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琨(271年—318年6月22日),字越石,西晋末年、十六国时期政治家、文学家、音乐家、军事家,中山魏昌(今河北无极县)人。
生平 早年生涯 刘琨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其祖父刘迈、父亲刘蕃都曾出任高官。
年轻时和祖逖要好,相约要做出一番事业,“闻鸡起舞”一词便出自他们二人的典故。但同时他也喜好奢靡虚浮的清谈风流,是以大富豪石崇为首的“二十四友”的成员。
八王之乱 刘琨历职太尉掾、著作郎、太学博士和尚书郎。永康元年(300年),赵王司马伦执政后,刘琨任记室督,又转从事中郎。
刘琨的姐夫是司马伦之子司马荂,所以刘琨父子兄弟以赵王姻亲并被委以重任,从而卷入了“八王之乱”的斗争中。司马伦篡位后,刘琨迁太子詹事。
永康二年(301年)三月,齐王司马冏、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聚兵数十万进攻洛阳。四月,司马伦以刘琨为冠军、假节,与孙会率领三万宿卫兵迎战司马颖于溴水(原出河南济源县,经孟县入黄河),因而麻痹轻敌,加之各部互不相从,不能统一指挥,司马颖趁势发动反攻,大败而还,因焚烧了河桥,才得以自保。
随著前线兵败,司马伦亲信、左卫将军王舆与洛阳城内诸将起兵反司马伦,率兵700余人由南掖门攻入皇宫,杀孙秀、孙会、士猗、许超等,囚司马伦,旋即赐死,迎惠帝自金墉城还宫。随后,司马颖、司马颐进占洛阳。
司马颖又派军南下阳翟,配合司马冏击降张泓等。六月,司马同率军数十万入洛阳,诏为后司马,执掌朝权。
司马冏因刘琨父兄名望很高,故未加罪,并且以其兄刘舆为中书郎,以刘琨为尚书左丞,转司徒左长史。 永宁二年(302年)骠骑将军司马乂与司马颙等里应外合攻杀司马冏,司马乂掌握朝权。
范阳王司马虓引刘琨为司马。 永安元年(304年)初,司马越发动兵变杀司马乂,迎司马颖进占洛阳,控制朝政。
是年七月,司马越等挟惠帝进攻司马颖,兵败东逃。司马颙乘机出兵攻占洛阳,迫惠帝与司马颖迁都长安,独专朝政。
永兴二年(305年),司马越再度起兵,西攻长安,司马颙战败。次年六月,司马越迎晋惠帝还洛阳,不久,司马颙与司马颖相继被杀。
王司马越执政后,以司马虓代刘乔为豫州刺史,刘乔举兵抵抗,刘琨率领突骑5000救司马虓,兵败与司马虓俱逃往河北,父母却陷于刘乔。司马虓领冀州,刘琨到幽州向王浚借突骑800,渡河击败刘乔,才救还父母。
接著,刘琨又与司马虓连败司马颖部,以功封广武侯,封邑2000户。在“八王之乱”中,刘舆、刘琨兄弟陷得很深,充当了这些人的帮凶。
征战并州 光熙元年九月,司马越为了扩张势力,派刘琨出任并州(今山西东部、河北西部)刺史、加振威将军、领护匈奴中郎将。在此两年前匈奴王刘渊趁八王之乱已在并州起兵建立“汉”政权,后改称“赵”,史称前赵。
刘琨带领一千余人辗转离开首都洛阳,于元嘉元年(307年)春天到达晋阳(今山西太原)。当时的晋阳经历战乱,已成一座空城。
刘琨在左右强敌环俟的环境下安抚流民,发展生产,加强防御。不到一年晋阳就恢复了生气,成了东晋在匈奴敌后的少数几个割据政权之一。
当时的晋阳南面是强大的匈奴前赵,北面是正在崛起试图染指中原的拓跋鲜卑的代国,东面是和段部鲜卑结盟的幽州刺史王浚。刘琨和拓跋鲜卑首领拓跋猗卢结盟,和前赵石勒等大将的战斗互有胜负。
一个叫徐润的河南人因为懂得音律得到刘琨的重用,此人无能而飞扬跋扈。奋威将军令狐盛进言要刘琨除去徐润,反被徐润诬杀,造成其子令狐泥等人的反叛。
刘琨吸引了许多志愿抗击匈奴、羯人的志士,但他的政治军事才能也使不少人离去。 建兴元年(313年),晋愍帝继位,封刘琨大将军、都督并州诸军事。
此时石勒在晋阳的东南襄国(今河北邢台)拥兵割据,势力日盛。他修书刘琨假意降晋,出兵消灭与刘琨有矛盾的王浚,而刘琨作壁上观。
