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作文
  • 散文
  • 故事
  • 古诗
  • 短文
  • 语录
  • 写作
  • 诗歌
  • 百科
  • 知识
  • 首页
  • 作文
  • 散文
  • 故事
  • 古诗
  • 短文
  • 语录
  • 写作
  • 诗歌
  • 百科
  • 知识
首页 » 故事 » 经典故事 » 晋城金辇典故(发生于万江的传说典故有哪些)

晋城金辇典故(发生于万江的传说典故有哪些)

分类:经典故事 日期:2022-10-19 02:06 浏览:3 次

1.发生于万江的传说典故有哪些

金 鳌 洲 神 话 故 事很久很久以前,在东江河上有一条千年鲤鱼。这条鱼经过修炼成了精,经常跑到河面来兴风作浪。它有时使河水涨高三丈,冲毁了河堤,淹没两岸的庄稼和房屋,有时又无风起浪,吞噬了过往的船只。由於鱼精住在河底隐蔽的岩洞里,所以人们受其害也难以消灭它。后来,附近村里有个姓金名鳌的青年渔民,决心为民除害。他离开家乡到南海学水性,到罗浮山学武艺,三年之后,他回到了家乡,携带一把利剑潜入河底,与鱼精展开了一场浴血博。他在遍体鳞伤,几乎耗尽力气的情况下,终於有鱼精杀了,而他自已也死在河底。过了九九八十一天,他的屍体才浮出海面,人们把他厚葬在附近沙滩上,并把这里改名为金鳌洲。而当年杀死鱼精的地方,也被称为鲜鱼洲。后来,鲁班师傅路过此地,得知英雄的事迹,在金鳌洲附近建起了一座九层纪念塔,并称为金鳌洲塔。据说,大风大雨之夜,常常可以听见隐约的刀剑碰击声,人们说是金鳌的的英灵和鱼精的子孙在博斗;见清月朗之夜,可以看见塔顶发出亮光,人们说是英雄在守卫著自已的故乡。

这个故事是一则美丽的神话,当然不可能是历史事实。但是人们却相信它,并且世世代代地传诵著它,这反映了人民对为保卫莞邑、建设家乡作出过贡献的无数英雄的敬仰,寄托了人民对剪除邪恶和强暴的反动势力,过上和平、安定的幸福生活的向往和愿望。

2.沁水的传说故事典故历史

秦汉时置端氏县。北齐时,改为永宁县。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称沁水县,《水经·沁水注》:“沁水又迳沁水县故城北,盖藉水以名县矣。”是沁水县以沁水而得名。新中国成立后,沁水县先后隶属于晋东南地区。1985年晋东南地区撤销,沁水县直隶于晋城市。 著名景点 柳氏民居:位于沁水县城西南25公里处历山脚下的土沃乡西文兴村,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原为河东解州镇(今运城永济县解州镇)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史称“永州司马”的柳宗元后裔的宅第。1942年,在沁南抗日县政府领导下,西文兴

秦汉时置端氏县。北齐时,改为永宁县。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称沁水县,《水经·沁水注》:“沁水又迳沁水县故城北,盖藉水以名县矣。”是沁水县以沁水而得名。新中国成立后,沁水县先后隶属于晋东南地区。1985年晋东南地区撤销,沁水县直隶于晋城市。

著名景点

柳氏民居:位于沁水县城西南25公里处历山脚下的土沃乡西文兴村,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原为河东解州镇(今运城永济县解州镇)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史称“永州司马”的柳宗元后裔的宅第。1942年,在沁南抗日县政府领导下,西文兴村的世袭柳府始变为民宅至今,故称为柳氏民居。

历山自然风景区:历山,位于山西省南端沁水、垣曲、翼城三县交界处,面积 150平方公里,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历山是华北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原始森林风景区,素有“五绝、十胜、百景”之称,被誉为“天然大公园”。

