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卷四十二 《蜀志•谯周传》:“谯周,字允南,巴 西西允国人也。
……周幼孤,……既 长,耽古笃学,……诵读典籍,欣然独笑,以忘寝食。研精《六经》,尤善 书札。
……建兴中,祗相亮领益州牧,命周为劝学从事。……后迁光禄 大夫。”
谯周,三国时蜀国人,以其博学善牍,官迁光禄大夫。后以劝后主 刘禅降魏,魏封其为阳城亭侯入晋,屡应诏徵,拜车骑都尉,终以疾 辞,后遂以“憔周”指称笃学之士或主降之臣,因以为典。
隋•孙万寿 《和周记室游旧京》:“谯周自题柱,商容谁表闾。”唐•韦庄《和友人》: “却想从来意,谯周亦自嗤。”
《三国志》卷四十二 《蜀志•谯周传》:“谯周,字允南,巴 西西允国人也。
……周幼孤,……既 长,耽古笃学,……诵读典籍,欣然独笑,以忘寝食。研精《六经》,尤善 书札。
……建兴中,祗相亮领益州牧,命周为劝学从事。……后迁光禄 大夫。”
谯周,三国时蜀国人,以其博学善牍,官迁光禄大夫。后以劝后主 刘禅降魏,魏封其为阳城亭侯入晋,屡应诏徵,拜车骑都尉,终以疾 辞,后遂以“憔周”指称笃学之士或主降之臣,因以为典。
隋•孙万寿 《和周记室游旧京》:“谯周自题柱,商容谁表闾。”唐•韦庄《和友人》: “却想从来意,谯周亦自嗤。”
建兴元年 (223年),诸葛亮领益州牧,命谯周为劝学从事;
建兴十二年 (234年),大将军蒋琬领益州刺史,徙为典学从事,总州之学者;
延熙元年 (238年),后主立太子,以谯周为仆,转为家令;
景耀六年 (263年),魏大将军邓艾克江油,周力排众议,劝后主降,以全国之功,封阳成亭侯; 晋泰始三年 (267年),谯周应诏入洛阳,以疾不起,就拜骑都尉,周乃自陈无功而封,求还爵土,皆不听许;
晋泰始六年 (270年),为散骑常侍,疾笃不拜,至冬卒。
景耀六年(263),掌握曹魏实权的司马昭看到蜀汉政权已面临土崩瓦解之势,遂决定出师灭蜀。
这年冬,他派钟会率兵十万,由汉中趋剑阁;命邓艾领众三万,自狄道入蜀。几路大军中,邓艾一支首先获得成功。
他一路攀木缘崖,冒险而进,渡阴平,陷江油,下绵竹,长趋直入,逼近成都。 对于这种危急局面的出现,后主刘禅事先毫无思想准备。
黄皓等人愚弄他,屡进鬼巫之说。刘禅真的以为敌人不会来攻,故不作任何防备。
待魏兵猝至,百姓迸散,刘禅才慌了手脚,急忙召集群臣会议,商讨对策。由于形势急迫,“不与政事”的谯周也例外地被召参加了会议。
群臣商议了许多,意见不能统一。这个说,吴蜀两国是联盟,东奔孙吴是有条出路;那个讲,南中七郡,阻险斗绝,易守难攻,南下或许死而复生。
争争吵吵,议论纷纷,举朝上下,不知如何是好。 这时,谯周别树一帜,提出降魏的主张。
他认为,东奔吴国的意见不能成立。魏吴两国,实力相差悬殊,魏能并吴,吴不能并魏,已成定局。
投奔吴国是称臣,投降魏国,也是称臣,与其向小国称臣,不如向大国称臣,以免受再辱之耻。至于南下,也不是好办法。
首先,大敌逼近,人心离散,恐怕无人愿意南行。再说,魏人此行誓在灭蜀,陷落成都也不会放弃南下追击的机会。
况且南中诸夷,平时犹不安定。如果据守此地,增征贡赋,也就会激起他们的反叛。
所以,乘没有势衰力竭的时候投降魏国,可以得到优待。这是唯一明智的选择。
谯周的主张代表了益州地主集团的普遍情绪。他们早已对蜀汉政权失去了希望,认为这一外来政权,给他们带来的只是灾难,从未有过任何的好处。
在被解除太子家令职务不久,谯周曾与蜀郡学者杜琼一起散布过曹魏代汉是天意的言论。后来,谯周屡次在刘备、刘禅的名字上作文章,说什么:“先主讳备,其训具也;后主讳禅,其训授也,如言刘已备矣,当授与人也”(《三国志·杜琼传》)。
意思是讲,蜀汉政权的寿命在刘备时代就该结束了,刘禅只有等待被别人消灭的分了。 经过谯周的反复劝说,刘禅听从了降魏的建议。
