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县皂户李乡河南张一带,自古家家户户加工泥塑,曾盛极一时。
泥塑作品从刚开始时的人、佛、兽等发展到后来的无所不及,其文化味也愈来愈浓,艺术价值极高。二月二日火把李庙会可见当时泥塑盛行一时。
关于泥塑兴起的年代和原因,民间传颂着一个美丽而动人的传说。据说,泥塑始于明宣德元年(公元1426年),是年汉王朱高煦(明成祖朱棣之子,明宣宗朱瞻基的叔叔)据乐安州(今惠民县)图谋叛乱,广造兵器,在当地抓壮丁,夺民畜、粮草,人们怨声载道。
一天,河南张村来了一位鹤发童颜的老道宣称:“只要捏成九千九百九十九个泥人,待九九八十一天,张天师来作法,使泥人成为天兵天将,灭高煦,救民于苦难。”于是,全村男女老少,昼夜和泥涅人。
可巧泥人做成,九九八十一天,宣宗皇帝御驾亲征,朱高煦事败被缚,当地人民免于苦难。泥人虽未成天兵,但乡民们却视之为吉祥物,争相购买。
从此,祖辈沿袭至今。
孙武(生卒年不详),字长卿,活动于春秋末期。《新唐书》载,其祖父田书为齐大夫,因伐莒有功被齐景公赐姓孙氏,食采于乐安(今惠民县)。至孙武,为避齐国内乱而奔吴。
公元前512年(鲁昭公三十年,吴王阖闾三年),经吴国谋臣伍子胥多次推荐,孙武以兵法十三篇晋见吴王,引起吴王阖闾的重视。为察其军事才能,吴王以180名宫女交其操演阵法。众女开始难受约束,孙武按军法处斩吴王两宠姬,以儆军中戏者,致使操练有序。不久,吴王任命孙武为将军。针对吴国的强大邻国楚国,孙武参与制定并组织实施扰楚疲楚之计,消弱了楚军的战斗力。公元前506年,孙武审时度势,为吴王制定了联合唐、蔡,西破强楚的作战方案,并指挥三万吴军,采用造势、诱敌、误敌、避实击虚、因敌制胜等谋略和战术,千里远袭,五战五捷,大败二十万楚军,很快占领了楚都郢城,创造了军事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奇迹。遂使吴国北威齐晋,南服越人,显名诸侯。孙武则于功成后隐退。
孙武所著《孙子兵法》,是我国最早的军事著作,被历代誉为“兵学圣典”,置《武经七书》之首,在国际上亦影响深远。因此,孙子被尊为“东方兵学鼻祖”。《孙子兵法》共分十三篇,即《计篇》、《作战篇》、《谋攻篇》、《形篇》、《势篇》、《虚实篇》、《军争篇》、《九变篇》、《行军篇》、《地形篇》、《九地篇》、《火攻篇》、《用间篇》。1972年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的孙子竹书,除十三篇外,还有《吴问》、《四变》、《黄帝伐赤帝》、《地形二》、《见吴王》等佚文残简。
武定府:现在的山东省惠民县。夏属兖州域,商为蒲菇国地,春秋战国为齐地。公元前2世纪,秦朝实行郡县制时,秦始皇东巡在此设置厌次县(属齐郡),此后2200多年中,历为州、郡、府、县治所。东汉建安3年(公元184年)设乐安郡。隋朝初年(公元586年),始设棣州。明朝宣德元年(公元1426年),明宣宗亲率大军,兵临棣州城下,平定了欲在棣州起兵谋反的汉王朱高煦,自此改为武定州(寓意以武力平定谋反)。清雍正12年(公元1743年),武定州升格为武定府,并设附郭县--惠民县。解放前后曾经是渤海军区、惠民专署驻地。现隶属山东省的滨州市.
