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节相传是源于春秋时代的晋国,是为了纪念晋国公子的臣子介子推。
晋国公子重耳,流亡外国19年,介子推护驾跟随,立下大功,重耳返国即位,成为晋文公。介子推便背着老母,躲入绵山。晋文公前往寻找,却怎么也找不到。于是他放火烧山,想把介子推逼出来。不料介子推却和母亲抱着一株大树,宁愿烧死,也不出山。
晋文公伤心地下令把绵山改称介山,又下令把介子推被烧死的那一天定为寒食节,以后年年岁岁,每逢寒食节都要禁止生火,吃冷饭,以示追怀之意。
其实,寒食节的真正起源,是源于古代的钻木、求新火之制。古人因季节不同,用不同的树木钻火,有改季改火之俗。而每次改火之后,就要换取新火。新火未至,就禁止人们生火。这是当时的一件大事。
在禁火之时,人们就准备一些冷食,以供食用,这样慢慢就成了固定的风俗了。以后,才与介子推的传说相联系,成了寒食节。
寒食节,中国传统节日,在夏历冬至后105日,清明节前一二日。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并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中国民间第一大祭日。寒食节是汉族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
寒食节起源,据史籍记载: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为躲避祸乱而流亡他国长达十九年,大臣介子推始终追随左右、不离不弃;甚至“割股啖君”。重耳励精图治,成为一代名君”晋文公“。但介子推不求利禄,与母亲归隐绵山,晋文公为了迫其出山相见而下令放火烧山,介子推坚决不出山、最终被火焚而死。
寒食节古代也叫“禁烟节”,家家禁止生火,都吃冷食。但因国人追悯先贤之情执著,从东汉到南北朝屡禁屡兴,唐代皇家认可并参与。苏轼的《望江南超然台作》中的“且将新火试新茶”说的就是寒食之后诗人煮茶的行为。山西民间禁火寒食的习俗多为一天,只有少数地方仍然习惯禁火三天。
寒食,节令名,清明前一天。传说晋文公为纪念介之推被火烧死,规定这一天全国不得烧火做饭,因此称作寒食。
本诗以“春”字开篇,表明寒食时节,再用“无处不飞花”作具体描写,画出满纸春光。然“飞花”者,“御柳”也,则点出宫中的背景。而这御柳柳絮乱飞,又枝条乱舞,显然表现出一种既骄横又轻薄的意态,已暗寓深意。后二句点明题旨,寒食禁火,汉宫却可例外,日暮时分,皇帝亲赐蜡烛,但赐给谁呢?只有“五侯”之家轻烟升起,可见所赐皆为权臣贵戚。这首诗以寒食赐火之事,讽刺皇帝对宦官外戚的宠幸,但是,这种以传统儒家正统道德观念直刺君王贵戚的严肃内容,却表现于委婉含蓄、轻盈流宕的七绝之中,特别是写景优美,语出天然,使人在精美的诗体与隽永的的韵味中感受到那种深蕴的兴寄内涵。
寒食节相传是源于春秋时代的晋国,是为了纪念晋国公子的臣子介子推。
晋国公子重耳,流亡外国19年,介子推护驾跟随,立下大功,重耳返国即位,成为晋文公。介子推便背着老母,躲入绵山。
晋文公前往寻找,却怎么也找不到。于是他放火烧山,想把介子推逼出来。
不料介子推却和母亲抱着一株大树,宁愿烧死,也不出山。晋文公伤心地下令把绵山改称介山,又下令把介子推被烧死的那一天定为寒食节,以后年年岁岁,每逢寒食节都要禁止生火,吃冷饭,以示追怀之意。
其实,寒食节的真正起源,是源于古代的钻木、求新火之制。古人因季节不同,用不同的树木钻火,有改季改火之俗。
而每次改火之后,就要换取新火。新火未至,就禁止人们生火。
这是当时的一件大事。在禁火之时,人们就准备一些冷食,以供食用,这样慢慢就成了固定的风俗了。
以后,才与介子推的传说相联系,成了寒食节。
即寒食节
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在夏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节前一二日。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并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卵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之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四海同寒食,千古为一人。深冤何用道,峻迹古无邻。魂魄山河气,风雷御宇神。光烟榆柳火,怨曲龙蛇新。可叹文公霸,平生负此臣。”唐代诗人卢象这首《寒食》诗,所言即是寒食节的来历“之推绵山焚身”的故事。相传此俗源于纪念春秋时晋国介之推(姓介名推,又称介子推,之为虚词,子为敬称)。当时介之推与晋文公重耳流亡列国,割股肉供文公充饥。文公复国后,之推不求利禄,与母归隐绵山。文公焚山以求之,之推坚决不出山,抱树而死。文公葬其尸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于子推焚死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后相沿成俗。
