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书房”是“满清皇子皇孙上学读书的地方”。清道光之前,叫“尚书房”,道光年间奉旨改为“上书房”。上书房位于乾清门内东侧南庑,建于雍正初,门向北开,共五间,凡皇子年界六龄,即入书房读书,一般派满汉大学士一人或二、三人为上书房总师傅,并设汉文师傅若干人,称为“谙达”的满蒙师傅若干人,均多以贵臣充任,又有内外谙达之分,内谙达负责教授满蒙文,外谙达教授骑射。总师傅有事则来,不必日日入值。师傅们轮流入值,与皇子皇孙们相见,仅以捧手为礼而不下跪。每日寅时(凌晨3:00-5:00)来到书房早读,卯时(凌晨5:00-7:00)开课,午时(11:00-13:00)下学。各大节日放假一天,暑期上半课。
应该不存在此人
1、《上书房》剧情介绍 第四十七集 大结局
三阿哥、五阿哥和田师傅蒙骗皇上,陷害四阿哥的种种事情,也随之真相大白。三阿哥和五阿哥最终也被四阿哥的真情和胸怀所打动,道义融化了邪恶,上书房继续陪伴他们走过少年走过青年,一步步走向成熟。
四阿哥到朱师傅家,知道慧如真的去世了,伤心地守在慧如的房间不肯离开半步。四阿哥在慧如房间守了两天,想了许多,最终他想明白了,他懂得了慧如离开的背后,他不能再辜负慧如的心了。敦儿把慧如未绣完的荷包,绣好交给四阿哥,四阿哥深切地望着敦儿,仿佛听到了慧如在说,这是四阿哥这辈子最需要的女人。四阿哥从来没有这样好好地看过这个熟悉的女孩,这个无时无刻不在牵挂他帮助他的女孩。四阿哥和敦儿的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天空开始飘起了雪花,两人走在了雪中。未来的路还很漫长,他们要牵手走过。
窗外飘满雪花,上书房也迎来了一年当中难得的宁静,因为上书房一年只停五天,过了这一天,阿哥们又得天没亮就开始到书房读书了。
2、慧如是病死的。(46集:慧如的病情严重,慧如娘、朱师傅和允袐都赶到了富察家,大夫宣告无法医治。慧如拿出了一个没有绣完的荷包交给了敦儿,慧如告诉她这是给四阿哥的,她让敦儿继续绣完,敦儿伤心地哭了起来。慧如走了,她带着众人的理解走了,她带着四阿哥感天动地的爱微笑地走了。)
3、《上书房》:讲述了乾隆青少年时代在上书房读书的一段故事。乾隆虽然很早就被朝野上下,包括雍正本人视为未来帝位的不二人选,但是,他在成长过程中,也经历了很多的挫折、磨难和痛苦。
阮籍对世俗礼教十分憎恶,对待母亲却十分孝顺,但又与众不同。他母亲病死的时候,阮籍正在和别人下围棋。对手得知他母亲去世的消息,就劝他终止棋局。他却非要把棋下完为止。
阮籍回到家中,一口气喝下了两斗酒,之后便放声痛哭,吐血不止。服孝期间,阮籍日渐憔悴。裴楷前来吊丧,看见阮籍发如乱草,匍匐于地,一脸的醉意。于是,便自顾自走入灵堂,在灵前哭祭。
裴楷走的时候,没有和阮籍打招呼。于是有人就问他:
“吊丧的人总是等主人开始哭泣后才行哭拜的祭礼,然而现在阮籍都不哭,你为什么要哭?”