惠民古城始建于宋崇宁元年(公元1102),由当时工部尚书牛保奉诏建城。由于当时的时代背景,惠城是一座防卫型城市,建有东、南、西、北各四门,带有瓮城,城南北长一千九百米,东西宽一千一百米,周长六千米,外有护城河,宽八十米至一百米不等,城墙高十一米,上宽能通行车辆。惠民不但古文化遗址较多,惠民城还是历代王朝州府之地,楼台殿阁、庙宇遍布城内各个角落。主要有“三台”(文台、武台、凤凰台)、“八阁”(大士阁、玉皇阁、金星阁、九圣阁、魁星阁、北极阁、白衣阁、镇武阁)、“十二冲楼”、“八大景”(圣殿松涛、风台柳色、台里郎耀、魁阁潜辉、跸岭朝云、锦湖秋月、北泊秧歌、秦堤樵唱)、十四处庙宇(文庙、孙武庙、三皇庙、玉皇庙、三义庙、城隍庙、三贤庙、土地庙、朔庙、龙王庙、观音庙、泰山庙、火神庙、三学资福禅寺)等。从现存的古城垣残段可见惠民县城历经沧桑、古老文明之一斑。另外,在城东南,还有独具风格的城堡式庄园——“魏氏庄园”,也为千年古城增添了几分色彩和魅力
滨州位于黄河游、鲁北平原处黄河三角洲尾闾北临渤海东与东营市接壤南淄博市毗邻西同德州市济南市搭界山东北门 滨州着悠久历史早原始社类居住光辉灿烂古代文化遗迹断土问世隋末农民起义领袖王薄邹平县雕窝峪首举义旗隋王朝掘墓明初农民起义领袖唐赛滨州市揭竿起给明王朝沉重打击汉孝董永故乡位于清河畔博兴县宋朝范仲淹苦读醴泉寺邹平白山现代史滨州着光荣革命传统抗战争、解放战争期著名渤海根据 传统民间艺术异彩纷呈著名山东吕剧发源于博兴县支脉河畔刘官村带起源于元朝胡集灯节书泥塑、木版画及具七百历史滨州民间剪纸具深厚乡土气息独具艺术风格久负盛名 杜受田(公元1787~1852)字芝农清滨州旧城(今滨城镇南街杜家)清咸丰皇帝师其父杜堮清嘉庆期翰林院编修礼部左侍郎其家世显赫久书香官宦门第进士家杜家门七进士、父五翰林并加授太师太保高官《文词典》、《书画词典》、《名词典》其家均记载 清道光三杜受田试第殿试二甲第选庶吉士授编修山西政道光十五特召进京直书房教授太读书道光十八升左都御史、工部尚书充书房总师傅、实录馆总裁清咸丰期加太太傅兼吏部尚书调刑部尚书礼部尚书、协办士 清咸丰帝即位激师拥戴恩任命杜受田吏部尚书兼协办士遇事言听计奉若父清朝协办士相于明朝宰相朝廷权势杜受田想凭借咸丰信任展自治宏图清咸丰帝即位久首先建议起用林则徐、周爵等鸦片战争主战撤职臣镇压刚刚爆发太平农民起义 清咸丰二(公元1852)山东、江淮区受灾甚重杜受田疏请截留江、广漕米六十万石救济灾民并荐山东、江宁布政使督办赈务7月9杜受田实施赈务途触染暑疫逝世于淮安清江浦终66岁杜受田逝世清咸丰帝伏案痛哭流涕丧考妣;亲自带领两班臣前往祭奠并追赠杜受田太师士谥号文太师士文清朝臣高级种册封清嘉庆帝汉族臣追封太师士者仅杜受田已 历史名 董 永 董永 董永墓汉代千乘(今博兴陈户镇)著名孝董永自幼丧母与其父相依命其父迈病重 行便董永恪尽孝道每田间劳作总车载父边侍奉父亲边耕作 父亲病故董永自卖其身贷钱1万葬埋父亲孝名远扬其孝行历代广传诵奉董永孝楷模列二十四孝山东省嘉祥县土武饲墓汉画像石刻载董永 鹿车载父、肆力田亩、象耕鸟耘故事 该画像石所刻董永千乘六字董永实其故山东博兴铁证 至三曹植诗作《灵芝篇》第用文形式歌颂董永几乎历代都董永题材文作品久久董永由真实历史物演变神故事物董永故事演义神《仙配》已家喻户晓皆知其民间传说山东博兴、湖北孝、江苏东台等尤甚 东朔 东朔 东朔像(公元前161~前93)字曼倩西汉平原郡富平县(今惠民县)自幼性格诙谐公元前140(汉武帝建元元)征贤良入朝事汉武帝太夫政绩卓著著述我西汉著名文家 