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鬼城名山上,有两个经常出现的小神,一个是白无常,一个是黑无常。
这两个神是干什麽的呢? 白无常和黑无常人们并称无常二爷,是专门捉拿恶鬼的神。黑无常列入十大阴帅之列。
而白无常则笑颜常开,头戴一顶长帽,上有“你也来了”四字;黑无常一脸凶相,长帽上有“正在捉你”四字。为什麽无常有黑白之分呢?想来有这麽几个原因:首先,宗教中的神,很多都具有人间性,捉拿恶鬼,不能一天到晚只有一个司此职,总得轮个班吧,不然,一个神司此职,长期是受不了的。
因此,白天一个,黑夜一个;其二,从黑白阴阳来讲,才符合道教阴阳说;其三,从很都民间传说故事中分析,白无常多为惩治那些“不够称”的,而黑无常是专拿链子、镣铐捉拿恶鬼的。 丰都名山“天子殿”有无常二爷;“无常殿”里有无常和他的老婆神像;“城隍庙”里有无常和他的老婆。
白无常有老婆陪伴,不见黑无常有无常婆。 关于白无常的故事,有一则故事较为典型。
有一年清明时节,白无常公干路过一地,见一妇女带着两个孩儿在一座坟前哭拜,很是伤心;又见一个老头在不远处摇头叹气,很同情。白无常向老头打听,才知这妇人有天大的冤枉。
原来这妇人姓陈,是一富商的三女儿。这富商颇有家财,就是子运不佳,只生了三个女儿,三女儿还是个麻子脸。
母亲见三女儿因出天花染成此病,很是自责,对三女儿特别疼爱,去年才死去。 陈家有个伙计叫敖大,表面老实,心中很有心计,他盘算,陈三小姐是个麻子,有钱人家的公子肯定不会要她,不如把她勾引作为老婆,等他父亲一死,这万贯家财不就属于自己了! 那陈三小姐说了多门亲事,都因那麻子脸,哪家都不要。
她见敖大身强力壮,又逗父亲喜欢,两人眉来眼去,不久就私自成了鸳鸯。过了几个月,陈三小姐肚子就渐渐大了。
陈三小姐的父亲只好把敖大作了上门女婿。敖大真正成了女婿之后,岳父提他当了总管,家里大小事都由他管。
渐渐,敖大对岳父就不那麽恭顺,在外头又是熏酒又是嫖女人;回家来,陈三小姐规劝他,还把陈三小姐羞辱一番。陈老爷就得病气死了。
敖大日嫖夜赌越是厉害。 白无常听了老头所讲,心中火起,决定要教训敖大,给陈三小姐指一条求生之路。
他跟随陈三小姐回家。正好有个赌徒来收赌债,一看正是敖大手笔,只好付了他一百两银子。
那赌徒见家中无人,抱着陈三小姐要施无礼,突然被人打了三个耳光。陈三小姐推开赌徒,逃进里屋,插了门,心里实在想不过气,拿了绳子要上吊。
她吊一根绳子断一根绳子,心中好觉奇怪,白无常弄开门,抱着她的两个孩子进了屋。陈三小姐见白无常笑嘻嘻的很和善,也不惧怕。
白无常说:“何必轻生,不如你收拾家中所剩钱财另走他乡,两个孩子还要你抚养成人呢!”陈三小姐听了白无常的话,带着两个孩子走了。等陈三小姐走后,陈家四间店铺同时起火烧了起来。
那敖大正在春香院里抱*女,抽大烟,等他赶回家,家业全都烧了个精光。 关于黑无常也有很多传说,有一则《黑无常改恶从善》也较为典型。
传说从前有两父子,儿子从小好逸恶劳,又抽烟又赌钱。父亲管教,儿子就是不听。
有一次,儿子赌钱回来,输了个精光。父亲失手将儿子打死了。
儿子死后,恶习不改,阴魂在人间依旧作恶害人。 过了几年,有天晚上,儿子来到自家门外,当他正要进屋时,院子里的狗叫个不停。
他父亲知道又有死鬼来害人,一手提刀,一手端着桐油灯出房来收鬼。儿子看见父亲来势凶猛,跳到房子上说:“父亲,孩儿不是来害人的,孩儿只是想回来看看你老人家。”
父亲说:“你在世作恶,死了还扰得乡邻不得清净,我失手大死你后,心头还难受了好久,你继续作恶,我反而不难受了。” 儿子说:“你说得实在有理,儿子现在已天良发现,发誓不再作恶,一定改恶从善来世再来报答养育之恩。”
