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天气格外晴朗,想到今天学校要组织去秋游,我的心情非常兴奋。到了学校老师跟我们交代了注意事项,我们就准备坐车出发了。
到了目的地,开心的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千年古物-----秋枫,它全长180米,这数字真让我惊叹。接着老师带我们继续参观热带植物,许许多多的各种室内植物和室外植物让同学们看的眼花缭乱,我们还学到了很多关于植物的知识。
下午,就是我们的自由活动时间。我和同学们欢快的来到池塘边,看到其他班级的同学都在捉泥鳅,我们也连忙挽起裤脚跳入水中。看着泥鳅游过脚边,我双手一合,可惜只摸到了泥鳅的尾巴,泥鳅太滑了从我的手指间溜走了。我捉了好一会都没捉到一条泥鳅,只好花三元钱买了个鱼网,一会我就轻松的网到了一条大泥鳅,接着二条、三条、四条,我捉了好多泥鳅。捉着捉着陈老师宣布大家集合了,笑着问同学们捉了多少条泥鳅呀?我大声的喊:“陈老师我捉了30条。”陈老师表扬我说:“梦,你真能干。”我高兴极了。
秋游结束了,我和同学们从中得到了乐趣也学到了知识,可以说是满载而归了。
在一个凉风习习.秋高气爽的星期天早晨,我和妈妈一起去野外郊游。
到了郊外,放眼望去,草地一片金色,在草地上挺立着几棵既高大又粗壮的杨树,杨树上的叶子黄绿相间,远远望去,象一幅美丽的水彩画。秋风吹来,金黄的树叶从树上掉下,像一只只蝴蝶在空中翩翩飞舞。金黄色的草上点缀着一簇簇盛开的菊花。菊花的颜色可多着呢!有相紫葡萄一样的紫菊花.有淡黄的.还有像白雪一样的白菊花。..还有许多漂亮的颜色呢!这些菊花争齐斗艳.五彩缤纷.争着向人们展示自己的美丽呢!我和妈妈在草地上放风筝,风筝在蔚蓝的天空自由自在的翱翔,我抬头向天空望去,蓝蓝的天空上飘着几朵像棉花一样的云朵。一群大雁在天空飞翔,它们排着人字行好像说:“人们真勤劳”。有好象在说:“农民伯伯秋天到了,快收割呀!”
秋天真美啊!我爱秋天。
有一个叫方仲永的神童,其父非常高兴,带他四处炫耀,而不让他继续学习。
结果,方仲永长大后,变得平平无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伤仲永》是北宋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江西金溪人名叫“方仲永”的神童因后天父亲不让他学习和被父亲当作造钱工具而沦落到一个普通人的故事。
文章借仲永为例,告诫人们决不可单纯依靠天资而不去学习新知识,必须注重后天的教育和学习,强调了后天教育和学习对成才的重要性。这篇文章言简意深,说理严谨。
扩展资料:文学赏析这篇文章以方仲永的事例,说明人受之于天虽异,但还得受之于人,否则就将复为众人,进而说明未受之于天者,本来就是众人,如果不受之于人,恐怕连作“众人”也难,而且强调了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表现了王安石早期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文题为“伤仲永”,文中却未见一个“伤”字,然而全篇写的正是一个“伤”字。
而此文契合照应不在形式上而在内容中。这篇议论文,先叙后议,在事实叙述的基础上立论,事实成为立论的依据。
第一、二两段只叙不议,为第三段的议论服务,后面的议论,集中强烈,言简意赅,如画龙点睛,使前面所叙的事实立即升华具有典型意义。全文仅二百字,叙事之简洁。