东朔父姓张名夷字少平母田氏其三丧母由邻母拾朔抚养故名曰朔;东色始明故东姓东朔自幼聪慧朝滴谏事汉武帝建元间汉武帝顾困民穷欲兴土木建林苑武帝采纳东朔谏收御命使民少受赋税与徭役苦东朔屡陈农战强计、兴利除弊策武帝所采纳 东朔汉武帝问众臣解异难事且能解答甚详东朔晚顾体弱刻苦著述著《答客难》、《非先论》等 范仲淹 范仲淹 范仲淹雕像(989~1052)字希文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家范仲淹祖籍彬州(今陕西省彬县)迁居平江(今江苏省吴县)范仲淹两岁父亲病故母亲谢氏改嫁朱文翰(任平江府推官)范仲淹遂改名朱说四岁随继父北归山县河南村(今邹平县山镇河南村)继父让范仲淹经商、艺皆喜欢唯愿读书随母改嫁倍受歧视加家境贫寒范仲淹自幼形自强息性格 1009(祥符二)范仲淹白山澧泉寺借读每仅粥充饥笃辍1011(祥符四)范仲淹知自身世前往河南应夭府拜戚同文师继续苦1015(祥符八)进土 初授广德军司理参军迎母归养29岁复姓范改名仲淹历任理寺丞、秘阁校理、太博士、右司谏、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等职曾任陕西宣抚史、陕西四路安抚史曾做泰州、楚州、陈州、睦州、饶州、润州、越州、延州、耀州、彬州、邓州、青州等官 范仲淹政清廉、刚直阿力主改革屡遭诬谤几度贬 1052(皇祐四)五月二十病逝于徐州终64岁十二月葬于河南洛阳东南万安山溢文封楚公、魏公《范文公集》传世 唐赛 唐赛 唐赛雕像卒详明代农民起义首领蒲台县西关(今滨州市蒲城乡)明初祖南京迁都北京修宫殿组织力南粮北调挖运河先山东征调数十万民夫农民徭役负担沉重唐赛白莲教名义自称佛母秘密往于益都、诸城、安丘、莒州、即墨、寿光等州县借传白莲教发群众组织起义力量 1420(明永乐十八)月组织农民军数千于青州卸石棚寨起义起义全歼前围攻青州卫都指挥使高风官军青州东各民纷纷响应数十支起义军卸石棚起义军联起共约万兵攻打宫州照、诸城、寿光、安丘、郎墨等州县毁官衙、烧仓库杀富济贫官吏纷纷逃命告中国文书传至京师明祖派使召降唐赛怒斩使于明政府派遣总兵柳升、都指挥刘忠带领京营兵马镇压唐赛抓住柳升狂妄轻敌弱点派敌营诈降柳升信真起义军趁机于夜间向防备薄弱敌本营猛攻打乱敌军刘忠箭毙亮柳升知计带领队马前攻打赶山寨起义军已经转移唐赛安脱险使明祖十恼火面严惩官员令各缉拿唐赛怀疑唐赛削发尼逮家妇先几万赛卒获知所终 今故乡旧址蒲湖主岛建唐塞纪念祠。
惠民县位于黄河三角洲腹地,全县版图面积1357平方公里,辖10镇4乡,1282个行政村,人口62万。
2005年全县生产总值实现6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692元。惠民县历史文化光辉灿烂。
惠民县是中国最早设置的行政县之一。公元前2世纪,秦始皇在此设置厌次县,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后又历为州、郡、府、县治所,因此素有“鲁北首邑”、“燕齐门户”之称。
悠久的历史孕育了众多的古圣先贤。我国古代伟大军事家孙武就诞生在这里,其著作《孙子兵法》被世人称为“兵学圣典”,内容精博深邃,对中国乃至世界军事学的发展影响深远,是世界文化中的瑰宝。
因此惠民又有“孙子故里”、“兵祖桑梓”之称。此外,西汉著名文学家东方朔、隋代杰出画家展子虔、清末铁路工程师陈西林等,都为中华文化增添了光辉篇章。
惠民县是山东文物大县,馆藏文物达2000多件,其中国家级珍品300多件。 厚重的历史积淀赋予了惠民县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