中国过往的春祭都在寒食节,直到后来改为清明节。但韩国方面,仍然保留在寒食节进行春祭的传统。山西介休绵山,被誉为“中国寒食清明文化之乡”,每年举行隆重的寒食清明祭祀(介子推)仪式活动。
可以看相关链接/view/1027.htm
寒食节的源头,应为远古时期人类对火的崇拜。相沿成俗,便形成了后来的禁火节。禁火节后来又转化为寒食节,用以纪念春秋时期晋国的名臣义士介子推。
当时介子推与晋文公重耳流亡列国,割股(即大腿)肉供文公充饥。文公复国后,子推不求利禄,与母归隐绵山。文公焚山以求之,子推坚决不出山,和他的母亲一起抱树而死。文公葬其尸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于子推焚死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后相沿成俗。
晋中一带还保留着清明前一日禁火的习惯。很多地方在完成祭祀仪式后,将祭祀食品分吃。晋南人过清明时,习惯用白面蒸大馍,中间夹有核桃、枣儿、豆子,外面盘成龙形,龙身中间扎一个鸡蛋,名为“子福”。要蒸一个很大的总“子福”,象征全家团圆幸福。上坟时,将总“子福”献给祖灵,扫墓完毕后全家分食之。
上海旧俗,用柳条将祭祀用过的蒸糕饼团贯穿起来,晾干后存放着,到立夏那天,将之油煎,给小孩吃,据说吃了以后不得疰夏病。上海清明节时有吃青团的风俗。将雀麦草汁和糯米一起舂合,使青汁和米粉相互融合,然后包上豆沙、枣泥等馅料,用芦叶垫底,放到蒸笼内。
中国民间习俗,清明节的前一天,是寒食节。这天,人们都不生火,吃冷食。
传说这个节日习俗,是为了纪念春秋时代的忠臣介之推而流传下来的。
介之推是当时晋国的贤臣。年轻时,他侍奉晋公子重耳。有一回,晋国发生内乱,公子重耳被迫逃亡国外。介之推不畏艰难困苦,一直跟随重耳。
公子重耳在流亡魏国的途中贫病交加,十分困苦,平时,重耳靠从臣们采摘野菜野果充饥;后来重耳病得很厉害,野菜野果再也咽不下肚。这时,介子推在自己腿上割下一块肉,熬成肉汤,献给重耳吃,使重耳度过了难关。
后来重耳做了国君,叫晋文公。开始,他对介之推在极困难的时期给他的献身帮助,还铭记在心里。但是时间久了,就渐渐忘了。一次,他对随从他流亡的功臣们进行封赏,竟然忘记了介之推。介之推十分难受,决心不再见这个忘恩负义的君主。他便背着年迈的母亲,逃进了家乡附近一个大山里过隐居生活。后来,晋文公发现自己左右少了一个介之推,并回想起自己忘了奖赏这个“割股奉君”的贤臣,内心非常愧疚,便忙派人去找介之推。听说介之推已跑到深山隐居起来了。晋文公便亲自去他隐居的山里寻找。但是到了那里,只见青山重重、树木森森,哪里有介之推的影子?他在山顶上呼喊,只听见山谷的回音,不见介之推出山相见。晋文公想,介之推是个大孝子,如果放火烧山,他一定要背着他的老母亲逃出山来的。于是,他命令放火烧山。风急火旺,大火一下蔓延数十里,烧三日不息,把一片青山烧成了焦土,但介之推仍然没有出来。火息后,人们进山检查,才看见介之推和他的老母相抱在一起,被烧死在深林中了。
晋文公想见介之推,不料介之推宁被烧死也不相见。晋文公悲伤极了!这事传出后,当地的人们也都尊敬和怀念介之推。于是人门便在介之推被烧死的这天不举火,吃冷食。这个习惯从比在民间流传了下来。这一天正好是清明节的前一天。所以,民间就将这一天称做“寒食节”。
俗谓寒食节起源于春秋晋介之推被焚事。
介之推何许人也?春秋时,晋国有一次内乱,晋公子重耳,被迫逃亡到其他诸候国。跟随他的,是一批忠于他的大臣和贤士。
贤士介之推,也在其中。流亡生涯,艰辛而漫长。
有时竟连要饭都要不到。十九年后,重耳依靠各种力量,回到晋国,当了国君,是为晋文公。
重耳由流亡公子成了晋文公,便提拔、奖赏和他一起度过十九年流亡生涯的那批随从。介之推耻于云要求提拔、奖赏,而晋文公也竟把他忘记了,即所谓“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
介之推便和母亲一起,隐居起来。晋文公知道后,很是后悔,派人寻找介之推,没有找到,遂封绵上为介之推的祭田。
