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后,唐王朝急剧由盛转衰。
杜甫在左拾遗任上,一不小心,触犯了龙颜,被贬为更卑微的华州司功参军。杜甫一怒之下,弃官西去,在陇右秦州过了一段穷愁潦倒的日子。
无奈之下,南下四川,找到了老朋友成都府尹严武,在他的幕府里谋了一个检校工部员外郎的官职。谁知好景不长,第二年,严武就谢世任上了。
真是靠山山崩、靠水水流啊。杜甫只好带着妻小,飘泊到了夔州,在瀼西租了一座茅屋草堂而居。
堂前的院子里,几棵枣树,秋来繁果满枝,煞是喜人。西边比邻而居一位老寡母,穷苦不堪;横征暴敛的狼虎官吏,常常连这样一位穷苦的老寡母都不放过。
杜甫每每听到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时,总是泪已满襟了。饥寒交迫的老寡母,只好厚着脸皮,跑到杜甫院子里打点枣子充饥。
看见杜甫出来,讪讪地脸红了。杜甫说,你老人家随便打吧,别不好意思,这枣多着呢。
婆子感激地说,杜先生大人大量啊。谢了。
一生二熟,没事了,婆子常来杜甫草堂坐坐,倒倒苦水。回去时,顺便打点枣子去。
杜甫也拮据啊,常常是落日悲江汉,中宵泪满床啊。为了省点钱,杜甫放弃了瀼西草堂,把它转让给他的远房侄儿吴郎了。
他自己在东屯又租了一座便宜点的茅屋,住下了。吴郎接手后,看到枣子很繁,怕人侵扰,就把枣树用竹篱围了起来。
西邻老寡母见了,伤心地叹口气说,哎,杜先生要是不搬走多好啊。这个吴家小伙子,看来难处啊!枣子是无望再打了。
婆子也到吴郎家套套近乎,问吴郎杜先生是怎么认识的?吴郎说,他是我的亲戚,算来是堂舅吧。婆子说,嗷,你堂舅人好,怜贫惜老的;对我老婆子好啊。
吴郎嗷嗷地有点心不在焉。婆子见此情景,到嘴边的关于枣子的话题,咽回去了。
讪讪地说,小吴先生你忙吧,我走了。打点枣子充饥,这是婆子重要的糊口一方啊。
天缘凑巧,杜甫有天,来瀼西草堂看侄儿了。顺便拜访了婆子。
婆子见到杜甫,激动而又亲热地拉着杜甫的手说,先生啊,你为何搬走啊!我这个孤老婆子,再也得不到你的帮助了。小吴先生的竹篱你看到了吧?哎,再也打不到枣儿充饥了。
婆子说着说着,已是涕泪交流了。杜甫赶快安慰说,婆母,别伤心,我这就去劝劝我的侄儿。
说着,告别了婆母,回到了吴郎院子。这才发现,枣树不仅围着竹篱,还用铁将军把门了。
回到屋里,吴郎已去干活了。吴郎媳妇招呼杜甫,一定要留饭。
杜甫看人家忙,就说不用了。借你纸笔一用,我给他留几句话就走,我家里也忙。
纸笔备就,杜甫略一凝思,就仍用尊敬口气,写了‘又呈吴郎’的诗题。前些日子,他已写过一首‘呈吴郎’了,大意也是交待他善待这位孤老婆子。
可是,看来吴郎是那种精于计算的持家者,难理会他的苦心。想到这里,杜甫悲感交集,不可为而为之吧。
就直抒胸臆、满怀沧桑地抒写了律诗内容。堂前扑枣任西邻, 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 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 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就留下诗,回去了。
过了几天,杜甫又去看望侄儿和婆子。正好,婆子在侄儿家作客,和侄媳聊天哩。
婆子一见杜甫,高兴地说,杜先生,你的侄儿对我可好啦,他把篱笆的钥匙给我一把,随便让我打枣了。杜甫听了高兴地说,嗷,这就好,这就好。
又呈吴郎
杜甫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沾巾。
译文:
草堂前打枣任由西邻,
她是没有饭吃没有儿子的一位妇人。
不是因为穷困怎么会做这样的事情,
反过来只因为怕她恐惧却要显得可亲。
那贫妇人见换了新主人您就防着您虽属多事,
但您来了就插上稀疏的篱笆却好像是太认真。
贫妇人已经诉说过了因为赋税的征求而贫穷到骨,
我由此联想到现在战乱不息带给百姓的灾难而眼泪打湿了衣巾。
【解说】杜甫将旧居让给吴郎居住,还惦念着原来西邻的贫妇人,所以写这首诗请吴郎对她多加照顾:不要阻止她来打枣,即便她对新主人有恐惧之心,也应多加体谅,不要“便插疏篱”令她反感。诗人非常同情贫妇人,因为他深深知道,严重的“征求”和连续不断的战火已使人民贫困到了极点。
注释:
大历二年(767),即杜甫漂泊到四川夔府的第二年,他住在瀼西的一所草堂里。草堂前有几棵枣树,西邻的一个寡妇常来打枣,杜甫从不干涉。后来,杜甫把草堂让给一位姓吴的亲戚(即诗中吴郎),自己搬到离草堂十几里路远的东屯去。不料这姓吴的一来就在草堂插上篱笆,禁止打枣。寡妇向杜甫诉苦,杜甫便写此诗去劝告吴郎。以前杜甫写过一首《简吴郎司法》,所以此诗题作《又呈吴郎》。吴郎的年辈要比杜甫小,杜甫不说“又简吴郎”,而有意地用了“呈”这个似乎和对方身分不大相称的敬词,这是让吴郎易于接受。
