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义犬舍身尝剧毒狗肉,百人送葬
2006年清明节前夕,在九江市贺家山陵园一座墓前,立起了一尊狗的雕像。虽然离清明节还有些时日,但每天都有不少人来到墓前,或献上花篮,或奉上祭品,默默哀悼……不知内情的人,还以为坟墓里安葬的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而实际上,这里安葬的是一条义犬。
三年前,人们为它专门修建了坟墓;三年后,人们又为它雕刻了石像。这条狗到底做过什么,赢得了人们如此的尊重?
舍身尝毒救了30余人
“如果不是赛虎以身试毒,阻止了我们吃有毒的狗肉,后果真是不堪设想啊!”回忆起三年前发生在九江市林业驾校那一幕,刘师傅还心有余悸。
2003年11月28日下午,刘师傅在菜市场买了一条已经死了的狗带回驾校,食堂的厨师炖了一锅狗肉,准备晚餐时给30多位职工改善生活。肉香四溢,把一群刚出生的小狗崽们引到了食堂。一位职工看见狗崽来了,就夹了一块肉给它们吃。忽然,狗妈妈赛虎突然冲过来,用双爪紧紧地护住地上的肉,一改往日对“儿女”们的慈祥,对着小狗崽们发出凶狠急促的吼叫,不让它们吃。一条小狗试图走近妈妈撒娇,被赛虎一掌掀出门外,其他的狗崽儿见状四散逃跑。
小狗崽们离开了,赛虎对着地上的狗肉又连叫了几声,但几十个职工丝毫没有理会,继续准备吃狗肉。见众人没有反映,赛虎显得有些急躁,来回绕圈子,对着锅里的肉继续吼叫。职工们以为赛虎想多要点肉,就又夹了几块给它,但赛虎将肉拢在爪子下后,还是不吃,仍一个劲地吠。于是,大家就懒得理它了。
赛虎见食堂里的人越来越多,而且都聚在锅边等着吃肉,开始对着锅拼命狂吠,声音一阵比一阵大,一次比一次凄厉。见众人还是没有反应,赛虎猛地从地上跳起来,发出绵长而凄凉的呜咽声。听到***哀嚎,四只小狗崽儿冲了进来。赛虎用湿润的鼻子挨个儿亲吻着每只狗崽儿,伸出粉红的长舌舔净最小一只幼犬身上的污垢,然后泪水长流。但紧接着,赛虎就冲到最前面的人群里,用头撞击人们的大腿,可人们还是不能领会它的意思。
突然,赛虎坐在地上,一边流眼泪,一边凄惨哀叫。长嚎一声后,赛虎将地上的三块狗肉吃掉了……不到十分钟,赛虎就在地上痛苦地翻滚、抽搐,然后七窍流血,含泪毙命。
见此情景,几十名等待吃狗肉的职工都惊呆了!锅内狗肉竟然有毒!
事后,经卫生防*部门化验,食堂所炖狗肉竟含有“毒鼠强”,含量足以杀死一头壮牛。因为赛虎,30多人的生命才得以获救。
“我以前常听义犬救人的故事,以为那不过是传说,但这样的事竟然发生在我自己身上。”三年过去了,刘师傅依旧万分感慨:“死狗是我买来的,如果出了事,我是怎么也脱不了干系的啊,是赛虎救了大家。”
陵园立碑移葬义犬
赛虎死后,其主人付文启夫妇很悲痛,他们含泪把赛虎葬于自家的菜园里。九江市贺家山陵园总经理张宁抗听说赛虎舍己救人的壮举后非常感动,他找到付文启夫妇,表示想把赛虎移葬到贺家山陵园去。
付文启夫妇很惊讶:“你这么抬举我们家赛虎,我们很感激你。但陵园是葬人的地方,怎么能葬狗呢?”张宁抗却认为:“天地万物,终归一死,能留下的只有精神,难道赛虎舍己救人的精神不足以令我们所有的人钦佩吗?”
