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辽的战绩:
从讨袁谭、袁尚于黎阳,有功,行中坚将军。三国志10的张辽
从攻袁尚于邺,尚坚守不下。
太祖还许,使辽与乐进拔阴安,徙其民河南。
复从攻邺,邺破,辽别徇赵国、常山,招降缘山诸贼及黑山孙轻等。
从攻袁谭,谭破,别将徇海滨,破辽东贼柳毅等。还邺,太祖自出迎辽,引共载(被曹操重视了),以辽为荡寇将军。
复别击荆州,定江夏诸县,还屯临颍,封都亭侯。
从征袁尚于柳城,率与虏遇,辽劝太祖战,气甚奋,太祖壮之,自以所持麾授辽。遂击,大破之,斩单于蹋顿。
张辽(169-222)字文远,三国时魏国雁门马邑(今山西朔城区大夫庄)人,曹魏著名将领,官至前将军、征东将军、晋阳侯。与乐进,于禁,张合,徐晃并称曹魏的“五子良将”.
张辽,字文远,雁门马邑人,本聂壹之后,三国魏名将,身高约合现今1.75米。他使一把大刀,武功高强,又谋略过人,多次建立奇功。还有着武将少有的突出的语言才能。 昔从属丁原、董卓、吕布。及吕布败亡,归曹操。为中郎将,赐爵关内侯。辽随曹军征讨,战功累累。与关羽同解白马围,降昌豨于东海,攻袁尚于邺城,率先锋斩乌丸单于蹋顿于白狼山,又讨平梅成、陈兰等贼寇。曹操赤壁败退,独任张辽引李典、乐进等守合肥,以御孙权。后孙权引军入寇,张辽率队迎击,以八百之众袭孙权先锋,挫其锐气,后孙权军感染瘟疫,敌军十万退却,追击时,差点活捉孙权,威震敌国,名威天下,拜为征东将军。曹丕践祚,仍令张辽守御孙权。黄初二年,张辽屯雍丘,染病。黄初三年,抱病退吴将吕范。辽病笃,卒于江都,谥刚侯。卒年五十四岁。 演义中的张辽 张辽字文远,雁门马邑人,三国时曹魏名将。面如紫玉,目若朗星。先为吕布部将,曾多番令曹军陷于苦战,其武勇连关羽亦甚称道。后吕布丧于白门楼,曹操经刘备、关羽劝说,待辽以上礼,张辽遂降为曹家将。从曹操以后,辽随军征讨,多有战功,曹操亦益待之如亲信;又从劝关羽降于曹操。赤壁战中,张辽亲载曹操脱难,并射伤东吴名将黄盖。赤壁战后,曹操独任张辽引李典、乐进等守合肥,以御孙权。后孙权果引军入寇,张辽智激李典后三人一同出战,自率二千余骑打败敌军十万,威震逍遥津,名扬天下。后来张辽于黄初五年随曹丕征江东,为吴将丁奉以箭射其腰,回到许昌后不治身亡,曹丕厚葬张辽。 1太祖破吕布于下邳,辽将其众降——败绩1(罪在吕布,但是确实是败军之将)-0.5 2数有战功,迁裨将军。——胜绩1(可惜无具体事例,不过数有战功表示战功较多)+1 3袁绍破,别遣辽定鲁国诸县。——胜绩2(首次单独行动)+1 4辽遂单身上三公山,入豨家,拜妻子。豨欢喜,随诣太祖。——胜绩3(超过夏侯渊,投降后第一次大表演,表现胆勇和观察力的好事例,而且是单独行动,无人可以分功)+2 5从讨袁谭、袁尚于黎阳,有功,行中坚将军。——胜绩4(随军同讨)+0.5 6从攻尚於邺,尚坚守不下。——败绩2(攻城不下,属于败。随军同讨,不怪张辽)-0.5 7太祖还许,使辽与乐进拔阴安,徙其民河南。——胜绩5(和乐进首次合作,“拔”表示胜利,小意思)+0.5 8复从攻邺,邺破——胜绩6(随军同讨)+0.5 9辽别徇赵国、常山,招降缘山诸贼及黑山孙轻等。——胜绩7(再次招降山贼,张辽这个本事这么好,现在可以知道为什么演义里是张辽招降关羽了,口才一流啊。独立完成)+1 10从攻袁谭,谭破——胜绩8(随军同讨)+0.5 11别将徇海滨,破辽东贼柳毅等——胜绩9(单独行动,给1分)+1 12复别击荆州,定江夏诸县,还屯临颍,封都亭侯——胜绩10(“别击”应该是单独行动吧)+1 13从征袁尚於柳城,卒与虏遇,辽劝太祖战,气甚奋,太祖壮之,自以所持麾授辽。