笙的起源可远溯到我国奴隶制时代中 期,在出土的殷墟甲骨文中有“和”的记载。
“和”,据考证就是小笙的前身。前6世纪的 《诗经》中也提到“鼓瑟吹笙,吹笙鼓簧”。
这些都说明笙在我国的悠久历史。 在我国早期的历史记载中有两种笙,即 笙和竽。
其区别在于笙体小而簧少,等体大 而簧多,此外,它们的宫音管的位置也不相 同。一些史料中提到“竽,三+六”或“竽,…… 管三十六簧也。”
长沙马王堆一、三号汉墓 中各出土了一只竽,前者为明器,二十二管 (无簧);后者为二十六管,并无折叠管,用 于产生低音,簧是用竹片削制而成的。 春秋战国时期,笙在上层社会及民间均 很流行。
《韩非子•内储说》载:“齐宣王使 人吹竽,必三百人。”可见,笙在当时的诸 乐器中处于多么重要的地位。
隋、唐时,笙 在隋九部乐及唐十部乐中的清乐、西凉乐、高丽乐、龟兹乐中均被采用。宋时,宋宫廷 教坛乐部及民间艺所中的某些器乐合奏都用 到笙。
我国古代的笙是以匏(葫芦)作笙头(至 今少数民族的葫芦笙仍是如此),唐代以后 改为木制,现在则为铜制。
1.1 笙是我国古老的簧管乐器,历史悠久,能奏和声。
它以簧、管配合振动发音,簧片能在簧框中自由振动,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自由簧的乐器。 远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我国就已有了笙的雏型。
在出土的殷(公元前1401~前1122)墟甲骨文中有“和”的记载。“和”即是后世小笙的前身。
《尔雅·释乐》记载:“大笙谓之巢,小者谓之和。” 在我国古代乐器分类中,笙为匏类乐器。
《诗经》的《小雅.鹿鸣》写道:“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可见笙在当时已经很流行了。
从战国到汉代的文献中,共同记载着笙和竽两种同类乐器。《周礼·春官》中有;“笙师,……掌教歙竽、笙、埙、龠、箫、篪、篴、管。”
“笙”为官名,其职务是总管教习吹竽和笙等乐鳌s和笙的区别是:笙体小、簧少;竽体大、簧多。二者早期都是用嵌簧的编管插入葫芦内,并以葫芦作为共鸣体,故一些文献认为竽就是不同形制的竽,如《吕氏春? 仲夏纪》高绣注:“竽,笙之大者”。
春秋战国时期,笙竽是重要的吹奏乐器。竽还一度在宫廷、贵族或市民中广泛地流行。
东汉时期的《说文解字》记载竽为36簧。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中出土了一支竽,26管,并设有折叠管,用于产生低音,簧是用铜片制成的。
从出土的西汉百戏陶俑和东汉石刻百戏画像中,也可看出竽在百戏乐队中占有重要地位。 隋唐时期竽还存在,但在九、十部乐中已不用,而笙在隋九部乐和唐十部乐中的清乐、西凉乐、高丽乐、龟兹乐中均被采用。
唐代涌现出许多演奏笙的名家,他们的技艺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唐代不少诗人还为笙写下了诗作。
到了宋代,竽则消声匿迹,在教坊十三部中,只有笙色而无竽色。 过去的笙,音域不广,一般只用于合奏或伴奏,很少用于独奏。
在演奏乐曲遇到音不够时,常借音吹奏。如今,改革后的笙已成为具有丰富表现力的独奏乐器,既能演奏雄健有力的曲调,也能奏出优美抒情的旋律,代表曲有《孔雀开屏》、《凤凰展翅》等。
1.2 笙的最初形式,同排箫相似,既没有簧片,也没有笙斗,是用绳子或木框把一些发音不同的竹管编排在一起的乐器,后来才逐渐增加了竹质簧片和匏质(葫芦)笙斗。 古代的笙,用葫芦作笙斗,后来吹奏者觉得笙斗体大、质脆,吹奏费气,于唐代以后改为木制,经过世代的流传,最后铜斗又取代了木斗。
在东汉的古籍里,记载笙的形制。《说文解字》中有:“笙,十三簧,象凤之身”。
《宋书·乐志》说:“十九簧至十三簧曰笙。” 隋唐时期的笙有19、17和13簧多种;后来又流行一种17簧义管笙,这种笙在17簧以外另备两支“义管”供转调时替换用。
后来19簧笙也失传了。 北宋景德三年(1006),宫廷乐工单仲辛制作19簧笙,此后19簧笙在宫廷和民间又得到了普遍的应用。
明、清以来,流行的笙多为17簧、14簧(方笙)、13簧和10簧。 现在民间使用的笙有13簧、14簧、15簧、17簧等多种,但以14簧、17簧最为流行。
