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古代人口发展缓慢。
鸦片战争前的百余年人口增长相当迅速,年平均增长高达14‰。建国前后人口生产处于无政府状态。
公元20世纪70年代以后,结束了人口生产的失控状态。同时,随着人民生活条件的改善和教育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人口素质不断增强。
一 人口数量 明代始有人口记载。1586(明万历十四年),18474 丁,约9万人。
明末清初,人口减少,至1653年(清顺治十年), 13848丁,约7万人。1711年(康熙五十年),18097丁,约9万人。
1713年,清廷规定:“新增人丁为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此后,人口统计数大幅度增长,至1836年(道光十六年),106350丁,约50万人。
1919年(民国 8年),总人口510526人。至1944年,总人口达 712755人。
建国后,胶州人口发展较快,1949-1987年38年间,人口增加24万人,人口平均增长速度为11%。其中,1950-1957年, 8年间人口增加6.9万人。
1958-1961年,人口逐年下降,4年间减少4.2万人。1962-1972年,经济开始好转,人口呈迅速增长趋势, 11年间人口增加12.8万人。
1973-1987年,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增长速度放慢,15年间人口增加8.1万人。 二 人口分布 民国以来,人口密度逐渐增大。
1919年(民国8年),平均每平方公里195人,1949年每平方公里358人。1987年,每平方公里为546人,分别为1919年、1949年人口密度的2.8倍和1.5倍。
胶州北部平原区占全市面积的49.5%,1964年普查人口为284807人,占全市总人口的57%,平均每平方公里462人,高出全市平均密度63人;1987年人口为414268人,占全市总人口的60%,平均每平方公里672人,高出全市平均密度126人。 南部丘陵区占全市面积的50.5%,1964年普查人口218038人,占市总人口的43%,平均每平方公里 374人,比全市平均密度少 25人;1987年人口272968人,占全市总人口的40%,平均每平方公里434人,比全市平均密度少 112人。
1964年城镇人口38057人,占总人口的7.6%;农村人口464788人,占总人口的 92.4%。此后10余年城镇人口平均每年增加不足300人。
1978年起,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城镇人口较大幅度增长,至 1987年,人口68640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0%,平均每年增长2673人。 三 人口变动 人口变动分自然变动和机械变动: 自然变动 民国时期,胶州人口为高出生、高死亡、低自然增长率类型。
建国后,人民的生活状况和医疗条件明显改善,人口死亡率总的趋势逐渐下降。进入70年代后,死亡率稳定在6‰左右,增长趋势与出生率基本一致。
1949~1987年,出现过两个生育高峰期、一个生育低谷期。1952~1957年,出生106284人,死亡40088人,为第一个生育高峰期。
1958~1961年,群众生活困难,营养不良,出现生育低谷、死亡高峰期。4年出生36642人,死亡44292人,减少2250人。
1962-1970年,出现第二个生育高峰期。9年出生183551人,死亡47162人,自然增长136389人。
从70年代起,计划生育工作逐渐走上正轨,人口出生得到有效控制。1974~1987年,14年出生133150人,年均出生率14.7‰;自然增长76703人,自然增长率8.47‰。
机械变动 明洪武至永乐年间,先后有云南、山西等地移民迁居胶州定居,另立村庄二百余个,为明清时期规模最大的人口计划迁移。民国时期,遇有灾荒年景,佃农、破产农民多到外地逃荒要饭,或到东北三省谋生,俗称“闯关东”。