建兴三年(315年)前赵刘曜击败刘琨,但因要攻打长安回兵。刘琨被晋愍帝封为司空、都督并冀幽诸军事。
次年刘曜攻破长安,西晋灭亡。 建兴四年(316年)石勒出兵进攻并州,刘琨不听劝阻全军尽出,中了埋伏大败,丢了并州,只身投奔鲜卑首领段匹磾。
建武元年(317年),刘琨率段部鲜卑的军队讨伐石勒,因段部鲜卑内部不和而流产。太兴元年(318年),段部鲜卑内斗,刘琨被段匹磾怀疑投入大牢,并于次年6月22日缢杀。
文化造诣 音乐 刘琨精通音律,创作了《胡笳五弄》,在传统的琴曲中加入北方游牧民族的音调,描写北方历经战乱的景象,抒发了思乡爱国之情。 曾经有一次前赵匈奴围攻晋阳。
刘琨登城清啸,半夜又奏胡笳(一说指挥一队士兵奏胡笳),匈奴人听到后思乡流泪,无心再战,撤兵而去。 诗文 刘琨的诗文激昂悲壮,充满对战乱中的流民的同情和抵抗敌人的决心。
被囚后所作的《重赠卢谌诗》更是其代表作。此诗前半段引用了姜子牙、管仲、陈平、邓禹等人的典故,表达对晋室的忠诚。
后半段描述了自己壮志未酬的心情:“何意百炼刚,化为绕指柔。” 后人纪念 后来有很多人创作了诗作,纪念刘琨在社稷将倾之际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
譬如李白“刘琨与祖逖,起舞鸡鸣晨”,陆。
东坡肉 苏东坡在杭州做刺史的时候,治理了西湖,替老百姓做了一件好事。
西湖治理后,四周的田地就不怕涝也不愁旱了,这一年又风调雨顺,杭州四乡的庄稼得了个大丰收。老百姓感谢苏东坡治理西湖的好处,到过年时候,大家就抬猪担酒来给他拜年。
苏东坡收下很多猪肉,叫人把它切成方块,烧得红红的,然后再按治理西湖的民工花名册,每家一块,将肉分送给他们过年。太平的年头,家家户户过得好快活,这辰光又见苏东坡差人送肉来,大家更高兴:老的笑,小的跳,人人都有夸苏东坡是个贤明的父母官,把他送来的猪肉叫做“东坡肉”。
那时,杭州有家大菜馆,菜馆老板见人们都夸说“东坡肉”,就和厨师商量,把猪肉切成方块,烧得红酥酥的;挂出牌子,也取名为“东坡肉”。这只新菜一出,那家菜馆的生意就兴隆极了,从早到晚顾客不断,每天杀十头大猪还不够卖呢,别的菜馆老板看得眼红,也学着做起来,一时间,不论大小菜馆,家家都有“东坡肉”了。
后来,经过同得公认,就把“东坡肉“定为杭州的第一道名菜。苏东坡为人正直,不畏权势,朝廷中的那班*臣本来就很恨他。
这时见他得到老百姓的爱戴,心里更不舒服。他们当中有一个御史,就乔装打扮,到杭州来找岔子,存心要陷害苏东坡。
那御史到杭州的头一天,在一家馆里吃午饭。堂倌递上菜单,请他点菜。
他接到菜单一看,头一样就是“东坡肉”!他皱起眉头,想了一想,不觉高兴得拍着桌子大叫:“我就要这头一道菜!” 他吃过“东坡肉”,觉得味道倒真是不错,向堂倌一打听,知道“东坡肉”是同行公认的第一道名菜,于是,他就把杭州所有的菜馆的菜单都收集起来,兴冲冲地回京去了。御史回到京城,马上就去见皇帝。
他说:“皇上呀,苏东坡在杭州做刺史,贪赃枉法,把恶事都做绝啦!老百姓恨不得要吃他的肉。” 皇帝说:“你是怎么知道的?可有什么证据吗?” 御史就把那一大迭油腻的菜单呈了上去。
皇帝本来就是个糊涂蛋,他一看菜单,就不分青红皂白,立刻传下圣旨,将苏东坡掉职,远远地发配到海南去充军。苏东坡被调职充军后,杭州的老百姓忘不了他的好处,仍然象过去一样赞扬他。
就这样,“东坡肉”也一代一代地传下来,直到今天,还是杭州的一道名菜。飞来峰 传说四川峨眉山上,从前有一座会飞的小山峰。
它一会儿飞到东,一会儿飞西;飞到哪里,就在那里压坍许多房子,压死很多人。那时,西湖灵隐寺里有一个和尚,因为他整天疯疯癫癫的,不守佛门的清规,所以人们都叫他疯和尚。
