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作文
  • 散文
  • 故事
  • 古诗
  • 短文
  • 语录
  • 写作
  • 诗歌
  • 百科
  • 知识
  • 首页
  • 作文
  • 散文
  • 故事
  • 古诗
  • 短文
  • 语录
  • 写作
  • 诗歌
  • 百科
  • 知识
首页 » 故事 » 经典故事 » 秦桓公典故(秦桓公是什么人)

秦桓公典故(秦桓公是什么人)

分类:经典故事 日期:2022-10-10 20:15 浏览:2 次

1.秦桓公是什么人

秦桓公(?-公元前577年),汉族,嬴姓,名荣,秦共公之子。据《左传·宣公十五年》记载:魏武子魏犨有一嬖妾无子,武子刚病时,命其子魏颗将嬖妾嫁之。武子病危时又命魏颗将嬖妾殉葬。武子死后,魏颗嫁掉嬖妾,并说:“这是从父亲头脑清醒时的吩咐。”公元前594年七月,秦桓公出兵伐晋,两军在晋地辅氏(今陕西大荔县)恶战。晋将魏颗与秦将杜回交手,突见一老人用草编的绳子套住杜回,杜回站立不稳,摔倒在地,当场被俘,魏颗大胜。

秦桓公,公元前604年-公元前577年在位。据《史记·秦本纪》记载,秦桓公二十四年(公元前581年),与晋厉公沿黄河结盟,后秦国违背盟约,与翟族合谋攻伐晋国。秦桓公二十六年(公元前579年),晋国派遣大夫魏相赴秦国宣告绝交,即率齐、鲁、宋、卫、郑、曹、邾、滕等诸侯国讨伐秦国,秦军战败逃跑,诸侯联军追击至泾阳,而后还师。秦桓公继位二十七年后去世,其子秦景公继位。

2.结草衔环的典故,越详细越好

结草衔环来自于两个典故故事。

一,结草

据《左传》记载:春秋时,晋国的魏武子在生病时,曾嘱咐他的儿子魏颗,在他死后,把一个没有生过儿子的妾嫁出去。后来武子病重了,又告诉魏颗,在自己死后让他这个妾陪葬。

武子死了以后,魏颗觉得父亲病危时的语言可能是神志不清时的胡言乱语,便依照他以前的吩咐把武子的爱妾嫁出去了。后来,魏颗领兵和秦国打仗,看见战场上有个老人把遍地的草都打成了结子,缠住秦军的战马,使秦军兵将纷纷坠马,魏颗因此获胜并俘虏了秦将杜回。

当夜,魏颗做了个梦,梦见在战场上结草的老人自称是那位出嫁妾的父亲,是用此来报答魏颗不把自己女儿拿来陪葬之恩的。

二,衔环

东汉杨宝在9岁时,从华阴山北捉了一只受伤的黄雀,杨宝把它带回家饲养,等伤好后把黄雀放了。过后,杨宝梦见黄雀化作一个黄衣童子回来报恩,自称是西王母的使者,并口衔4枚白环,说杨宝的子孙将来都会像白环一样珍贵。

后来,杨宝的儿子杨震、孙子杨秉、曾孙杨赐和玄孙杨彪果然都飞黄腾达。

扩展资料:

结草衔环

拼音:jié cǎo xián huán

释义:比喻感恩戴德,至死不忘。后世用结草衔环代指报恩。

用法造句:在动物界,乌鸦有反哺之心,羔羊有跪乳之意,我们人类更应该结草衔环,知恩图报才是。

人应该将感恩作为一种天性,把它视作一种美德。结草衔环的故事让人怡然,这说明了人们对有恩必报的推举。“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们可以目视、可以口诵,更应该入心,不能忘记本分,做出背信弃义的荒唐事来。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结草衔环

