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作文
  • 散文
  • 故事
  • 古诗
  • 短文
  • 语录
  • 写作
  • 诗歌
  • 百科
  • 知识
  • 首页
  • 作文
  • 散文
  • 故事
  • 古诗
  • 短文
  • 语录
  • 写作
  • 诗歌
  • 百科
  • 知识
首页 » 故事 » 经典故事 » 掷石(抛砖引玉的故事)

掷石(抛砖引玉的故事)

分类:经典故事 日期:2022-10-14 08:53 浏览:1 次

1.抛砖引玉的故事

抛砖引玉的故事:【成语】: 抛砖引玉【拼音】: pāo zhuān yǐn yù【解释】: 抛出砖去,引回玉来。

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好作品。【成语故事】: 唐朝有个叫赵嘏的人,写得一手好诗,就连著名诗人杜牧也十分赞赏。

当时有个叫常建的诗人,也很欣赏赵嘏的才能。一天,常建听说赵嘏要到灵岩寺去游览,便先到了寺里,在墙上写了两句诗,希望能引出赵嘏的诗来。

果然,赵嘏看到墙上的诗句后,觉得很好,便顺手续了两句,使它成为一首完整的诗。人们称常建这种办法为抛砖引玉。

这个成语比喻先发表粗浅的意见,以引出别人的高见。

2.求助哪些石头有典故

1、“云骨”奇石,在绍兴柯岩,原是一座石山,千百年前的采石,造就了一朵高31米巨大的蘑菇。山顶老柏尤青,底脚石薄处却不足1米宽,竟经千年不倒。大画家米癫见“云骨”而癫狂,守数日不肯去。米芾是闻名古今的石痴,他玩石成癖,见奇石便呼兄弟,对石下拜,被称为“米癫”。

2、“败家石”更是一个大典故。明代太仆米万钟为运此石,赀财不继,未能如愿以偿,人们以米家因此石而败家,戏称为“败家石”。后来乾隆拆坏了皇家清漪园的门才运进院里,题其名为“青芝岫”。而今,此石横卧在颐和园乐寿堂院内,不过就是一块巨大的北太湖石。

3、“仇池石”说的是苏东坡在扬州获得两块奇石,一绿一白,石上山峦迤逦,有云穿于山脊,他十分珍爱,就借杜甫“万古仇池穴,潜通小有天”诗句为之命名。

4、“梅丘”石,张大千视为珍宝。他客居美国洛杉矶时,曾在海滩上发现一块宛若一幅台湾地图的巨石,题名“梅丘”。后来他移居台湾,这块巨石置放在“摩耶精舍”的“听寒亭”和“翼然亭”之间。而在他的故乡四川青城山,也有“听寒”和“翼然”两亭,其间也有块“梅丘”石。此石寄托一腔故园山水之情。

5、曹雪芹爱顽石,宋徽宗贪“花石”,石涛迷怪石,郑板桥写竹石……石、石、石,红尘灵性源于石。花能解语还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

3.古代诗词中掷地一词有何典故

据《世说新 语•文学》记载,晋人孙绰字兴公, 喜作赋且自视甚高,尝写成《天台赋》,以示友人范荣期,云:“卿试掷. 地,要作金石声”。

范:“恐子之金 石,非宫商中声然每至佳句,辄云:“应是吾辈语”。后因以“掷地”、“掷金”等作为称美才华之高及文学 作品优美的典故。

唐•李峤《和杜侍御太清台宿直旦有怀》欲啸迁乔 侣,先飞掷地文”。唐•李端《送郭参 军赴绛州》:“佐军髯尚短,掷地思还 新”。

又•钱起《奉和杜相公移长兴宅奉元相公》兴来文雅振,清 韵掷双金。”钱起《和范郎中宿直书晓玩清池赠南省同僚两垣遗补》 “六义惊擒藻,三台响掷金”。

4.我国古代关于石头的典故短一点的

米颠拜石

宋代大书画家米芾,字"元章",他是闻名古今的第一石痴,他举止颠狂,人称“米颠”,他玩石如醉如痴,最有名的就是“米芾拜石”的故事。宋人叶梦得《石林燕语》记载,米芾初入州廨,见奇石便“呼为兄弟”,见之三拜九叩,“米颠拜石”一直传为美谈。他曾在涟水为官,因当地毗邻美石产地———灵壁县,因而米芾藏石很多,上佳石子,他一一品题其名,藏于雅斋,“入玩则终日不出”。遇有石中珍品,他便藏于袖中,随时取出观赏,谓之“握游”。因他的字是"元章",所以米颠拜石也称元章拜石