随后,张宁抗斥资一万余元,专门请人为赛虎选墓址、做棺材、刻碑文。2003年12月10日,张宁抗请了四个工人,开着两辆汽车去为赛虎移葬。
一百多人冒雨送葬
“那天,有一百多人冒雨自发为赛虎送行,一些被救的人甚至泪流满面,几十挂鞭炮一齐鸣放,那场面真是动人啊!”回忆起赛虎的葬礼,刘师傅的声音又有些哽咽了!。
可看网页动物帮助人类:/fzcs/f0317dw.htm动物帮助人类躲避灾难野生动物与人类都是地球生物圈的重要成员,是维持地球生物多样性的重要角色,是维持一个生机勃勃的地球所不可或缺的。
“非典”警示人类,要善待野生动物,更不能再滥捕滥杀野生动物了。其实动物历来不仅为人类提供着各种资源,还可以帮助人类躲避灾难,在历史上毁灭性大地震来临前,动物总是以一些怪异行为向人类示警。
人类第一次用动物异常预测地震1967年天津市设立抗震办公室,该办公室在布设地震监测系统时,特别在市人民公园动物饲养组设立了地震测报小组,坚持每天观察与记录动物行为。功夫不负有心人,1969年7月18日大清早,该组人员发现大批动物出现不寻常的现象。
大型动物东北虎、大熊猫、牦牛、梅花鹿等都精神萎靡不振,不吃食、趴在地上不动,大熊猫还双爪抱头惊叫。梅花鹿惊慌跑跳不已。
飞禽类的天鹅、火鸡、白玉鸟、鹦鹉等也很反常,天鹅拒绝下水,两腿朝天仰卧地上不起。白玉鸟等羽毛戗起。
水生动物也有异常,泥鳅与鳖在池中上下翻腾不止。一直到中午,仍未正常。
该测报组对此现象进行认真分析,认为确属动物异常行为,排除了各种可能的原因后,认为可能是一种地震前兆。遂于11点10分向天津市抗震办公室报告上述动物异常,谓可能将有大震发生。
13点24分在渤海发生7.4级大地震。这是我国第一次在有组织地正规地震监测中利用动物行为异常提出的地震预测意见,并取得成功的实例,尽管是一次内部的实验性预测,但具有典型意义,是值得天津人民骄傲的事情。
动物信息在海城地震预报中发挥作用1975年2月4日海城地震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第一次由政府正式向公众发布明确预报大地震并取得成功的实例。其中动物行为异常信息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海城地震中的动物行为异常,比较突出的有蛇“自杀性”出洞。海城地区隆冬季节,气温在零下10—20度,蛇是冷血动物,在冬天就钻入洞中冬眠,春天气温升高,结束冬眠再出洞。
可是震前数百条蛇纷纷出洞,提前结束冬眠,在冰天雪地里被冻僵冻死。有人在观察时发现,一条蛇从洞里爬出,上半身已到洞外,很快冻僵,不能动弹,而下半身尚在洞内,仍在蠕动向上爬。
另外大牲畜、鱼类行为异常也很普遍。如盘锦某村饲养仔猪20头,震前“发疯”,互相追咬,结果15头尾巴被咬断。
丹东某人养的热带鱼忽然跳出水面,还发出叫声。这些动物行为异常不仅为地震部门提出预报意见提供依据,而且很多人就是在见到动物异常后,想起政府发布的预报和地震知识,主动采取自救行动,从室内迅速转移到户外,从而逃过房倒屋塌时被砸的劫难,保全了生命,减少了损失。
科学的探索看似简单的动物行为异常,其实与其他自然现象一样,也蕴涵着十分复杂与深奥的科学内涵。涉及到地球物理、生物物理及动物生理学等。
地震或火山等灾难前夕,地球的电场、磁场、重力场、温度场、应力场乃至地层的湿度等都要发生显著变化。岩石会发生微小破裂和变形,会发出声波、超声波、次生波、地下气体浓度、地下水的水位和化学成份也会变化。
动物比人更接近大自然,在生物进化中,每种动物动拥有其特殊的发达的感觉器官,在某个领域其灵敏度远高于人类,可说各有高招与特长。动物就是利用各自的高招与特长来感知地震前的各种变化。