说理之透彻,安石散文风格在此已露出端倪。第一段叙述神童方仲永的故事。
方仲永为金溪民,世代耕田。“荆公少年,往来外家甚数”(《王荆公年谱考略》)文中说“于舅家见之”,仲永当是实有其人。
所记仲永五岁不识纸笔砚墨,忽啼求,其父借来给他,他立即写了四句诗,并题了自己的名字,这首诗是以供养父母、团结族人为内容。此事传出后,一乡的秀才都来观看。
从此,人们指着东西让他作诗,他挥笔而就,文采与道理都有可取之处。县里人听说,亦很惊奇,渐渐有人请他父亲带他去作客,也有人拿钱帛请他作诗的。
他父亲认为此有利可图,便每天拉着他到处拜见县里人,不让他学习。这里所记仲永的特异才能是传闻,与真实情形或有出入。
然而作者真正用意并不在此,所以免不了用夸张的笔墨,处处耍突出仲永天斌的特异。其一,不仅生五年不识文具,给纸笔即可写诗,而且能以“养父母”团结同族为主旨,“传一乡秀才观之”,可见影响之大。
其二,仲永才思如涌,“指物作诗”一挥而就。而且文采、内容均佳,博得“邑人奇之”,有请他作客的,有向他求诗的,真是誉满全乡。
作者如此描写突出了神童仲永的特异天资,为下文的因不后学而“泯然众人”作了很好的铺垫,为全文的知识才干“受之人”立论打下了基础。文中的“利”字很有份量,突出其父‘不使学”的原因,更暗示给人们急功近利对人才的危害。
“不使学”是仲永由夭才变为平庸的关键,是本文议论的中心。第二段,从作者亲自见闻的角度简略交待了仲永从神童沦为“众人”的过程。
开头的“余闻之也久”,束上起下,一方面显示上段所写的内容即据传闻而得,另一方面又引出亲识其面的愿望。作者写了两次见闻:一次是仲永十二三岁时,“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暗示在这六七年中,仲永的诗毫无长进。
如果说,五六岁儿童作的诗尽管稚拙,人们尚觉可观,那么六七年后写得反而不如以前听说的那样好,人们便非但不以为奇,且因先时之闻名而感到其名不副实了。第二次是仲永二十岁时。
这次并未见面,只是听亲戚说:“泯然众人矣!”一句话就交待了这位从前的神童的结局。两次写法不同,但都极简练而有含蕴。
“泯然众人矣”一语,把说话人漠然视之的态度生动地表现出来,与先前“邑人奇之”的情况恰成对照,而作者的惋惜感慨之意也隐见言外。最后一段是作者对方仲永由一邑称奇的神童变成无声无息的普通人一事所发的议论,也是本篇思想的集中体现。
作者首先指出,仲永的聪明颖悟是“受之天”,即来自天赋,而且他的天赋远超于一般的有才能的人。这正是为了反跌出下面的正意:“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关键原因是缺乏后天的教育和学习。到这里,已将上两段所叙述的情事都议论到了。
但作者却就势转进一层,指出天赋这样好的仲永,没有受到后天的培养教育,尚且沦为众人;那么天赋本属平常的一般人,如果再不受教育,连做一个普普通通的人都不行。前者是宾,后者是主,在对比中更突出了一般人学习的重要性。
就方仲永的情况看,这层议论仿佛是余波,但作者主要的用意正在这里。因为在现实生活中,资质平常的人总是多数。
方仲永这一典型事例的意义主要不在于说后天赋好的人不学习会造成什么后果,而在于说明后天教育对一个人成长的决定意义。题内的“伤”字就具有多层意蕴。
首先是表层的,为仲永这样一个天资聪颖的儿童最终沦为众人感到惋惜;进一层,是感慨仲永虽有天赋,却没有遇上有利于他成长提高的环境。文中对其父以仲永为获利之资的叙写,就含有对泯灭天才的人为环境的批评。