裴楷回答说:“阮籍厌恶名教礼法,而我却不然,自然要遵守世俗的礼仪。”
第二天,嵇喜来吊丧的时候,阮籍不但不打招呼,反而白眼相加。嵇喜见阮籍蔑视自己,心中不悦,在亡者灵前拜了一拜就走了。
嵇喜回到家中,将此事告诉弟弟嵇康,认为阮籍太傲慢无礼。嵇康安慰他说:
“阮籍这个人就是这样,看不起那些热衷于功名利禄的人,凡是这种人,他都以白眼相对,你也不必放在心上。”
然后,嵇康便带着一坛酒和一张琴,前往阮籍家中吊唁。阮籍看到嵇康来了,神色缓和了很多,以青眼相对。
嵇康看到阮籍骨瘦如柴,面色蜡黄,知道他是因为丧母之痛而哀伤过度,但却并不忙着安慰他,只是和他对饮抚琴,以此来缓解阮籍心中的悲痛。
由于阮籍常常白眼相对,使遵从礼法的人十分厌恶他,幸亏他常用喝醉的办法避开冲突,才得以善终。
后来,人们便用“青眼、垂青”表示对人的尊重或喜爱,用“白眼”表示对人的轻视或憎恶。
恩德武威同时并用,是古来将帅、君王所重视的统御谋略之一。《百战奇法·爱战》云:“凡与敌战,士卒宁进死,而不肯退生者,皆将恩惠使然也。”《孙子兵法·地形篇》云:“视士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孙武认为,统御部卒,必须用恩威并施之谋。“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譬若骄子,不可用也。”
典故1:李靖是唐初杰出的军事家。当初李渊任隋朝官员镇守太原时,与李靖有矛盾,李渊准备起兵反隋时,李靖曾想告发他。后来,李渊占领长安捉住了李靖,差点把他杀了,因李世民求情才得以免死,可见李渊与李靖之间存在恩怨瓜葛。616年,李渊令李靖征讨萧铣,李靖初战有功,李渊不计前嫌,论功行赏,使李靖深为感动。后来李靖在战争中又有失利,李渊大怒,严斥李靖贻误战机,要将他处斩,这时,又有人为之求情,李渊又放了他一马,使李靖对李渊感恩戴德,忠心耿耿。李靖决心戴罪立功,620年,李靖率800精锐大败开州(今四川开县)蛮族首领冉肇则,俘5000多人,乘胜收复开州、通州,为李渊夺取西南立下了汗马功劳。
典故2:三国时期,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故事,也是运用恩威并施策略的典范。蜀后主建兴三年(225年),诸葛亮领兵声讨南中(今云南曲靖一带),马谡对诸葛亮说,南中一带的军民倚仗地势险阻,一直不服蜀汉统治,我们现在攻破南中易如反掌,但是在我们离开之后,他们还是会叛变,所以,我们不如攻心为上,以心战治之。诸葛亮采纳了马谡的建议,当年5月份渡泸水(今云南保山县西北),擒拿了孟获,为了彻底征服孟获的心,诸葛亮故意把自己排兵布阵的方略摆给孟获看,孟获不以为然,说初次与诸葛亮打交道,不明虚实,只要像这样的阵势,我肯定能取胜,于是诸葛亮放了孟获,孟获不久又领兵来战,又战败而归,被诸葛亮俘住,就这样擒了放,放了擒,连续七次,直到第七次再放孟获时,他却不肯离去,说诸葛亮是天威,南中不再反了,孟获的心被攻下了。然后,诸葛亮把南中各地的首领召集起来,宣布南中各地继续为他们管辖,蜀军不设官,不留兵,并将随军的衣物、粮草捐献给了当地官兵,以补偿连年战争给百姓造成的损失,得到了南中军民的拥护。从此,夷汉相安无事。
她有她的优点,但不得不承认她也有她致命的缺点:她的自私,她的不懂感恩,她所谓的率性而为。
是,对待四阿哥,她是极好的~~~对待小狗子、对待爹娘,她也很好~~ 但,对待朋友,她则是只知索取,从不懂得换位思考。做到她想要的,她便高兴,做不到,她便冷面相对,甚至口不择言。
这些不是她的优点能掩盖的,毕竟,这世上,不只是她和四阿哥俩人,又凭着什么让别人理所当然的甚至冒着搭上身家性命的危险为着自己的幸福奔走~~~ 她不见得是生活在敦儿的光芒下,同意茶茶说的,就感情而言,敦儿才是生活在她的身后~~ 而慧如的“没有好结果”,则是时代背景和她自身的性格共同造就的。在那样一个时代,这样的爱,必定是悲剧收场。
说个题外话:慧如这样的性格,在现在这个时代也不见得招人喜欢,若是这样对待朋友,再善良怕也少有人敢靠近了~~。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24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