父亲说:“如此便好,不然为父难见乡亲们。” 儿子说:“父亲放心,从此一别,儿子要去受刑吃苦,不会再来看望您老人家。
父亲多保重。” 从此后,儿子真没有再来害人,他下十八层地狱受刑去了。
在十八层地狱他受尽了磨难,才懂得了人生的可贵,自己过去干的那些恶事,实在有罪。 一次十殿阎罗中的秦广王召见他,说:“你为何不去取替身还阳?” 他说:“前世我已做尽遭千人恨万人骂的坏事,走到哪里,那里人都拿刀拿棍杀我,做恶事实在使人唾骂,我要重新做个好人。”
秦广说:“看来你真是个能改恶从善的恶鬼,告诉你,要是你再做三年善鬼,我一定报请阴天子封你一官半职。” 三年后,十殿阎王又召见了他,说:“这三年里,你果然已改恶从善,做了很多善事,我已报请阴天子恩准,封你为赏罚司黑无常官职,专事捉拿恶鬼。”
从那以后,他穿着一身黑麻布衣,半夜出巡各地,明察暗访,行善的他报给阴天子,作恶的报给崔判官,捉拿了很多很多恶鬼。 无常二爷到底是属于道教还是佛教或是民间信仰,很难说清,这大约是两教融合的产物,因为不论到道教徒还是佛教徒都信仰这两位神,不过,佛庙中供奉最多。
典故
原文为“推赤心置人腹中”,形容开诚相见,真心相待。更始二年(24年)刘秀率兵平定河北各支农民起义军,降者数十万人。为了安定人心,刘秀将其首领皆封为列侯,令其各归营伍,率领旧部。然后自己不加任何戒备地到各营视察。投降的队伍都十分感动,他们说:“萧王(刘秀当时由更始政权封为萧王)将一颗赤心放在我们肚子里,我们还不应该为他赴汤蹈火吗!”从此大家对刘秀心悦诚服,降者愈众,为以后的称帝及平定天下打下了基础。
《后汉书》卷1第17页《光武帝纪》:“降者犹不自安,光武知其意,敕令各归营勒兵,乃自乘轻骑按行部陈。降者更语曰:‘萧王推赤心置人腹中,安得不投死乎!’由是皆服。”
推心置腹是一个成语,拼音是tuī xīn zhì fù,出自《后汉书•光武帝本纪》:“萧王推赤心置人腹中,安得不投死!”
意思是把赤诚的心交给人家。比喻真心待人。
七步诗 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典故 曹植是曹操的小儿子,从小就才华出众,很受到父亲的疼爱。
曹操死后,他的哥哥曹丕当上了魏国的皇帝。曹丕是一个忌妒心很重的人,他担心弟弟会威胁自己的皇位,就想害死他。
有一天,曹丕叫曹植到面前来,要曹植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以证明他写诗的才华。如果他写不出,就等于是在欺骗皇上,要把他处死。
曹植知道哥哥存心要害死他,又伤心又愤怒。他强忍着心中的悲痛,努力地想着想着……果然,他就在七步之内作了一首诗,当场念出来: 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记载 据《世说新语.文学》中说,曹丕做了皇帝以后, 对才华横溢的胞弟曹植一直心怀忌恨,有一次,他命曹植在七步之内作诗一首,如做不到就将行以大法(处死),而曹植不等其话音落下,便应声而说出四句诗来,就是上面的这首脍炙人口的诗。
因为限止在七步之中作成,故后人称之为《七步诗》。据说曹丕听了以后“深有惭色"不仅因为曹植在咏诗中体现了非凡的才华, 具有出口成章的本领,使得文帝自觉不如,而且由于诗中以浅显生动的比喻说明兄弟本为手足,不应互相猜忌与怨恨,晓之以大义,自然令文帝羞愧万分,无地自容。