有一天,疯和尚得知中午辰光,那座奇怪的飞山将飞落到灵隐寺前的村庄上来。他担心山落下来会压死很多人,就五更爬起身,奔进村庄,挨家挨户地告诉说:“今天中午有座山要飞到这村庄上来了,大家赶快搬场呀,迟了就来不及啦!” 老头儿听了直摇头:“疯和尚,你又来寻开心了,山是顶重的东西,谁见过会飞的山呀!” 当家人听了叹口气:“我们穷佃户往哪里搬家呀!要是真的有山掉下来,压死也只好怨命啦!” 小伙子听了哼鼻子:“别编谎话吓人啦!山压下来就拿肩膀顶着,我们不怕!” 小伢儿们嘻嘻哈哈地跟在他后面,指手划脚看热闹。
疯和尚这家进那家出,全村百十户人家都关照过了。他说得嘴唇破、唾沫干,却没有人信他的话,更没有一家人准备搬场的。
太阳越升越高,中午眼看就要到了,疯和尚急得团团转。这时,他忽地听到“的的打,的的打”吹唢呐的声音,赶紧顺着声音奔过去。
一看,好呀,原来有一家结婚,人进人出,热闹极了。疯和尚搔搔头皮想一想,就推开众人,钻到堂前,不管三七廿一,把新娘子往肩上一背,抢出大门往村外飞跑。
新娘子头上的红披巾还没有揭掉,忽然糊里糊涂地叫人背着飞跑,也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只吓得哇哇叫。疯和尚抢新娘子,这还了得!人们抓门闩的抓门闩,抡扁担的抡扁担,挥锄头的挥锄头,举钉耙的举钉耙,没命地追赶上来。
一面追,一面喊:“抓住疯和尚!” “前面快快拦住呀,别放他跑了!” 这一下,把全要都哄动了。也不管是亲戚不是亲戚,是朋友不是朋友,男的、女的、老的、少的,全村人都追了出来。
只有村东一家财主没有动,倒反站在门前看热闹,讲风凉话:“出家人抢新媳妇,真是件新鲜事,嘻嘻!” 疯和尚背着新娘子,一个劲住前奔。他跑得真快哩!大家一直追出十几里路,还未追上他。
等到太阳当头,疯和尚站住脚,不跑啦。他从背上放下新娘子,自己往地上一座,摇着扇了扇风凉。
人们赶到他跟前,刚要揪住打他,却不料一霎时天昏地暗,伸手不见五指,大风刮得呼呼地响。突然“轰隆”一声,人们都被震得跌一跤,大家爬起来一看,已经风停云散,太阳刚照在头顶上了,却见一座山峰刚刚落在他们的村庄上。
人们这才明白过来:疯和尚抢新娘子,是为了救大家的性命。村庄被压在山底下,大家都无家可归了。
有的人急得捶胸顿脚,哇哇大哭起来。疯和尚说:“哭什么!你们不知道,村里的财主已被压死在山下了,今后你们各人种自己的田,还怕盖不起房子!” 人们被说得高兴起来,欢欢喜喜地正想散去,疯和尚又讲话了:“别走别走,大伙听我说,这座山峰既然能从别。
特洛伊木马的故事是在古希腊传说中,希腊联军围困特洛伊久攻不下,于是假装撤退,留下一具巨大的中空木马,特洛伊守军不知是计,把木马运进城中作为战利品。夜深人静之际,木马腹中躲藏的希腊士兵打开城门,特洛伊沦陷。后人常用“特洛伊木马”这一典故,用来比喻在敌方营垒里埋下伏兵里应外合的活动。
古希腊传说,特洛伊王子帕里斯来到希腊斯巴达王墨涅拉俄斯的皇宫作客,受到了麦尼劳斯的盛情款待,但是,帕里斯却拐走了麦尼劳斯的妻子海伦。麦尼劳斯和他的兄弟阿伽门农决定讨伐特洛伊,由于特洛伊城池牢固,易守难攻,攻战10年未能如愿。最后英雄奥德修斯献计,让迈锡尼士兵烧毁营帐,登上战船离开,造成撤退回国的假象,并故意在城下留下一具巨大的木马,特洛伊人把木马当作战胜品拖进城内,当晚正当特洛伊人酣歌畅饮欢庆胜利的时候,藏在木马中的迈锡尼士兵悄悄溜出,打开城门,放进早已埋伏在城外的希腊军队,结果一夜之间特洛伊化为废墟。
一夜十起
东汉之初,有个名叫第五伦的(姓第五,名伦,字伯鱼),据说他书个为人正直、办事廉明的清官。《后汉书·第五伦传》说,他当会稽太守时(会稽郡治在今浙江绍兴),曾亲自铡草喂马,妻子也执炊煮饭,操持家务,当时名声很不错。
有一次,有人问第五伦道:“象你这样,可算是毫无私心吗?”他说:“有个朋友,求官于我,送我一匹骏马,我虽然没有收受,至今也没有介绍他担任什么官职,但每逢推荐人时,却总会想起这个人来。我的侄儿病的时候,我一夜十起——一晚上起来十次去看他,看过后再睡,每次还能睡得很好;我的儿子生病时,我也同样去看他,但看过后,心里老是牵挂着,通夜不能入睡。这样看来,能说我毫无私心吗?”
