訾(Zī)姓源出有四: 1、以地名为姓。
春秋时期周国有地名为訾(在现今河南省巩县一带)的,居住在此地的人家就将地名作为姓氏,形成訾姓的一支。 2、为他姓所改。
古代有訾陬氏部族,帝喾的一个妃子即为该部女子,訾陬氏后人有的省去陬字,成为訾姓。 3、出自祭氏所改。
南北朝的时候,居住在齐地的祭姓人认为祭姓不吉利,于是将祭姓改为訾姓,称此氏。 4、出自姜姓,以城名为氏。
周朝的爵位为伯的祭国(今河南省郑州市的东北)有城名为訾。后来这个城被齐国夺取,此城的人遂以訾为姓。
得姓始祖:祭伯。关于訾姓,《姓苑》上有“今齐人本姓祭,以不祥为訾。”
的记载。由此可见,訾氏是由祭氏改姓而来的。
这个姓氏的前身祭氏,系出周朝的爵位为伯的祭国。祭国的子孙,“以国为氏”而姓了祭。
依照《路史》的考证,当时的祭国也就是今河南省郑县的东北。换言之,我国的訾姓家族,在3000年前发祥于中原地区,是一个流源古老的家族。
訾女取氏是上古“三皇”时期的一个古老而著名的姓氏,主要分布于现在的山东省境内。根据我国许多姓氏的得姓途径判断,很可能是由于他们的后人把自己的姓氏简化为单姓的訾氏的缘故。
而訾氏家族多年来,又主要以山东为繁衍中心。望族居渤海郡(今河北省沧州市)。
訾氏后人奉祭伯为訾姓的得姓始祖。
最先出现的訾姓,是从訾陬氏简化而来的。
夏朝诸侯国中有皆陬国,它的国民大多是称为訾陬氏。而訾陬氏后来简称为訾氏。
古代姜姓纪国(今山东省寿光市纪台村)有訾城,后为齐所灭,但子孙仍以訾为姓,以纪念这个曾经存在的国度。春秋时,周国有一地名为訾(今河南巩县)的地方,当地的居民世代就以地名为姓,为訾氏。
訾姓的望族居渤海郡(在今天的河北省、辽宁省的渤海湾沿岸一带)。訾氏是由祭氏改姓而来的。
这个姓氏的前身祭氏,系出周朝的爵位为伯的祭国。祭国的子孙,“以国为氏”而姓了祭。
依照《路史》的考证,当时的祭国也就是今河南省郑县的东北。换言之,我国的訾姓家族,在3000年前发祥于中原地区,是一个流源古老的家族。
訾女取氏是上古“三皇”时期的一个古老而著名的姓氏,主要分布于如今的山东省境内。
苏东坡是我国宋朝的一位美食家。相传,有一次,他让厨师做道鱼肴开开鲜。厨师送来后,只见热腾腾、香喷喷,鱼身上刀痕如柳。东坡食欲大开,正欲举筷子品尝忽见窗外闪过一人影,原来是好友佛印和尚来了。东坡心想:“好个赶饭的和尚,我偏不让你吃,看怎么办?”于是顺手将这盘鱼搁到书架上去了。佛印和尚其实早已看见,心想:“你藏得再好,我也要叫你拿出来。”东坡笑嘻嘻地招呼佛印坐下,问道:“大和尚不在寺院,到此有何见教?”佛印答道:“小弟今日特来请教一个字?”“何字?”“姓苏的‘苏’怎么写?”苏东坡知道佛印学问好,这里面一定有名堂,便装着认真地回答:“‘苏’字上面是个草字头,下边左是‘鱼’,右是‘禾’字。”佛印又问:“草头下面左边是‘禾’右边是‘鱼’呢?”“那还念‘苏’啊。”“那么鱼搁在草头上边呢?”苏东坡急忙说:“那可不行。”佛印哈哈大笑说:“那就把鱼拿下来吧。”苏东坡这才恍然大悟,佛印说来说去还要吃他的那盘五柳鱼。后来有一次,佛印听说苏东坡要来,就照样蒸了一盘五柳鱼,心想上次你开我玩笑,今日我也难难你。于是就顺手将鱼放在旁的馨里。
