头。
闲向殿前骑御马,横边摸过小桥头。
然而由于孟昶整日游乐,不理朝政,公元964年,宋太祖赵匡胤发兵南袭后蜀,蜀军不堪一击,很快就被攻破。孟昶只得自缚请降,成了北宋的阶下囚。花蕊夫人也在所难免,与孟昶一同被押解进京。一路上颠簸跋涉,苦不堪言,花蕊夫人在一处驿站的墙上提笔写到:
初离蜀道心将碎,
离恨绵绵。
春日如年,
马上时时闻杜鹃。
三千宫女皆花貌,
共斗婵娟,
髻学朝天,
今日谁知是谶言。
写罢,她已是泣不成声,泪下如雨,惶惶间弃笔而去。
到了汴京,宋太祖假意安抚孟昶,把他封为检校太师兼中书令、秦国公。
宋太祖一见花蕊夫人,喜爱不已,便将她收入宋宫。7天后,孟昶无缘无故暴死于宅第。花蕊夫人悲痛欲绝,在宫中挂上了孟昶的画像,以示纪念。后来,花蕊夫人怀着对孟昶的刻骨怀念和别离之悲在宋太祖面前口占一绝:
君王城上树降旗,妾在深宫哪得知?
十四万人齐解甲,宁无一个是男儿!
宋太祖听了,非但不恼怒,反而击节称赏,连声赞道:“卿真可谓是锦心绣口了!”后来,宋太祖死,赵光义继位,他早就对花蕊夫人垂涎三尺,此时就想逼她就范。花蕊夫人哪肯再度失身偷生,因此宁死不从,竟被恼羞成怒的赵光义一箭射死。
关于她的死,还有一种说法。她被宋太祖纳入后宫,依然怀念前夫孟昶,把孟昶的画像供奉在内宫,骗宋太祖说是《张仙送子图》(据说后人盛行供奉《张仙送子图》就是由此而来)。后来,她年老色衰,最后郁郁而死。一代艳后香销玉殒。
管宁割席
原文
管宁、华歆共②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砾不异,华捉③而掷④去之。又尝⑤同席读书,有乘轩冕⑥(miǎn)过门者,宁读书如故⑦,歆废书⑧出观⑨。宁割席⑩分坐,曰:"子非吾友也⑾。"
——《世说新语·德行第一》
译文
管宁和华歆同在园中锄草,看见地上有一片金,管宁仍依旧挥动着锄头不停,把它和看到瓦片石头一样没有区别,华歆高兴地拾起金片而后又扔了它。后来,他们同坐在同一张座位上读书,有个坐着华贵车辆带着官帽的人刚好从门前经过,管宁还像原来一样读书,华歆却放下书出去观看。管宁割断席子和华歆分开坐,说:“你再不是我的好朋友了。”
1.在齐太史简. 诠曰:此节第一例也.春秋鲁襄公之二十五年,即公元前548年,齐崔杼弑君光,太史书曰:“崔杼弑其君”,崔杼杀之;其弟又书,崔杼又杀之;其次弟又书,崔杼又杀之;太史兄弟以书崔杼弑而死者三人矣,其次弟仍书,崔杼知正义之终不可磨灭,乃止不杀.齐国史氏有别居于南境曰南史氏者,闻太史迭为崔杼所杀,恐正义不伸,乃执简(古代史编之单页,削竹为之,大者曰策,小者曰简,亦或浑言之)入齐都,欲继言之,至都,则崔杼已止不杀,其弑君之罪,已得书矣,乃还南境.太史兄弟,以生死争正义,固万世史官之模范,而南史氏特犯危难,欲与同殉,亦开野史稗官之典型矣. 2.在晋董狐笔. 诠曰:此第二例也.春秋鲁宣公之二年,即公元前607年,晋灵公欲杀赵盾,盾奔齐,其从子赵穿乃攻灵公于桃园弑之,赵盾犹未出境,闻之而返,亦不讨赵穿弑君之罪,太史董狐言曰:“赵盾弑其君”以示于朝,赵盾曰“非我也,穿也”董狐曰:“子为正卿,亡不出境,反不讨贼,非子弑君而何?”孔子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董狐之直言,敢犯危难与齐太史无异;惟赵盾能任咎,不似崔杼之怙恶残贼正义耳. 3.在秦张良椎. 诠曰:此第三例也.秦始皇之十七年灭韩,后九年,六国皆灭,遂兼天下.又三年,而有韩遗臣张良与壮士以铁椎行刺始皇于博浪沙中事,误中副车,良与壮士皆遁,始皇大怒,大索十日不得.又八年,而始皇死,又一年,而豪杰并起,复立六国,又三年,而项羽灭秦,杀韩王成.良乃佐汉高以灭项羽,为汉开国勋臣,封留侯,盖再为韩复仇矣.其以一弱书生,行刺威加一世之秦始皇,事为千古艳称,乃匹夫报国仇之佳话,故特著之. 4.在汉苏武节. 诠曰:此第四例也.汉武帝时,遣苏武使匈奴,匈奴欲武降,辱之,苦之,终不可得,乃使牧羊北海——今贝加尔湖——上.武持汉使者之节,凡十九年,节毛尽脱,至昭帝时始归.