此诗纯以比兴的手法出之,语言浅显,寓意明畅,无庸多加阐释,只须于个别词句略加疏通,其意自明。第二句中的“漉豉”是指过滤煮熟后发酵过的豆子,用以制成调味的汁液。
“萁”是指豆茎,晒干后用来作为柴火烧,萁燃烧而煮熟的正是与自己同根而生的豆子,比喻兄弟逼迫太紧,自相残害,实有违天理,为常情所不容。诗人取譬之妙,用语之巧,而且在刹那间脱口而出,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二语,千百年来已成为人们劝戒避免兄弟阋墙、自相残杀的普遍用语,说明此诗在人民中流传极广。 此诗最早就被记录在《世说新语》之中,后来流传的仅有四句,即:“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大概是因为在传播过程中为它是否真出于曹植之手尚难肯定。然《世说新语》的作者去曹魏之世未远,所述自然有一定的依据,而且据《世说新语》中引《魏志》中了也说曹植“出言为论,下笔成章”,曹操曾试之以《登铜雀台赋》,植援笔立成,而且斐然可观,所以曹植在七步之内作出这样一首好诗也完全是可能的。
因此,我们还是把它作为曹植的作品来介绍给读者诸君。 当然,此诗的风格与曹植集中的其他诗作不尽一致,因是急就而成,所以谈不上语言的锤炼和意象的精巧,只是以其贴切而生动的比喻,明白而深刻的寓意赢得了千百年来的读者的称赏。
作者 曹植(192-233)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
三国魏杰出诗人。曹操第三子,封陈思王。
因富才学,早年曾被曹操宠爱,一度欲立为太子,后失宠。建安十六年(211)年封平原侯,建安十九年(214年)改为临淄侯。
魏文帝黄初二年(221年)改封 鄄城王。曹丕称帝后,他受曹丕的猜忌和迫害,屡遭贬爵和改换封地。
曹丕死后,曹丕的儿子曹睿即位,曹植曾几次上书,希望能够得到任用,但都未能如愿,最后忧郁 而死,年四十一岁。 文学史上的建安时期,是指建安至魏初的一段时间。
这时期的文学,以诗歌的成就最为显著。有不少作品能从汉乐府民歌中吸取养料,反映出社会的动乱和人民流离失所 的痛苦,体现了要求国家统一的愿望,辞情慷慨,语言刚健。
后人以“建安风骨”称 誉这些作品俊逸刚健的风格。但有些篇章表现了消极出世的思想。
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家有曹操、曹丕、曹植、建安七子等。曹植的生活和创作,以曹丕即帝位为界,分为 前后两期。
前期有少数作品出社会动乱和自己的抱负,诗的基调开朗、豪迈。如《白马篇》、《送应氏》等。
后期作品则反映其所受压迫的苦闷的心情,部分诗篇参杂较 浓厚的消极思想。其诗善用比兴手法,语言精炼而词采华茂,比较全面地代表了建安 诗歌的成就,对五言诗的发展颇有影响。
也善辞赋、散文。他的《洛神赋》抒情优美 ,富于神话色彩,影响甚大,是建安时期抒情小赋的代表作品。
散文也有名篇,如《求自试表》等。 赏析 曹氏父子三人是三国时期的著名文学家,合称三曹,为中国文学史留下了许多不朽篇章,曹植的“七步诗”更是一段佳话,其意义已不在是此诗本身价值,它包含了深邃的政治内含,成了久远的历史长河中为了争夺地位、权力、财产兄弟反目手足相残的一种写照。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勿用说,这是曹植向其兄曹丕的控诉书。 是呀,曹植确是曹丕的劲敌,他曾获其父曹操的特别喜爱,曹操也曾一度欲废曹丕而立其为王太子,得曹丕之忌恨也是情理之中事。