不料苏东坡早已看见,只是装着不知道。说道:“有件事请教:我想写副对联,谁知写好了上联,下联一时想不出好句子。”佛印问:“不知上联是什么?”苏东坡回答说:“上联是‘向阳门第春常在’。”佛印不知道苏东坡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几乎不假思索地说:“下联乃‘积善人家庆有余’。”苏东坡听完,佯装惊叹道:“高才,高才!”原一你专罄(庆)里有鱼(余)呀!快拿出来一同分享吧。佛印这才恍然大悟,知道上了苏东坡的“当”。但他还想“戏弄”一下苏东坡一看,一条清蒸的西湖鲜鱼,身上划了5刀。便笑咪咪地说:“五柳鱼呗。”佛印笑笑回答说:“这条‘五柳鱼’算给你‘钓’到了,不如叫‘东坡鱼’算了。”
从此以后,人们把“五柳鱼”又叫“东坡鱼”,而且这道西湖名菜名气也越来越大,一直流传到今天。
陆绩六岁,作客归来。母性所爱,怀橘三枚。
汉陆绩,字公纪,吴郡人。其父康,曾为庐江太守,与袁术交好。绩六岁时,于九江见术,术出橘待之。绩怀其三枚,及归拜辞,橘堕地。术笑曰,陆郎作宾客而怀橘乎。绩跪答曰,吾母性之所爱,欲归以遗母。术大奇之。
情到真处,小节亦关至行,况六岁之儿,一橘不忘母乎,真千古美谈也。今人席间怀果,欲娱其儿。夫一样怀归,盍易爱子之心以爱亲。怀物与儿,识者贱之,怀物奉亲,人皆敬之。奇哉陆郎,可以为法矣。
【白话解释】
汉朝末年间时候,有个姓陆名绩的,表字公纪,是吴郡地方的人。他的父亲名叫陆康,曾经做过庐江地方的知府,和袁术很要好。
陆绩年纪还只有六岁的时候,便会到九江地方去拜见袁术。袁术就拿出许多橘子来,给陆绩吃。陆绩暗地里把三个橘子装在袖子里,等到告别的时候,就向着袁术拜谢了一回。不料这三个橘子,扑陆的从袖子里跌到地上。
袁术笑着说,陆郎呀,你来做了小客人,竟暗地里藏了主人的橘子,不防他人笑你来偷橘子么。陆绩便双膝跪在地上,回答道,我母亲的性子,很喜欢吃这因为这个缘故,所以想起带几只回去,给母亲吃。袁术听了这一番话,觉得大大的希奇。些东西。
相传在公元前206年,刘邦为王,就国南郑南。韩信便到南郑投靠刘邦,虽经萧何多次的引荐,但是刘邦并不韩信加以重用,韩信伤心就此逃走。萧何听到韩信私自逃走的消息,在来不及禀报刘邦的情况下,亲自将韩信在青桥驿附近追回,并在刘邦面前反复陈述重用韩信的利害,因此说服刘邦,曰:“择良日,设坛场,具礼。”拜韩信为大将。
韩信,少事项羽未被重用,逃归刘邦,又未重用,再逃至现留坝县内的樊河边,夜间水涨不能渡,被萧何追回。萧何说服了刘邦,择良日,设坛场,拜韩信为大将。
历史记载
韩信,淮阴人。秦末,农民起义军与六国旧贵族起兵反秦,韩信投奔项梁部下,项梁败后属项羽.公元前206年,刘邦为汉王,都南郑,韩信“亡楚归汉”投奔刘邦。同年,刘邦采纳萧何建议,拜韩信为大将。据《史记·淮阴侯列传》载:“……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王许之。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这儿说的“坛场”,即后人所称的“拜将坛”。《汉中府志》载:“拜将台,在南城下,相传汉高祖拜韩信为大将,筑此以受命。今址尚存。”
拜将之后,韩信率兵伐魏、举赵、降燕、定齐、灭楚,为刘汉王朝建立了赫赫战功,被封为楚王,与萧何、张良称汉兴三杰。汉王六年,有人告韩信谋反,刘邦降韩信为淮阴侯。汉王十一年,韩信被吕后计缚斩杀。
一代英杰早已长逝,但这座拜将坛却长存人间。1938年,冯玉祥曾在拜将坛立碑,上刻:“盖世勋名三杰并,登坛威望一军惊,”(碑石今已佚失)。解放以后,人民政府十分重视拜将坛的保护工作,拨出专款进行了维修。坛的四周菜畦碧绿,榆柳成荫,风景绮丽。拜将坛正以新的风姿,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人。