例如蛇类对微弱振动与气味很敏感,鱼类对光线、声波、次声波很敏感,鸟类腿部生有许多小体,对200—2000赫兹的振动十分敏感。动物感觉器官察觉到异常变化时,就会预感到大难临头,生命悠关,表现出烦躁、恐慌不安等不寻常举动。
这些现象已引起各国科学家浓厚兴趣,并在专门的实验室中进行严格的科学试验。可以预见,揭开动物预知地震奥秘,科学地开发与利用动物信息,研制仿生探测仪器用于防灾,将逐步被实现。
动物帮助人类人类的朋友,海豚在人们的心目中,海豚一直是一种神秘的动物。不过,人们对海豚最感兴趣的,恐怕还是它那见义勇为、奋不顾身救人的行为。
海豚自古以来和人类的关系就十分密切,有许多动人的佳话。希腊有一个海豚救人的传说:在大约距今3200年前,有一次,希腊著名的抒情诗人和音乐家阿莱昂参加由一位意大利富商所举办的音乐大赛,结果赢得了巨额奖金。
他携带这笔财富乘船返回希腊科林斯,不料途中引起船员的眼红,而欲将他杀害。他临死之前要求能再演奏一曲,演奏完毕,他怀抱七弦琴跃身大海。
谁知,一只海豚将他救起,并驮着他安全到达陆地。这只海豚是被美妙的乐声引来的。
1871年的夏天,在新西兰的海岸地区,大雾迷漫,一艘远洋海轮在暗礁丛生的浅海地区颠簸,分不清航道,面临触礁的危险。这时,一只白色的海豚赶来为这艘船领航,船长指挥轮船跟着海豚,穿过迷雾,绕过暗礁,顺利地到达了安全地区。
从那以后,每艘海船经过这里时,这只白海豚都来领航。有一次,这只海豚在领航的时候,被船上的一名旅客开枪打伤了。
可是过了几星期以后,。
典韦力战身亡的故事
曹操征宛城张绣,张绣迎降,曹操甚为欢悦,便邀请张绣及其将帅,一同置酒高会。在贾诩的建议下,突然造反,奇袭曹操之营,曹操被杀的措手不及,典韦保护曹操殊死恶战。
以一当十,但张绣军前后兼至益多,典韦以长戟左右击之,一戟击去,便将张绣军十余支矛摧断。后典韦左右死伤者略尽,典韦本身亦被数十创。
双方短兵接战,贼兵往前搏斗。典韦便徒手挟着两人击杀之,其余贼部众不敢近前。典韦复前冲突贼众,又杀数人,然而伤创重发,典韦就此怒目大骂而死。
张绣与谋士贾诩精心策划了一场军变,使曹操狼狈而逃。典韦就是在这次军变中为了掩护曹操逃跑,而被乱箭乱枪致死的。典韦的死,曹操犯有严重的失误,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典韦死了,曹操“亲自哭而奠之”。
曹操固然是因为失去了一员猛将而感到悲痛,但更多的应该是深深的内疚和自责。如果曹操能够耐得住寂寞,如果曹操不“移于城外安歇”,如果曹操能保持高度警惕性,这场军变就能够有效避免或轻松瓦解,典韦就不会那么悲壮的死去。
第二年,曹操率军行至淯水时,忽然在马上放声大哭。众惊问其故,操曰:“吾思去年于此地折了吾大将典韦,不由不哭耳!”因即下令屯住军马,大设祭筵。曹操亲自拈香哭拜,吊奠典韦亡魂。曹操再次大哭典韦,是何等的大张旗鼓,是何等的悲痛感人。
扩展资料:
典韦的影视形象:
1994年电视剧《三国演义》:张甲田饰演典韦。
1999年电视剧《曹操》:马戈饰演典韦。
2013年电视剧《曹操》:孙玉城饰演典韦。
2017年三维动画《三国演义》:凌振赫为典韦配音。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典韦
庖丁解牛:魏惠王时,庖丁解牛的技术令人赞叹,挂牛头卖马肉的故事见于《晏子春秋》。
而弦高贩牛的故事更是传为千古佳话。郑国的弦高干的是长途贩运牛的生意。
他赶着牛走在路上,正遇见一支打算偷袭郑国的秦国军队。弦高急中生智,把贩运的牛献给秦军主帅,说是奉郑国国君之命前来劳军,秦军主帅以为阴谋败露,便撤 兵而回。