由于谯周主降有功,司马昭封他为阳城亭侯。晋武帝代魏后,谯周几次被加官,历任骑都尉、散骑常侍等职务。
泰始六年(270),他病死在洛阳,终年六十九岁。 后世的许多史学家对谯周诱劝刘禅不战而降的作法,给予了指责。
孙盛在对蜀汉实力进行分析之后,认为当时如果没有谯周的劝降,蜀国是不会灭亡的。
谯周的蛊惑之论?这个是怎么说的,谯周的《仇国论》指出长年征战的小国蜀汉人民之不堪重负须与民休息,慎用兵戎;指出要效法周文王以少取多、越王勾践以弱胜强那样立于不败之地。意在强调较之于中原曹魏,蜀汉地狭人少,难与强大的曹魏硬拼,只可仿效当年周文王修养生息,待时而动,始可收以少取多之效。否则“民疲劳则骚扰之兆生,上慢下暴则瓦解之形起”,危险必至。这里的观点和诸葛亮在出师表中的“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这句话是一个观点,怎么成谬论?如果你说的是劝解后主投降,那么蛊惑之论也是无从谈起的,谯周认为“方今东吴未宾,事势不得不受,之后,不得不礼。若陛下降魏,魏不裂土以封陛下者,周请身诣京都,以古义争之。”当时蜀国灭亡已然是大势所趋,撑1年和撑10年有区别吗,谯周窥后主既无抗敌之实力,又无城破殉国的决心。既要劝刘禅降魏,又要保留一点尊严,不免引经据典阐述一些理论,总的来说天下分裂持久,不利于社会的稳定与生产力的发展;统一是顺应民心,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蜀和吴显然没有统一中国的实力,谯周的劝降不仅避免了蜀中地方的生民涂炭,也是审时度势之举怎么就成了蛊惑之论?
此人介绍:东汉末年的建安五年(200年),谯周出生于巴西西充国(今四川西充县)。他的父亲谯 ,研治《尚书》颇有心得,还兼通诸经和图、纬之学,是一个学识淹贯和操守可风的读书人。他谢绝了州郡官吏的辟请,仅“州就假师友从事”(《三国志·谯周传》)。
成长于这样家庭环境中的谯周,自幼接受其父熏陶,耳濡目染,养成了嗜古笃学的习惯。经过自身充实与刻苦钻研,谯周已是“研精《六经》,尤善书札,颇晓天文,而不以留意;诸子文章非心所存,不悉遍视也。”(《三国志·谯周传》)
如此的饱学之士,杰出的蜀中人才,自然非“系而不食之瓢瓜”。后主刘禅建兴(223年一237年)中期,诸葛亮以垂相领益州牧时,遂任谯周为劝学从事;亮卒,大将军蒋琬领刺史后,又任其作典学从事,“总州之学”。后主立太子之后,他担任过家令,官至光禄大夫,位亚九卿。
谯周是称名当时的硕儒,史称他“词理渊通”,著作不少,有《法训》八卷、《五经论》五卷、《古史考》二十五篇、《论语注》十卷、《五教志》五卷多种,可惜已亡佚不传,只在《三国志》本传中保留了《谏帝后疏》、《仇国论》、《谏后主南行书》等为数不多的资料。
谯周(公元201年-公元270年),字允南,巴西西充国(今四川西充槐树镇)人。
三国时期蜀汉学者、官员。幼贫丧父,少读典籍,精研六经,颇晓天文,为蜀地大儒之一,门下有陈寿、罗宪等学生。
诸葛亮做益州牧时,任命他做劝学从事。刘禅立太子时任命他做太子仆,调令家令,之后迁任中散大夫,光禄大夫。
在蜀汉任官时期,一向以反对北伐战略而闻名。见姜维多次北伐而虚耗蜀汉国力,因而不满,著《仇国论》力陈北伐之失。
炎兴元年(263年),魏国三路伐蜀,谯周因劝刘禅投降,被封为阳城亭侯,迁骑都尉,散骑常侍。泰始六年(公元270年)秋,谯周被封为散骑常侍,因为病重无法参拜,至冬病死。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8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