訾氏一个多源流的古老姓氏,在宋版《百家姓》中则排序为第三百七十八位。
历史上,该族多以渤海 和鲁国为郡望。 现今,黑龙江省的伊春市,辽宁省的沈阳市、大连市、鞍山市,吉林省的四平市伊通满族自治县、敦化 市,宁夏回族自治区的中卫市,内蒙古自治区的呼和浩特市、鄂尔多斯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昌吉市,山 西省的吕梁市,陕西省的西安市户县、榆林市定边县、神木县、延安市,河北省的唐山市遵化县、保定市蠡 县、顺平县、秦皇岛市卢龙县,山东省的济南市章丘市、淄博市临淄区、聊城市阳谷县、潍坊市高密市、青岛 市、枣庄市、日照市,河南省的许昌市禹州市、商丘市永城县、安阳市巩义县、新乡市延津县、南阳市桐柏 县、焦作市温县、周口市商水县、鹿邑县、开封市尉氏县、驻马店市、信阳市、漯河市、洛阳市,安徽省的阜阳 市、巢湖市、滁州市、蚌埠市、淮南市、淮北市濉溪县、砀山县,江苏省的徐州市沛县、新沂市、宿迁市、苏州 市、邳州市,浙江省杭州市,贵州省的毕节市威宁县,云南省的曲靖市宣威市、昭通市彝良县等地,均有訾 氏族人分布。
狼居胥山第一次登上历史的舞台是在西汉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 。是年,汉武帝对匈奴发动了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攻击。而此前,匈奴仰仗自己的铁骑之雄鸣镝之利屡屡犯边、劫掠中土。
汉武帝命卫青、霍去病率几十万雄兵,分两路横渡大漠追歼匈奴。霍去病率兵突入匈奴腹地2000余里,与匈奴左贤王遭遇,霍去病斩首七万余,而后乘胜挥军北进,直到大漠深处的狼居胥山。到此山下,强敌远遁,放眼四顾,悲风扬沙。霍去病命人堆土增山,然后他登临山顶,南面中原设坛祭拜天地,并在山上立碑纪念,以示此地纳为汉家疆土。“封狼居胥”成语即来源于此,以此作为对将军们最大战功的旌表。
“封狼居胥”不仅象征着功绩,也是对自不量力者最大的讽刺。南北朝时,北方少数民族崛起,南方汉族政权偏安一隅无力统一,但当时南朝的宋文帝刘义隆好大喜功。他听了王玄谟的北伐计划后对臣下说:“闻王玄谟陈说,使人有封狼居胥之意。”话说的很大,实力却着实不济。元嘉27年,刘宋王朝的北伐一败涂地。强敌北魏一直追到长江北岸的瓜步,京师震动,刘宋几乎亡国。后人在提起这段往事时,对宋文帝的牛皮多有嘲讽和不屑。辛弃疾词中写道:“……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唐朝,李靖、李绩破突厥的轻骑快马在它山脚下驰过;侯君集灭吐谷浑的大军在这里扎营。唐人的诗歌里,也回响着狼居胥山的万古悲风:“何问狼居胥,执戟夜急行”、“狼胥山前秋风紧,黄沙漠漠起塞声”。
洪武二十一年,明太祖拜蓝玉为大将军,率师15万北征蒙古,他认为“肃清沙漠,在此一举”,因此要求蓝玉勿失时机,必须成功。北元皇帝脱古思帖木儿畏惧中华,远远北逃,躲到了捕鱼儿海(今中国与蒙古交界贝尔湖),但被蓝玉发现。是日正值风号沙飞,元军毫无戒备。蓝玉伺机率大军奔袭敌营,元军大败,杀其太尉蛮子,元皇帝及太子带领随从数十人仓皇北逃。蓝玉以精兵追之,脱古思帖木尔的次子地保奴、妃、公主以下百余人及吴王朵儿只、代王达里麻及平章以下官属三千人,俘获男女七万七千余人,缴获大量宝玺、符敕金牌、金银印诸物及马驼牛羊十五万余,销毁敌军械不计其数,彻底摧毁北元职官体系,又破哈剌章营,获人畜六万名震天下。明太祖闻之大喜,诏令嘉奖,封凉国公。(自脱古思帖木儿死,蒙古内部就开始陷入了连绵不断的内讧之中,其间虽然有过几次统一,但对明朝始终未能构成倾覆性威胁。)
