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逖(266-321),东晋初期著名的北伐将领。
成语,闻鸡起舞。意为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
典出自《晋书·祖逖传》:“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传说,祖逖年青时就很有抱负,每次和好友刘琨谈论时局,总是慷慨激昂,满怀义愤,为了报效国家,他们在半夜一听到鸡鸣,就披衣起床,拔剑练武,刻苦锻炼。
成语,中流击楫。比喻立志奋发图强。
典出自《晋书·祖逖传》:“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
译文:祖逖手敲船桨(中流击揖),向众人发誓说:“祖逖此去,若不能平定中原,驱逐敌寇,则如这涛涛江水,一去不返!”
赫耳墨斯是希腊名字,墨丘利是罗马名字
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他看见宙斯的雕像,问道:“值多少钱?”雕像者说:“一个银元。”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雕像者说:“还要贵一点。”后来,赫耳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于是问道:“这个值多少钱?”雕像者回答说:“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饶头,白送。”
相传他刚降生不久,还是个睡在摇篮里的孩儿,有一次他趁母亲没有发觉,就挣脱了襁褓,溜出山洞,杀死了一只大乌龟,用乌龟的壳、三根树枝和几根弦做成了第一架七弦琴。还有一次他跳出山洞,在皮埃里亚山谷,偷走了阿波罗的50头牛,为了不留痕迹,他把牛脚绑上苇草和树枝。当他赶着经过玻俄提亚时,遇到了一位老人,他让老人不要告诉别人。可他后来又不放心,于是又变成另一个模样找到老人,问他是否看见一个小孩赶牛走过,老人不知内情,就告诉了他小孩的去向,赫耳墨斯十分生气,就把老人变成了石头。随后,他回到森林,继续把牛往前赶,到皮洛斯后,他杀了两头牛祭神,其它的藏于山洞,他若无其事回到母亲住的地方,爬进摇篮。可母亲发觉了他的行动,就责备他太鲁莽,并担心阿波罗会报复他们。果然阿波罗发现自己的牛被盗后,就向赫耳墨斯找来,宙斯命令赫耳墨斯交还牛群。当阿波罗拉着自己的牛出山洞时,赫耳墨斯正坐在山洞口的石头上弹琴,美妙琴声使阿波罗异常陶醉,他竟然答应用牛换琴,赫耳墨斯终于还是得到了这些牛。
据说他在尼罗河畔散步时,脚触一物发出美妙的声音,他拾起一看,发现原是一个空龟壳内侧附有一条干枯的筋所发出的声响。墨丘利从此得到启发,而发明了弦乐器。虽说后人考证在墨丘利以前就已经有了弦乐器,但也可能是由此得到了启发。
从前,有个樵夫在河边打柴,不小心斧子掉进河里,他伤心地坐在岸边痛哭。赫耳墨斯正好从此经过,问明他哭的原因,很可怜他,跳进河里去捞斧子。第一次,他捞上来一把金斧子,樵夫说不是他的;第二次,他捞上来一把银斧子,樵夫又说不是;第三次,他把樵夫的斧子捞上来,对方认可了。赫耳墨斯看樵夫为人诚实,将三把斧子都给了他。