初,卫律、李陵皆以臣降匈奴,匈奴使劝武降,武不为动,陵乃叹曰:“嗟呼!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矣.”此事为使臣守节不逾之典型,故著之. 5.为严将军头. 诠曰:此第五例也.汉献帝建安十九年,刘备兵入蜀,欲取刘璋而代之,璋将严颜曰:“蜀中有断头将军,无降将军也.”然颜卒为降将;其行与言,实不相应,惟此言可采. 严颜投降之说是小说《三国演义》里的情节,实际上,并没有任何资料说明他真的投降了.陈寿的《三国志》为张飞做传中提到了破巴郡,捉严颜,也写了严颜说的那句“但有断头将军,无降将军.”后来只说张飞把严颜放了,并且引为宾客,并没有说严颜投降.还有一种传说,严颜听闻刘备攻破成都,自己引刀断头.做了名副其实的断头将军.《三国演义》的很多情节都是虚构的,包括后面严颜为刘备立下战功,这些都是不见史实的. 6.为嵇侍中血. 诠曰:此节六例也.晋惠帝时,八王称兵争攻,成都王颖之兵犯惠帝乘舆,杀侍中嵇绍于帝前,血溅帝衣,侍臣请涤之,帝曰:“此嵇侍中血,勿浣也.”此为护主之危,以身殉职之例,故著之. 7.为张睢阳齿. 诠曰:此第七例也.唐玄宗天宝年,安禄山、史思明,相继反于河北,僭称燕帝,陷两京,唐室不绝如缕.其时,集平贼收京之勋者,有郭子仪、李光弼将帅,功未能成,以身殉国者,则以张巡、颜杲卿为最显.此例举张巡,下例举颜杲卿,皆安史之乱中之讨逆死节者也.张巡与许远共守睢阳,捍蔽东南,使贼不得扰江淮,安史乱中,淮南竟无恙,巡等之功也.其事详载两《唐书》及《资治通鉴》,又庙祀所在多有,忠烈见于吟咏.千年以来,几于妇孺皆知矣, 8.为颜常山舌. 诠曰:此第八例也.安禄山反于燕蓟,河北诸城望风而靡,常山太守颜杲卿与平原太守真卿起兵讨贼,杲卿初为禄山所荐,至是伸大义讨之,兵败被执,不屈,贼割其舌,犹骂而死,此为忠于国家,不顾个人之例,故著之.真卿后亦为僭号楚帝之李希烈所杀,年八十矣. 9.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 诠曰:此第九例也.东汉末年,海内大乱,管宁避地辽东,以清操自励,人皆化之,其衣冠为世则效,赤犹郭泰巾,见重于时也.宁少与华歆为友,后察歆急于荣利,遂割席分座,至是华歆果事曹操,助曹氏篡汉而宁始终高节,千古称为完人,此贞洁不染污世之例,国家元气所寄也,故特著之.管宁事详《三国志·魏书》卷11. 割席分座事见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第一》.郭泰事见《后汉书》卷98. 10.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 诠曰:此第十例也.汉室失驭,曹操据中原,挟汉帝,其子丕遂篡汉而号魏,孙策据江东,弟权继之,遂建吴国.惟刘备以汉宗室保有蜀益,乃汉室之绪余也.诸葛亮生当是时,知曹孙二氏皆不利于汉,故高蹈不仕,其兄瑾事权,而亮未尝通名焉.及刘备躬往求贤,三顾而后出,知备为汉胄,事之无害于道义也.故诸葛亮出处之正,千古称之.曹丕既篡汉,备乃即帝位,以续汉统,是为昭烈皇帝.昭烈将崩,托嗣君禅于亮,亮尽心辅弼,先平南蛮,使蜀无内忧;又东结好于吴,使蜀有与国;然后大举伐魏,申“讨贼”之义,其出师之《表》,十二段,忠谠之忱,洋溢楮墨,使千载下读者,想见其为人,真谋国进谏之。
“文王梦飞熊”这一传说流传了大约几千年了,《封神演义》对这一传说描写比较详尽;周文王下令建了一座祭祀用的坛,起名叫“灵台”,竣工之日文王与群臣设宴庆贺,晚上就寝在灵台上。书中描写:“文王与众文武在灵台上设宴,君臣共乐。席罢之后,文武在台下安歇,文王台上设绣榻而寝。时至叁更,正值梦中,忽见东南一只白额猛虎,胁生双翼,向帐中扑来,文王急叫左右,只听台后一声响亮,火光冲霄,文王惊醒,吓了一身香汗,听台下已打叁更,文王自思此梦主何吉凶,待到天明,再作商议。有诗为证:“君臣共乐传杯盏,夜梦飞熊扑帐开;龙虎风云从此遇,西岐方得栋梁才。” 第二天一个叫散宜生的大夫给文王圆梦,宜生曰:“昔商高宗曾有飞熊入梦,得传说於版之间。今主上梦虎生两翼者,乃熊也。”这个“飞熊”就是指的姜子牙。姜子牙,姓姜名尚,道号飞熊。当时姜子牙正在:“短竿长线守溪,这个机关那得知;只钓当朝君与相,何尝意在水中鱼。” 姜子牙钓鱼用的是直钩,并且不听樵夫劝说:“宁在直中取,不向曲中求;非为锦鳞,只钓王侯。”