年景好转大多数又转回家乡。建国后,胶州迁出人口多于迁入人口。
1954~1987年,迁出人口441705人,迁入人口356975人。其中1954~1979年, 26年迁出人口比迁入人口多95261人,平均每年迁移净减少人口 3664人;1980~1987年,平均每年迁移净增加人口1316人。
四 民族构成 胶州自古以来主要为汉族人居住。建国后,来胶州定居的少数民族人口渐趋增多。
1953年,少数民族人口 6人(回族)。1964年人口普查,全县总人口为502845人,其中汉族502802人,占总人口的99.99%;少数民族43人,占总人口的0.01%。
少数民族中,回族25人、满族5人、高山族4人、朝鲜族3人、壮族3人、蒙古族1人、苗族1人、维吾尔族1人。1982年人口普查,共有12个民族,比1964年新增4个民族(水族、藏族、锡伯族、达斡尔族),减少1个民族(维吾尔族)。
总人口为656096人,其中汉族655878人,占总人口的99.97%;少数民族人口增加到218人,占总人口的0.03%。少数民族中,回族88人、满族87人、朝鲜族24人、蒙古族7人、壮族3人、高山族3人、水族2人、苗族1人、藏族1人、锡伯族1人、达斡尔族1人。
少数民族人口分布比较集中。1985年有少数民族人口 130人。
其中112人分布于胶城镇,占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的86%;余18人分布于三官庙、大庄、冷家村、北王珠、小麻湾、南杜村、铺集7处乡镇。 五 性别构成 民国时期,男性多于女性,1929年(民国18年),男性299685人,占总人口的54.87%;女性246476人,占总人口的45.13%。
1944年,男性374521人,占总人口的52.55%;女性338234人,占总人口的47.75%。建国后,人口性别比例的变化分为两个阶段。
1949~1969年,女性略多于男性。1949年,男。
遂溪的糖胶,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不知道,但制糖胶的原料唐朝就有了。据《徐闻县志》记载,唐朝贞观年间,徐闻县民间出现制糖的作坊,用牛拉石辘榨甘蔗汁,铁锅蒸煮,然后用瓦器分装,制成黄沙糖或块糖。
糖胶有的人又写成“糖糕”,其实要写成胶字才准确,因为实物就是软软的胶状物。糖胶制作是一项很讲究技巧的工艺。先用清水把黄糖或白糖煮成适度的糖浆,倒入抹过食油的小锅,置于盛满水的木盘中旋转摆动,开成胶状卷成一团,然后挂在木钩上,用人工反复拉长,使其吸收空气膨胀成橙黄色的糖胶。这个过程,费时又费力,即考验人的灵巧,又考验人的耐性,做起来真不容易。
糖胶配入其他材料,可制花生糖、芝麻糖、姜糖、薄荷糖、陈皮糖等,香甜美味,很受欢迎。这些糖胶一般制成条状,或是圆饼状。糖胶客就用挑着担,沿街叫卖。有人来买时,就用剪刀剪成一小块一小块的称重卖。只有陈皮糖太硬,需要用锤子敲~
【释义】:像胶和漆那样黏结。形容感情炽烈,难舍难分。多指夫妻恩爱。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感于心,合于行,亲于胶漆,昆弟不能离,岂惑于众口哉。”《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以胶投漆中,谁能别离此。”
【成语故事】西汉时期,邹阳与枚乘因吴王刘濞不听他们的劝阻,就投靠梁孝王刘武。刘武的大臣公孙诡因为嫉妒他们的才能,就诬陷邹阳,迫使刘武抓邹阳。邹阳在狱中给刘武写了一封信,其中有“感于心,合于行,亲如胶漆。”刘武深受感动释放了他。
胶鬲是孟子直接点出“举于鱼盐之中”的名人。胶鬲原为商纣王时的大臣。
胶鬲,殷商时人,起初隐居在商地。周文王将他推荐给殷纣王做大臣。后来纣王暴虐无道,周武王兴兵讨伐。纣王得到了消息,便派胶鬲到鲔水地方等候周武王,打探实情。周武王军队到了鲔水后,胶鬲便问武王说:「西伯要到什么地方去?」武王回答:「到殷地。」又问:「什么时候到?」「甲子日到殷城外」於是胶鬲回朝覆命。当时刚好下雨,但武王仍带兵疾行,军师认为不可。武王说:「胶鬲已经回去覆命,如果我不准时到达,胶鬲一定会因此犯上欺君之罪而被杀;我们一定要准时到达,才能救得了胶鬲。」|由此故事,可见武王之守信义,与胶鬲贤能而为文王、纣王、武王所重视。
