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烧战船有很多次,看你说的哪一次,我给你提供一个周瑜烧战船的故事,记得采纳哦:
曹操在官渡打败了袁绍,统一了北方,势力更加强大。公元二〇八年,他亲自率领二十
万大军,号称八十万,打到了长江,在赤壁扎下水寨,想要击破东吴,统一祖国。
东吴的臣僚听了这个消息,都很震惊。有的主张出兵抵抗,有的主张投降。吴侯孙权一
时拿不定主意,赶紧召回将军周瑜。周瑜认为:“曹军号称八十万,其实最多不过二十
万人。他们都是北方人,来到南方水土不服,必然生病;加上行军几千里,已经疲惫不
堪。只要有五万人马,就能破曹。”孙权挑选了三万精兵,任命周瑜为大都督,联合刘
备的水军,去抵抗曹操。
再说曹军将士因为水土不服,加上战船在水上颠簸厉害,身体适应不了,果然都生病了
曹操听了别人的建议,用铁链把战船连在一起,在上面铺上木板,叫做“连环船”。
这种连环船十分平稳,在上面不但可以练兵布阵,还能骑马。曹操想:有了连环船,还
怕打不赢周瑜、灭不了东吴?
东吴的老将黄盖,看出了连环船的弱点。他向周瑜建议说:“连环船虽然四平八稳,但
是它怕火攻。只要一着起火来,就也没法救。”黄盖自告奋勇,愿意担当放火的任务。
周瑜认为这个主意挺好,决定对曹军实施火攻。他下令用十艘大船装满干柴,在干柴上
浇上油,外面罩上布幔,再在每艘大船船尾拴上一条小船。
这天夜里,正好起了东南风,黄盖带领一队水军,驾着十艘大船向对岸驶去。船队过了
江心,眼看快要靠近曹军水寨的连环船了。这时候,黄盖让士兵们高喊:“黄盖来投降
啦!”曹军将士当真以为黄盖来投降,并没怎么防备。说话工夫,黄盖的船已经靠近了
连环船。只听他一声令下:“点火!”士兵们点燃干柴,船上立刻呼呼燃烧起来,十艘
船像十条火龙,直向曹军的连环船卷了过去。黄盖和士兵们迅速地登上小船,划回东吴
大营。
连环船马上着火了。火趁风势,风借火威,越烧越猛,光焰熊熊。只见烈焰腾空,浓烟
滚滚,把曹军水寨烧成一片火海。江水和江岸的石壁都被映得通红。可怜曹军将士,被
烧死的、被淹死的,数也数不清。
周瑜一看黄盖烧船成功,就带上大部队渡过江来,冲上对岸,杀得曹军人仰马翻。这一
仗,曹操损失了一多半兵力,不得不往回撤退。从此他再也没有力量统一全国,于是形
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三国演义中的草船借箭发生在含山县。
草船借箭是我国著名的古典名著《三国演义》里面发生在赤壁之战当中的一段故事,在赤壁之战时周瑜故意刁难诸葛亮,命诸葛亮在十天之内打造出来十万支箭。
诸葛亮凭借着自己的足智多谋,一眼就看出来了这是一条害人的计策,但是他却很淡定的只需要三天。
后来在一个大雾天气中,诸葛亮利用了曹操生性多疑的性格,在几条船上面放置了用稻草做成的士兵,引诱曹操射箭攻击,从而完成了周瑜的命令,借够了十万支箭。
据《元和郡县图志》卷逸文二淮南道载:“濡须坞,在含山县西南一百十里,濡须水的水源是出自于巢县西巢湖,建安十八年曹公至濡须,闻曹公将来,孙权夹水筑坞,形如偃月,故以为名”。
另外《舆地纪胜》卷四十八·和州记载:“濡须山,在含山县西南七十五里最为控扼之雄。吴魏必争之地。吴据其北,筑濡须坞以拒魏”,由此看出草船借箭遗址发生在含山县。
扩展资料:
赤壁之战前夕,诸葛亮与周瑜打赌造十万枝雕翎箭,行了一招草船借箭的妙计。其实这事不是诸葛亮干的,时间场合也不对。
真正的草船借箭发生在赤壁战后、曹操进攻濡须口,孙权为了侦察曹兵情况,乘快船深入曹军水寨,曹军乱箭齐发,遂有草船收箭之说。
正是在这场战斗中,曹操说了那句名言: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赤壁之战、夷陵之战动不动七八十万大军也不是完全真实的。
在原著中赤壁之战曹操大军达到了恐怖的八十三万,其实历史上曹操总兵力也就二十来万。刘备为关羽报仇,起两川之兵七十万,这个数字也是作者虚构的。
蜀汉刚立国时兵力也就五六万,七十万人是无论如何凑不出来的,诸葛亮北伐也是动不动三四十万人,这就更失真了,根据《三国志》记载,蜀汉在册兵力共有十万人,诸葛亮每次率军出征连十万人也带不够。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草船借箭