1978年,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了6支战国初期的古匏笙,均残,但这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笙,笙斗用葫芦制作,笙嘴为木制、圆箭形,笙苗的排列呈前方后圆卫列式,在笙斗和笙苗上,都有黑漆朱描图案,虽历2400多年,但仍清晰可见。簧片为竹制,其形状、制作和调音方法,与今日的铜簧片完全一样,簧数为14、16和18等偶数,与早已发现的及古籍中所载的笙的簧数(多为13、17和19等奇数)不同,为研究笙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资料。
北京智化寺保存的一件十七簧笙,笙管十七根,笙斗用牛角制作。通高51厘米、笙斗高8厘米、直径8.5厘米。
智化寺是明正统(1436—1449)年间太监王振舍宅建造的寺院。寺内一直拥有一批擅长演奏管乐的乐僧,现存乐谱,年代最早的为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第十五代僧永乾所抄。
由于乐僧有严格的师承传授,故其所传的笙及其演奏方法,可能是明代民间实际存在的形式之一。 故宫博物院藏有清代宫廷所用的十七簧笙,通高51.4厘米。
木斗,另置长吹嘴,绘龙纹和云纹,笙管也刻有纹饰。 1.3 我国的笙、竽在盛唐之时东传日本,在奈良东大寺的正仓院里,现存我国唐时制作的吴竹笙、竽各两支,假斑竹笙、竽各一支,皆为17管,其排列方法均呈马蹄形,唯弯曲的吹嘴特别长,斗上都有油漆彩绘的人物或风景画。
古籍中所说竽为多管,而正仓院所存的唐俗乐使用的竽,则与笙同为17管。 我国的笙对西洋乐器的发展,曾经起过积极的推动作用。
笙最早就通过“丝绸之路”传到波斯,1777年法国传教士阿米奥又将笙传到欧洲。 1780年,侨居俄国的丹麦管风琴制造家柯斯尼克,首先仿照我国笙的簧片原理,制造出管风琴的簧片拉手,自此管风琴才开始使用音色柔和悦耳的自由簧。
18世纪末,俄国科学院院士雅·什太林,曾撰文称赞笙是“最受欢迎的中国管风琴”。以后,又促进了其他自由簧乐器的产生。
1810年,法国乐器制造家格列尼叶制成了风琴;1821年,德国布希曼发明了口琴,次年又发明了手风琴。
笙是我国古老的簧管乐器,历史悠久,能奏和声。
它是以簧、管配合振动发音,簧片能在簧框中自由振动,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自由簧的乐器。据史籍记载,女娲是被古人尊为人类始祖的伏羲的妹妹。
在传说中,女娲和伏羲具有一种人首蛇身的异相,女娲也被尊奉为人类之母,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人物。女娲有许多丰功伟绩,炼石补天,治理洪水,抟土造人,救灾救民,繁衍人类,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女娲发明创造了笙簧。
《博雅》引《世本》云:女娲作笙簧。笙,生也,象物贯地而生,以匏为之,其中空而受簧也。
《说文解字》在解释“娲”字时,云:古之神圣女,化万物者。两者联系观之,看出女娲是一位生育人类,创造万物的伟大母亲。
传说,女娲从昆仑山脚下最温暖的溪水边取来竹子,用绳子或木框把一些发音不同的竹管编排在一起,还在竹管里面加上竹制簧片。再选来上好的生长在黄河流域最平缓河段的葫芦,用葫芦制成笙斗。
吹嘴由木头制成,木头是有名的楠木。将编排好的竹管呈马蹄形状,排列在笙斗上面。
这一切做好之后,就能吹出悦耳动听的声音。笙的单色清凉甜美,高音清脆透明,中音柔和丰满,低音深厚低沉。
女娲把这种乐器当作礼物送给了她的孩子们。她说:“孩子们,当你们不能用语言表达自己喜悦的时候,可以用它吹曲调,那曲调就是你心情的表达。”
人们感到好神奇,争先恐后地向女娲学习制作的方法,很快制作这种乐器的手艺就在人们中间传播开来。在女娲的教导下,人们还发明了笙簧的其他许多种用法,比如说,用它表达快乐,庆祝丰收,男女之间的爱慕之情等等,只是曲调不同而已。
看着孩子们平安、欢乐的生活,女娲觉得自己的工作完成了。至于其他的,她相信人类会在以后的生活中不断地学习进步的。