遂击,大破之,斩单于蹋顿——胜绩11(张辽第二次出风头的杰作,他的勇武在劝降中很难表现,但是在大战中就完全显露了,而且反映出了张辽的男子气概和血气烈性:“气甚奋”。斩杀蹋顿,更是厉害。杀有姓名武将都可以酌情加分,杀大将或猛将、名将,再加。他属于大将)+4 14辽督张合、牛盖等讨兰。……辽曰:“此所谓一与一,勇者得前耳。”遂进到山下安营,攻之,斩兰、成首,尽虏其众。——胜绩12(张辽智谋的表现,这个我承认是智谋。因为张辽能率领张合,所以加一分鼓励分。因为斩将了,所以再加一分,虽然未必是张辽亲斩,不过斩将都加分,亲斩再加。)+3 15合肥之战——胜绩13(虽然个人觉得智谋所用不多,但是确实是文远统帅能力和武力的大表演,也是张辽的代表作,更是三国名战,或者是中国历史名战乃至世界名战,毕竟是800人“破”100000人啊!因为是代表作,所以奖赏一分,张辽传明确说明张辽“杀数十人,斩二将”,虽然没有姓名,还是加一分。由于此战非常关键,和后来的徐晃保住襄樊一样重要,所以再加一分)+6 16权守合肥十馀日,城不可拔,乃引退。辽率诸军追击,几复获权。——胜绩14(合肥之战的尾声,因为张辽表现了惊人的防守能力,所以单独提出来,再加上差点抓住吴国君主孙权,所以再加一分)+3 17是岁,辽与诸将破权将吕范。——胜绩15(张辽最后一次战胜,对手稍强,而且张辽带病情况下取胜)+2 注:因为张辽本传里没有提及张辽从曹公赤壁大败,所以即使有,也忽略不写。
赤壁战后,曹操认为合肥是紧要之地,任命张辽为主将守卫合肥。后来孙权果然来进攻合肥,张辽率军迎击,大败孙权。太史慈有个同乡戈定,他的朋友后槽在张辽手下养马。因为后槽受到了责骂,对张辽怀恨在心。太史慈献计,利用后槽刺杀张辽,自己带兵在外接应,以报失败之仇。诸葛瑾(jin)劝止,孙权因为宋谦大将被打死,急要为他报仇,就听从了太史慈的计策。 戈定当日混在军中,进了合肥城,找到养马后槽,两个商议。后槽曰:“这地方离中军较远,夜间不容易过去,现在在草堆上放起一把火,你去前面呼反,城中兵乱,趁机刺杀张辽。”当晚,张辽得胜回城,犒赏(犒kao)三军,并且传令不许士兵解甲睡觉。左右有疑惑,张辽认为领兵打仗千万要注意不要胜骄败馁,要时刻做好准备。果然后寨火起,一片叫反声。张辽临危不乱,出帐上马,唤亲从十多人,站在路上观察。左右说:“喊声很急,可以去看看到底怎么回事。”张辽说:“怎么会全城都反?这是造反之人,故意惊动军心。”没一小会,李典把戈定和后槽抓过来。张辽讯问后,知道了详情,把两人立即斩了。这时城门外喊声大震。张辽说:“这是吴兵的外应,可将计就计。”让人在城门内放起一把火,众人都叫反,大开城门,放下吊桥,骗太史慈见城门大开,以为里面已经行动,挺枪纵马先冲进去。城上一声炮响,乱箭射下,太史慈急退,身中数箭。这次袭击又失败了,孙权不得不退兵,太史慈因病重没几天就去世了。 以后孙权又来进攻。先攻打皖城,张辽的救兵没来得及赶到,就失陷了。于是回到合肥,心中愁闷。正在这时,曹操派薛悌送来一个木匣,外边纸条上有曹操的亲笔:“贼来乃发。”这天报说孙权引十万大军,来攻合肥。张辽便打开匣子,里面说:“如果孙权兵至,张、李二将军出战,乐将军守城。”张辽分析后说:“曹操远征在外,吴兵以为一定会打败我们。我们应该先发兵迎击,奋力作战,打他个措手不及,使军心大定,只有这样才能守住城池。”李典平时就与张辽关系不是很好,听了张辽这番话,默不做声。乐进见李典不语,就说:“贼众我寡,难以迎敌,不如坚守。”张辽说:“你们俩私心太重,不顾及公事。我自己出去作战,与敌人决以死战。”李典被张坚决赴敌的精神所感动,捐弃前嫌,团结御敌。张辽作了周密部署。用诈降计诱孙权至逍遥津,张辽和李典从两路杀来,孙权大惊,差点将其活捉,十万吴兵在这场战役中折了大半。这一战杀得江南人人害怕;只要一说张辽大名,小孩晚上都不敢哭。在张辽的精心指挥下,以区区几千人破了敌军十万,可谓威震逍遥津,名扬天下。 因为屡立功勋,张辽多受赏赐提升。曹操死后,张辽又随曹丕征江东,被吴将丁奉用箭射中腰部,回营后不治身亡,一代名将就这样与世长辞了。