牛衣对泣:牛衣对泣说的是西汉时有个叫王章的人,家徒四壁,生活十分清苦。这年冬天,天气寒冷,王章夫妻只得在地上铺一层厚厚的草作床,身上盖的是乱麻和草编成的“牛衣”。
有一次,王章得重病,失去了生存的信心,躺在牛衣中哭起来。他一面哭,一面和妻子诀别。
他妻子是个坚强、贤惠的女人,劝慰丈夫说:“我们虽然很穷,只要你养好身体,发愤读书,目前的困境是可以改变的,为什么要这样绝望呢?”王章听后,很受感动,决心生存下去。在妻子的照顾下,他的身体果然一天天好起来。
终于功成名就,汉元帝时官至左曹中郎将,汉成帝时又从司隶校尉选拔为京兆尹。“牛衣对泣”这一成语,用来形容生活贫穷和困苦。
九牛一毛:出自于太史公司马迁。汉朝名将李陵带后讨伐匈奴,不幸战败投降。
汉武帝听说后大骂李陵叛国。司马迁认为李陵不是真心投降,而是在等待立功赎罪的机会,汉武帝听到不同意见非常生气,把司马迁关入大牢,处以残酷的腐刑。
司马迁本想自杀,但又想到自己只是一个地位低微的人。“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之一毛,与蝼蚁何异。”
司马迁坚定了要活下去的信念,含辛茹苦写成了《史记》这部伟大的世著,留芳千古。 牛角之歌:春秋时,宁戚很穷,想见齐桓公而出仕,一天,乘桓公出城迎客的机会,在车下喂牛,“扣牛角疾歌”。
桓公闻而赞其为“非常人”,命后车载之,拜为上卿。见《吕氏春秋·举难》、《晏子春秋·问下二》。
汉刘向《说苑·尊贤》亦载此事。后以“牛角之歌”、“牛下歌”为穷士自求用。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发生在西部的一个极度缺水的沙漠地区。这里每人每天的用水量严格地限定为3斤,这还得靠驻军从很远的地方运来。
日常饮用、洗漱、洗菜、洗衣,包括喂牲口,全部依赖这3斤珍贵的水。
人缺水不行,牲畜也一样,渴啊!
终于有一天,一头一直被人们认为憨厚、忠实的老牛渴极了,挣脱了缰绳,强行闯入沙漠里惟一的也是运水必经的公路。
终于,运水的军车来了,老牛以不可思议的识别力,迅速地冲上公路,军车一个急刹车停了下来。
老牛沉默地立在车前,任凭驾驶员喝(hè hē)斥驱赶,不肯挪动半步。5分钟过去了,双方仍然僵持着。
运水的战士以前也碰到过动物拦路索水的情形,但它们都不像这头牛这般倔强。
人和牛就这样耗着,最后造成了堵车,后面的司机开始骂骂咧咧,性急的甚至试图点火驱赶,可老牛不为所动。
后来牛的主人找来了,恼羞成怒的主人扬起长鞭狠狠地抽打在瘦骨嶙峋的牛背上,牛被打得皮开肉绽,哀哀叫唤,但老牛还是不肯让开。
鲜血沁了出来,染红了鞭子,老牛的凄厉哞叫,和(hè hé)着沙漠中阴冷的酷风,显得分外悲壮。一旁的运水战士哭了,骂骂咧咧的司机哭了,最后运水的战士说:“就让我违反一次规定吧,我愿意接受一次处分。”
他从水车上取出半盆水—一刚好3斤左右,放在牛面前。
出人意料的是,老牛没有喝以死抗争得来的水,而是对着夕阳,仰天长哞,似(shì sì)乎在呼唤什么。
不远的沙漠背后跑来一头小牛,受伤的老牛慈爱地看着小牛贪婪地喝完水,伸出舌头舔舔小牛的眼睛,小牛也舔舔老牛的眼睛,静默中,人们看到了母子眼中的泪水。没等主人吆喝,在一片静寂无语中,它们掉转头,慢慢往回走……
1他说:“我从报纸上看到一个猪救人的故事。有一个人去伐木头,他家养的猪跟去了。当伐的木头倒下来的时候,把这个人压在树下,腿砸折了动弹不得。猪看到了,它一边叫着,一边往家跑,跑到家围着人大叫,好像有什么话要说。猪在前面叫着引路,后面跟着几个人,一直领到出事地点。当人们发现被压在树底下的伐木人时,才不得不惊叹:是这猪救人!”
