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当召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东北约50公里的群山深处,世 称“塞外佛国”,与西藏的布达拉宫、青海塔尔寺并称为我国三大喇 嘛名寺。
五当召之称的由来。该寺原名叫“广觉寺”,因建在五当沟里加 以地名取寺名,故又称为“五当召”。
藏名为“巴达格尔”。五当召 之称即由此而来。
五当召始建于清康熙年间,乾隆十四年(1749年)重建。是一 座黄教喇嘛庙,共分六宫、三府、一陵。
六宫,即苏古沁独宫、却 依林独宫、洞阔尔独宫、日本伦独宫、当圪希独宫、阿会独宫;三 府,即甘珠尔府、章嘉府、洞阔尔府;一陵,即苏波盖陵。五当召 的建筑为西藏式平顶式结构,外呈白色,布局奇特,构思巧妙。
其 建筑艺术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五当召不仅是藏族佛教圣地,也是内蒙古自治区的重要旅游 之地。
武当召
原名巴达嘎尔庙,藏语“巴达嘎尔”意为“白莲花”。在内蒙古包头市东北约70公里的五当沟内,蒙古语“五当”意为“柳树”,“召”为“庙宇”之意。建于清康熙年间,乾隆十四年(1749年)重修,汉名广觉寺。庙宇为藏式,依山势布局,主要建筑位于山谷内一处突出的山坡上,仓房等附属建筑则分布在两侧山坡或山麓。全庙占地面积约300余亩,屋宇二千五百余间,各幢建筑自成一区,全庙并无围墙环绕。主要建筑有苏古沁独宫(殿)、洞阔尔独宫、当圪希独宫、却衣林独宫、阿会独宫、日木伦独宫、甘珠尔府、章嘉府、苏波尔盖陵等。是内蒙古地区现存唯一完整的喇嘛教庙宇,塑像俱全,壁画绚丽,其中苏古沁独宫为全寺集会诵经之所,殿内陈设庄严肃穆。其余各殿各有特色,或立高达10余米的释迦牟尼铜像,或供高达9米许的黄教始祖宗喀巴铜像,或塑面目狰狞的护法金刚像等等。五当沟内老松蟠空,溪水清流,与白壁朱门的庙宇建筑相掩映,风景十分幽美,为包头市附近游览胜地。
这个网址上还有好多呢~~
五当召位于市区东北约70千米的五当沟内,原名巴达嘎尔庙,藏语意为白 莲花,是内蒙古最大的一座庙宇,也是内蒙古最高级的一处藏传佛教(喇 嘛教)学府。
建于清康熙年间(公元1662 ~ 1722年),清乾隆十四年(公元 1749年)重建,汉名广觉寺。五当召与西藏布达拉宫、青海塔尔寺齐名,为我国藏传佛教的3大名 寺。
庙宇为藏式,规模宏大,有各类房屋2 500多间,均依山而建,重重叠 叠,蔚为壮观。其内释迦牟尼铜像和宗喀巴铜像均高达10米,欢喜佛造 型更反映了独特的宗教内容。
主要建筑有苏古沁独宫、洞润尔独宫、阿会 独宫、苏波尔盖陵等。
九原区历史文化悠久,基础设施优良,政策宽松透明,具有良好的投资环境。早在战国的时候,赵武灵王就在九原设置了九原邑。赵长城、秦长城、汉代古城等历史遗址至今保留,昭君出塞、文姬归汉等历史故事无不与九原相关。境内有全国唯一用蒙语诵经的藏传佛教名寺梅力更召等名胜古迹,全国藏传佛教三大名寺之一五当召、天然风景区九峰山、成吉思汗陵、响沙湾等旅游胜地遍布周边地区。
战国,赵武灵王二十六年(公元前300年)后,九原是赵国最西部的一个建置,也是现九原区境内最早设置的行政建制。
秦朝,区境属秦九原郡管辖,郡治九原县(今麻池古城遗址)。九原郡辖境相当于今巴彦淖尔盟的临河县和五原县、今伊克昭盟的达拉特旗和杭锦旗,以及今包头市九原区所辖范围。
五当召是藏、青、内蒙古喇嘛教中最大的三大名寺之一,蒙古族牧民参拜的 圣地,它与西藏布达拉宫、青海塔尔寺齐名,坐落在包头市东北约70公里柳树繁 茂的吉忽伦图山五当沟内,蒙古语“五当”意为“柳树”,汉名“广觉寺”。
五当召建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全部殿宇均为典型的西藏式建筑(即白墙朱门的平顶方形楼式结构),而且依山势布局,分布在吉忽伦图山的主峰及两侧山麓,众多的僧舍则散建于谷内平地。 它有300个殿堂,以高耸云霄、雕梁画栋的六个大殿(六宫)为主,形成相互连接、阁楼搭配的六个建筑群,共设570多间经堂,2560间经房。
