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专用卷尺中间有二行红黑相间的字尺,其上大字的就是文公尺,其下小字的则是丁兰尺。
2.文公尺用於神zd及活人居家、庙、佛俱尺寸;
3.丁兰尺用於死人版坟墓建筑、祠堂家庙、公妈桌上及祖先用祭拜用具。
4.我们安神位会用的神桌左、右空间、神桌、佛联高度、神明炉放置位置、金身放置位置、钜桌放置位置、二尊神的间格…等,均以所求吉利字通知神明,因此要使用吉权利红字,最多人用是财至、益利、大吉。
5.丁兰尺使用时要天地各留一寸
典故原文:甘戊使于齐,渡大河。船人曰:“河水间耳,君不能自渡,能为王者之说乎?”甘戊曰:“不然。汝不知也。物各有短长。。”
译文:甘戊出使齐国,渡过一条大河。船夫说:“河水是个小的间隔,你自己都不能渡过去,还能到君主那里去游说吗?”甘戊回答说:“不对,你不了解,事物各有它的长处。那种谨慎老实、诚恳厚道的臣子可以让他们侍奉君主,却不可以叫他们带兵打仗;骐骥騄駬这样的好马,能过日行千里,如果把它们放到屋子里,让它们捕老鼠,还赶不上一只小野猫;;干将可算是锋利的宝剑,天下闻名,可是木匠用它做木工活,还比不上一把普通的斧头,现在用船桨划船,让船顺着水势起伏漂流,我不如你;然而游说各个小国大国的君主,你就不如我了。”
丁兰尺:长一尺三寸三分(40.3公分)分十格,每格一寸三分,系丈量阴宅(坟茔)、祖先龛(闽语谓「公妈龛」)宽度及祖先神位吉凶的工具。其由左至右,各字意涵如下:
丁:添丁纳福
害:灾害、病害、伤害、遭小人
旺:家势气运兴旺
苦:财损、病害、悲苦
义:重义而财运亨通
官:加官进爵
死:病、亡、运势不通
兴:家势人丁兴茂
失:破财、失败
财:财源滚滚
1、郭巨埋儿故事原文 郭巨,家贫。
有子三岁,母尝减食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儿可再有,母不可复得。”
妻不敢违。巨遂掘坑三尺余,忽见黄金一釜,上云:“天赐孝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
释义 郭巨,晋代隆虑人(今河南省林州市人),原本家道殷实。父亲死后,他把家产分作两份,给了两个弟弟,自己独取母亲供养,对母极孝。
后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的母亲非常疼爱孙子,自己总舍不得吃饭,却把仅有的食物留给孙子吃。郭巨因此深感不安,觉得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
当他们挖坑时,在地下二尺处忽见一坛黄金,上面写:“天赐孝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夫妻得到黄金,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
从此,郭巨不仅过上了好日子,而且孝顺的美名传遍天下。2、丁兰刻木故事原文 丁兰,幼丧父母,未得奉养,而思念劬劳之恩,刻木为像,事之如生。
其妻久而不敬,以针戏刺其指,血出。木像见兰,眼中垂泪。
因询得其情,即将妻弃之。刻木为父母,形容在日身。
寄言诸子女,及早孝双亲。释义 丁兰,相传为东汉时期河内(今河南黄河北)人。
幼年父母双亡,他经常思念父母的养育之恩,于是用木头刻成双亲的雕像。事之如生,凡事均和木像商议,每日三餐敬过双亲后自己方才食用,出门前一定禀告,回家后一定面见,从不懈怠。
久之,其妻对木像便不太恭敬了。竟好奇地用针刺木像的手指,而木像的手指居然有血流出。
丁兰回家见木像眼中垂泪,问知实情,遂将妻子休弃。扩展资料 二十四孝”引人诟病 弘扬孝道何时才能不吓 在朝阳区高碑店村的“孝悌园”,有一组“二十四孝”主题石雕。
沿着通惠河边一路往西,所见到的第一个石雕就吓人一跳。只见一位古人抱着一个粪桶,脸上露出一副复杂的表情。
旁边的解说牌刻着四个字:尝粪忧心。原来,这是“二十四孝”中南齐名士庾黔娄的典故。
看到这样的雕塑,让人不禁“怀疑人生”:都2019年了,这样的“孝道”还有必要拿来做榜样吗?望京文化广场的“二十四孝图”,原封不动地展示了埋儿奉母、卧冰求鲤等被认为是“愚孝”的内容。吓人的“二十四孝” 看过了“尝粪忧心”,往前走几步,就是“为母埋儿”。