三国演义之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诸葛亮草船借箭
这个智谋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用奇谋孔明借箭 献密计黄盖受刑”。
诸葛亮在推动孙刘联盟的建立和运筹对曹军作战的方略中,所表现出的远见卓识和超人才智,使器量狭小的周瑜妒火中烧。为解除诸葛亮对他的威胁,周瑜又设下置诸葛亮于死地的圈套。
周瑜的如意算盘是:一方面以对曹军作战急需为名,委托诸葛亮在10日之内督造10万枝箭;一方面吩咐工匠故意怠工拖延,并在物料方面给诸葛亮出难题,设置障碍,使诸葛亮不能按期交差。然后周瑜再名正言顺地除掉诸葛亮。圈套布置好的第二天,周瑜就集众将于帐下,并请诸葛亮一起议事。当周瑜提出让诸葛亮在10日之内赶制10万枝箭的要求时,诸葛亮却出人意外地说:“操军即日将至,若候10日,必误大事。”他表示:只须3天的时间,就可以办完复命。周瑜一听大喜,当即与诸葛亮立下了军令状。在周瑜看来,诸葛亮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在3天之内造出10万枝箭,因此,谙葛亮必死无疑。
诸葛亮告辞以后,周瑜就让鲁肃到诸葛亮处查看动静,打探虚实。诸葛亮一见鲁肃就说:“3日之内如何能造出10万枝箭?还望子敬救我!”忠厚善良的鲁肃回答说:“你自取其祸,教我如何救你?”诸葛亮说:“只望你借给我20只船,每船配置30名军卒,船只全用青布为幔,各束草把千余个,分别树在船的两舷。这一切,我自有妙用,到第三日包管会有10万枝箭。但有一条,你千万不能让周瑜知道。如果他知道了,必定从中作梗,我的计划就很难实现了。”鲁肃虽然答应了诸葛亮的请求,但并不明白诸葛亮的意思。他见到周瑜后,不谈借船之事,只说诸葛亮并不准备造箭用的竹、翎毛、胶漆等物品。周瑜听罢也大惑不解。
诸葛亮向鲁肃借得船只、兵卒以后,按计划准备停当。可是一连两天诸葛亮却毫无动静,直到第三天夜里四更时分,他才秘密地将鲁肃请到船上,并告诉鲁肃要去取箭。鲁肃不解地问:“到何处去取?”诸葛亮回答道:“子敬不用问,前去便知。”鲁肃被弄得莫名其妙,只得陪伴着诸葛亮去看个究竟。
当夜,浩浩江面雾气霏霏,漆黑一片。诸葛亮遂命用长索将20只船连在一起,起锚向北岸曹军大营进发。时至五更,船队已接近曹操的水寨。这时,诸葛亮又教士卒将船只头西尾东一字摆开,横于曹军寨前。然后,他又命令士卒擂鼓呐喊,故意制造了一种击鼓进兵的声势。鲁肃见状,大惊失色,诸葛亮却心底坦然地告诉他说:“我料定,在这浓雾低垂的夜里,曹操决不敢贸然出战。你我尽可放心地饮酒取乐,等到大雾散尽,我们便回。”
曹操闻报后,果然担心重雾迷江,遭到埋伏,不肯轻易出战。他急调旱寨的弓弩手6000人赶到江边,会同水军射手,共约1万余人,一齐向江中乱射,企图以此阻止击鼓叫阵的“孙刘联军”。一时间,箭如飞蝗,纷纷射在江心船上的草把和布幔之上。过了一段时间后,诸葛亮又从容地命令船队调转方向,头东尾西,靠近水寨受箭,并让士卒加劲地擂鼓呐喊。等到日出雾散之时,船上的全部草把密密麻麻地排满了箭枝。此时,诸葛亮才下令船队调头返回。他还命令所有士卒一齐高声大喊:“谢谢曹丞相赐箭!”当曹操得知实情时,诸葛亮的取箭船队已经离去20余里,曹军追之不及,曹操为此懊悔不已。
船队返营后,共得箭10余万枝,为时不过3天。鲁肃目睹其事,极称诸葛亮为“神人”。诸葛亮对鲁肃讲:自己不仅通天文,识地利,而且也知奇门,晓阴阳。更善长行军作战中的布阵和兵势,在3天之前已料定必有大雾可以利用。他最后说:“我的性命系之于天,周公理岂能害我!”当周瑜得知这一切以后,大惊失色,自叹不如。
[评析]
明代揭喧《兵经百篇》提出:“艰于力则借敌之力,难于诛则借敌之刃,乏于财则借敌之财,缺于物则借敌之物……”借战计应用的经典就是诸葛亮的草船借箭。后来又有“借东风”、“借鸡下蛋”等说法,其实世界上还有许多同样的例子也值得借鉴。