由此看来,古时虎、熊都是吉祥之物,《三国演义》里董卓的精锐部队就称“飞熊军”。但不知为何,演变到现在,“虎”仍然虎虎生威,“熊”却一天天熊了下去,特别是加一个“狗”字,那更是惨不忍睹的变成了“狗熊”;是英雄是“狗熊”拉出来遛遛,这狗熊成了“英雄”的反义词。股市也欺负“熊”,股市好了是“牛”市,股市大跌就是“熊市”。连骂人的话都是:你这熊样!凡是带“熊”字的词语,都带贬义,好在“虎背熊腰”这一成语带点正面意思。
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中国古代的史官制度,也是对皇权的一种制约力量。
《孟子·滕文公下》云:“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说的是史书对大臣的制约作用;而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则进一步引董仲舒的话说,《春秋》还是“贬天子”的著作,说明史书对国君同样是有制约作用的。 文天祥在《正气歌》里,将“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作为天地间正气的表现之一。
这两则古代史官故事,都高扬了一种誓死捍卫史官直书实录传统的精神。齐太史的故事,见之于《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说的是,齐国的大臣崔抒弑其君齐庄公,齐太史乃秉笔直书:“崔抒弑其君。”
崔抒就杀了齐太史。“其弟嗣书,而死者二人。
其弟又书,乃舍之。南史氏闻太史尽死,执简以往,闻既书矣,乃还。”
我们今天看这则故事,仍然不免有一种热血沸腾的感觉,为了维护记史的直书实录传统,齐国的太史们一个接一个地视死如归,这是用鲜血换得的史书上的真话,以及伟大的直书实录的史学传统! “董狐笔”的故事是说,晋灵公是个昏君,而晋国正卿(宰相)赵盾是个正直的大臣,经常谏劝晋灵公。晋灵公嫌赵盾碍手碍脚,派刺客去暗杀赵盾。
赵盾只得出走,不过在尚未逃出境外时,赵盾的族人赵穿便起兵杀了晋灵公。晋太史董狐便在史书上写道:“赵盾弑其君”,并且“示之于朝”。
赵盾对董狐说:“我并未弑君。”董狐说:“你是正卿,逃亡没有出境,国君被杀了,你回来后又并未法办弑君的人,当然就等于是你弑君了。”
赵盾毫无办法,只好叹口气,听任董狐写自己弑君了。后来孔子称董狐为“良史”;同时,孔子也认为,赵盾不干涉史官秉笔直书的权力,也是“良大夫”。
这个故事记载于《左传·宣公二年》。董狐不畏权势、坚持直书实录的史笔传统,自古以来,是史家以及一切士人的榜样。
这种直书实录的传统,不但保证了我国有着一以贯之的真实记载史事的大量历史著作,而且,这类历史著作对国君、大臣来说,多少总要使他们有所顾忌——担心坏事被记载于史册,从而遗臭于后世,从而也就产生了某种制约力量。 中国古代还有一个规定,皇帝是不能看史官所记的关于他自己的实录的。
这也是为了保证史官能真正秉笔直书国君功过善恶的一个制度。《贞观政要·文史第二十八》记载,贞观十三年(639年),褚遂良为谏议大夫,兼记起居注。
唐太宗问他起居注里记些什么,并且提出想看褚遂良所记的内容。褚遂良回答说,现在的起居,就是古代的左右史,“以记人君言行,善恶必书,庶几人主不为非法,不闻帝王躬自观史。”
这就是说,褚遂良坚持原则,不让皇帝观看史官所记的内容。 文天祥《正气歌》中,他所列举的“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的几个忠臣烈士,其中有“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颜常山舌”是指颜杲卿舌断仍喷血骂贼的壮烈事迹,而“张睢阳齿”,则讲得是唐将张巡固守睢阳,以身徇义的浩然正气。