樵夫回到家,把事情的经过讲给伙伴们听。有个伙伴也想得到好处,便拿上一把斧子,去河边砍柴,没砍几下就故意把斧子丢进河里,然后坐在那里哭。不久,赫耳墨斯出现了,问他出了什么事,他回答说丢了斧子。赫耳墨斯捞起一把金斧子来,问是不是他的。这个人立刻说是自己的。赫耳墨斯明白了他的用意,不但没有给他金斧子,就连他掉进河里的那把斧子也不管了
他们的国王伊那科斯有一个如花似玉的女儿,名叫伊娥。有一次,伊娥在勒那草地上为他的父亲牧羊,奥林匹斯圣山的主宰宙斯一眼看见了她,顿时产生了爱意。诸神之母赫拉是宙斯的妻子。赫拉早已熟知丈夫的不忠实,对凡人或半神的女儿滥施爱情,于是将伊娥变作为小乳牛,并由一百只眼睛的阿耳戈斯看守。宙斯就派赫耳墨斯去救,赫耳墨斯用笛声和故事使得阿耳戈斯睡觉,并救了伊娥。
伊娥逃到了现在的埃及,宙斯为了救她,他即刻来到赫拉那里,偷了她的红纹石,使恢复伊娥的原形,并消除了她的忧郁。就在尼罗河的河岸上,伊娥为宙斯生下了一个儿子厄帕福斯,他后来当了埃及国王。当地人民十分爱戴这位神奇地得救了的女人,把她尊为伊西斯女神。伊娥作为女君主统治埃及很长的时间。
“一字师”的典故,源于宋人计有功的《唐诗纪事》,亦见于宋人陶兵的《五代史补》及宋人魏庆之的《诗人玉屑》。
他们记载的都是同一个故事: 唐代诗人郑谷的诗文写得非常好,尤其《鹧鸪诗》写得更是超群出众。因此,人们称他为“郑鹧鸪”。
他的朋友齐已是个和尚,也很喜欢写诗著文。有一次,齐已带了自己写好的一首《早梅》诗前去请教郑谷,当郑谷看到“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的时候,总觉得有些不妥,经过仔细琢磨、反复推敲,改来改去还觉不形象,最后认为把“数枝”改为“一枝”更能体现出梅花的早开来。
齐已听了以后非常佩服郑谷的匠心独运,深深地向郑谷表示谢意。当时写诗作文的人,都佩服郑谷把齐已的诗只改换了一个字,就使整首诗显得确切生动,于是“人以郑谷为一字师”。
后来,人们就用“一字师”指代那些为人改正一个字而使全篇文章生辉者,后也泛指诗文的改正者。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鸟尽弓藏,兔死狗烹 (niǎo jìn gōng cáng,tù sǐ gǒu pēng) 解释:烹:煮烧。
飞鸟打尽,弓被搁置不用;兔被捕杀后,猎狗则被烹食。比喻事情办成,功臣被害。
出处:鲁迅《立此存照》:“倘有不识时务者问:‘如果那时并不鸟尽弓藏,兔死狗烹,而且汉人也配享太庙……则将如何?’我觉得颇费唇舌。” 典 故春秋末期,吴、越争霸,越国被吴国打败,屈服求和。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任用大夫文种、范蠡整顿国政,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使国家转弱为强,终于击败吴国,洗雪国耻。吴王夫差兵败出逃,连续七次向越国求和,文种、范蠢坚持不允。
夫差无奈,把一封信系在箭上射入范蠡营中,信上写道:“兔子捉光了,捉兔的猎狗没有用处了,就被杀了煮肉吃;敌国灭掉了,为战胜敌人出谋献策的谋臣没有用处了,就被抛弃或铲除。两位大夫为什么不让吴国保存下来,替自己留点余地呢?” 文种、范蠡还是拒绝议和,夫差只好拔剑自刎。
越王勾践灭了吴国,在吴宫欢宴群臣时,发觉范蠡不知去向,第二天在太湖边找到了范蠡的外衣,大家都以为范蠡投湖自杀了。可是过了不久,有人给文种送来一封信,上面写着:“飞鸟打尽了,弹弓就被收藏起来;野兔捉光了,猎狗就被杀了煮来吃;敌国灭掉了,谋臣就被废弃或遭害。
越王为人,只可和他共患难,不宜与他同安乐。大夫至今不离他而去,不久难免有杀身之祸。”