亲~采纳呦~
文出唐代诗人杜甫的《又呈吴郎》,全文如下:堂前扑枣任西邻, 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 只缘恐惧转须亲,即防远客虽多事, 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 正思戎马泪盈巾。
诗句描述的情景是这样的,草堂前边的枣树上的枣子任由西边的邻居打着吃,因为西边的邻居是一位没有食物和孩子的妇人。如果不是因为穷困潦倒,这个妇人也不会干出偷枣的事情来,因此这个妇人已经十分恐惧,她害怕被枣树的主人发现,所以主人的态度也应当亲近些。虽然是有时候应当防着外人偷枣子吃,但是如果就因为这样便在周围插上篱笆,就显得过于认真了,况且妇人也已经诉说了因为苛捐杂税使得家里一贫如洗,而作者也因为想到连年的战乱给人民带来了无尽的痛苦而哭湿了衣巾。
囫囵吞枣
拼 音 hú lún tūn zǎo
解 释 囫囵:整个儿,完整的。把枣整个吞咽下去。多指在学习上食而不化,不加分析思考地笼统接受。
出 处 宋·圆悟禅师《碧岩录》:“若是知有底人,细嚼慢咽;若是不知有底人,一似浑囵吞个枣。”
又作“鹘仑吞枣”,见宋代朱熹《朱文公文集·卷三十九·答许顺之书之三》:“今动不动便先说个本末精粗无二致,正是鹘仑吞枣。”
用 法 偏正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贬义,形容读书不认真
示 例 茅盾《夜读偶记·理想和现实》:“缺乏辨别力的青年,~地读了《红楼梦》,的确会产生一些不健康的思想情绪。”
比喻学习上笼统接受,不加分析,不求充分理解。
近义词 不求甚解、生吞活剥
反义词 含英咀华、细嚼慢咽、融会贯通
歇后语:囫囵吞枣---不知味
【典故】
从前有个人看书的时候,总会把书中文章大声念出来,可是他从来不动脑筋想一想书中的道理,还自以为看了很多书,懂得许多道理。有一天,他参加朋友的聚会,大家边吃边聊,其中有一位客人感慨地说:“这世上很少有两全其美的事,就拿吃水果来说,梨对牙齿很好,但是吃了伤胃;枣子能健胃,可惜吃多了会伤牙齿。”大家都觉得很有道理。 这个人为了表现自己的聪明,就接下去说:“这很简单嘛!吃梨子时不要吃进果肉,就不会伤胃;吃枣子时用吞的,就不会伤牙啦!”这时桌上正好有一盘枣子,他便拿起枣子打算直接吞下去。大家怕他噎到,连忙劝他说:“千万别吞,卡在喉咙多危险呀!”同学们,如果读书也像这样囫囵吞枣下去,不用头脑,肯定学不到东西。 于是,人们就以“囫囵吞枣”来比喻学习的时候,没有经过思考就直接接受.
成语名称:囫囵吞枣
成语发音:hú lún tūn zǎo
成语释义:囫囵:整个儿。把枣整个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比喻对事物不加分析思考。
成语出处:《朱子语类·论语十六》:“道理也是一个有条理底物事,不是囫囵一物。”
成语示例:读书要善于思考,不能~,不求甚解。
成语典故:
有个人曾经对人们说:“吃一点梨,对人的牙齿有好处,但是吃多了,会伤脾的;枣呢,正好与之相反,虽然可以健脾,但吃多了会对牙齿有害。”
听的人中一个人听了,想了想,说:“吃梨时,只嚼不咽,还会伤脾吗?吃枣时,我不嚼,一口吞下去,这不就可以保护牙齿了吗?”
另一个年轻人听他这么一说,就想开个玩笑:“你这不是囫囵吞下枣吗?”
周围在场的人都笑了。
出处:
宋·圆悟禅师《碧岩录》:“若是知有底人;细嚼来咽;若是不知有底人;一似浑山仑吞个枣。”
典故:
从前有个人看书的时候,总会把书中文章大声念出来,可是他从来不动脑筋想一想书中的道理,还自以为看了很多书,懂得许多道理。有一天,他参加朋友的聚会,大家边吃边聊,其中有一位客人感慨地说:“这世上很少有两全其美的事,就拿吃水果来说,梨对牙齿很好,但是吃了伤胃;枣子能健胃,可惜吃多了会伤牙齿。”大家都觉得很有道理。 这个人为了表现自己的聪明,就接下去说:“这很简单嘛!吃梨子时不要吃进果肉,就不会伤胃;吃枣子时用吞的,就不会伤牙啦!”这时桌上正好有一盘枣子,他便拿起枣子打算直接吞下去。大家怕他噎到,连忙劝他说:“千万别吞,卡在喉咙多危险呀!”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3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