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何止是中国,外国文人也喜欢用典故……典故,绝对是个超级链接,节省了文人作家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也增加了作品的深度与丰富性,这大概也就是古今中外的文人们爱用典故的原因吧!
最早知道什么是典故是从李白的《清平调》三首里,当时家人告诉我“名花倾国两相欢”的“倾国”是指杨贵妃,代指花月不足以喻其色的美丽。于是引出了另一个绝色女子来说明,那是汉武帝时期的宫廷乐师李延年的妹妹。某天,李延年在殿前为君王歌唱。那歌声令人回味深长。尤其是歌词:“北方有佳人,遗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国与倾城,佳人难再得。”我猜测歌的曲调应该有点像蒙古草原上的古歌,悠长、辽远。而歌词的解释也像那一首今世的民歌:“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个好姑娘。”
总之,那是一首声情并茂、意味无穷的歌。武帝听后,惆怅不已。说:“不知道普天之下,到哪里去找这样美丽的人呢!”李延年很自负地说:“这首歌说的人就是我的妹妹啊!”后来,武帝果然见到了李延年的妹妹,那个倾国倾城的佳人,这个典故里的主人公——后来的李夫人。
率性的诗人李白,把那些美好的典故用在了杨玉环的身上,也使他清新流畅的诗歌增加了一些凝重而丰富的内容。但他万万想不到的是,那个被他得罪过的高力士也会在这些典故上做文章。他的理论是,《清平调》三首里拿来比拟贵妃之美的两个人——赵飞燕和李夫人,都是所谓的红颜祸水。前者是个标准的恶毒妇人,后者倾国倾城,国都倾了,城也破了。怎么能拿这些人来跟贵妃相比呢!李白一定是心怀叵测啊!
天真的诗人就此被逐出长安,美其名曰:赐金还乡。可见典故的内涵实在是丰富,不但有丰富的社会历史内容,而且由于典故的本身的含蓄性,便出现了多重读解的可能性。
最善于用典故的诗人是李商隐,他的一首《无题》能令后人议论纷纷,迷离莫测其本意,后人有了“濑瘠鱼”之称。
而另一个最善于用典的词人是辛弃疾,这是个了不起的英雄词人,他和别人不同的是先做了英雄,然后才是一个词人,所以有了宋词史上的英雄之词。
他最大的特点是经史子集、老庄孔孟都能拿来入词,用典用到后人说他“掉书袋”,这个“掉”是卖弄的意思。古汉语真是意趣横生,三个字活现了那个人抖擞囊中书袋的滑稽样子,但辛弃疾虽耽于用典,却能使典故真正为他所用,正所谓“驱使古人如奴仆尔!”
看他一首《沁园春》的下阕。
“争先见面重重,看爽气朝来三数峰。似谢家子弟,衣冠磊落,相如庭户,车骑雍容。我觉其间,雄深雅健,如对文章太史公,新堤路,问偃湖何日,烟水蒙蒙!”
像东晋贵族谢安的子侄们穿戴着大方的衣冠一样,挺拔俊秀,奇丽多姿;
犹如司马相如赴临邛时那种车骑如云,悠闲文雅,步履从容,非常阔绰;让人觉得它风流潇洒,巍峨壮观,美丽极了。
驱使了这么多优雅的古人作典故,要描写的对象是什么呢?是青山,那千姿百态的灵山。
最妙的是那一句,“雄深雅健,如对文章太史公”是说这山高峻、深邃、不凡,令人百看不厌,好像司马迁的《史记》的文风一样。以文拟物,新颖别致,读后如嚼青橄榄,回味无穷。
其实何止是中国,外国文人也喜欢用典。那些经典的古希腊神话和圣经里的故事,无论是杀帝的该隐、叛徒犹大还是自恋的水仙少年那西沙斯,都已经成为一种符号,不需要重复整个故事,只要把这个名字拿出来,名字背后的寓意就浮现出来了。典故,绝对是个超级链接,节省了文人作家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也增加了作品的深度与丰富性,这大概也就是古今中外的文人们爱用典故的原因吧!(文/穆怀黎)
看你是男是女喽男的建议用司马相如的凤求凰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
时未遇兮无所将,何悟今兮升斯堂!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ěr]人遐[xiá]毒我肠。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xié]颃[háng]兮共翱翔!凰兮凰兮从我栖[qī],得托孳[zī]尾永为妃。
交情通意心和谐,中夜相从知者谁?双翼俱起翻高飞,无感我思使余悲。传说中司马相如和卓文君,一个是被临邛县令奉为上宾的才子,一个是待嫁闺中的佳人。
他们的故事,是从司马相如作客卓家,在卓家大堂上弹唱那首著名的《凤求凰》开始的:“凤兮凤兮归故乡,游遨四海求其凰,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毒我肠,何由交接为鸳鸯。”这种在今天看来也是直率、大胆、热烈的措辞,自然使得在帘后倾听的卓文君怦然心动,并且在与司马相如会面之后一见倾心,双双约定私奔。
女的话建议用楚辞的《越人歌》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
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韦编三绝 春秋时的书,主要是以竹子为材料制造的,把竹子破成一根根竹签,称为竹“简”,用火烘干后在上面写字。
竹简有一定的长度和宽度,一根竹简只能写一行字,多则几十个,少则八九个。一部书要用许多竹简,这些竹简必须用牢固的绳子之类的东西编连起来才能阅读。