在曹植十几岁的时期,曹操看到曹植的文章就很有点儿怀疑,认为是曹植请人代写的,而曹植请父亲当面测试,经过几翻面试,曹植的确“出口成文,下笔成章。若不是一些大臣的竭力反对,曹植真得就被立为太子了,曹丕与其弟曹植的斗争也就从这时代开始了。
有一次,曹操出兵打仗,曹植、曹丕都来送行,临。
所谓“一箭双雕”,就是使出一个招数,击败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敌人。
中国成语里的“一石二鸟”,说的也是这个谋略。现在俗话“一拖二”,或者“买一开二”,都有这种意思。
据考证,“一箭双雕”最早出自《北史??长孙道生传》。原文是这样的:“尝有二雕,飞而争肉,因以箭两支与晟,请射取之。
晟驰往,遇雕相攫,遂一发双贯焉。”话说南北朝时期,北周宣帝的时候,突厥族有位首领,名叫摄图。
他仰慕汉家的威仪,向宣帝请求通婚,宣帝就派长孙晟护送公主去突厥与摄图结婚。摄图与长孙晟俩人性情相投,经常在一块打猎。
有一天,他俩忽然看见天上有两只大雕,正在空中抢肉吃,摄图就对长孙晟说:“你能把它们打下来吗?”随手递给他两枝箭。长孙晟摧马赶去,举起弓,“咻”地一声发出一箭,这一箭同时贯穿两只雕,同时落在地上。
根据这个典故,人们演绎出“一箭双雕”的谋略,后来,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用“一箭双雕”比喻做一事情而达到两方面的成就,也就是“一举两得”的意思。 现在说起“一箭双雕”,人们往往会很自然的想到男女关系上去,而且这种情色关系,据说在全世界都极为普遍,而且历史极为悠久。
在中国,最突出的、家喻户晓的恐怕首推唐明皇李隆基与李后主李煜。据记载,唐明皇这个老乌龟扒灰得了杨贵妃之后,居然连她的妹妹虢国夫人和秦国夫人也都弄上了,作为特招情妇。
这种风流韵事可谓空前。李后主更是变本加厉,虽然有了周后,依旧贪心不足,一旦遇见了小姨子,就马上不肯放过,肥水只流自己田,居然约她幽会,活活把周后气死。
而小姨子也顺理成章地妹承姊业,填补姐夫在床上的空虚。这种情色上的一箭双雕被人津津乐道,广为传播。
平心而论,这些情色手段并不是什么智慧谋略,充其量不过是某些人利用自己的权威和金钱去强夺巧取而已。但是,这并不影响“一箭双雕”的智慧谋略在社会生活中被广泛运用,甚至有人更能从中领会出新意来,运用的时候,更加无声无影,神鬼不知。
在古代,李林甫为了拍马屁而一箭双雕的故事就很发人深省。 唐玄宗时,李林甫、李适之同为宰相。
有一天,李适之刚入朝,李林甫就派人告诉他:华山下面有金矿,皇上尚且不知,如果您及时报告皇上,他一定会很高兴的。 李适之生性耿直,又是新任宰相,正想找机会在皇上面前表现一下。
听说华山下发现了金矿,认为是件好事,开采出来可以富国利民。于是不假思索,立即向皇上奏报。
玄宗听了,果然很高兴,后来又把这件事告诉李林甫。哪知李林甫听了之后一点也不惊讶,而是神情冷漠,轻描淡写地说:“他说的这件事,臣已经知道很久了。”
唐玄宗觉得很奇怪,就问他:“那你为什么不早告诉我呢?”李林甫马上装出一副很虔诚的样子,慢条斯理地答道:“皇上,华山是皇家的龙脉所在哟,王气所在,开采不得啊!就是因为这个缘故,所以臣思量再三,还是不能说,也不敢说。” 李林甫的话很动听,而且也很替皇上考虑,很在情在理,玄宗深感他的一片忠心,觉得他沉稳老练、处世周全,处处把皇室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真是难得的忠臣呀!反过来,唐玄宗却认为李适之为人浮躁,考虑不周,办事不牢。