这是“二十四孝”中一个非常有名的故事,讲的是东汉时的郭巨家贫,为了节省下口粮供养母亲,便要将三岁的儿子活埋。结果在挖坑的时候,郭巨挖到了一罐金子,从此一家人不再为口粮的问题发愁,郭巨本人也因为孝顺名满天下……在这个名为“为母埋儿”的雕塑中,郭巨手里拿着锄头,脚下是一个襁褓中的婴儿,高度还原了故事场景。
“为母埋儿”旁边,则是“恣蚊饱血”。这又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讲的是晋代吴猛八岁时因为家贫没有蚊帐,他担心父亲被蚊虫叮咬,便守候在父亲床边,听任蚊虫吸自己的血。
在雕塑中,吴猛身上爬满了蚊虫,看上去十分瘆人。看着不合乎常理的,还有“哭竹生笋”、“卧冰求鲤”……在高碑店村这些雕塑的底部,都刻有这样一句话:为了教育村民“以孝为天”,特制二十四孝以教后人。
不过对于这样的“教育”,人们并不买账。一位带着女儿来通惠河边游玩的父亲告诉记者,竖立这些雕塑是为了弘扬孝道,出发点是好的,但是这些雕塑背后的故事却不能细琢磨。
“许多故事也就是当故事听听,现在的孩子根本做不到,也不会去模仿。就说“恣蚊饱血”,点上蚊香就好了,谁也不会拿自己去喂蚊子。”
他说,“二十四孝”里面有的故事能模仿,有的一看就是编的,根本站不住脚。在景区负责保洁工作的刘大姐说,她对“为母埋儿”的故事也感到无法理解:“一个三岁的孩子能吃多少东西,埋了他又能省下多少粮食呢?” 其实,鲁迅先生也曾经批判过“二十四孝”中这类耸人听闻的故事,认为其“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
“原封不动”引人诟病 然而时至今日,在北京的一些社区,乃至街头,不加选择地把“二十四孝”搬出来“教育”大众的情况并不少见。在望京文化广场,有一面绘有“二十四孝图”的文化墙。
在这里,“二十四孝”的每个典故都以水墨画的形式呈现在市民面前。虽然配文是文言文,但配合着生动的彩图,其中的内容一目了然。
对于文化墙上的内容,年轻的家长并不太“感冒”,甚至不时能听到调侃的声音。一位家长说,时代不同了,这些内容对现代人来说已经没有太大指导意义了,甚至已经失去了参照的价值。
“比如‘戏彩娱亲’、‘恣蚊饱血’之类的,听上去就很怪异。” 但是,现场的一些老人却有着不同的理解。
“正因为时代不同了,所以问题不能这么看!”77岁的张大爷是一名退休教师,对“二十四孝”颇有些研究。他说,这些故事都是有据可查,称得上“有鼻子有眼”,并不算是瞎编。
“非要较真的话,这些内容的确是没有什么讨论价值了。”张大爷说,时代在变,思想也在变,传统的“二十四孝”虽然借鉴意义不太大了,但起码说明了中国人的孝道是从古代传承至今的,而且深入人心。
对于这个观点,不少市民都表示了赞同。
汉丁兰,河内人,早丧父母,刻木像,事之若生。邺人张叔假物,兰妻卜筶,木像不许。叔醉詈木像,且击之。兰归,见木像色不怿,询知之,即奋击张叔。吏至,捕兰,木像为之流涕。郡嘉其孝通神明,奏之,诏图其形。
思亲不见,而刻木事之,此不得已之极思也。而思慕之诚,木亦通神,忽而不怿,忽而流涕,非孝子精诚所致乎。至于为亲像被击,而奋击张叔,只知有亲,而不惜以身犯法,宜郡之嘉其孝而上其事也。
【白话解释】
汉朝时候,有个姓丁的人,单名叫做兰,是河内地方的人。他的父亲母亲早已亡过了,丁兰就把一块木头,雕刻着他父亲母亲的形像,供在堂上,早晚敬奉他,和生前一样。
有一天,邺的地方,有个叫张叔的,来向丁家里借东西。这时候,却巧丁兰不在家里。丁兰的妻子,就向着木像面前问筶,木像不肯允许。张叔刚刚是吃酒醉了,就生了气,骂着木像,并且又打了木像好几下。
等到丁兰回到家里,看见了木像的脸色,似乎很不高兴的样子。问他妻子,才晓得这个缘故,丁兰就用力去打张叔。衙门里的差人来捉丁兰了,木像的眼睛里,竟水汪汪的流下眼泪来。地方官很佩服他的孝感神明,就奏明皇上,皇上下诏,叫把丁兰的形像画上去。
丁兰尺和鲁班尺,都是用来测量建筑物的工具的尺子,都是用来测量长度的。这两种尺子中间也是存在着很大的差别的,丁兰尺以前是用来测量阴宅的,这中间也是有一个典故,丁兰是古时候的一个孝顺的儿子,他年轻的时候他的母亲就去世了,等到他长大之后就用木头刻了一个他母亲的像,刻得非常的形象,所以丁兰尺在以前就是用来制作木像,神主牌位的尺子,后来慢慢变成测量建筑尺度的尺子。而鲁班尺从一开始就是用来测量建筑物的。两者之间在刻度上也有区别,鲁班尺的刻度区分更为细致一些。
丁兰尺与鲁班尺如何使用?
