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舆
接舆 jiē yú ,春秋时代楚国著名的隐士。姓陆,名通,字接舆。平时“躬耕以食”,因对当时社会不满,剪去头发,佯狂不仕,所以也被人们称为楚狂接舆。(详细内容参见:晋·皇甫谧《高士传·陆通》)
接舆佯狂避世,曾迎 孔子之车而歌。孔子适楚,楚狂接舆游其门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论语·微子》)”这就是“接舆歌凤”典故的由来。 东晋诗人陶渊明有“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之句,就是借用的“接舆歌凤”的典故。在《庄子·人间世》亦有类似记载。唐李白有“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之句。
《论语·微子》中的记载: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译文】 楚国的狂人接舆唱着歌从孔子车前走过,他唱道:“凤鸟啊凤鸟啊!你的德行为什么衰退了呢?过去的事情已经不能换回了,未来的事情还来得及呀。算了吧,算了吧!如今那些从政的人都危险啊?”孔子下车,想和他交谈。接舆赶快走开了,孔子无法和他交谈。
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寒山转苍翠, 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 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 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 狂歌五柳前。
接舆便是其中隐士的代表
译文 寒冬过后的山愈加显得郁郁葱葱,那条小河也开始缓缓流淌。
我拄杖倚在我家柴屋门前,和着风的方向听着日暮时分蝉的鸣叫。
夕阳的余晖洒在那渡头上,一缕烟从村里的烟囱中冒出。
又碰上裴迪喝醉了,在恰如陶渊明的我前发酒狂。
赏析 这首诗所要极力表现的是辋川的秋景。一联和三联写山水原野的深秋晚景,诗人选择富有季节和时间特征的景物:苍翠的寒山、缓缓的秋水、渡口的夕阳,墟里的炊烟,有声有色,动静结合,勾勒出一幅和谐幽静而又富有生机的田园山水画。诗的二联和四联写诗人与裴迪的闲居之乐。倚杖柴门,临风听蝉,把诗人安逸的神态,超然物外的情致,写得栩栩如生;醉酒狂歌,则把裴迪的狂士风度表现得淋漓尽致。全诗物我一体,情景交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接舆是春秋时代楚国著名的 隐士,姓陆,名通,字接舆。
平 时“躬耕以食”,由于对当时的 社会不满,于是剪去头发,佯狂不仕,所以被人们称为“楚狂接舆”。如晋朝 皇甫谧《髙士传•陆通》中记载:“陆通,字接舆,楚人也。
好养性,躬耕以 为食。 楚昭王时,通见楚政无常,乃佯狂不仕,故时人谓之楚狂。”
《论语•微子》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 ‘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 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
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意思是楚狂人接舆曾 唱着歌走过孔子车前,他唱道:“凤鸟啊,凤鸟啊!你的德行为什么衰退了 呢?过去的事情已经不能挽回了,未来的事情还来得及把握呀。
算了吧,算了 吧!如今那些从政的人都危险啊?”孔子听到后大为感慨,便下车想和他交 谈。但是接舆快步走开了,不愿意和孔子交谈。
因为有这个接舆佯狂避世,讥笑孔子热衷仕途的故事,后世就常用“接 舆”来借喻佯狂不仕的髙士。如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复值接舆 醉,狂歌五柳前以接舆喻指裴秀才。
李白有“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之句,自称“楚狂”,用反照法表现自己政治上找不到出路的痛苦。 孟浩然 《山中逢道士云公》诗云:“既笑接舆狂,仍怜孔丘厄。”
以接舆自比,喻指云公嘲笑自己狂放。李端《宿荐福寺东池有怀故园因寄元校书》中亦有:“从 来叔夜懒,非是接舆狂。”
据《论语•微子》载, 春秋楚国有狂客名接舆,尝迎孔子 车而歌,:“凤兮凤兮,何德之衰。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 而,今之从政者殆而”,讥孔子热心从政,此人又见《庄子》、《楚辞》等 书,至晋•皇甫谧《高士传》始谓其姓陆名通。
因接舆为著名狂士,后便 以其名比喻佯狂不仕的高人。唐•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复值 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唐•孟浩然 《山中逢道士云公》:“既笑接舆狂, 仍怜孔丘厄”。唐•韦庄和郑拾遗秋.日感事一百韵“世随渔父醉,身 效接舆狂”。
接舆是春秋时楚国的隐士。
姓陆,名通,字接舆。平时“躬耕以食”,佯狂不仕,所以也被人们称为楚狂接舆。
典出《论语•微子》:楚国狂人接舆唱着歌从孔子车前走过,他唱道: “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意思是说••凤鸟啊凤鸟!你的德行怎么衰退了呢?过去的事情已经不能挽回了,未来的事情还来得及把握。算了吧,算了吧!如今那些从政的人都危险啊?孔子认为他是贤人,于是下车,想和他交谈,但接舆很快就走开了。
唐代李白有诗曰:“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接舆是楚国的隐士,他路遇孔子,将孔子比喻为凤鸟,劝他不要为政治而奔波,转而归隐山林。
说的是楚国的狂人接舆
接舆,相传是古代的狂士、隐士。晋·皇甫谧《高士传·陆通》有:“陆通,字接舆,楚人也。好养性,躬耕以为食。楚昭王时,通见楚政无常,乃佯狂不仕,故时人谓之楚狂。孔子适楚,楚狂接舆游其门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论语·微子》)”这段意思是说,接舆见楚政无常,而孔子却到处游说自己的政治主张,因而对孔子唱歌,说乱世没有拯救的希望,劝说孔子。这就是“接舆歌凤”典故的由来。
唐李白有“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之句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3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