2最近,道友们在电话里告诉我,1999年《哈尔滨晚报》登载了这样一条新闻:黑龙江省阿城市有一个聋哑人,有一天坐在火车道上,当火车路过这里时,怎么鸣叫他也听不见。这时,在路边吃草的一只山羊见到了,它拼命地跑了过来,用角把这个人推出了道轨,而它来不及躲避,不幸壮烈牺牲。
4月7日,在东阳市南市街道安儒四村的老虎山头上,记者看到了这座不起眼却特殊的坟墓。“舍己救人壮烈牺牲,光辉业绩与村长存。”虽历经风雨,碑上的对联依然清晰如昨,述说着41年前舍己救人的英雄蒋水木的故事。
1929年,蒋水木出生在安儒村一个贫困的家庭里,没有上过学,不识几个字,小时候曾靠乞讨过日。后来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曾任安儒四村的党支部书记。蒋水木成年后,曾娶过一个独眼的妻子,但由于嫌他家穷,随后就离婚了。蒋水木为救落水村民牺牲后,家里只留下一个哑巴的老母亲。
今年60岁的蒋加洪当年曾亲眼目睹蒋水木救人、遇难的经过,虽然已经过去了41年,谈起往事,还是显得有些激动。
那是1966年农历六月廿七的时候,一大早,村民蒋春木看到长塘有鱼儿浮头,就捡了几条,并把这个情况报告给村里。时任大队长的蒋加星就派蒋加洪、阿奎两人去看守鱼塘,以免被村民捞去“中饱私囊”。
原来,长塘养了菱角,因为水下缺氧,鱼儿都浮出水面,有的已奄奄一息。阿奎就下到塘里捞鱼,没料到,脚下打滑,一下子滑离塘塍几米远,心急加上水深,一连呛了几口水,身子直往下沉,边挣扎边呼救。蒋加洪当时只有19岁,看到阿奎溺水,不敢贸然下水营救,只得大声呼救:“快来人,救命啊!有人溺水了!”
当时,蒋水木和蒋德瑶正在附近收割稻子。听到呼救声,蒋水木迅速赶到塘边,一个猛子就扎到塘里,潜入水中,绕到阿奎身后,使劲把阿奎往岸边推。在附近玉米地里干活的村民,也闻讯很快赶到现场,村民们七手八脚地把阿奎拉了上来。
这时,蒋加洪看到水里的蒋水木在使劲往上钻,“就像一条即将跃出水面的鱼,头都可以看见”,可是一连两次,蒋水木都没有钻出水面,而身子却往下沉。蒋加洪连忙喊起来:“不好了,水木溺水了,救命呀!”正在忙乱中的村民听到呼救声,顿时吓得魂飞魄散,齐刷刷就往岸上逃。因为,大家都知道,蒋水木的水性在村里是数一数二的,他都溺水了,难不成是“水鬼”作祟?等大伙儿回过神来,早已不见了蒋水木的身影。
慌乱中,有人提议:“大家快拉菱角藤,或许可以把水木给拉上来。”于是,大伙一起动手,拔了一大片菱角藤蔓拉到岸边,但还是看不见蒋水木的身影。这时,安儒五村的蒋来法闻讯赶到,他让人一头拉着绳索,另一头绑在自己手上,想潜到水底捞人。就在这时,紧随其后的蒋灵爱突然大喊起来:“在这儿!”