惠民县是山东省八号旅游区的重要景点,惠民县城是山东省历史文化名城。位于县城中心的大型仿古式建筑群“孙子故园”,是国防大学教学基地,每年吸引着众多国内外游客和学者来此参观;坐落于魏集镇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魏氏庄园”,是全国现存唯一清代城堡式民居,是中国古代北方民居建筑的杰出代表,以其显著的军事建筑特点闻名远近,它与烟台的牟氏庄园、四川大禹的刘文彩地主庄园齐名,并称为中国三大庄园。
另外还有保存完整的古护城河、具有1100多年历史的宋代古城墙遗址、佛道合一的文化遗迹泰山行宫、星罗棋布的县城七十二海子以及大商文化、龙山文化遗址等等。惠民县自然风光秀美,黄河自然风景和生态观光农业景色都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
惠民县民间传统艺术异彩纷呈,胡集灯节书会、河南张泥塑、清河镇木版年画等,都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浓厚的乡土气息。近年来,围绕孙子文化这一世界知名品牌,惠民县加大旅游开发力度,规划建设了占地7200 亩的中国孙子兵法城,预计总投资为5亿元,该工程已被列为全省13个旅游开发重点项目之一,其核心景点武圣府主体工程已建成开放。
2005年,惠民旅游被纳入全省山水圣人旅游黄金线路,孙子兵法城和魏氏庄园被评定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胡集灯节书会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另外给点资料你/index.php?category-view-174。
1、秦末时期,原来的楚国贵族项羽趁乱起兵,依靠自己的军事天才和贵族的优势成为各个反秦独立势力中最强大的一个。
而且项羽力大无穷,身材高大,在注重外表的古代更容易取得威信。另外一个势力是刘邦,此人从小不学无术,游手好闲,打仗败多胜少,而且用语粗俗,根本没有王者风范。
但是项羽在初期取得成功以后,随便屠杀诸侯,杀死各路义军的总统帅楚怀王。对民众苛刻,连投降的四十万秦朝士兵都杀得一个不剩。
对谋士的建议充耳不闻,刚愎自用。 反而刘邦从小和平民生活,爱惜民力,对人宽厚,而且自己知道自己没有太大本事所以十分尊重人才,对投降士兵愿意留下的收编,不愿意的就让他们回乡下,十分受人爱戴。
最终项羽因为残暴不仁而众叛亲离,而刘邦则得到许多人的帮助和拥护,在长达五年的战争中,虽然刘邦多次失败,但是仍然不断收到群众的支持所以能够不断的反扑。然而项羽在被刘邦打败以后,就众叛亲离,所有的军队在一夜之间都离他而去,最后被刘邦彻底打败,被迫自杀。
而刘邦因为得到全国人民爱戴而最终登基称帝,开创了统治中国长达412年的汉朝。2、三国时期隶属于蜀汉政权的南中地区,包括今天云南、贵州和四川西南部一带,古称“夷越之地”。
由于东汉统治者的“赋敛烦扰”,激起了南中各族人民的反抗,残酷的镇压使得人民掀起更大规模的反抗。而一部分少数民族奴隶主和汉族豪强地主,时刻都在寻机激化矛盾,以便达到他们割据白雄的目的。
由于上层分子雍闽、孟获等的造谣和煽动宣传,不少人受骗加入叛军,叛乱几乎遍及整个南中地区。公元225年3月。