3.“结草衔环”是什么意思

◣释义◥ 「结草」,指魏颗救父妾,而获老人结草御敌的故事。

「结草」,指魏颗救父妾,而获老人结草御敌的故事。 比喻死后报恩。

比喻死后报恩。 典出《左传.典出《左传. 宣公十五年》。

宣公十五年》。 「衔环」,指杨宝救一只黄雀,后得黄衣童子以四枚白玉环相报的故事。

「衔环」,指杨宝救一只黄雀,后得黄衣童子以四枚白玉环相报的故事。 比喻报恩。

比喻报恩。 典出南朝梁.典出南朝梁. 吴均《续齐谐记》。

吴均《续齐谐记》。 「结草衔环」比喻至死不忘感恩图报。

「结草衔环」比喻至死不忘感恩图报。 ◣典源◥ 1、「结草」:《左传.1、「结草」:《左传. 宣公十五年》宣公十五年》 秋七月,秦桓公伐晋,次于辅氏。

秋七月,秦桓公伐晋,次于辅氏。 壬午,晋侯治兵于稷,以略狄土,立黎侯而还。

壬午,晋侯治兵于稷,以略狄土,立黎侯而还。 及雒,魏颗败秦师于辅氏,获杜回,秦之力人也。

及雒,魏颗败秦师于辅氏,获杜回,秦之力人也。 初,魏武子有嬖妾,无子。

初,魏武子有嬖妾,无子。 武子疾,命颗曰:「必嫁是。

武子疾,命颗曰:「必嫁是。 」疾病,则曰:「必以为殉。

」疾病,则曰:「必以为殉。 」及卒,颗嫁之,曰:「疾病则乱,吾从其治也。

」及卒,颗嫁之,曰:「疾病则乱,吾从其治也。 」及辅氏之役1>,颗见老人结草以亢2>杜回3>,杜回踬4>而颠,故获之。

」及辅氏之役1>,颗见老人结草以亢2>杜回3>,杜回踬4>而颠,故获之。 夜梦之曰:「余,而5>所嫁妇人之父也。

夜梦之曰:「余,而5>所嫁妇人之父也。 尔用先人之治命6>,余是以报。

尔用先人之治命6>,余是以报。 」」 〔注解〕〔注解〕 (1) 辅氏之役:发生在辅氏的战役。

辅氏之役:发生在辅氏的战役。 辅氏,春秋晋国地名。

辅氏,春秋晋国地名。 (2) 亢:同「抗」,抵御、抵挡。

亢:同「抗」,抵御、抵挡。 (3) 杜回:秦国有名的大力士,生卒年不详。

杜回:秦国有名的大力士,生卒年不详。 (4) 踬:音ㄓˋ,遇阻碍而跌倒。

踬:音ㄓˋ,遇阻碍而跌倒。 (5) 而:同「尔」,你。

而:同「尔」,你。 (6) 治命:神智清醒时的遗命。

治命:神智清醒时的遗命。 2、「衔环」:南朝梁.2、「衔环」:南朝梁. 吴均《续齐谐记》(据《后汉书.卷五四.杨震列传》李贤注引)吴均《续齐谐记》(据《后汉书.卷五四.杨震列传》李贤注引) 宝1>年九岁时,至华阴山2>北,见一黄雀为鸱枭所搏3>,坠於树下,为蝼蚁所困。

宝1>年九岁时,至华阴山2>北,见一黄雀为鸱枭所搏3>,坠于树下,为蝼蚁所困。 宝取之以归,置巾箱4>中,唯食黄花,百余日毛羽成,乃飞去。

宝取之以归,置巾箱4>中,唯食黄花,百余日毛羽成,乃飞去。 其夜有黄衣童子向宝再拜曰:「我西王母5>使者,君仁爱救拯,实感成济。

其夜有黄衣童子向宝再拜曰:「我西王母5>使者,君仁爱救拯,实感成济。 」以白环四枚与宝:「令君子孙洁白,位登三事6>,当如此环矣。

」以白环四枚与宝:「令君子孙洁白,位登三事6>,当如此环矣。 」」 〔注解〕〔注解〕 (1) 宝:杨宝,杨震之父,汉弘农华阴人,生卒年不详。

宝:杨宝,杨震之父,汉弘农华阴人,生卒年不详。 (2) 华阴山:华山的又名。

华阴山:华山的又名。 (3) 搏:音ㄅㄛˊ,扑打。

搏:音ㄅㄛˊ,扑打。 (4) 巾箱:古代放置头巾的小箱子。

巾箱:古代放置头巾的小箱子。 (5) 西王母:神话传说中的女神。

西王母:神话传说中的女神。 原是掌管灾疫和刑罚的怪神,后於流传过程中逐渐女性化与温和化,而成为年老慈祥的女神。

原是掌管灾疫和刑罚的怪神,后于流传过程中逐渐女性化与温和化,而成为年老慈祥的女神。 (6) 三事:即三公。

三事:即三公。 东汉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

东汉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 ◣典故说明◥ 「结草衔环」系由「结草」及「衔环」二语组合而成。