三都古城:“湘峪古堡”位于沁水县东南58公里处的郑村镇境内的湘峪村。湘峪村因明朝户部尚书孙居湘(万历20年进士)、御史都堂孙可湘、四部首司孙鼎湘三兄弟同朝为官而闻名,其古堡历史上民间俗称“三都堂”。“湘峪古堡”建成于崇祯七年(1634),至今已有374年的历史,是一座典型的防御性城堡,占地面积3.25万平方米。

郭壁古镇:位于沁水县东部的沁河西岸,古代,这里曾是沁河渡口之一。由于村子地处滩涂戈壁,故名郭壁。

赵树理故居:位于沁水县加丰镇尉迟村。故居内存有赵树理生前书籍、柳制箱、皮箱和生活用品等遗物。

3.晋城为什么叫晋城

晋城是我们生活的地方,不知大家对它的名字来由有兴趣没?我想应该知道一下。

晋城在历史上的沿革很纷乱,有过很多名字,诸如高都、建州、泽州、丹川、凤台等。在历史上,晋城一直是现城区和泽州县两地全部辖区的名字,也就是说它是县名,直到一九八五年晋城成为国家市管县的试点,提为地级市,从那时起严格的说晋城就成了我们常说的南五县的通名,而原晋城县泽则被分做了城区和泽州县。

说远了,先抛开晋城辖区的变化,单说其名字由来吧。晋城这个名字最早出现于唐代武德三年,其来由是以战国时期魏韩赵三家分晋,迁晋君于此奉祀而得名晋城。

唐之后晋城一名又被一度废弃,有清一代叫做凤台县(这也是现在市区凤台街,凤台宾馆,凤台小区命名来历),直到民国三年为与安徽省的凤台县区分,重新改为晋城县。以上如有出入,欢迎大家指正。

4.黄金台的典故

燕国国君燕昭王(公元前311-前279年)一心想招揽人才,而更多的人认为燕昭王仅仅是叶公好龙,不是真的求贤若渴。

于是,燕昭王始终寻觅不到治国安邦的英才,整天闷闷不乐的。 后来有个智者郭隗给燕昭王讲述了一个故事,大意是:有一国君愿意出千两黄金去购买千里马,然而时间过去了三年,始终没有买到,又过去了三个月,好不容易发现了一匹千里马,当国君派手下带着大量黄金去购买千里马的时候,马已经死了。

派去买马的人用五百两黄金买了千里马的马骨。国君生气地说:“我要的是活马,你怎么花这么多钱弄一匹死马的骨头来呢?” 国君的手下说:“你舍得花五百两黄金买死马骨,更何况活马呢?我们这一举动必然会引来天下人为你提供活马。”

果然,没过几天,就有人送来了三匹千里马。 郭隗又说:“你要招揽人才,首先要从招纳我郭隗开始,像我郭隗这种才疏学浅的人都能被国君采用,那些比我本事更强的人,必然会闻风千里迢迢赶来。”

燕昭王采纳了郭隗的建议,拜郭隗为师,为他建造了宫殿,后来没多久就引发了“士争凑燕”的局面。投奔而来的有魏国的军事家乐毅,有齐国的阴阳家邹衍,还有赵国的游说家剧辛等等。