服侍病人体贴周到,晚上也不能安心入睡,时时起来去看顾,就叫“一夜十起”。
晋人干宝《搜神记》记载了一个关于相思树的可歌可泣的传说: 战国时期,宋国的康王酗酒好色、暴虐无道。
他听说舍人韩凭的妻子何氏容貌美丽,便将何氏强抢入宫。韩凭怨恨康王夺走自己心爱的妻子,康王得知,就下令把韩凭抓起来罚作筑城的奴隶。
何氏痛恨康王的无道,思念丈夫,知道夫妻难再团聚,决心以死殉情。她暗中托人捎信给韩凭,说明心志。
不料,消息走漏,信被康王得到。康王见信中写的是三句谜语:“其雨淫淫,河大水深,日出当心。”
康王和左右近侍都不明白其含意,就拿去问朝中的大臣。有一个叫苏贺的大臣说:“其雨淫淫,中说心中的哀愁和思念像连绵的大雨一样无尽无休;河水深深,是说夫妻被拆分两地无法相会;日出当心,是说自己死志已定。”
不久,韩凭自杀而死。听到丈夫自杀的消息后,何氏强忍悲痛暗中设法腐蚀自己的衣服。
一天,康王让何氏陪伴登台游览,何氏趁康王不及提防,纵身跳下高台。在旁的侍女匆促中只捉到何氏的衣襟,但衣服已腐,应手碎裂。
破碎的衣片随风飘起,瞬间化作只只蝴蝶而去。 何氏死后,人们在她的衣带上发现她留下的遗言:“君王希望我活着,我却愿意死去。
希望把我与我的丈夫合葬在一起。”康王恼怒,命将二人分开埋葬,却故意使两坟相距不远,恨恨地道:“既然你们夫妻生前相爱,死后如果能将两坟合在一起,我不阴拦你们。”
谁想一夜之间两个坟上便各长起一棵梓树,十天左右就长得一抱粗细而且根干皆相向而生,地上枝干交错,地下根脉相连,好像两个人弯曲着身体互相俯就。又有一对鸳鸯栖息在两树繁茂的枝叶间,每每在清晨、傍晚交颈悲鸣,声音凄切哀婉,使听的人也感到悲伤。
宋人哀怜韩凭夫妇的不幸,就称两树为“相思树”,将这个地方叫“韩凭城”。树上的鸳鸯鸟是韩凭夫妇的精魂化成的。
丰都鬼城与名山景区 “丰都是一本惩恶扬善、练达人情、幽香袭人的古版线装书,不可只“阅”不“读”矣! 名山景区林木苍翠,建筑精美,磐鼓晨钟,江山一脉;朝霞夕照,风光醉人,庙宇殿堂神像森罗,楼台亭阁依山而立;名人骚客流墨遗雅,碑刻诗联韵味隽永。
主要景点有全国最大的民俗文化动态人文景观鬼国神宫,“阴曹地府”塑像群分别模拟人间诉讼、法庭、监狱、酷刑等,构思奇特,神态逼真。山上还有苏轼、陆游、范成大等历代名人的碑刻题咏。
双桂山国家森林公园毗邻名山。 鬼城仿阳间司法体系,营造了一个等级森严,融逮 捕、羁押、庭审、判决、教化功能为一炉的“阴曹地府”。
惩治生前作奸犯科者。虽阎王判官小鬼只传说虚妄, 但其惩恶扬善的社会教化功用又为人所称道。
自唐以来,这里建起了几十座规模宏大的庙宇,根据迷信传说,雕塑了许许多多离奇古怪的鬼神像。尽管在科学昌明的今天,极少有人会被迷信传说所愚弄,但却不能不为这些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塑像及古代工匠高超的技艺而倾倒。
每年农历三月三“鬼城庙会”,车船爆满,游人如织:“阴天子娶亲”、“城隍出巡”、“钟馗嫁妹”、“鬼国乐舞”等民俗民风游行表演,惊奇谐趣,令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 鬼城的由来 关于鬼城的形成原因,说法非常的多,但总的说起来,一共有四点: 一是道教之说。
在东汉末年,张道陵创立“五斗米”教,吸收了不少巫术,成为后来的“鬼教”。公元198年,他的孙子张鲁在丰都设立道教“平都治”,这里遂成为了道教的传教中心。
后来,道教又杜撰出一个“罗丰山”,说它是北阴大帝治理的鬼都,这位北阴大帝是道教的第七级中心神,专管地狱。在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的《水经注》中,称丰都居道教七十二福地的第四十五位。