「结草衔环」系由「结草」及「衔环」二语组合而成。 「结草」一语出自《左传.「结草」一语出自《左传. 宣公十五年》。

宣公十五年》。 记载春秋时秦桓公攻打晋国,晋大夫魏颗在辅氏之役大败秦军,并且捉到秦国大力士杜回的故事。

记载春秋时秦桓公攻打晋国,晋大夫魏颗在辅氏之役大败秦军,并且捉到秦国大力士杜回的故事。 相传魏颗之所以能打胜仗是因为两军对战时,战场上出现一个老人,老人在秦军必经的地方把草打结,杜回经过时被草结绊倒而被掳,晋军才获得胜利。

相传魏颗之所以能打胜仗是因为两军对战时,战场上出现一个老人,老人在秦军必经的地方把草打结,杜回经过时被草结绊倒而被掳,晋军才获得胜利。 晚上魏颗梦见老人,老人自称是宠妾的父亲,因为魏颗在父亲魏武子死后,遵从父亲神智清醒时的交代,将父亲的宠妾改嫁,老人在战场上将草打结绊倒杜回,是为了报答魏颗救了他女儿性命的恩情。

晚上魏颗梦见老人,老人自称是宠妾的父亲,因为魏颗在父亲魏武子死后,遵从父亲神智清醒时的交代,将父亲的宠妾改嫁,老人在战场上将草打结绊倒杜回,是为了报答魏颗救了他女儿性命的恩情。 「衔环」一语则是出自南朝梁.「衔环」一语则是出自南朝梁. 吴均《续齐谐记》。

吴均《续齐谐记》。 内容记录杨宝九岁时在华阴山北面。

4.春秋时期秦桓公在位时秦国都城

雍(今凤翔)

------------------

秦桓公(?—前577年)

春秋战国时期的秦国迁过几次都城,最后的一座是咸阳。

(1)雍(今凤翔)→泾阳(今陕西泾阳西北)

时间:前419年

迁都原因:1)摆脱旧贵族势力的羁绊;

2)向东扩张

(2)泾阳→栎阳(今陕西富平东南)

时间:前383年

迁都原因:栎阳“北却戎狄、东通三晋”,可直接对付魏国

(3)栎阳→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

时间:前350年

迁都原因:咸阳城扼渭水之渡,地势平坦,有利于秦王居中指挥

5.魏颗结草

来源于古代的一个故事:秦桓公讨伐晋国。

军队驻扎在辅氏。宣公十五年,(同年)晋侯正召集军队准备侵略赤狄的土地。

遇此情况只得到达黎国后就马上返回了。到达洛阳时,魏颗在辅氏打败了秦国军队,俘获了敌人杜回,秦国的强将。

先前,魏武子有个妾氏,无子。武子生病时,对儿子武颗说:一定要把她嫁出去。

病情加重时,说:一定要她给我陪葬了。等到武子死了,武颗把这个妾氏另嫁了他人,未把她陪葬。

说:生了重病就会乱了心智,我要听从父亲理智之时的话。到辅氏战役时,武颗见一个老人用编成的草环绊住杜回,杜回颠簸着跌倒了,所以才被俘获。

夜里魏颗做梦梦见此老人,这个老人说:我,就是你嫁的那个妾氏的父亲,你用先人的理智之时的命令,未把我女儿陪葬,我这样来回报你。

秦桓公典故

相关推荐:
  • 孩子(与孩子有关的成语典故)
  • 票夹袋典故(锦囊妙计的具体典故)
  • 婷名言典故(关于婷字的诗句)
  • 三驼(关于哪吒的故事有什么典故)
  • 典故文景(文景之治的故事)
上一篇:家装星空顶制作全过程(家装星空顶多少钱平米) 下一篇:飒怎么读_字学习

学习鸟网站是免费的综合学习网站,提供各行各业学习资料、学习资讯供大家学习参考,如学习资料/生活百科/各行业论文/中小学作文/实用范文实用文档等等!

故事分类

灵异 爱情
经典 哲理
感人 励志

虎落平阳典故(虎落平阳出自哪个典故?)
抓重点典故(形容工作要抓住重点的古诗句或典故)
当纸钱的典故(捷报飞来当纸钱的意思是什么?)
芦花典故(有关芦花的典故)
春秋战国时期历史典故(春秋战国的历史典故)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46秒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