之后又有明太宗(成祖)朱棣五征蒙古。朱棣追击蒙古败军至狼居胥山下,杀青牛白马祭告天地,然后勒石记功凯旋还朝
诗词
《 》 辛弃疾:“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鲁殇王,南派三叔小说《盗墓笔记》里的人物,原来是鲁国的一个诸侯,他有一只鬼玺,能够向地府借阴兵,所以战无不克,被鲁国公封为鲁殇王。
有一天,他突然求见鲁国公,说,自己多年向地府借兵,地君有小鬼造反,必须回地府还地君的人情债(当然原句不是这样写的),希望鲁国公能够准他回地府复命。鲁国公当时就准奏了,那鲁殇王磕了个头就坐化了。
鲁国公以为他还会回来,就在这里给他设了这样一个地宫,把他的尸体保存起来,希望他回来的时候能够继续为他效命 。(选自《盗墓笔记》) 心里越想越觉得非常不妙,这样下去,迟早是个死啊,那胖子检查了一下四周,然后把潘子放到角落里,自己也坐了下来,揉着屁股说:“对了,我得问你件事,你们是不是也来找鬼玺的?” 我一听莫名奇妙,“难道,真的有这个东西?” 胖子仔细听了听,似乎并没有东西追过来,轻声对我说,“怎么?你们什么都不知道,竟然敢下到这个墓里?你知道不知道,这个鲁殇王,他是干什么的?” 我一听,似乎能从他嘴巴里掏出点什么来,便问:“他不就是个小诸侯王吗,只是听说能借阴兵打仗。”
“屁,”胖子很轻藐地看了我一眼,“我和你说,这个所谓的鲁殇王和那所谓的借阴兵打仗,其实都是一个弥天大谎,这个古墓里暗藏的玄机,如果我不告诉你,你猜破了头也猜不到。” 胖子果然就范了,拿电筒照了一下我的脸,说:“你小子还不信?我胖爷来之前可是实实在在做了一个多月的准备工作,你们知道这鲁殇王是干什么的吗?知道借阴兵是怎么回事吗?知道鬼玺有什么用吗?”看我不说话,他得意地一笑,“我告诉你,这鲁殇王,说的好听是个将军,其实说白了和我们一样,就是个倒斗的。”
我忽然想起,三叔也说过类似的话,但我不是非常能理解,他们到底是怎么看出来的,胖子继续说下去:“可是人家比我们厉害,倒斗倒得都封王了。帛书上有记载,那鲁殇王的部队,大多数都是白天休息,夜里行军,而且经常一下子整支部队就消失了,然后又突然在另一个地方出现,而且他们去过的地方。
经常是‘坟多破败,问之,则曰阴兵尽出也’,你说我们这些唯物主义的无产阶级革命工作者,怎么可能会相信世界上有阴兵这种东西啊!他们必然是到处挖坟盗墓,如果被人发现坟土被动过,就说是鲁殇王借了这些墓主的魂魄,于是借阴兵一说便四传开来,那个时候的人非常迷信这些,后来就传得神乎其神了。” 我不是非常相信,说:“你们就凭这些信息就做这个结论,未免太武断了吧。”
胖子瞪了我一眼,怪我插嘴,说:“当然不止这么点证据,最直接的证据就是,这七星疑棺。历史上记载,首先就是盗墓贼使用的,因为他们自觉盗墓无数,惶恐死后遭到相同的命运,于是凭借他们的经验,设计了这个虚棺之局。
他们认为,无论机关再精巧,也拦不住盗墓贼,唯一的办法,就是让他们犹豫不决,无法下手!这七个棺材,除了一个真正的主棺之外,其他六个,无论哪个被误开,都是九死一生。里面不是暗弩就是设了邪术。