原来,大伙拉菱角藤真的把蒋水木也拉到岸边来了,只是一时没发现罢了。大家把蒋水木抬上岸,蒋水木的腿上还缠绕着菱角藤。南溪卫生院院长黄济银对他实施人工呼吸,抢救了半个多小时。后来,又将他送到东阳市人民医院抢救,但还是未能挽救蒋水木的生命。
据医生诊断,蒋水木的死因是“血管出血”,牺牲时年仅37岁。村里派骆水财推着一口临时借来的棺材,把尸体从东阳医院运回村里,安葬在牛眼塘山头(现南溪小学校址)。后来,考虑到村里党员祭奠不方便,1979年又将蒋水木的遗骸迁到安儒四村的老虎山头上重新安葬。
据村民说,在整个安儒村,蒋水木的水性是最好的,他能潜水几分钟,一个猛扎能游出半口下窑塘。蒋水木溺水的原因可能是由于他救人心切,跑得过快,气息没缓过来就一个猛子扎到水底,造成气息不顺畅,潜水的能力受到影响。其次,菱角塘水面、水底温差大容易造成腿脚抽筋。第三,被菱角藤蔓缠住腿脚,以致无法浮出水面。
蒋水木舍己救人的事迹感动了当地的老百姓。今年69岁的村民蒋仙女说,蒋水木平时乐于做善事,是个大好人。时任安儒四村队长的蒋义华老人也说蒋水木性情直爽,肯做事,一心听党的话,大公无私。当时的“四清工作组”为了表彰蒋水木,特别组织电影队在南溪临近各村放电影,并制作幻灯片介绍其英雄事迹。
安儒村党支部号召向蒋水木同志学习,每年正月初一全村党员干部都要前去扫墓,并一直延续至今。每年清明节,南溪小学一二年级学生都要去蒋水木坟前扫墓,听安儒村村民蒋泰灯说蒋水木的故事,这也已经成了一种惯例。被蒋水木救上来的阿奎有一个女儿,名叫芳芳。逢年过节,芳芳他们总要拿好东西去看望蒋水木哑巴的老母亲,直到她去世。每年的正月、清明、冬至,也都按照传统习俗去蒋水木坟前祭奠。
41年过去了,蒋水木舍己救人的英雄事迹在当地依然广为人知。它传递的不仅仅是一个英雄的故事,更包含着做人的道理。
你好
他是一个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的学生。但毕业后的她没有像其他同学一样,留在城市里工作,而是回到了自己家乡唯一一间学校里当老师。每年,为了把学生们安全送回家中,她要陪学生们一起过冰河、溜铁索。
这些年来,她自己的女儿从两岁起就寄养在拉萨的爷爷家,她的女儿与她仅仅见过四次面。2013年时,被评为了“最美乡村教师”.她就是格桑德吉。
我觉得格桑德吉有一种舍己为人的精神。当她毕业后,知道自己的家乡有很多人都不识字,她不想让下一代的人也不识字,就放弃了在城市里工作,回到家乡教书。我要想格桑德吉学习她舍己为人的精神。
厚芝。她在2006年被查出乳肿瘤,面对高额的手术费,她只能采用药疗。
2009年她从电视上得知,十字绣可以卖的了钱,就买了一副长6.5米,宽0.8米的《清明上河图》十字绣。从此,姚厚芝每天绣十字绣长达十七个小时。经过了三年五个月的时间,终于将这幅需要127万针绣成的《清明上河图》绣好了。姚厚芝想要将这幅十字绣保存下来,等孩子们需要用钱时才将十字绣卖了,换钱用。
姚厚芝她这种与病魔做抗争的同时,还为自己孩子着想的精神,令我非常感动。虽然患了乳肿瘤,不能大动,但她为了自己孩子的未来着想,依然坚持下去,这种母爱是世界上最真挚的情感。
我为格桑德吉和姚厚芝的精神感动。因为他们教会了我坚持就是胜利和舍己为人的精神。
满意请采纳
朱家帮助季布 鲁国的朱家与高祖是同一时代的人。
鲁国人都喜欢搞儒家思想的教育,而朱家却因为是侠士而闻名。他所藏匿和救活的豪杰有几百个,其余普通人被救的说也说不完。
但他始终不夸耀自己的才能,不自我欣赏他对别人的恩德,那些他曾经给予过施舍的人,唯恐再见到他们。他救济别人的困难,首先从贫贱的开始。
他家中没有剩余的钱财,衣服破得连完整的采色都没有,每顿饭只吃一样菜,乘坐的不过是个牛拉的车子。他一心救援别人的危难,超过为自己办私事。
他曾经暗中使季布将军摆脱了被杀的厄运,待到季布将军地位尊贵之后,他却终身不肯与季布相见。从函谷关往东,人们莫不伸长脖子盼望同他交朋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20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