文种此时方知范蠢并未死去,而是隐居了起来。他虽然不尽相信信中所说的话,但从此常告病不去上朝,日久引起勾践疑忌。
一天勾践登门探望文种,临别留下佩剑一把。文种见剑鞘上有“属楼”二字,正是当年吴王夫差逼忠良伍子胥自杀的那把剑。
他明白勾践的用意,悔不该不听范蠡的劝告,只得引剑自尽。
词 目 中流击楫 发 音 zhōng liú jī jí 释 义 击:敲打;楫:浆。
比喻立志奋发图强。 出 处 《晋书·祖逖传》:“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
’” 击楫中流 也作“中流击楫”,楫,船桨。出自《晋书·祖逖传》:“(逖)仍将本留徙部曲面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
’”即东晋大将祖逖率部渡江,当船行到江中时,他敲着船桨发誓说,不收复中原,决不生还。后借指决心报效祖国,收复失地。
文天祥《贺赵侍郎月山启》:“慨然有神州陆沉之叹,发而为中流击楫之歌。”宋人赵善括《满江红·辛卯生日》:“颖脱难藏冲斗剑,誓清行击中流楫。”
又称“中流誓”,如陈亮《念奴娇·登多景楼》:“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 自从匈奴人占领中原,北方有许多人避难到南方来。
刘琨的好友祖逖也带了几百家乡亲来到淮河流域一带。在逃难的行列中,祖逖主动出来指挥,把自己的车马让给老弱有病的坐,自己的粮食、衣服给大家一起吃用。
大家都十分敬重他,推他做首领。 到了泗口(今江苏清江市北),祖逖手下已经有一批壮士,他们都是背井离乡的北方人,希望祖逖带领他们早日恢复中原。
当时,司马睿还没有即皇帝位。祖逖渡江到建康,劝琅琊王司马睿说:“晋朝大乱,主要是由于皇室内部自相残杀,使胡人乘机会攻进了中原。
现在中原的百姓遭到敌人残酷迫害,人人想要起来反抗。只要大王下令出兵,派我们去收复失地。
那么北方各地的人民一定会群起响应。” 司马睿并没有恢复中原的打算,但是听祖逖说得有道理,也不好推辞,勉强答应他的请求,派他做豫州(在今河南东部和安徽北部)刺史,拨给一千个人吃的粮食和三千匹布,至于人马和武器,叫他自己想办法。
祖逖带着随同他一起来的几百家乡亲,组成一支队伍,横渡长江。船到江心的时候,祖逖拿着船桨,在船舷边拍打(文言是‘中流击楫”),向大家发誓说:“我祖逖如果不能扫平占领中原的敌人,决不再过这条大江。”
他的激昂的声调和豪壮的气概,使随行的壮士个个感动,人人激奋。 到了淮阴,他们停下来一面制造兵器,一面招兵买马,聚集了两千多人马,就向北进发了。
祖逖的军队一路上得到人民的支持,迅速收复了许多失地。当时,长江以北还有不少豪强地主,趁中原大乱的机会,占据堡坞,互相争夺。
祖逖说服他们停止内争,跟随他一起北伐,对不听号令、依附敌人的,就坚决打击。祖逖的威望就越来越高了。
刘琨在北方听到老朋友祖逖起兵北伐,也很高兴,说:“我夜间枕着兵器睡觉等天亮,就是一心要消灭敌人。现在祖逖跑到我前面去了。”
公元319年,陈留地方的豪强地主陈川投降后赵国主石勒,祖逖决定发兵进攻陈川。石勒派兵五万援救,被祖逖打得大败。
接着,后赵的将领桃豹和祖逖的部下韩潜又争夺蓬陂(在河南开封市附近)城。战斗了四十天,相持不下,双方的军粮都发生了困难。
有一天,祖逖用布袋装满了泥土,派一千多名兵士扛着,运到了晋营,装作运粮的样子。最后又派了几个兵士扛着几袋米,运到半路上,故意停下来休息。