更进一层,从仲永的具体事例生发开来,感慨社会上许多资质平常的人不去努力学习提高,以致连成为众人都不可得。这样,作者所“伤”的就不再局限于仲永个人,而是许许多。
是年八月中秋之夜,月色如银,万里一碧。玄宗在宫中赏月,笙歌进酒。凭着白玉栏杆,仰面看着,浩然长想。有词为证: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风泛须眉透骨寒,人在水晶宫里。蛇龙偃蹇,观阙嵯峨,缥缈笙歌沸。霜华遍地,欲跨彩云飞起。调寄《醉江月》玄宗不觉襟怀旷荡,便道:“此月普照万方,如此光灿,其中必有非常好处。见说嫦娥窃药,奔在月宫,既有宫殿,定可游观。只是如何得上去?”急传旨宣召叶尊师,法善应召而至。玄宗问道:“尊师道术可使朕到月宫一游否?”法善道:“这有何难?就请御驾启行。”说罢,将手中板笏一掷,现出一条雪链也似的银桥来,那头直接着月内。法善就扶着玄宗,踱上桥去,且是平稳好走,随走过处,桥便随灭。走得不上一里多路,到了一个所在,露下沾衣,寒气逼人,面前有座玲拢四柱牌楼。抬头看时,上面有个大匾额,乃是六个大金字。玄宗认着是“广寒清虚之府”六字。便同法善从大门走进来。看时,庭前是一株大桂树,扶疏遮荫,不知覆着多少里数。桂树之下,有无数白衣仙女,乘着白鸾在那里舞。这边庭阶上,又有一伙仙女,也如此打扮,各执乐器一件在那里奏乐,与舞的仙女相应。看见玄宗与法善走进来,也不惊异,也不招接,吹的自吹,舞的自舞。玄宗呆呆看着,法善指道:“这些仙女,名为‘素娥’,身上所穿白衣,叫做‘霓裳羽衣’,所奏之曲,名曰《紫云曲》。”玄宗素晓音律,将两手按节,把乐声一一默记了。后来到宫中,传与杨太真,就名《霓裳羽衣曲》,流于乐府,为唐家希有之音,这是后话。 玄宗听罢仙曲,怕冷欲还。法善驾起两片彩云,稳如平地,不劳举步,已到人间。路过潞州城上,细听谯楼更鼓,已打三点。那月色一发明朗如昼,照得潞州城中纤毫皆见。但只夜深入静,四顾悄然。法善道:“臣侍陛下夜临于此,此间人如何知道?适来陛下习听仙乐,何不于此试演一曲?”玄宗道:“甚妙,甚妙。只方才不带得所用玉笛来。”法善道:“玉笛何在?”玄宗庄“在寝殿中。”法善道:“这个不难。”将手指了一指,玉笛自云中坠下。玄宗大喜,接过手来,想着月中拍数,照依吹了一曲;又在袖中模出数个金钱,洒将下去了,乘月回宫。至今传说唐明皇游月宫,正此故事。那潞州城中,有睡不着的,听得笛声嘹亮,似觉非凡。有爬起来听的,却在半空中吹响,没做理会。次日,又有街上抬得金钱的,报知府里。府里官员道是非常祥瑞,上表奏闻。十来日,表到御前。玄宗看表道:“八月望夜,有天乐临城,兼获金钱,此乃国家瑞儿,万千之喜。”玄宗心下明白,不宽大笑。自此敬重法善,与张果一般,时常留他两人在宫中,或下棋,或斗小法,赌胜负为戏
快乐的秋游作文250字
秋天里有黄橙橙的梨,有红通通的枣,还有美丽的菊花仙子。就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爸爸妈妈带着妹妹和我一起去水口玩了。一路上我看见了一望无际的金色田野,还有成片的猕猴桃树,树上结了许多待摘的果实。
爸爸把我们带到了一个将要干涸的溪涧,溪涧里的水很浅很清,当我们正在疑惑这条溪涧里有没有鱼时,受到惊吓的鱼儿突然往四处游去,在水面击起层层涟漪,于是我们便开始蹑手蹑脚地抓起鱼来,不一会儿就抓到了许多小鱼。“这有螃蟹”妈妈喊到。我们飞快地跑过去,看见一只小螃蟹正横着钻进石缝里,我们哪肯放过它,七手八脚去把它装进塑料袋。这会儿,我们可来劲了,开始分工,妈妈抓螃蟹,爸爸抓小鱼,“这有螃蟹”,“这有小鱼”。我和妹妹跑来跑去,忙得不亦乐乎,欢乐的笑声在溪涧久久回荡着,随着塑料袋里的鱼儿的增多,天也渐渐地暗了下来,爸爸妈妈也有些疲倦了,提醒我们该回家了。