此外,还有三座活佛府(三府),一幢安放历代活佛骨灰的灵堂(一陵),共占地20余公顷。据说它是以西藏的扎什伦布寺为蓝本,前前后后花了40多年才建成的,许多房屋虽排列紧凑,却错落有致、和谐统一,毫无重复雷同之感。
五当召的“六宫”,指的是苏古沁独宫、却依林独宫、洞阔尔独宫、当坎希德独宫、阿会独宫和日木 胃胃伦独宫。苏古沁独宫在寺庙最前面,由经堂和后楼两部分组成。
经堂内陈设庄严肃穆,全庙性的集会诵经都在这里举行。后楼为三层建筑,高22米。
底楼供奉弥勒佛,两 侧为藏经橱,藏有大量经卷。 楼上供奉黄教创始人宗喀巴和历代佛师的塑像。
却依林独宫在苏古沁独宫西边,它是专门讲授佛教基本教义的地方,称“经 学院宗教哲学部”。前厅亦为经堂,五当召最大的铜铸释迦牟尼佛就供奉在这里,该像高达10米。
由苏古沁独宫的东侧拾级而上,是五当召的中心建筑洞阔尔独宫(俗称黄庙), 它的前门楣上悬挂清朝政府所赐的用汉、满、蒙古、藏四种文字雕刻的“广觉寺”匾额。 这里是根据佛经《时轮金刚》的理论以及到“香巴拉”理想国(即西方极乐 世界)去的进程而进行修习的地方,主要讲授天文、地理、占卜、历法和数学等, 称“经学院时轮学部”。
殿堂内彩绘壁画色彩明快,人物形态各异,其内容多为众佛的历史故事。第一代五当召活佛塑像端坐正殿。
后殿及楼上供奉众佛塑像。殿前 广场设有讲经台,是喇嘛们学经、进行佛学辩论和升学考试的口试场所。
洞阔尔独宫的西侧是当坎希德独宫,俗称驯服殿,因黄教创始人宗喀巴提倡 僧人要严守戒律而设,是专门管教喇嘛僧众严守戒律的地方。殿内供奉喇嘛教中诸护法金刚,都项挂骷髅项练,脚踏夜叉恶鬼,手持各种凶器。
阿会独宫和日木伦独宫都在五当召的后部。阿会独宫于山坡最高处,为五当 召内唯一的面朝东方的佛殿,它是传授医学知识的场所,即经学院的医学部。
殿内两侧有泥塑四大天王和十八罗汉。日木伦独宫在阿会独宫的右前方,殿内供奉 宗喀巴铜铸盘坐像,高9米,是内蒙古地区最大的一尊宗喀巴铜像;两侧有1000个 佛龛,每龛内塑有宗喀巴泥像。
该殿为经学院的教义戒律学部,内蒙古地区独此 一家讲授喇嘛教的教义、戒律,远方喇嘛来此学习者很多。“三府”即:甘珠尔府、章嘉府和洞阔尔佛爷府。
五当召如同大多数黄教 喇嘛寺一样,也釆用西藏的活佛转世制度。位于阿会独宫南面的甘珠尔府便是五当召第一世活佛居住之所。
章嘉府在驯服殿后面,是清代内蒙古喇嘛教的最高首领——第十四世章嘉呼图克图的府第。洞阔尔佛爷府位于洞阔尔独宫后面,自成院落,它是五当召历世活佛居住的地方,成为五当召的统治中心。
山坡的最上层是苏波勒盖陵,即塔陵,系第一世活佛所建。内有七座铜塔,是五当召一世至七世活佛们的骨灰塔。
铜塔鎏金,并镶有珍珠、玛瑙等,塔罩雕刻也非常精细。
五当召主要建筑第一殿
苏古沁殿 古沁独贡(殿),是五当召内最大的建筑物,位于寺院最前部,高三层,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一楼前大厅是经堂,有八十根方柱上部雕刻和彩绘着各式花纹图案,外裹云龙图案的栽绒地毯。地上排列着数十排坐榻,上铺藏式地毯。四壁满绘释迦牟尼佛传故事和各种护法神像。顶部挂着各色幡幔,殿内庄严肃穆、富丽堂皇。全殿可容纳千余喇嘛在这里诵经。凡属全召性的集会都在此举行。每天的早经——满迦经,各殿喇嘛都来此诵读,经堂内正面的座椅是活佛出经的席位,左右是高层喇嘛的座位。下边地毯木榻是喇嘛诵经的座席。后厅为藏经阁,供奉着各种佛像、唐卡、曼陀罗坛城,二楼回廊处绘有“九大佛寺建筑”鸟瞰壁画极为珍贵。 第二殿