这时,一架由白螭带路、黄云簇拥、飞龙驾驭的雷车降落在地面上。天帝派人来接女娲回天庭了。
女娲登上雷车,乘云驾龙而去。大地上的人类为了感激女娲的恩德,表达对她的怀念,就将女娲奉为女娲娘娘,以隆重的形式祭祀她。
远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我国就已有了笙的雏型。在出土的殷墟甲骨文中有“和”的记载。
“和”即是后世小笙的前身。《尔雅·释乐》记载:大笙谓之巢,小者谓之和。
在我国古代乐器分类中,笙为匏类乐器。《诗经》的《小雅·鹿鸣》写道: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吹笙鼓簧,承筐是将。可见笙在当时已经很流行了。
从战国到汉代的文献中,共同记载着笙和竽两种同类乐器。《周礼·春官》中有:笙师,……掌教歙竽、笙、埙、龠、箫、篪、篴、管。
“笙”为官名,其职务是总管教习吹竽和笙等乐器。竽和笙的区别是:笙体小、簧少;竽体大、簧多。
二者早期都是用嵌簧的编管插入葫芦内,并以葫芦作为共鸣体,故一些文献认为竽就是不同形制的笙,如《吕氏春秋·仲夏纪》高绣注:竽,笙之大者。春秋战国时期,笙竽是重要的吹奏乐器。
竽还一度在宫廷、贵族或市民中广泛地流行。春秋时期,笙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一般在重大的仪式或宴请时,都会用“笙”来助兴。
春秋教育家孔子,就是一位著名的笙演奏家,可见笙在当时的重视程度。后来的战国时期,笙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成就了笙在演奏乐器中的重要地位。
战国时,齐国国君齐宣王特别喜爱听竽的大合奏,他在宫廷里专门成立了300人的大乐队,以便时常听乐队演奏。有个叫南郭先生的人,他本来不会吹竽,也混进了这个乐队。
演奏的时候,他学着别人的样子双手捧着竽,摇头晃脑,装着在吹奏的样子。日子一天天地就这样过去,谁也没有发现,他同样得到齐宣王的奖赏。
齐宣王死后,他的儿子齐湣王继位。这位新国王恰好相反,他喜欢听竽的独奏。
他把乐队的人找来,叫他们一个一个地演奏。南郭先生看到这种情况,怕真相暴露,犯欺君大罪,中途就悄悄地溜走了。
成语“滥竽充数”便来自这个寓言。先秦以来,笙的形制变化很大,汉代以前的笙管多以芦竹或紫竹制作,笙管数为12根至18根,簧片用竹制作,笙斗用瓠制作。
汉以后,簧片渐改用铜制。在东汉的古籍里,记载笙的形制。
《说文解字》中有:笙,十三簧,象凤之身。东汉时期的《说文解字》记载的竽为36簧。
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中出土了一支竽,26管,并设有折叠管,用于产生低音,簧是用铜片制成的。从出土的西汉百戏陶俑和东汉石刻百戏画像中,也可看出竽在百戏乐队中占有重要地位。
隋唐时期竽还存在,但在九、十部乐中已不用,而笙在隋九部乐和唐十部乐中的清乐、西凉乐、高丽乐、龟兹乐中均被采用。唐代涌现出许多演奏笙的名家,他们的技艺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唐代不少诗人还为笙写下了诗作。 《听邻家吹笙》是唐代诗人郎士元的作品。
这首诗用比喻、通感和想象的手法,从听笙写起,极其浪漫地创造了一个引人入胜的意境。诗道:凤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
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诗人借笙曲传达心曲,以心曲应和笙曲,正是这个“疑”字,将心曲与笙曲巧妙地融为一体。
在这种如幻如梦的奇境之中,让人真切地感受到“邻家”笙乐的明丽与欢快。741年,诗人李白好友元丹丘应唐玄宗之妹玉真公主之邀,共。
笙,是我国古老的簧管乐器。它由笙簧、笙笛、笙斗三个部分组称,由笙簧振动引起笙笛内的空气振动而发音。笙属于簧片乐器族内的吹孔簧鸣乐器类,是世界上现存大多数簧片乐器的鼻祖。