桃豹在赵营内看到晋兵运来那么多的米,自然眼红,就趁晋兵休息的时候,派了大批兵士来抢。晋兵丢下米袋就逃。
赵营里早已断了粮,抢到了一点米,只能够勉强维持几天,但是大家看到晋营里军粮那么充足,军心就动摇起来了。桃豹赶快派人向石勒求救。
过了几天,石勒派了一千头驴子装运了粮食接济桃豹。祖逖早就探得情报,在路上设下伏兵,把后赵的粮食全部截夺下来。
这样一来,桃豹再也支持不住,连夜放弃阵地逃跑了。 祖逖领导晋兵艰苦斗争,收复了黄河以南的全部领土,后赵的兵士陆续向祖逖投降的也很多。
晋元帝即位后,因为祖逖功劳大,封他为镇西将军。 祖逖在战斗的艰苦环境中,和将士们同甘共苦,自己的生活很节约,把省下的钱尽量帮助部下。
他还奖励耕作,招纳新归附的人。即使是跟自己关系疏远和地位低下的人,他也同样热情地对待。
生地的百姓都很拥护他。 有一次,祖逖举行宴会招待当地父老。
人们高兴得又是唱歌,又是跳舞。有些老人流着眼泪说:“我们都老了,今天能够在活着的日子里看到亲人,死了也可以闭上眼睛了。”
祖逖一面操练士兵,一面扩大兵马,预备继续北伐,收复黄河以北的国土。哪儿想到昏庸的晋元帝对祖逖竟放心不过,怕祖逖势力太大了不好控制,派了一个戴渊来当征西将军,统管北方六州的军事,叫祖逖归他指挥。
祖逖辛辛苦苦收复失地,反而受到朝廷的牵制,心里很不舒坦。 不久,祖逖听说他的好友刘琨在幽州被王敦派人害死,又听说晋元帝跟王敦正在明争暗斗,心里又是忧虑,又是气愤,终于得病死了。
豫州的男女老少听到祖逖去世的消息,像死了自己的亲人一样伤心。 祖逖虽然没有完成恢复中原的事业,但他那中流击楫的英雄气概,一直被后代的人所传诵。
长安乞者(乞者说) 长安大道①,有乞者焉,蒙袂辑屦②,若哭若呼,既醉既饱,其歌呜呜。
行者顾而笑曰:“乞何先号啕而后笑也?”乞者应曰:“我之乞异于人之乞:我乞之物,革食豆羹③;人乞之物,白璧黄金。我乞之时,白日堂堂④;人乞之时,昏夜皇皇⑤。
我乞之处,通衢旷野⑥;人乞之处,玉堂金马⑦。 我乞之时,箕踞袒腹⑧;人乞之时,蛇行匍匐⑨。
我乞之后,高卧而已;人乞之后,叱咤自喜⑩。由是观之,人乞乎,我乞乎?……子徒知我之先号啕而后笑,而不知人之先笑而后号啕也。”
行者曰:“夫夫也 ⑾,殆隐于乞者与!”追而谢之 ⑿,不顾而去。 (节选自清尤侗《鹤栖堂文集》) [注释]①长安:唐代首都,今陕西西安市。
此处为泛指。②蒙袂辑屦:袂(mèi),衣袖;屦(jù),麻、葛等制成的单底鞋。
蒙袂,用袖子蒙住脸,意思是不愿见人;辑屦,拖着鞋不使脱落,形容十分困乏。③箪食豆羹:箪(dān),竹制或苇制的盛器,常用以盛饭;豆,古代食器,高足之碗。
④堂堂:大貌,此处形容光亮。 ⑤皇皇:显明,此处形容昏黑。
⑥衢(qú):四通八达的道路。⑦玉堂金马:玉堂,官署名;金马,汉代官门名,为官署之门。
⑧箕踞:坐时两脚伸直岔开,形似簸箕。⑨蛇行匍匐:像蛇一样伏地爬行。
匍匐(púfú),伏地而行。⑩叱咤自喜:叱咤,本义为怒斥;呼喝。
此处作口中发声解,用以形容沾沾自喜。⑾夫夫:这个人。
⑿谢:认错,道歉。 [译文]长安城的大路上,有个乞丐,他用衣袖蒙住脸,而且?拉着鞋,嘴里好像在哭在喊,等到喝足吃饱后,他呜呜地唱歌。
一个走路人看着并且笑着说:“你为何先号啕大哭后来又笑呢?”乞丐回答说:“我的乞讨跟别人的乞讨不一样:我乞讨的东西,只是一筐饭一碗汤;别人乞讨的东西,却是白璧和黄金。 我乞讨的时候,白昼亮堂堂;别人乞讨的时候,夜晚黑无光。
我乞讨的地方,是四通八达的大路和旷野;别人乞讨的地方,却是官府衙门。我乞讨的时候,两腿伸直岔开袒露胸腹;别人乞讨的时候,像蛇一样伏地爬行。