于是下令:“今后凡有事上奏一定要与李林甫商议,不得孟浪从事。”就这样,李林甫只是耍了一个小小的花招,既拍了一个高级马屁,又中伤了同僚,可谓一石二鸟,一箭双雕哟。
时光流逝,岁月移易,“一箭双雕”的谋略已经广为流传,而且适用的范围不再局限于原来的本义,深入人心之后被赋予了新的内涵。
有这么一则民间笑话很能说明问题—— 从前有个猎人喜欢射雕,而且射雕的功夫很好,基本上能做到百发百中。有一天,听说一箭双雕的故事后,猎人就想,一次能射下两只雕儿也是很有趣的事情。
可是苦练了好几年,还是只能一次射下一只雕。当地一个智者听说这件事后,对猎人说,要一箭双雕是很简单的,并告诉了他一个法子。
猎人依法而行,果然使得一箭双雕。那么,智者究竟说了些什么法子呢?每当雕群飞过的时候,猎人就把一大块肉射向天空,雕就会为这块肉相互挣杀,结果往往有两只以上的雕负伤掉下来。
原来如此!这个笑话虽然经不起推敲,但它说明一个道理:巧做胜过蛮干,要攻破对方,往往应该从他的弱点下手。 回答者:alonso1983 - 经理 四级 10-14 11:27 一箭双雕最早出自于《北史??长孙晟传》—— 一箭双雕 yī jiàn shuāng diāo 〖解释〗原指射箭技术高超,一箭射中两只雕。
后比喻做一件事达到两个目的。 〖出处〗《北史·长孙晟传》:“尝有二雕飞而争肉,因以箭两只与晟,请射取之。
晟驰往,遇雕相攫,遂一发双贯焉。” 〖示例〗因为凤珠也是十六岁的人了,胡统领早存了个得陇望蜀的心思,想慢慢施展他~的手段。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二回 回答者:与尔同轩 - 榜眼 十三级 10-14 11:27 北周时,有个长孙晟,善于射箭.他出使西北的突厥时,突厥国王摄图曾邀请他一起打猎.摄图突然看见天空中飞着两只雕,边飞着边挣一块肉吃,便给长孙晟两支箭,要他把两只雕都射下来.长孙晟纵马向前,拉弓射出一箭,就把两只雕穿在一起射下来了.见原指。
佛生两树: 实际是讲释迦牟尼于城外婆罗双树下悟道/ (也称:菩提树下) 经过如下:/nanshi/zhuzuo/zgfjfzsl.htm#2 第二节 出家与悟道 一、逃世入山求道的太子 释迦牟尼出家的年代,因无信史可征,我们只好说他二十九岁那年二月初八日,他自付因缘成熟,便趁他的妃嫔、警卫等人在夜深熟睡时,起身唤起侍仆车匿,备乘骏马犍陟,告诉他就要一同出城,去饮甘露泉水。
车匿已经知道他的本意所在,一时劝阻不住,只好拼命拉住马尾,释迦牟尼也只好不开宫门,奋勇跃马,连带车匿,飞越北城而去。这一幕的展现,也正是释迦牟尼一生发挥大雄大勇大慈悲的开始,拿它和带甲百万,战无不胜,投鞭断流,叱咤风云的英雄们来相比较,无疑地,这跃马出城出家修道的一举,以视前者的胸襟气概,自有天渊之别。
英雄事业,可以征服天下,绝难征服自己。唯释迦则不然,他以大无畏的精神征服自已,摧心贼于无相,充匡下如敝屣,所以能够转凡成圣,足为人灭师表了。
他们一出北城,便向东驰行,犍陟快足如飞,到了跋伽仙人(Bhargaua)的苦行林中,这时黑夜已过,光明就在眼前,他决定要入山问道了,便命车匿还宫。并脱髻发中明珠,以奉父王;身上璎珞,以奉姨母;其余庄严服具,给予耶输陀罗。
一切交待清楚,他又自行拔剑,剃除须发,改装袈装,以示决心前行修道。同时自誓说:“我若不了生死,终不回宫。
我若不成佛道,终不回见父王。我若不尽恩爱之情,终不回见姨母和二妃。”
当时弄得车匿惶恐悲泣,以致闷绝昏倒,醒来时,只好回城报命。太子出家,它带来了满城的悲哀,也带给了举国的嗟叹! 二、遍学各派道法 从此,他以云游之身,到处参学。