远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我国就已有了笙的雏型。在出土的殷(公元前1401~前1122)墟甲骨文中有“和”的记载。“和”即是后世小笙的前身。中国湖北省随县曾侯乙墓出土了2400多年前的几支匏笙,这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笙。春秋战国时期,笙已非常流行,它与竽并存,在当时不仅是为声乐伴奏的主要乐器,而且也有合奏、独奏的形式。南北朝到隋唐时期,竽、笙仍并存应用,但竽一般只用于雅乐,逐渐失去在历史上的重经作用,而笙却在隋唐的燕乐九部乐、十部乐中的清乐、西凉乐、高丽乐、龟兹乐中均被采用。当时笙的形制主要有十九簧、十七簧、十三簧。唐代又有了十七簧的义管笙,在十七簧之外,另备两根义管,需要时,再把它临时装上去。早期的笙为竹制,后来改为铜制。明清时期,民间流传的笙有方、圆、大、小各种不同的笙的形制。
笙的历史非常悠久,大致可以追溯 到3000多年前。
最初的笙和排箫有点儿相 似,既没有笙斗,也没有簧片,后来人们 为了区分笙和排箫,就给玺加了笙斗和簧 片,这时真正意义的笙才算诞生了。关于 笙的起源,史书上虽没有确切的记载,但 可以肯定的是,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笙就 已经非常流行了。
通过一个乐器从产生到 发展再到流行的历史过程来看,笙的产生 至少要比这个时期早出一段时间。在周代,最受重视的乐器是打击乐 器,但笙却受到了特别的礼遇。
在很多礼 仪场合,常常以笙为主奏乐器且有独奏乐 段,而其他乐器则只是点缀。周代是最初 建立乐宫制度的朝代,此时便已经有了关 于“茎师”的记载:“笙师,专门教授 龠竽、笙、埙、箫、篪、簧管等吹奏乐器。
”墨家的代表人物墨子,曾经在他的 著作《墨子》中发表过音乐无用的言论, 在他看来,一切娱乐活动都是没有必要 的,可是他自己却非常喜欢吹笙,这也从 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确实非常流行笙这 种乐器。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笙和 竽都是并存的,除了共同作为乐队的主要 伴奏乐器之外,也有合奏和独奏的形式。
不过竽一般只用于雅乐,而茎则被广泛地 用于各种音乐之中,是一种雅俗共赏的乐 器,所以竽逐渐失去了它的影响力,而笙 则得到了广泛的发展,深受各阶层人士的 喜爱。直到现在,玺也仍然是南方一些少 数民族的主要演奏乐器,比如说侗族、苗 族、彝族等。
远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我国就已有了笙的雏型。
在出土的殷墟甲骨文中有“和”的记载。“和”即是后世小笙的前身。
《尔雅•释乐》记载:大笙谓之巢,小者谓之和。在我国古代乐器分类中,笙为匏类乐器。
《诗经》的《小雅•鹿鸣》写道: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
可见笙在当时已经很流行了。从战国到汉代的文献中,共同记载着笙和竽两种同类乐器。
《周礼•春官》中有:笙师,……掌教歙竽、笙、埙、龠、箫、篪、篴、管。“笙”为官名,其职务是总管教习吹竽和笙等乐器。
竽和笙的区别是:笙体小、簧少;竽体大、簧多。二者早期都是用嵌簧的编管插入葫芦内,并以葫芦作为共鸣体,故一些文献认为竽就是不同形制的笙,如《吕氏春秋•仲夏纪》高绣注:竽,笙之大者。
春秋战国时期,笙竽是重要的吹奏乐器。竽还一度在宫廷、贵族或市民中广泛地流行。
春秋时期,笙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一般在重大的仪式或宴请时,都会用“笙”来助兴。春秋教育家孔子,就是一位著名的笙演奏家,可见笙在当时的重视程度。
后来的战国时期,笙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成就了笙在演奏乐器中的重要地位。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8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