舌战群雄,锦囊妙计,羽扇纶巾, 鼎足三分, 过五关斩六将、乌合之众、缓兵之计、死心塌地、虚张声势、步步为营, 桃园结义
身在曹营心在汉,三顾茅庐,初出茅庐,舌战群雄,锦囊妙计、缓兵之计、死心塌地,草船借箭
望梅止渴,三国演义第21回
七擒七纵,三国演义87~90回
千里走单骑,第27回
舌战群儒,第43回
赔了夫人又折兵,第55回
割须弃袍,第58回
赤膊上阵,第59回
单刀赴会,第66回
三顾茅庐,第37回
初出茅庐,第39回
草船借箭,第46回
败走麦城,第76回
大意失荆州,第75回
桃园结义,第1回
火烧连营,第84回
单骑救主,第41回
草船借箭的历史典故
三国时期,曹操率八十万大军想要征服东吴。孙权、刘备便打算联手抵挡魏。孙权手下有位大将叫周瑜,智勇双全,可是有点心胸狭窄,很妒忌诸葛亮的才干。因水中交战需要箭,周瑜要诸葛亮在十天内负责赶造十万支箭,哪知诸葛亮只要三天,还愿立下军令状,完不成任务甘受处罚。周瑜想,三天不可能造出十万支箭,正好利用这个机会来除掉诸葛亮。于是他一面叫军匠们不要把造箭的材料准备齐全,另一方面叫大臣鲁肃去探听诸葛亮的虚实。
鲁肃见了诸葛亮。诸葛亮说:“这件事要你来帮我的忙。希望你能借给我20只船,每只船上30个士兵,船要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靶子,排在船两边。不过,这事千万不能让你家都督知道,否则就不灵了。”鲁肃报告周瑜,只说他不用准备的材料,绝口不提诸葛亮的计划。两天过去了,不见一点动静。周瑜想:他肯定造不好了。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请鲁肃一起到船上去,说是一起去取箭。诸葛亮吩咐把船用绳索连起来向对岸开去。 [4]
成语故事《草船借箭》漫画
那天江上大雾弥漫,对面都看不见人。当船靠近曹军水寨时,诸葛亮命船一字摆开,叫士兵擂鼓呐喊。曹操以为对方来进攻,又因雾大怕中埋伏,就从旱寨派六千名弓箭手朝江中放箭,雨点般的箭纷纷射在草靶子上。过了一会儿,诸葛亮又命船掉过头来,让另一面受箭。太阳出来了,雾要散了,诸葛亮命船赶紧往回开。此时顺风顺水,曹操想追也来不及。这时船的两边草靶子上密密麻麻地插满了箭,每只船上至少五六千支,总共有20条船,总数远远超过了十万支。鲁肃把借箭的经过告诉周瑜时,周瑜感叹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比不上他。”
三国演义之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诸葛亮草船借箭 这个智谋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用奇谋孔明借箭 献密计黄盖受刑”。
诸葛亮在推动孙刘联盟的建立和运筹对曹军作战的方略中,所表现出的远见卓识和超人才智,使器量狭小的周瑜妒火中烧。为解除诸葛亮对他的威胁,周瑜又设下置诸葛亮于死地的圈套。
周瑜的如意算盘是:一方面以对曹军作战急需为名,委托诸葛亮在10日之内督造10万枝箭;一方面吩咐工匠故意怠工拖延,并在物料方面给诸葛亮出难题,设置障碍,使诸葛亮不能按期交差。然后周瑜再名正言顺地除掉诸葛亮。
圈套布置好的第二天,周瑜就集众将于帐下,并请诸葛亮一起议事。当周瑜提出让诸葛亮在10日之内赶制10万枝箭的要求时,诸葛亮却出人意外地说:“操军即日将至,若候10日,必误大事。”
他表示:只须3天的时间,就可以办完复命。周瑜一听大喜,当即与诸葛亮立下了军令状。
在周瑜看来,诸葛亮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在3天之内造出10万枝箭,因此,谙葛亮必死无疑。 诸葛亮告辞以后,周瑜就让鲁肃到诸葛亮处查看动静,打探虚实。
诸葛亮一见鲁肃就说:“3日之内如何能造出10万枝箭?还望子敬救我!”忠厚善良的鲁肃回答说:“你自取其祸,教我如何救你?”诸葛亮说:“只望你借给我20只船,每船配置30名军卒,船只全用青布为幔,各束草把千余个,分别树在船的两舷。这一切,我自有妙用,到第三日包管会有10万枝箭。