我乞讨之后,垫高枕头睡觉;别人乞讨之后,却嘴里发声沾沾自喜。 由此看来,是别人乞讨呢,还是我乞讨呢?……你光知道我先哭后笑,而不知道别人先笑而后号啕大哭呢!”走路的人说:“这个人啊,恐怕是隐迹于乞丐的贤士。”
追着他向他道歉,乞丐却头也不回地走了。 [简说] 尤侗是清代乾隆时的文士,他在这讽世妙文中,通过乞丐之口,用对比手法来比较讨饭的乞丐与讨钱财的官吏,文字浅显,形象鲜明,语言铿锵(多处两句一韵,押韵,琅琅上口)。
在反腐倡廉的今天读来,仍不失其借鉴意义。(吴宗海译注) ——上有节选—— 乞者说 长安大道有乞者焉,蒙袂辑屦,若哭若呼,既醉既饱,其歌呜呜。
行者曰:“鄙载!乞何先号啕而后笑也?”乞者睨而应曰:“嘻嘻!啼饥号寒,人之情也!式饮式食,式歌式舞,古之志也!子何怪焉?且子鄙我乞,天下皆乞也!我之乞异乎人之乞。我之所乞,箪食豆羹;人之所乞,白璧黄金。
我乞之所,通衢旷野;人乞之所,玉堂金马。 我乞之时,白日堂堂;人乞之时,昏夜皇皇。
我乞之状,箕踞坦腹;人乞之状,蛇行匍匐。我乞之后,高卧而已;人乞之后,咤叱自喜。
由此观之,人乞乎?我乞乎?子以为齐门鼓瑟,何如吴市吹箫。豫让吞炭,何如子瑕啖桃。
五柳叩马,何如五斗折腰。子徒嗤我之先号陶而后笑,于窃悲世人之先笑而后号陶也!”行者曰:“夫人也,殆隐于乞者与!”追而谢之,弗顾而去。
周舍是赵简子的臣子。有一次,他在赵简子的门口站了三天三夜。赵简子派人问周舍:“你这样坚决地要见我,到底是为了何事?”周舍回答说:“我很想做一个行事正直、敢于直谏的人,能够经常拿着笔墨和木牍跟随在您的左右,看到您犯了过错就把它记下来。如果每天记录下来并且时刻提醒您改正,那么,一月下来就有所收获,一年下来成效就更大了。”
赵简子听了很高兴,他立刻答应了周舍的请求。从此以后,赵简子就和周舍住在一起,出门也把他带在身边,以便有了过错后,周舍能够及时提醒他改正。
哪知没过多久,周舍死了。赵简子悲痛得如同死了儿子。一次,赵简子和诸位大夫在洪波台饮酒。赵简子喝得酩酊大醉,流下了热泪。大夫们都吓得离开座位走过去,他们说:“我们不知犯了何罪?”赵简子说:“你们都没有犯什么罪过,只是我记起了我的朋友周舍从前说过的话,他说:‘一千只羊的皮加起来,抵不上一只狐狸腋下的皮毛价值高;许多人俯首帖耳、唯唯诺诺,抵不上一个正直之人的直言相谏的益处大。从前商纣王因昏聩无能而灭亡;周武王却因光明正大而昌盛起来。’自从周舍死后,我就再也没有听到过有人当面指出我的过错,并提醒我改正,看来我的灭亡日子不太远了,因此我才伤心而流泪啊。”
秦失其鹿:鹿:喻指天下百姓。比喻失去统治地位。
公元前206-公元前202年,楚汉之争,刘项相持不下。蒯通劝当时作为刘邦大将的韩信自立,形成三足鼎立之势,韩信感念刘邦的恩德没有听取蒯通意见。刘邦灭楚之后登基为帝,以种种借口诛杀韩信。后来听说蒯通劝叛的事情,于是召蒯通问罪。蒯通说:秦朝失去统治地位,天下所有的英雄都在抢,只有才能高有能力的人得到了(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疾足高材者得焉)。当时我的主人是韩信,我就一心一意替韩信着想。再说了,当时想做陛下做的事情的人多了,难道要全部杀掉吗?刘邦一听,感觉他说的对,就把蒯通释放了。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23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