胶州古代人口发展缓慢。
鸦片战争前的百余年人口增长相当迅速,年平均增长高达14‰。建国前后人口生产处于无政府状态。
公元20世纪70年代以后,结束了人口生产的失控状态。同时,随着人民生活条件的改善和教育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人口素质不断增强。
一 人口数量 明代始有人口记载。1586(明万历十四年),18474 丁,约9万人。
明末清初,人口减少,至1653年(清顺治十年), 13848丁,约7万人。1711年(康熙五十年),18097丁,约9万人。
1713年,清廷规定:“新增人丁为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此后,人口统计数大幅度增长,至1836年(道光十六年),106350丁,约50万人。
1919年(民国 8年),总人口510526人。至1944年,总人口达 712755人。
建国后,胶州人口发展较快,1949-1987年38年间,人口增加24万人,人口平均增长速度为11%。其中,1950-1957年, 8年间人口增加6.9万人。
1958-1961年,人口逐年下降,4年间减少4.2万人。1962-1972年,经济开始好转,人口呈迅速增长趋势, 11年间人口增加12.8万人。
1973-1987年,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增长速度放慢,15年间人口增加8.1万人。 二 人口分布 民国以来,人口密度逐渐增大。
1919年(民国8年),平均每平方公里195人,1949年每平方公里358人。1987年,每平方公里为546人,分别为1919年、1949年人口密度的2.8倍和1.5倍。
胶州北部平原区占全市面积的49.5%,1964年普查人口为284807人,占全市总人口的57%,平均每平方公里462人,高出全市平均密度63人;1987年人口为414268人,占全市总人口的60%,平均每平方公里672人,高出全市平均密度126人。 南部丘陵区占全市面积的50.5%,1964年普查人口218038人,占市总人口的43%,平均每平方公里 374人,比全市平均密度少 25人;1987年人口272968人,占全市总人口的40%,平均每平方公里434人,比全市平均密度少 112人。
1964年城镇人口38057人,占总人口的7.6%;农村人口464788人,占总人口的 92.4%。此后10余年城镇人口平均每年增加不足300人。
1978年起,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城镇人口较大幅度增长,至 1987年,人口68640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0%,平均每年增长2673人。 三 人口变动 人口变动分自然变动和机械变动: 自然变动 民国时期,胶州人口为高出生、高死亡、低自然增长率类型。
建国后,人民的生活状况和医疗条件明显改善,人口死亡率总的趋势逐渐下降。进入70年代后,死亡率稳定在6‰左右,增长趋势与出生率基本一致。
1949~1987年,出现过两个生育高峰期、一个生育低谷期。1952~1957年,出生106284人,死亡40088人,为第一个生育高峰期。
1958~1961年,群众生活困难,营养不良,出现生育低谷、死亡高峰期。4年出生36642人,死亡44292人,减少2250人。
1962-1970年,出现第二个生育高峰期。9年出生183551人,死亡47162人,自然增长136389人。
从70年代起,计划生育工作逐渐走上正轨,人口出生得到有效控制。1974~1987年,14年出生133150人,年均出生率14.7‰;自然增长76703人,自然增长率8.47‰。
机械变动 明洪武至永乐年间,先后有云南、山西等地移民迁居胶州定居,另立村庄二百余个,为明清时期规模最大的人口计划迁移。民国时期,遇有灾荒年景,佃农、破产农民多到外地逃荒要饭,或到东北三省谋生,俗称“闯关东”。