到了宋代以后,这个局才逐渐被一些能人巧士发扬光大,这种设计出自不光彩的职业,普通人家是觉得不吉利的,而且一个墓穴里放七个棺材,花费也太高。”(选自《盗墓笔记》) 鲁殇王的真身(后被证实是铁面生)被藏在古藤背后的一口棺椁里,尸体被套上了玉俑,可以保持肉身千年不坏,而且会在不断的蜕皮中愈发年轻,最终复活。
他的军师是铁面先生,也是窥探到终极秘密的人之一,以一具火中的无名尸体骗过了鲁殇王,利用鲁殇王的势力找到玉俑后,趁鲁殇王入葬毫无反抗能力,将其脱出,自己进入玉俑。扩展资料:鲁殇王是悬疑、探险小说作品《盗墓笔记》中的人物,战国时期鲁国的一位将军,因战功无数而被提升为王。
相传,鲁殇王天生就拥有鬼玺,有向地府借阴兵的能力,但后却无人能断定。“殇”意为夭折,鲁国当时国君为“公”,自然不能封“王”,所以这个”王“必定不是鲁国为其所封。
根据《沙海》中的描述,似乎正周穆王是赐予他“王”的称号。并为他达到目的的棋子,其目的就是散布和安置周穆王的长生秘密。
因为”殇王“与当时的天子并不冲突,等于是周天子禅让于“殇王“只是夭折了而已。鲁殇王打仗的方式是依靠自己手中的宝物——鬼玺,向阴间借来阴兵,所以可以战无不胜,被鲁国国君封为鲁殇王。
鲁殇王有一件金缕玉衣,得以长生。鲁国历史上仅有“鲁炀公”与“鲁殇王”字形相近,但由周天子册封,名姬熙。
后世也有个“鲁殇公”,但是西晋时期,名贾黎民,其父为贾充,为晋太尉、太子太保、录尚书事。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鲁殇王。
魏征(580-643)字玄成,唐初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史学家。
河北巨鹿人。从小丧失父母,家境贫寒,但喜爱读书,不理家业,曾出家当过道士。
玄武门之变以后,李世民由于早就器重他的胆识才能,非但没有怪罪于他,而且还把他任为谏官之职,并经常引入内廷,询问政事得失。魏征喜逢知己之主,竭诚辅佐,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加之性格耿直,往往据理抗争,从不委曲求全。有一次,唐太宗曾向魏征问道:“何谓明君、闇君?”魏征回答说:“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君之所以闇者,偏信也。
以前秦二世居住深宫,不见大臣,只是偏信宦官赵高,直到天下大乱以后,自己还被蒙在鼓里;隋炀帝偏信虞世基,天下郡县多已失守,自己也不得而知。”太宗对这番话深表赞同。
贞观元年(627),魏征被升任尚书左丞。这时,有人奏告他私自提拔亲戚作官,唐太宗立即派御史大夫温彦博调查此事。
结果,查无证据,纯属诬告。但唐太宗仍派人转告魏征说:“今后要远避嫌疑,不要再惹出这样的麻烦。”
魏征当即面奏说:“我听说君臣之间,相互协助,义同一体。如果不讲秉公办事,只讲远避嫌疑,那么国家兴亡,或未可知。”
并请求太宗要使自己作良臣而不要作忠臣。太宗询问忠臣和良臣有何区别,魏征答道:“使自己身获美名,使君主成为明君,子孙相继,福禄无疆,是为良臣;使自己身受杀戮,使君主沦为暴君,家国并丧,空有其名,是为忠臣。
以此而言,二者相去甚远。”太宗点头称是。
史料 贞观二年(628),魏征被授秘书监,并参掌朝政。不久,长孙皇后听说一位姓郑的官员有一位年仅十六七岁的女儿,才貌出众,京城之内,绝无仅有。