绵上为地名,在今山西省介休县南、沁源县西北的介山(一名绵山)之下。事载《左传》僖公二十三、二十四年,《史记、晋世家》,但没有说到介之推被焚。
到西汉末的刘向,始载介之推被烧死之说。刘向《新序·节士篇》云,重耳回国当了国君,便设宴招待跟随他流亡的那批士大夫,当即给他们升官加赏。
不知是重耳一时疏忽,还是什么别的原因,他独独把介之推漏掉了。介之推既没得到官,又没得到赏,很是懊恼。
酒过三巡,介之推奉觞而起,赋诗云: 有龙矫矫,将失其所。有蛇从之,周流天下。
龙既入深渊,得其安所;蛇脂尽干,独不得甘雨。 这首诗被后人称为《龙蛇歌》。
诗中以“龙”比重耳,以“蛇”自比,言自己曾跟随重耳流亡其他诸候国,现在重耳回国当了国君,位尊权重,富有四境,而自己吃尽千辛万苦,回国后,却没有得到什么好处。他见重耳如此寡恩少德,便决意离开他,隐居起来。
于是,他赋诗毕,就离席而去,上绵山(即后来的介山)隐居。 重耳听到这个消息,知道自己犯了个大错误,没能给介之推升官加赏,以至于此。
于是,他就命人到绵山上去,请介之推下山。可是,他派去的人找不到介之推,就放火烧起山来,以为山火一烧,介之推就会自己逃出来。
结果,介之推没有逃出来,竟被活活烧死在山上。东汉的蔡邕,在其《琴操》卷下又说,介之推因为没有得到官,没有得到赏,而隐居绵山,晋文公重耳派使者去请他下山,介之推坚决不肯。
重耳遂命人放火烧山,想用火把介之推逼出。不料介之推宁死不出,终于抱着树木被烧死了。
晋文公知道介之推被烧死,伤心得流下了眼泪。回宫后,他就下令,此后每逢五月五日这一天,晋国臣民,不得烧火。
这些,显然是传说之词。特别是蔡邕之说,更是没有道理。
晋文公重耳,是有名的贤君,怎么会想出放火烧山逼介之推下山的愚蠢之策呢?所载晋国人们禁火之俗,当然与寒食节的禁火相同,但时间作五月五日,而不是后世所说的清明节前的寒食节。 东汉周举当并州刺史时,所属太原一郡百姓认为,介之推被烧死的那一个月,介之推之神不喜欢看见火,因此,当地百姓,在这个月中,无人敢生火用火,一个月中,尽吃先前做好的冷食,叫做“一月寒食”。
这一个月,偏偏还在隆冬,太原地处北方,隆冬气候严寒,一个月不生火,日子有多难过?别的不说,这期间尽吃冷食,青壮年尚且吃不消,老弱病残,如何能挺熬过来?周举知道后,便着手芏此陋俗。 他写了一篇文章,放到介之推的庙里。
文章说,隆冬灭火,严重地损害了百姓的健康,这不是象您介之推这样的贤者的本意,当应让百姓不要灭火。周举又向百姓宣传,强调禁火伤身体,不是介之推这样的贤者所喜欢的,叫他们不必再在介子推死亡的这一月禁火寒食。
这样一来,“众惑稍解,风俗颇革”。 (《后汉书·周举传》)这样说来,介之推被烧死、当地百姓禁火寒食,都在隆冬,而不是象《琴操》所说的五月五日,也不是后世所说的清明前夕的寒食节。
到曹操时,山西太原、上党、西河、雁门等地,又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绝火寒食。(见曹操《明罚令》)冬至后一百零五天,正好是清明前夕。
曹操当政,在东汉末年,与周举当并州刺史的时候,相隔也只有那么五六十年,怎么太原等地,在周举当刺史时,“一月寒食”是在隆冬,而到了曹操当政时,则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禁火寒食,而再不是在隆冬“一月寒食”了?我们可以作出这样的推测:太原等地隆冬一月绝火寒食之俗,经过周举的一番辛苦努力,终于被革除,但人们又把绝火寒食之俗,移到了冬至后第一百零五天。 那么,人们为什么要把寒食移到冬至后一百零五天,而不是别的什么日期呢?如果为了减轻禁火寒食所造成的种种困难,减少种种损失,那么,把禁火寒食移到炎热的夏天,应该是再合适不过的了,而为什么要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呢?这大概有两个原因。
第一,此时在古代“修火禁”期间。 《周礼·秋官·司[火] 氏》中规定,每年仲春二月,要“修火禁”。
这种所谓“修火禁”,并不是“禁火”,并不是禁绝一切火种和火的使用,而是加强火的管理及相关措施,把火种及火的使用,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旨在严防火灾发生。冬至后一百零五天,在仲春之末,这时行禁火寒食之俗,正好与古代仲春“修火禁”相应,具有加强火禁的意义。
更重要的是,这样一来,这时禁火寒食,就有了儒家经典人微言轻依据,有“修火禁”的古俗作为基础,易于为。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21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