这样应该可以吧
张文远在原著和新水浒传并没有交代其下落,故最终的死法不可知。
张文远是《水浒传》中的人物,是郓城县贴书后司,为人轻薄浮荡。与宋江外室阎婆惜勾搭成奸,后来阎婆惜被宋江杀死,他唆使阎婆惜的母亲状告宋江。
张文远在宋江担任郓城押司时的同僚,任贴书后司,人称“小张三”。与宋江之妾阎婆惜通奸,后作为宋江杀阎婆惜一案的证人。
扩展资料:
宋江没有立马杀死张文远的原因:
阎婆惜是跟张文远发生了不正当的男女关系,所以才算是给宋佳戴了绿帽子的,但其实当时宋江知道之后并没有很生气,因为宋江对阎婆惜这个女人并不是很在乎,毕竟阎婆惜也不是他明媚正娶的妻子。
且当时宋江收下它完全是因为看他特别可怜,当时觉得跟着自己还能够有一口饱饭吃,但是当它真正知道之后其实也没有特别生气,而且他甚至还装作不知道的样子跟宋张文远一直还没有翻脸,所以闫婆惜对宋江而言根本就一点都不重要。
宋江属于一个专心为事业奋斗的人,他所做的一切全都是以他的事业为中心的,女人这种事情对他而言,吸引力远远不如升官发财来的重要。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张文远
1,赤壁战后,曹操任命张辽为主将守卫合肥。
孙权进攻合肥,太史慈献计派间谍火烧张辽营帐,但张辽很从容,将计就计,大开城门,太史慈上当,帅兵进入,结果身中数箭,孙权退兵。后孙权攻占了皖城,他们坚守合肥。
李典本与张辽关系不好,但看到张辽必死的决心,两人一起团结御敌,用诈降计诱孙权至逍遥津,张辽和李典从两路杀来,孙权大惊,差点将其活捉,十万吴兵在这场战役中折了大半。 2,诸葛亮给关羽写了封信,说关羽无论从个人素质到与刘备的关系再到战功都比马超强,所以根本不用比也知道马超肯定不是他对手,大大的拍了关羽一回马屁。
关羽被诸葛亮一夸,就信以为真,不去比武了。 3, 曹操与孙权相持于濡须,曹操攻而不能破,且见吴军阵容整肃,孙权英武异常,深为羡慕。
于是就发出了“生子当如孙仲谋”的赞语,这又是一句骂蜀之言。后人常以此比喻希望晚辈英贤。
宋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生子当如孙仲谋史料解析 1:《三国志》裴松之注。
《三国志·吴志·吴主传》:“十八年正月,曹公攻濡须,权与相拒月余。曹公望权军,叹其齐肃,乃退。”
裴注:《吴历》曰:“……权行五六里,回还作鼓吹。公见舟船器仗军伍整肃,谓然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
’” 2:《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辛弃疾异乎寻常地第三次发问,以提请人们注意:“天下英雄谁敌手?”若问天下英雄谁配称他的敌手呢?作者自问又自答曰:“曹刘”,唯曹操与刘备耳!据《三国志·蜀书。
先主传》记载:曹操曾对刘备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刘备)与操耳。 ”辛弃疾便借用这段故事,把曹操和刘备请来给孙权当配角,说天下英雄只有曹操、刘备才堪与孙权争胜。