却依拉殿 却依拉殿位于苏古沁殿西侧,始建于道光十五年(1835年),此殿为专门研究佛教哲学学部,是本召僧人最多的学部。殿内供奉着五当召最大的铜制弥勒佛,高达十米,为黄铜分铸焊接制成。弥勒头戴五叶宝冠,装饰华丽,端坐于须弥宝座上,手作说法印。木雕、彩绘的背光雕刻着卷草、火焰纹饰、颇为精美。形象端庄严肃,造型敦厚慈祥,弥勒佛是藏传佛教未来佛,藏语称“强巴”、蒙古语称“麦达里”。前边供奉着八大药王佛、宗喀巴等铜像。 第三殿
洞阔尔殿 洞阔尔独贡是五当召最早的殿堂,建于乾隆十四年(1749年),前经堂后佛殿高三层。黄色的外墙标志着其显贵地位。高居于全寺之中,其他建筑均以此殿为中心,乾隆皇帝于1756年赐名“广觉寺”,用满、汉、蒙、藏四种文字雕刻的牌匾悬挂在殿门正中门楣上。这里是学习佛教时轮数学部,讲授天文、历法、数学、占卜、推算藏历日期。殿内前后厅绘满壁画、装饰考究,殿前广场系讲经、辩经的场所,即学术升级的考场。 第四殿
当圪希德殿 当圪希德殿建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俗称“训服殿”,是五当召的护法神殿,也称金刚殿。是座两层殿堂,紧靠洞阔尔殿建造。据说此殿是鄂尔多斯部准格尔台吉之妻资助建造的。殿内供奉着大威德金刚、怖畏金刚、胜乐金刚、吉祥天母等九尊彩塑护法神,面目狰狞可畏、多头多臂、手拿各种法器,颈挂人头项链脚踩妖魔,威武彪悍,看后令人毛骨悚然。 第五殿
喇弥仁殿 喇弥仁殿(菩提道学经堂),又称日木伦殿。建于光绪十八年(1892年),位于护法殿后边西北高耸的山坡上,为教义戒律学部,这个学部在内蒙地区藏传佛教寺院中只有五当召设立。是召庙建筑群中建造年代最晚的建筑物。殿内正中供奉铜铸高九米的黄教创始人宗喀巴坐像。左右两侧塑其两大弟子嘉曹杰和克珠杰塑像。两侧木龛内有一千尊一模而成的宗喀巴塑像。二楼凸起的天窗既可容纳高大的塑像,又可采纳光线,显示了独具匠心的藏传佛教寺庙建筑特点。 第六殿
金科(曼陀罗)殿 原名努尼殿,是供僧人静坐休持的殿,用于喇嘛们以逐渐减少饮食,静坐默诵,力图不食不语的修行方式去解脱超度众生灵。后来毁于文革动乱。2003年国家拨款在遗址上恢复并扩建此殿,2005年9月开始对外开放,全殿上下两层,一楼为佛堂,供有千手千眼观音像、六世班禅大师、宗喀巴大师像,正中供奉的三世佛为铜铸镀金佛像。墙上所绘壁画是藏传佛教九大佛寺壁画。
此殿二楼是文物博物馆,展出本召所保存的部分珍贵文物。有唐卡、清代景德镇瓷器、活佛的生活用品、法器、内蒙古仅存的两座鎏金曼陀罗坛城,都具有很高的历史文物价值。 第七殿
苏卜盖陵 苏卜盖陵是五当召一世活佛建庙之前的住宅,“苏卜盖”即蒙语“塔”之意,是一个小佛堂,内部供奉有历世活佛灵塔,即舍利塔。因一世活佛创建了本召,去世后僧众为了纪念他就将他的舍利塔存放在此处。此后,本召七世活佛灵塔均在这里珍藏。灵塔雕刻精美镶有珍宝玉器,外部鎏金。 第八殿
阿会殿 阿会殿是一座学习医学和密宗学部的经殿,建于嘉庆5年(1800年)。据说是乌拉特东公旗协理热西鹏苏格出资建造的,东南靠活佛府。殿底层正中斑斓的山洞供奉释迦牟尼和他的两个弟子,其两侧是十八罗汉和四大天王,塑像神情各异,气宇非凡,泥塑山洞险峻逼真。门两侧绘有护法神像。二楼主要供奉本学部主供佛胜乐金刚、药王佛。
五当召最初由鄂尔多斯左翼前旗(今准格尔旗)王公创建 于清康熙年间,建筑规模宏大,是内蒙古地区现存最大的一座藏传佛教寺庙。
近300年来,特别是乾隆赐名后250年来,驰名区 内,蜚声中外。它全部采用藏式结构建造,平顶直墙,小窗白 壁,不规则地散布在山谷中。
主要建筑分布在山坡上,其余建筑或在半山坡上,或在沟谷内的小平地上,没有围墙和院落,各个 建筑物自成一体。如此特别的格局,也是内蒙古地区现存藏传佛教寺庙中仅有的。
作为有关省区藏传佛教寺庙的代表,它和西藏的布达拉宫、青海的塔尔寺并称为我国藏传佛教的三大名寺。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5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