1、所谓“丁兰尺”,即用于制神龛、刻木像、做神主牌位的特殊用尺,它后来也用于建筑尺度的大量。这种尺在刻度上分“丁”、“害”、“旺”、“苦”、“义”、“官”、“兴”、“失”、“死”、“财”、“两仪”等大格。每大格下又各有数小格,如:“死”下有“失财”、“退子”、“死别”、“离乡”四格,“财”下有“宝库”、“六合”、“进禄”四格。建筑尺度中要开“死”、“苦”、“失”、“害”数格,而取“丁”、“旺”、“义”、“官”、“兴”、“财”等格,以此讨吉避凶。
2、在风水学说中一般住家大门只装本门与财门,义门乃寺观、学舍、义聚之所可装,大门用义字反会有灾祸临门,官门只有官府可装,大门合官字将会与官方讼争。鲁班尺使用于阳宅建筑,依其风水论之方向与气象而设。主要用于神厅、厨灶、神桌、主人房与书房,将梁的高度、房的面积(长度与宽度)。建筑物以隔墙内部实际尺寸为准,门窗亦以窗框内窗仁为准。有关神桌尺寸及实高最好依此鲁班尺为宜。鲁班尺,亦作“鲁般尺”,为建造房宅时所用的测量工具,类今工匠所用的曲尺。鲁班尺长约四十二点九厘米,相传为春秋鲁国公输班所作,后经风水界加入八个字,以丈量房宅吉凶,并呼之为“门公尺”。
六尺巷的故事 清朝时,在安徽桐城有个一个著名的家族,父子两代为相,权势显赫,这就是张家张英、张廷玉父子。
清康熙年间,张英在朝廷当文华殿大学士、礼部尚书。老家桐城的老宅与吴家为邻,两家府邸之间有个空地,供双方来往交通使用。
后来邻居吴家建房,要占用这个通道,张家不同意,双方将官司打倒县衙门。县官考虑纠纷双方都是官位显赫、名门望族,不敢轻易了断。
在这期间,张家人写了一封信,给在北京当大官的张英,要求张英出面,干涉此事。张英收到信件后,认为应该谦让邻里,给家里回信中写了四句话: 千里来书只为墙, 让他三尺又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 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阅罢,明白其中意思,主动让出三尺空地。吴家见状,深受感动,也出动让出三尺房基地,这样就形成了一个6尺的巷子。
两家礼让之举和张家不仗势压人的做法传为美谈。
六尺巷道的故事;
清康熙时,文华殿大学士、礼部尚书张英世居桐城,其府第与吴宅为邻,中有一属张家隙地,向来作过往通道,后吴氏建房子想越界占用,张家不服,双方发生纠纷,告到县衙,因两家同为显贵望族,县令左右为难,迟迟不予判决。张英家人见有理难争,遂驰书京都,向张英告状。张英阅罢,认为事情简单,便提笔沾墨.在家书上批诗四句:“千里修书为堵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谁见当年秦始皇。”张家得诗,深感愧疚,毫不迟疑地让出三尺地基,吴家见状,觉得张家有权有势,却不仗势欺人,深感不安,于是也效仿张家向后退让三尺。便形成了一条六尺宽的巷道,名曰“六尺巷”。张英失去的是祖传的几分宅基地,换来的却是邻里的和睦及自己的美名。
其实,吃亏是福一直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
俗话说:“吃小亏+吃小亏=沾大便宜,沾小便宜+沾小便宜=吃大亏。”吃小亏占大便宜,古今亦然。
将欲取之,必先予之。一位哲人在回答什么是幸福时,他认为:幸福是种态度,幸福是不伤害他人,幸福是没有烦恼;幸福是做我们喜欢做的事,是生活中有很多希望,是永远祝福别人;幸福还是寻求和体验生活中的平衡。所谓平衡,我的理解即是“吃亏”与“得到”的平衡,是“舍”和“得”的辩证统一。
六尺巷道的故事告诉后人,吃亏是种心态,吃亏也是幸福。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7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