我们知道,曹、刘、孙三人,论智勇才略,孙权未必比曹、刘强。稼轩在《美芹十论》中对孙权的评价也并非称赞有加,然而,在这首词里,词人却把孙权作为三国时代第一流叱咤风云的英雄来颂扬,“生子当如孙仲谋!”其所以如此用笔,实借凭吊千古英雄之名,慨叹当今南宋无大智大勇之人执掌乾坤也!这种用心,更于篇末见意。
3:《三国演义》第六十一回 赵云截江夺阿斗 孙权遗书退老瞒:“且说曹操大军至濡须,先差曹洪领三万铁甲马军,哨至江边。回报云:‘遥望沿江一带,旗幡无数,不知兵聚何处。
’操放心不下,自领兵前进,旧濡须口排开军阵。操领百余人上山坡,遥望战船,各分队伍,依次排列。
旗分五色,兵器鲜明。当中大船上青罗伞下,坐着孙权。
左右文武,侍立两边。操以鞭指曰:‘生子当如孙仲谋!若刘景升儿子豚犬耳!’”。
1,赤壁战后,曹操任命张辽为主将守卫合肥。
孙权进攻合肥,太史慈献计派间谍火烧张辽营帐,但张辽很从容,将计就计,大开城门,太史慈上当,帅兵进入,结果身中数箭,孙权退兵。后孙权攻占了皖城,他们坚守合肥。
李典本与张辽关系不好,但看到张辽必死的决心,两人一起团结御敌,用诈降计诱孙权至逍遥津,张辽和李典从两路杀来,孙权大惊,差点将其活捉,十万吴兵在这场战役中折了大半。 2,诸葛亮给关羽写了封信,说关羽无论从个人素质到与刘备的关系再到战功都比马超强,所以根本不用比也知道马超肯定不是他对手,大大的拍了关羽一回马屁。
关羽被诸葛亮一夸,就信以为真,不去比武了。3,曹操与孙权相持于濡须,曹操攻而不能破,且见吴军阵容整肃,孙权英武异常,深为羡慕。
于是就发出了“生子当如孙仲谋”的赞语,这又是一句骂蜀之言。后人常以此比喻希望晚辈英贤。
宋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生子当如孙仲谋史料解析1:《三国志》裴松之注。
《三国志·吴志·吴主传》:“十八年正月,曹公攻濡须,权与相拒月余。曹公望权军,叹其齐肃,乃退。”
裴注:《吴历》曰:“……权行五六里,回还作鼓吹。公见舟船器仗军伍整肃,谓然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
’” 2:《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辛弃疾异乎寻常地第三次发问,以提请人们注意:“天下英雄谁敌手?”若问天下英雄谁配称他的敌手呢?作者自问又自答曰:“曹刘”,唯曹操与刘备耳!据《三国志·蜀书。
先主传》记载:曹操曾对刘备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刘备)与操耳。 ”辛弃疾便借用这段故事,把曹操和刘备请来给孙权当配角,说天下英雄只有曹操、刘备才堪与孙权争胜。
我们知道,曹、刘、孙三人,论智勇才略,孙权未必比曹、刘强。稼轩在《美芹十论》中对孙权的评价也并非称赞有加,然而,在这首词里,词人却把孙权作为三国时代第一流叱咤风云的英雄来颂扬,“生子当如孙仲谋!”其所以如此用笔,实借凭吊千古英雄之名,慨叹当今南宋无大智大勇之人执掌乾坤也!这种用心,更于篇末见意。
3:《三国演义》第六十一回 赵云截江夺阿斗 孙权遗书退老瞒:“且说曹操大军至濡须,先差曹洪领三万铁甲马军,哨至江边。回报云:‘遥望沿江一带,旗幡无数,不知兵聚何处。
’操放心不下,自领兵前进,旧濡须口排开军阵。操领百余人上山坡,遥望战船,各分队伍,依次排列。
旗分五色,兵器鲜明。当中大船上青罗伞下,坐着孙权。
左右文武,侍立两边。操以鞭指曰:‘生子当如孙仲谋!若刘景升儿子豚犬耳!’”。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26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