便告诉了太宗,请求将其纳入宫中,备为嫔妃。太宗便下诏将这一女子聘为妃子。
魏征听说这位女子已经许配陆家,便立即入宫进谏:“陛下为人父母,抚爱百姓,当忧其所忧,乐其所乐。居住在宫室台榭之中,要想到百姓都有屋宇之安;吃着山珍海味,要想到百姓无饥寒之患;嫔妃满院,要想到百姓有室家之欢。
现在郑民之女,早已许配陆家,陛下未加详细查问,便将她纳入宫中,如果传闻出去,难道是为民父母的道理吗?”太宗听后大惊,当即深表内疚,并决定收回成命。但房玄龄等人却认为郑氏许人之事,子虚乌有,坚持诏令有效。
陆家也派人递上表章,声明以前虽有资财往来,并无订亲之事。这时、唐太宗半信半疑,又召来魏征询问。
魏征直截了当地说:“陆家其所以否认此事,是害怕陛下以后借此加害于他。其中缘故十分清楚。
不足为怪。”太宗这才恍然大悟,便坚决地收回了诏令。
[1] 影响 由于魏征能够犯颜直谏,即使太宗在大怒之际,他也敢面折廷争,从不退让,所以,唐太宗有时对他也会产生敬畏之心。有一次,唐太宗想要去秦岭山中打猎取乐,行装都已准备停当,但却迟迟未能成行。
后来,魏征问及此事,太宗笑着答道:“当初确有这个想法,但害怕你又要直言进谏,所以很快又打消了这个念头。”还有一次太宗得到了一只上好的鹞鹰,把它放在自己的肩膀上,很是得意。
但当他看见魏征远远地向他走来时,便赶紧把鸟藏在怀中。魏征故意奏事很久,致使鹞子闷死在怀中。
贞观六年,群臣都请求太宗去泰山封禅。借以炫耀功德和国家富强,只有魏征表示反对。
唐太宗觉得奇怪,便向魏征问道:“你不主张进行封禅,是不是认为我的功劳不高、德行不尊、中国未安、四夷末服、年谷未丰、祥瑞末至吗?”魏征回答说:“陛下虽有以上六德,但自从隋末天下大乱以来,直到现在,户口并未恢复,仓库尚为空虚,而车驾东巡,千骑万乘,耗费巨大,沿途百姓承受不了。况且陛下封禅,必然万国咸集,远夷君长也要扈从。
而如今中原一带,人烟稀少,灌木丛生,万国使者和远夷君长看到中国如此虚弱,岂不产生轻视之心?如果赏赐不周,就不会满足这些远人的欲望;免除赋役,也远远不能报偿百姓的破费。如此仅图虚名而受实害的事,陛下为什么要干呢?”不久,正逢中原数州暴发了洪水,封禅之事从此停止。
贞观七年(633),魏征代王珪为侍中。同年底,中牟县丞皇甫德参向太宗上书说:“修建洛阳宫,劳弊百姓;收取地租,数量太多;妇女喜梳高髻,宫中所化。”
太宗接书大怒,对宰相们说:“德参想让国家不役一人,不收地租,富人无发,才符合他的心意。”想治皇甫德参诽谤之罪。
魏征谏道:“自古上书不偏激,不能触动人主之心。所谓狂夫之言,圣人择善而从。
请陛下想想这个道理。”最后还强调说:“陛下最近不爱听直言,虽勉强包涵,已不像从前那样豁达自然。”
唐太宗觉得魏征说得入情入理,便转怒为喜,不但没有对皇甫德参治罪,还把他提升为监察御史。邹忌 邹忌,《史记》作驺忌子,齐人。
田齐桓公(不是春秋五霸之一的那个公子小白,是田氏代齐之后的齐国君主)时就任大臣,威王时为相,封于下邳(今江苏邳县西南),号成侯。后又事齐宣王。
插图 齐威王立志改革,思贤若渴。他鼓琴自荐,被任为相国,封于下邳(今江苏邳县西南),称成侯。
劝说威王奖励群臣吏民进谏,主张修订法律,监督官吏,严明赏罚,并选荐得力大臣坚守四境。推行的改革,使齐国力渐强。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2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