经过近两年的“闭关息民”,在把内政外交各方面安排好后,诸葛亮感到出兵平定南中叛乱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亲自统领大军南下平叛。诸葛亮采用了“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策略来平定南中之乱。
诸葛亮采取反间计杀了叛乱首领雍闽、朱褒,全歼高定部后,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开始征讨孟获。孟获收雍闽等人的余部,继续与蜀军对峙。
作为少数民族的首领孟获在南中为“夷汉所服”,是当地一位很有影响和威望的人物。诸葛亮决定收服孟获,然后使他从心里臣服蜀汉政权,在西南少数民族中造成影响,以便长期稳定南中局势。
孟获在蜀汉大军到来时,聚集三洞元帅讨论,后派三位洞帅各领兵5万,分左、中、右三路来迎战。诸葛亮用激将法,使赵云、魏延两位老将军杀奔敌军营寨,大败蛮兵,斩了敌军中路元帅,左方两路敌军元帅从山路逃跑时被埋伏的蜀军擒获。
诸葛亮命人解去两位洞主元帅的绳索,赐给酒食衣服,让两人各自归去。孟获闻知兵败,大怒,遂率兵进发。
诸葛亮使王平诈败,引诱孟获军进入埋伏圈。孟获见蜀军旌旗四起,队伍杂乱,即生轻敌之意,驱兵追击王平。
正追杀时,蜀将张嶷、张翼两路兵马突然杀出,截断后路。王平领兵杀回,赵云、魏延从两侧夹击,孟获抵挡不住,被魏延生擒活捉。
诸葛亮让人解去被俘蛮兵的捆绑,安抚说:“你们都是好百姓,不幸被孟获蛊惑。今受惊吓了。
我想你们的家人一定倚门而望,我今天全放你们回去,以安各自家人之心。” 蛮兵深感其恩,哭着拜谢归家。
诸葛亮对孟获不杀不辱,反而加以款待,让他观看蜀军的营垒和阵容。孟获并未服气,声称自己是因为未知虚实而中了埋伏,并说再战必胜。
诸葛亮便笑着放他回去,让他整顿军马再来交锋。结果孟获又一次兵败被捉。
可是他还是不服气,于是诸葛亮又把他放回去。就这样,一捉—放,前后共七次。
孟获第七次被捉住的时候,诸葛亮微笑着说要放他回去,这时孟获终于心悦诚服地说:“公,天威也,南人不复返矣。”3、春秋时期第一位称霸的诸侯是齐桓公,而托起这一代霸业的高人则是名相管仲。
知人之外尚须善用之,否则必不成大业。齐桓公能委管仲以立国之大任,可以说是一个知人善任的君主。
在齐桓公拜管仲为相时,他的影响力可以说是微乎其微,这也是他本身才能禀赋所决定的。齐桓公之贤,在于能将治国大任交付给管仲。
而从管仲的立场看来,齐桓公的确需要他煞费苦心,才能由一个平庸之君,摇身一变,成为天下之霸主。他曾经用尽方法来开导桓公,使他具备霸者的风范与能力。
这种君主教育,往往是良相所不可缺少的能力。管仲在刚开始的时候,虽然被任用为相,却始终不得人心。
为了使国政上轨道,得到全国上下的支持,就想方设法博得齐桓公的青睐和众人的信赖。管仲任职不久,有一天,桓公与他交谈,桓公问他:“现如今,国政怎么样?” 管仲答道:“小臣出身贫寒,没有办法让名门豪族听顺于我。”
桓公听罢,即刻封他为“上卿”。过了一段时期,国政依然如此,桓公便再度召来管仲,问道:“我已经封你为上卿,但是国家仍无发展,理由何在?”管仲答道:“微臣贫无立锥之地,如何驱使富豪之家?” 于是,桓公把一年的国税收入赐给了他。
又过了一段时期,国政仍然未见起色,桓公心急如焚,又问管仲:“我已经屡次依你所愿,国政却依然如故,这究竟是怎么回事?”管仲答道:“君主您还不完全信任我,我不可能控制您身边的人。” 桓公听了,就在他的名号上加了一个“父。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1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