落后的燕国一下子便人才济济了。从此以后一个内乱外祸、满目疮痍的弱国,逐渐成为一个富裕兴旺的强国。

接着,燕昭王又兴兵报仇,将齐国打得只剩下两个小城。 选自百度百科·黄金台。

希望能对您有用。

5.晋城白马寺里的雕塑白马有什么故事没有

相传唐僧去西天取经,回来的路上经书掉落水中,唐僧曾在此山晾晒经书而建寺。关于"白马"又有"白马拖缰"的美丽传说。

白马拖缰:折马寺山上有一种卵礓石,外坚中空,摇之有响声,人称马铃石。相传,古时有一少年,机智而又善良。他每天为财主上山打柴,风雨无阻。尽管如此,却依然常因柴打少了而遭受财主的毒打。一日,他打柴回来,路遇一老者向他索柴取暖。他看到老人受冻的样子,不顾柴少挨打的危险,慨然施柴于老人。老人从怀中取出一匹纸马,送于少年,告诉他,这是一匹神马,是当年唐僧取经时骑过的小白龙,如有所求,只须找到千年谷草让它吃下,立刻就能显灵。少年回家后,突然狂风大作,下了一夜的暴风雪。第二天,财主不顾风雪,威逼着少年进山打柴。少年想起了藏在怀中的纸马,但千年谷草又去啊里找呢?突然,他想到山上的白马寺里有一尊千年古佛像毁坏了,他清楚地记得佛佝的骨架是用谷草扎成的。于是他立刻来到寺院,从佛像里取出一支谷草。怀中的纸马一下就张口吞了下去,摇头摆尾,突然就成了一匹雪白的骏马,进山为少年驮炭而归。财主得知后,就想将神马占为已有,于是同家丁合谋半夜前去盗马,结果被白马踢翻在地。少年从睡梦中惊醒,跃上马背,与白马一腾空而去,马铃被财主扯落,散了一地,变成了摇之即响的马铃石,白马缰绳拖过的一条山梁至今寸草不生。

6.点石成金典故

一个穷困潦倒、沿路求乞的书生遇到了一位仙翁。

书生向仙翁祈求帮助,仙翁欣然答应,叫书生看看地上的石块,接着用右手食指轻轻一点,石块立即变成了黄金。仙翁叫书生拾起黄金变卖为生。

书生俯身拾起了黄金,恭恭敬敬地交还给仙翁,说:“这块黄金我不要,我要你的手指头。” 这就是成语“点石成金”的典故。

故事中的书生很聪明,他知道一千一万块黄金也抵不上一个“手指头”。他要仙翁的手指头就是要仙翁点石成金的方法,因为掌握了这种方法一辈子受用。

这个寓言启示我们:学习也要重视掌握方法,要学会靠自己去学习,这样,就能终身受用。

7.薛王出降民不降的典故

《过晋阳故城书事》 金.元好问

惠远祠前晋溪水,翠叶银花清见底。

水上西山如挂屏,郁郁苍苍三十里。

中原北门形势雄,想见城阙云烟中。

望川亭上阅今古,但有麦浪摇春风。

君不见,系舟山头龙角秃,白塔一摧城覆没。

薛王出降民不降,屋瓦乱飞如箭镞。

汾流决人大夏门,府治移著唐明村。

只从巨屏失光彩,河洛几度风烟昏。

东阙苍龙西玉虎,金雀觚棱上云雨。

不论民居与官府,仙佛所庐余百所。

鬼役天才千万古,争教一炬成焦土。

至今父老哭向天,死恨河南往来苦。

南人鬼巫好(礻几)祥,万夫畚锸开连岗。

官街十字改丁字钉破并州渠亦亡。

几时却到承平了,重看官家筑晋阳。

薛王:北汉末帝——刘继元

刘继元,生年不详,卒于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年),五代时北汉末代皇帝。公元 9 7 9年降 宋。

晋城金辇典故

相关推荐:
  • 奇门典故(奇门遁甲的典故或出处)
  • 芸字典故(故在古汉语词典中的所有解释)
  • 俞善(俞伯牙的故事)
  • 典故打上脸(打肿脸充胖子的成语故事)
  • 土馍典故(土馍先生)
上一篇:创新创业老师所在部门 下一篇:想象四级校园生活作文(想象我的新校园生活作文400字)

学习鸟网站是免费的综合学习网站,提供各行各业学习资料、学习资讯供大家学习参考,如学习资料/生活百科/各行业论文/中小学作文/实用范文实用文档等等!

故事分类

灵异 爱情
经典 哲理
感人 励志

五个人典故(5个历史典故)
瀚海(瀚海指的是什么)
歇后语及其典故(歇后语的典故)
七十年的爱情,一辈子的遗憾
莲社典故(莲的6个典故)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215秒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