我在心里想,如果我可以过着这样的田园生活,该多好啊:当袅袅炊烟在村中升起时,我可以吹着横笛,悠休自在地骑在牛背上慢慢地踱着回家。
快乐的秋游作文250字秋天里有黄橙橙的梨,有红通通的枣,还有美丽的菊花仙子。
就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爸爸妈妈带着妹妹和我一起去水口玩了。一路上我看见了一望无际的金色田野,还有成片的猕猴桃树,树上结了许多待摘的果实。
爸爸把我们带到了一个将要干涸的溪涧,溪涧里的水很浅很清,当我们正在疑惑这条溪涧里有没有鱼时,受到惊吓的鱼儿突然往四处游去,在水面击起层层涟漪,于是我们便开始蹑手蹑脚地抓起鱼来,不一会儿就抓到了许多小鱼。“这有螃蟹”妈妈喊到。
我们飞快地跑过去,看见一只小螃蟹正横着钻进石缝里,我们哪肯放过它,七手八脚去把它装进塑料袋。这会儿,我们可来劲了,开始分工,妈妈抓螃蟹,爸爸抓小鱼,“这有螃蟹”,“这有小鱼”。
我和妹妹跑来跑去,忙得不亦乐乎,欢乐的笑声在溪涧久久回荡着,随着塑料袋里的鱼儿的增多,天也渐渐地暗了下来,爸爸妈妈也有些疲倦了,提醒我们该回家了。我在心里想,如果我可以过着这样的田园生活,该多好啊:当袅袅炊烟在村中升起时,我可以吹着横笛,悠休自在地骑在牛背上慢慢地踱着回家。
红叶传情
红叶诗
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唐人传奇中有张实《流红记》:儒生于佑见御沟中漂一脱叶,拾起一看,上有题诗(如上文),心想这一定是宫人作的,因思成病。于是在另一红叶上题了两句:“曾闻叶上题红怨,叶上题诗寄阿谁.”他将叶丢进御沟的上游,让它流入宫中。后于佑寄食于贵人韩泳门馆,韩泳待他很好,将宫中放出的宫女韩夫人许与于佑为妻。婚后韩夫人在于佑箱中发现题诗的红叶,大惊,说这是她题的诗。并说,她事后也在沟中拾得一题诗的红叶。拿出一看,正是于佑所题。二人认为这是红叶为媒,一时传为佳话。这事许多书上都有记载。诗的首句:水一去不复返,暗示时光一去不复返,人逐渐衰老了。二句:说自己幽居深宫,非常寂寞。三、四句:把题诗的红叶放入水中,你到人间去寻求幸福吧。希望有一天,自己能象红叶那样,离开深宫,到人间过着幸福的生活。诗中充满了幽怨,哀伤,寄予了无限希望。
事后韩氏说,我得你的红叶时,当时又题了一诗。她取了出来,那诗是:“独步天沟岸,临流得叶时。此情谁会得?断肠一联诗。”一天,韩泳对韩夫人说,你该谢我这媒人。韩夫人说:我和于佑是天作之合。于是提笔写了一诗:“一联佳句题流水,十载幽思满素怀。今日却成鸾凤友,方知红叶是良媒。”
呀!你和我是一班啊!和你做朋友好吗?我的QQ:252210142
忘了回答你问题了,呵呵,既然是自己人就要帮忙一下嘛!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又到了“登高节”,到了这个节日,就得去登个高,于是,学校就带着我们去了风景秀丽的牛头山秋游。 早上八点多,我们乘着车子,走上了开往牛头山的路。一路上,同学们都很兴奋,车厢里还充满了大家稚嫩又悦耳的歌声。 随着时间的推移,牛头山已呈现在大家的眼前了,我们争先恐后地下了车,跑着去观赏风景。一眼看去,满目的山,树呀草呀!都抢着挤着把自己漂亮的一面展现出来。在牛头山的大坝上,整整齐齐地排着几个大字——“牛头山水库”,又高又大,煞是壮观,再往另一边看,大坝挡住了汹涌的水花,清澈见底的坝水拍打着大坝。