但有一条,你千万不能让周瑜知道。如果他知道了,必定从中作梗,我的计划就很难实现了。”
鲁肃虽然答应了诸葛亮的请求,但并不明白诸葛亮的意思。他见到周瑜后,不谈借船之事,只说诸葛亮并不准备造箭用的竹、翎毛、胶漆等物品。
周瑜听罢也大惑不解。 诸葛亮向鲁肃借得船只、兵卒以后,按计划准备停当。
可是一连两天诸葛亮却毫无动静,直到第三天夜里四更时分,他才秘密地将鲁肃请到船上,并告诉鲁肃要去取箭。鲁肃不解地问:“到何处去取?”诸葛亮回答道:“子敬不用问,前去便知。”
鲁肃被弄得莫名其妙,只得陪伴着诸葛亮去看个究竟。 当夜,浩浩江面雾气霏霏,漆黑一片。
诸葛亮遂命用长索将20只船连在一起,起锚向北岸曹军大营进发。时至五更,船队已接近曹操的水寨。
这时,诸葛亮又教士卒将船只头西尾东一字摆开,横于曹军寨前。然后,他又命令士卒擂鼓呐喊,故意制造了一种击鼓进兵的声势。
鲁肃见状,大惊失色,诸葛亮却心底坦然地告诉他说:“我料定,在这浓雾低垂的夜里,曹操决不敢贸然出战。你我尽可放心地饮酒取乐,等到大雾散尽,我们便回。”
曹操闻报后,果然担心重雾迷江,遭到埋伏,不肯轻易出战。他急调旱寨的弓弩手6000人赶到江边,会同水军射手,共约1万余人,一齐向江中乱射,企图以此阻止击鼓叫阵的“孙刘联军”。
一时间,箭如飞蝗,纷纷射在江心船上的草把和布幔之上。过了一段时间后,诸葛亮又从容地命令船队调转方向,头东尾西,靠近水寨受箭,并让士卒加劲地擂鼓呐喊。
等到日出雾散之时,船上的全部草把密密麻麻地排满了箭枝。此时,诸葛亮才下令船队调头返回。
他还命令所有士卒一齐高声大喊:“谢谢曹丞相赐箭!”当曹操得知实情时,诸葛亮的取箭船队已经离去20余里,曹军追之不及,曹操为此懊悔不已。 船队返营后,共得箭10余万枝,为时不过3天。
鲁肃目睹其事,极称诸葛亮为“神人”。诸葛亮对鲁肃讲:自己不仅通天文,识地利,而且也知奇门,晓阴阳。
更善长行军作战中的布阵和兵势,在3天之前已料定必有大雾可以利用。他最后说:“我的性命系之于天,周公理岂能害我!”当周瑜得知这一切以后,大惊失色,自叹不如。
[评析] 明代揭喧《兵经百篇》提出:“艰于力则借敌之力,难于诛则借敌之刃,乏于财则借敌之财,缺于物则借敌之物……”借战计应用的经典就是诸葛亮的草船借箭。后来又有“借东风”、“借鸡下蛋”等说法,其实世界上还有许多同样的例子也值得借鉴。
赤壁之战是孙刘联军对抗曹操军的一场大决战,是历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此战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大势。
草船借箭是一个民间故事,说的是孙刘联合时,周瑜刁难诸葛亮,让诸葛亮造箭,结果诸葛亮带着一群扎着草人的船,大雾天去曹营门口晃晃,诱使曹军用箭射击,从而“借得”了大量的箭矢。
三顾茅庐也是一个三国故事,指的是刘备求贤若渴,去隆中草庐三次拜访诸葛亮,才遇到他。诸葛亮感于刘备的诚意,才愿意出山。
以上三个是三国故事。第一个是历史战役,另外两个是民间传说故事。
负荆请罪的主角是蔺相如和廉颇,是战国时代赵国的一个故事。
大意是:蔺相如作为文臣,官职比老将廉颇还高,所以廉颇总是找蔺相如麻烦。蔺相如见到廉颇却一直很恭敬,结果使得廉颇在蔺相如面前越发骄纵。但他后来知道蔺相如此举是为了国家重臣之间的关系和谐,所以感到十分惭愧,赤膊闪身,绑着荆条去蔺相如府上请罪,负荆意即,希望对方能用荆条抽打自己,化解怨恨~不过这种情况下,谁还会抽啊哈哈~~
PS: Jeremy_lv不要卖弄这点三国知识,还把别人喷得啥都不懂一样。
我问问你是战国在前面还是三国在前面?那负荆请罪是战国典故还是三国典故??
就好像“三英战吕布”是三国典故一样,现在找四个人对打,三个打一个厉害的,也能叫“三英战吕布”,那你就能说三英战吕布是出自2011年四个小子打架的典故么?哈哈~~
程普负荆请罪只是借用廉颇的典故而已,说到底也不算三国故事。
我是原来的5L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4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