5.带有石字的成语故事50字左右

滴水穿石的成语故事:

宋朝时,有个叫张乖崖的人,在崇阳县担任县令。当时,崇阳县社会风气很差,盗窃成风,甚至连县衙的钱库也经常发生钱、物失窃的事件。张乖崖决心好好刹一刹这股歪风。有一天,他终于找到了一个机会。这天,他在衙门周围巡行,看到一个管理县行钱库的小吏慌慌张张地从钱库中走出来,张乖崖急忙把库吏喊住:“你这么慌慌张张干什么?"“没什么。”那库吏回答说。张乖崖联想到钱库经常失窃,判断库吏可能监守自盗。便让随从对库吏进行搜查。

结果,在库吏的头巾里搜到一枚铜钱。张乖崖把库吏押回大堂审讯,问他一共从钱库偷了多少钱,库吏不承认另外偷过钱,张乖崖便下令拷打。库吏不服,怒冲冲地道:“偷了一枚铜钱有什么了不起,你竟这样拷打我?你也只能打我罢了,难道你还能杀我?”

张乖崖看到库吏竟敢这样顶撞自己,不由得十分愤怒,他拿起朱笔,宣判说:“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意思是说,一天偷盗一枚铜钱,一千天就偷了一千枚铜钱。用绳子不停地锯木头,木头就会被锯断;水滴不停地滴,能把石头滴穿。

判决完毕,张乖崖吩咐衙役把库吏押到刑场,斩首示众。从此以后,崇阳县的偷盗风被刹住,社会风气也大大地好转。后来,“滴水穿石”这一成语用来比喻坚持不懈,集细微的力量也能成就很大的功劳。

6.点石成金典故

一个穷困潦倒、沿路求乞的书生遇到了一位仙翁。

书生向仙翁祈求帮助,仙翁欣然答应,叫书生看看地上的石块,接着用右手食指轻轻一点,石块立即变成了黄金。仙翁叫书生拾起黄金变卖为生。

书生俯身拾起了黄金,恭恭敬敬地交还给仙翁,说:“这块黄金我不要,我要你的手指头。” 这就是成语“点石成金”的典故。

故事中的书生很聪明,他知道一千一万块黄金也抵不上一个“手指头”。他要仙翁的手指头就是要仙翁点石成金的方法,因为掌握了这种方法一辈子受用。

这个寓言启示我们:学习也要重视掌握方法,要学会靠自己去学习,这样,就能终身受用。

掷石的典故

相关推荐:
  • 公子光典故(公子光宴王僚的典故)
  • 藏教辩经典故(佛家十大经典故事)
  • 弈秋学弈典故(关于文言文学弈故事的事例)
  • 连香典故(请问莲香楼的名字有什么典故)
  • 孟断机典故(孟母三迁断机教子)
上一篇:校园友情的作文1000字作文大全(写校园友谊成长的作文800~1500字) 下一篇:风的笔顺_字学习

学习鸟网站是免费的综合学习网站,提供各行各业学习资料、学习资讯供大家学习参考,如学习资料/生活百科/各行业论文/中小学作文/实用范文实用文档等等!

故事分类

灵异 爱情
经典 哲理
感人 励志

苏州(关于苏州著名的历史典故)
坚持的古代典故(关于坚持的事例中国的古代)
诸葛亮典故(关于诸葛亮的典故)
红楼典故(红楼梦典故大全)
一字之师典故(一字之师出于哪一个典故)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28秒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