年景好转大多数又转回家乡。建国后,胶州迁出人口多于迁入人口。
1954~1987年,迁出人口441705人,迁入人口356975人。其中1954~1979年, 26年迁出人口比迁入人口多95261人,平均每年迁移净减少人口 3664人;1980~1987年,平均每年迁移净增加人口1316人。
四 民族构成 胶州自古以来主要为汉族人居住。建国后,来胶州定居的少数民族人口渐趋增多。
1953年,少数民族人口 6人(回族)。1964年人口普查,全县总人口为502845人,其中汉族502802人,占总人口的99.99%;少数民族43人,占总人口的0.01%。
少数民族中,回族25人、满族5人、高山族4人、朝鲜族3人、壮族3人、蒙古族1人、苗族1人、维吾尔族1人。1982年人口普查,共有12个民族,比1964年新增4个民族(水族、藏族、锡伯族、达斡尔族),减少1个民族(维吾尔族)。
总人口为656096人,其中汉族655878人,占总人口的99.97%;少数民族人口增加到218人,占总人口的0.03%。少数民族中,回族88人、满族87人、朝鲜族24人、蒙古族7人、壮族3人、高山族3人、水族2人、苗族1人、藏族1人、锡伯族1人、达斡尔族1人。
少数民族人口分布比较集中。1985年有少数民族人口 130人。
其中112人分布于胶城镇,占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的86%;余18人分布于三官庙、大庄、冷家村、北王珠、小麻湾、南杜村、铺集7处乡镇。 五 性别构成 民国时期,男性多于女性,1929年(民国18年),男性299685人,占总人口的54.87%;女性246476人,占总人口的45.13%。
1944年,男性374521人,占总人口的52.55%;女性338234人,占总人口的47.75%。建国后,人口性别比例的变化分为两个阶段。
1949~1969年,女性略多于男性。1949年,男。
苏东坡是我国宋朝的一位美食家。相传,有一次,他让厨师做道鱼肴开开鲜。厨师送来后,只见热腾腾、香喷喷,鱼身上刀痕如柳。东坡食欲大开,正欲举筷子品尝忽见窗外闪过一人影,原来是好友佛印和尚来了。东坡心想:“好个赶饭的和尚,我偏不让你吃,看怎么办?”于是顺手将这盘鱼搁到书架上去了。佛印和尚其实早已看见,心想:“你藏得再好,我也要叫你拿出来。”东坡笑嘻嘻地招呼佛印坐下,问道:“大和尚不在寺院,到此有何见教?”佛印答道:“小弟今日特来请教一个字?”“何字?”“姓苏的‘苏’怎么写?”苏东坡知道佛印学问好,这里面一定有名堂,便装着认真地回答:“‘苏’字上面是个草字头,下边左是‘鱼’,右是‘禾’字。”佛印又问:“草头下面左边是‘禾’右边是‘鱼’呢?”“那还念‘苏’啊。”“那么鱼搁在草头上边呢?”苏东坡急忙说:“那可不行。”佛印哈哈大笑说:“那就把鱼拿下来吧。”苏东坡这才恍然大悟,佛印说来说去还要吃他的那盘五柳鱼。后来有一次,佛印听说苏东坡要来,就照样蒸了一盘五柳鱼,心想上次你开我玩笑,今日我也难难你。于是就顺手将鱼放在旁的馨里。
不料苏东坡早已看见,只是装着不知道。说道:“有件事请教:我想写副对联,谁知写好了上联,下联一时想不出好句子。”佛印问:“不知上联是什么?”苏东坡回答说:“上联是‘向阳门第春常在’。”佛印不知道苏东坡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几乎不假思索地说:“下联乃‘积善人家庆有余’。”苏东坡听完,佯装惊叹道:“高才,高才!”原一你专罄(庆)里有鱼(余)呀!快拿出来一同分享吧。佛印这才恍然大悟,知道上了苏东坡的“当”。但他还想“戏弄”一下苏东坡一看,一条清蒸的西湖鲜鱼,身上划了5刀。便笑咪咪地说:“五柳鱼呗。”佛印笑笑回答说:“这条‘五柳鱼’算给你‘钓’到了,不如叫‘东坡鱼’算了。”
从此以后,人们把“五柳鱼”又叫“东坡鱼”,而且这道西湖名菜名气也越来越大,一直流传到今天。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1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