像《易》这样的书,当然是由许许多多竹简编连起来的,因此有相当的重量。 孔丘花了很大的精力,把《易》全部读了一遍,基本上了解了它的内容。
不久又读第二遍,掌握了它的基本要点。接着,他又读第三遍,对其中的精神、实质有了透彻的理解。
在这以后,为了深入研究这部书,又为了给弟子讲解,他不知翻阅了多少遍。这样读夹读去,把串连竹简的牛皮带子也给磨断了几次,不得不多次换上新的再使用。
即使读到了这样的地步,孔子还谦虚他说:“假如让我多活几年,我就可以完全掌握《易》的文与质了。” 凿壁偷光 讲的是匡衡,西汉的著名学者匡衡,出身於农民家庭,生活十分贫困。
他从小就很渴望读书,可是父母没有能力供他上学,甚至连书本也买不起,匡衡只好向别人借书来看。
李商隐喜欢罗列典故,堆砌成文,因而得到(獭祭鱼)的绰号。
李商隐作诗文时,最爱查资料翻阅各种书册,因此得了一个“獭祭鱼”名号。据说水獭去河里捕到鱼后,先并不吃掉,而是一一放在面前,如同在祭鱼一般。后人从此便将那种以资料堆积来写诗作文的人叫做“獭祭鱼”。李商隐在作诗时,不仅多检阅书册,而又好频频用典,当然是“獭祭鱼”了。不过这「獭祭鱼」用典也有用得极好的时候。比如《锦瑟》一诗中间四句用了四个典故,却十分切合本诗追忆逝水年华的主旨,产生了一种迷惘、悲伤、恍惚的感觉,并不显得多余或难看。
写过豪放词作品的词人中最喜欢用典的是谁?
写过豪放词作品的词人中最喜欢用典的是——辛弃疾。
辛弃疾写词时喜欢运用典故来书写。
辛弃疾用典的词
以《摸鱼儿》为例: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词中的“长门事”,指汉武帝的皇后陈阿娇因嫉妒被废,迁住长门宫.陈阿娇为了想重新得到汉武帝的宠爱,送黄金(实际是青铜)百斤给文学家司马相如,请他写了一篇《长门赋》送给汉武帝,据说汉武帝读后很感动,陈皇后也因此复得宠信.词人借用此典故,表面上是写一个失去皇帝宠爱妇女的苦闷和怨愤.实际上是借陈阿娇的故事,说明自己受人排挤、打击,爱国深情无处倾诉的苦闷心情.词中的“玉环”指唐玄宗的宠妃杨玉环,安禄山叛乱、玄宗幸蜀时死于马嵬兵变中; “飞燕”指汉成帝的宠后赵飞燕,后来因被废为庶人而自杀.这两个人都以善妒而著称,且都不得善终. 词人在此是借用这两个典故来警告那些掌权的大官们,即词中的“君”,叫他们别太洋洋得意了,历史上的杨玉环、赵飞燕那样为皇帝宠爱,可都没得到好下场.
辛词用典的特点
辛弃疾的词,几乎每一篇都用典,有时甚至一篇中连用数典,分析一下,辛词的用典有如下几个特点:
1.好任意驱遣古人,表达自己的爱和恨。
辛弃疾往往喜欢借用古代人物的形象来自况:豪情满怀时,他把自己比作“袖里珍奇光五色,他年要补天西北”的女娲(《满江红·鹏翼垂空》);壮志难申时,他把自己比作“貂裘敝,征尘满目”的苏秦(《满江红·倦客新丰》);老而不用,他发出“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慨叹(《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引廉颇以自况;被人猜忌,他痛恨“蛾眉曾有人妒”(《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借屈原以自比;他蔑视“言无可采,只知求田问舍” 的许泛“怕应羞见,刘郞才气”(《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他把一味主和的人视作清谈误国的王夷甫,谴责他们“神州沉沦,几曾回首?”(《水龙吟·渡江天马南来》)他更揭露敌人内部的矛盾重重:“忆昔鸣髇血污,风雨佛狸愁”――敌人并不可怕,他们是完全可以战胜的。
总之,他要古人出来代他说话,他让历史来为他作证,他对这些古人或爱或憎,或鄙视或仰慕,他把这样强烈的情感倾注于早已僵死的古人身上,重新赋予他们以生命,从而使他们个个具有了鲜活的启发、教育、鞭策和感染的力量。
2.好连用数典,曲折深刻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好连用数典,也是辛用典的一个特色。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在这首词的上片,作者写自己登上赏心亭,由于收复中原无望而无法排遣的家国之怨,表现了自己请缨无路,不被理解的痛苦心情,可说是情深意切。既然不被理解,报国无门怎么办呢?在下片,诗人连用数典,表达了他的理想、抱负和万般无奈的矛盾心情:“休说”三句,用晋人张翰典:虽说壮志未酬,怎么能像张翰那样,一心只想着故乡的莼菜羹鲈鱼脍呢?再用三国许泛典(“求田问舍”三句):胸无大志,只想求田问舍的人,又有什么出息呢?继而用东晋桓温典(“可惜流年”三句):但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光阴虚度,壮志难酬的痛苦又怎么能忍受呢?这三个典故,孤立地看来,可说是风马牛不相及,但辛弃疾巧妙地将其连为一体,不仅深刻真挚地表达了自己欲图抱负而不能的痛苦心情,而且三个典故含意逐步加深,产生了荡气回肠的艺术效果,使典故有了新的生命力。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1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