张巡,邓州南阳人。史书称其“博通群书,晓战阵法。
气志高迈,略细节不以庸俗合,时人叵知也。”开元末年,他考中进士,显然是个文武双全的材料。
先为清河县令,政绩斐然。任满还长安,有人劝他巴结一下当朝显贵杨国忠。
张巡嗤之以鼻:“此人掌权绝非国家福祥之兆,怎能去攀附他呢。”不久,又被调往真源当县令,到任后就立即捕杀当地土豪华南金,威振方,人民敬戴。
天宝十四年安禄山起后叛乱,连连攻陷宋州、曹州等地,谯郡太守杨万石降于贼军,逼张巡为长史,派他西去迎接贼军。张巡不受命,率属吏哭于玄元皇帝庙,感召众人,起兵抗击叛军,得众千余人。
当时,雍丘(今河南杞县)县令令狐潮想率众投降贼军,下属百余人不从,全被令狐潮绑在一堆准备杀掉。恰值叛军薄城,令狐潮出去接应,被绑的义士们乘间解脱绳索,杀掉看守士卒,迎张巡等人入城。
张巡等人在城头上杀掉反贼令狐潮的妻子儿女,率兵拒战。 令狐潮愤怒至极,带上万贼兵猛攻雍丘,城内唐兵仅二、三千人。
面对惊恐之众,张巡对诸将说:“令狐潮等人对城中军情一清二楚,肯定有轻我之心。我们出其不意出击,肯定会让敌军惊溃,乘胜追击,定能大败他们。”
张巡就派千余人守城上,自己为前驱,以余军分成数队突然冲出城,令狐潮的贼军猝不及防,一时退却。转日。
叛军又猛然攻城,张巡在城上搭建防护楼橹,用柴火烧油烧掉敌军攻具无数,令对方不能近城,并不时乘间攻出城外,杀敌甚众。两个多月内,大小数百战,唐军甲不卸身,负伤战斗,最后竟打得令狐潮四万贼军掉头而逃。
唐军乘胜追击,差点生擒令狐潮。恼羞之下,令狐潮增兵又来,重新围城。
令狐潮与张巡是老相识,在城下劝诱张巡:“朝廷现在兵不能出关,天下大势已去,您以老弱残兵守此危城,尽忠无主,不如投降下城与我共图富贵。”张巡答言:“从古义来讲,君主杀掉父亲,为臣为子的不能报怨。
您以妻儿被杀怨恨朝廷,借贼之力想要报复,可以预见您最终一定为朝廷所戮,而且百世骂名难逃!您平生以忠义自诩,今日之事,忠义何在!”令狐潮羞愧而去。 由于当时各地交通隔绝,城中有六名将领暗中联合,一起到张巡面前表示说已。
管宁割席
三国时候,魏国有个孩子叫管宁。他16岁那年,父亲去世了,家里的日子过得更加清贫。亲戚们看到这种情景,有的给他送来衣服,有的给他送来了粮食。管宁的心里特别感动,他对亲戚们说:“谢谢你们的好意,我要靠自己的劳动来养活自己,请你们把这些东西全都拿回去吧!”
从此,管宁离开了家。他一边给人家干活,一边到处寻找有学问的老师,学习知识和本领。后来,他终于找到了一位有学问的老师。
这位老师有很多学生,其中有一个叫华歆。初来乍到,华歆对他非常亲近,他俩就成了好朋友,学习的时候,两人坐在一张席子上。
有一天,管宁和华歆正并排坐在一张席子上读书,忽然,外面传来一阵锣声。学生们都知道,这准又是哪个大官从这儿路过。大家都习以为常了,没有一个去看热闹的。只有华歆一个人坐不住了,“噌”的一下站起来,跑出去了。这个大官不光前面有鸣锣开道的,还有一个威风凛凛的仪仗队。他在仪仗队的簇拥下,坐着一顶八人抬的大轿子,慢慢悠悠地走着。华歆一动不动地看着,看得眼都直了。
直到大官走出好远,华歆才回到书房里。他根本不管别人愿不愿意听,就放开嗓子嚷了起来:“哎呀,瞧瞧人家的排场,多么气派,多么威风呀!”
这时候,管宁什么话也不说,他找来一把小刀,把他和华歆坐的席子“哧啦”一下割成了两半。
华歆一看,纳闷地问:“哎,我说管宁,你这是干什么?”
管宁没好气地说:“你读书只是为了做官发财,没有一点为国为民的思想。你我志向不同,从今以后,咱们别坐在一张席子上了,你也不再是我的朋友了。”说完,管宁又专心读起书来。
【天涯博客】本文地址 /blogger/post_show.asp?BlogID=1452842&PostID=14857958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21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