同学们走上了一座小桥,这桥又窄又长,走在上面,脚下就是翻滚的坝水,有种飘飘欲仙的感觉。 看完了雄伟的大坝,我们又到了牛头山度假村里,这里可不是什么村子,而是个被群山包围,被绿树紧拥的好地方。我们先跟着队伍去爬山,穿过一棵棵大树,我们走上了崎岖的石板路。路边,石牛,秋千,塑料豹子等等东西,都吸引着我们的注意力,殊不知,队伍已经走错了路。这山上小路很多,走着,走着,前面就会传来“没路啦!”这类的声音,于是,大家只能又往回走,终于,几经周折,我们走上了“正轨”,由胡老师带着头,同学们兴致高涨,虽然走着险峻的陡路,但借助着周围的石头,大树,我们走过了一个又一个山岭;脚已累得酸痛,但为了跟上队伍,我们都竭尽全力,就是在这时候才会知道,以前人们走山路,是多么得辛苦,我们走的是石板路,旁边还有护拦,从前却什么都没有,一定很恐怖又吓人的吧! 终于,我们战胜了那么多的山路,走到了目的地,这地方也是度假村里的一块,依山傍水,竹子满丛,清澈的流水里游动着几条鱼儿,还有同学用鱼竿在水里钓鱼呢!这不,还真让他钓到了几条大鱼呢!一到这里,同学们就都找了个位置坐下来吃自己带来的东西。 我去了一个有秋千,又长满竹子和大树的地方,虽然挺难找,但也挺清静的。刚坐下来,看见前面的一湖子水,吃着手里的零食,心情还真是好,不过,这心情可没持续多久,因为,我看见几个同学用小刀或修正液,在竹子上刻着“谁谁谁到此一游”,去让他们都别刻,不可以破坏树木,但她们只听一时,我走远了些,又有几个同学在树上刻着字,真是执迷不悟,这连一年级小朋友都知道的要保护树木,为什么六年级还不懂呢?于是,我又去说了她们,但有的说:“他们都写了呀!”有的说:“刻一点没事的。”都那么大了,还不知道保护树木,真是不应该。 后来,同学们又去玩了好多的地方,也拍了几张集体照,作为这次秋游的一个句号,中午,我们带着不舍的心情,离开了牛头山。虽然心情有点小小的低落,但这次的秋游,留给我的记忆,还是最美丽的。
金秋时节,景色宜人,丹桂飘香。我们又迎来了秋游的一天。
坐在车上向外望去,只见牛头山群山环绕,绿树成荫,像一个绿色的世界。一下车,我们争先恐后地拥出车门,“哇……”一条拦河大坝出现在眼前。它是一堵巨墙,连接着两座山腰,也仿佛像一条巨龙卧在两山中间。大坝足有五十层楼那么高,全部由大条石砌成,上面镶着“牛头山水库”五个金光闪闪的大字,透过这耀眼的大字,我仿佛看到了20年前临海人民用勤劳的双手和聪明的智慧建造大坝的情景。
我们像只只小鹿,活蹦乱跳地走上大坝,坝顶平坦而宽阔,铺着大理石,可以并排驶两辆大卡车。路的一边是护栏,一边是路灯,走在大坝上没有一丝害怕的感觉。我想,当那夜幕降临的时候,那一盏盏灯柱亮起来,大坝一定像一条华丽的大街。
我们趴在护栏上,双手托着下巴向前看,水库里的水清得能见到底,静得如一面大镜子,绿得像块无瑕的翡翠。一阵微风吹过,荡起一圈圈涟绮,翻起的波纹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老师说:“我们喝的水都是这里提供的,这是我们的生命之源。”
水库四周,苍翠的群山千姿百态,有的像一头牛正在喝水,有的像小马在欣赏着自己美丽的倒映,有的像骆驼在悠闲地散步。大水库成了一幅美丽的风景画。
啊,牛头山水库,我愿你绿水长流,青春常在。
(指导师:虞圣美)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21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