二是鬼帝(土伯)之说:当人类社会还处在上古时代的时候,由于科学不发达,在遇到一 些大自然现象的时候无法做出正确的解释,认为这一切是由鬼神在主宰。而巴族和蜀族是以氐羌部落为主,两个部落。
东周时,丰都曾为巴子别都,随着巴蜀两族的不断交往,政治、经济、文化、思想、习俗相互渗透,于是产生了一个共同信仰的宗教神——土伯,这就是巴蜀鬼族的第一代鬼帝。这位鬼帝就住在幽都,至今丰都还留有“幽都”遗迹。
三是佛教“阎罗王”之说。“阎罗王”本是梵文的音译,愿为古印度神话里管理阴间之王。
佛教沿用此说法,称为管理地狱的魔王。传说他手下有十八判官,分管十八地狱。
据《一切经音义》称,“阎罗王”即“平等王”,他能平等治罪。 四是阴、王成仙之说,这是丰都最广为流传的说法。
早在公元270年左右,晋人葛洪在其《神仙传》中就有关阴、王成仙的说法。传说在汉朝时候,有两位方士,一位叫阴长生,是刘肇皇后的曾祖父;一位叫王方平,官至朝中散大夫。
他们因不满社会现状,双双先后来丰都修炼,于魏青龙初年,成仙而去。后来到了唐朝,他们二人被人讹传成了“阴王”,即阴间之王。
后来加上历代统治阶级的不断刻意渲染,历代文人、官吏通过小说、诗词、游记和碑文的描述,如《西游记》、《聊斋志异》、《说岳全传》、《西洋记》等等。因此一个比较全面的鬼城就在丰都形成了。
它从虚幻到实物,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历史,将佛教、道教、儒家学说以及中国鬼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将巴渝文化、中原文化和域外文化结合起来;将民间神话传说想象与现实结合起来;将建筑、雕塑、绘画等多种艺术形式结合起来,才形成今天天下闻名的“鬼城文化”。 钟馗斩鬼 传说宋朝包公包拯死后,阴王见他在阳间两袖清风,断案如神,就召他到阴曹地府的一个重要关口--阴阳界任职。
这天,包公随风到阴司赴任。走过一些地界,发现前面迷雾茫茫,阴风惨惨,满目荒凉。
包公举目四顾,正不知来到何方,忽听有人在痛哭。包公低头一看,见前面不远的山洼中,有一所茅棚,房顶经日晒雨淋,已长出一些杂草。
包公走进屋去,见一个白胡子老头,泪流满面,正跪在家神嵌捶胸顿足地大哭,哭声很凄惨,很是伤心。包公想:莫非他家遇上啥伤心事了吗?上前问道:“老者,你在哭啥呀?” 老头听见有人喊,回过头看了一眼,越是哭得伤心了。
"你家是死了人,还是受了灾,为啥这样伤心?" 老头哭着一个劲地摇头,说不出话。 包公耐心劝导,老头才慢慢止了哭泣。
拉过一条板凳请包公坐下,说:“前年子,丰都城来了个县官,无恶不做,搜刮民财,抢夺民家子女,还下了一道命令:每年八月十五都要向老百姓抽一对未满十二岁地童男童女去祭‘天心眼’。只要被抽去,连尸首也看不见了。
我有一个孙女,今天被抽中了。”说罢,又老泪纵横,大哭不止。
包公听罢,早已怒火中烧,问:“你家就你一个人吗?” 老头擦了擦泪说:“我儿子、媳妇抱着女儿不放,也被拉去下到大牢里了。”包公安慰了老头几句,又给了他一些银子,叫他不必伤心。
出了茅棚,直奔丰都城来。见前面阴深深一座城市,烟火冲天,几十里外不见人影。
包公走了很久很久,天都黑了,还看不见城门。他觉得奇怪,这鬼城真难进哪!于是,唤出土地菩萨,问是怎么回事。
土地菩萨早闻。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7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