他曾经见过跋伽仙人的修行场所,看到许多离尘绝俗苦行修的人,有的穿草衣,有的著树皮。他们都吃些花果允饥,或日食一顿,或二日一食,或三日一餐,企苦行成道。
他们崇奉庶物,或拜水或拜火,或敬祠日月,或卧尘污土中,或睡荆棘丛上,或长年居于水火之侧,备受蒸炙之苦。类似这些印度文化传统中的宗教生活和修道方式,无论婆罗门、瑜伽术,乃至印度教等,在释迦牟尼出家的前后,显然普遍地盛行着,直到如今,还是流传不衰,释迦牟尼当时看到这些情形,他与跋伽仙人曾经交换意见,作过严谨的讨论,他问他们那些形形色色的苦行者,究竟目的何在?跋伽仙人的答复是,刻苦自身,可以赢得升天的福报。
释迦牟尼却认为苦乐对立,罪福相乘,仍然还在轮回往复的樊篱中,并不能解脱生死,苦行诚然可以洁清心志,离绝牵累,但是未必就能真正了生脱死,成无道。因此他留此一宿,便立即辞去。
后来他又去学习当时印度著名的禅定工夫,修习“无想定”。所谓“无想定”的禅定工夫,是以泯灭思想为最高方法。
通过修习,他实际做到了无思无虑,但最后认为这也不是真道,便舍弃而去。因为这种境界,也是自心造成的,至于此心主宰的根本为何?毕竟仍无所知。
因此他又到阿罗暹仙人(Aratakalama)处,学习“非想非非想定”。所谓“非想”,乃非一般普通心理活动的思维妄想。
所谓“非非想”,就是做到虽无普通的妄想思维,但还能了然于一切。许多人认为禅定工夫,到此地步,已属高不可攀,其实,正是落在微细烦恼的见思惑中。
他提出了问题:非想非非想定处,是有我耶?是无我耶?若说无我,不应说非想非非想;若言有我,便非解脱。斟为众生正因为有我,方生诸苦。
非想非非想定中,虽然可以使粗的妄想烦恼暂停,但微细的烦恼,依旧存在。若不能舍除我相与我想,何以能达到真正的解脱?所以他又舍此而去。
三、雪山林下苦行 在释迦牟尼入山修行的时光中,他已遍访著名道者,但因没有真正明师,所以毫无收获。然于当时各种修道方法,无论如何难行苦行,他都已经一一修习做到,而且极为精通。
在这期间,他的父王曾经打听到他的行踪,派遣王师大臣前来劝说,仍然不为所动,只好留下大臣等的公子憍陈如等五人,追侍太子修行,慎加保护,这就是后来释迦牟尼弟子中著名的先期五大弟子,其中以憍陈如为首座。同时他因历访诸师,始终不得究竟解脱之道,便暂行栖止在盘荼婆山中,常入王舍城(Raijagriha)乞食度日。
但城主频婆娑罗王很快地就知道了他的行踪,亲来劝请还俗,甚至愿以王位相让,可是他也婉辞谢绝了。频婆娑罗王最后只好与他约定:“若成道时,愿先见度。”
所以,后来释迦牟尼成道,就常常住在王舍城,弘宣他的佛教。 此后,他又到尼连禅河(Noiranjana)附近,迦耶山(Gayasirsa即象头山)的南端,邻近雪山,即优娄频螺(Mrnvela)聚落的苦行林中,静坐思维,修习苦行,或日食一麻,或日食一米,或复二日食一麻米,乃至七日食一麻米。
由于他趺坐苦修,不经行散步,目不瞬睛,心无恐怖,变得形销骨立,须发卷乱犹如蓬蒿,被喜鹊错认作草丛,就此在他头上做起窠来。地上芦苇,盘绕过膝。
此时的释迦牟尼,非常孱弱,俨然如衰朽垂死的人。他长时间地修此种难行的苦行,后来忽然想到这和一般认为苦行修身就是真道的作风,又有什么差别?所以他又舍此而去,独自南行。
四、豁然顿悟而成佛道 在过去。
一心不可二用——注意的分配性 老师和家长在你上学、听课的时候,总要嘱咐你:“要专心”,甚至提出了理论根据“一心不可二用”。
的确,如果上课时一边听老师讲课,一边想着课后将进行篮球赛的事,或自习课上一边背诵语文课文,一边演算数学习题,这都会影响学习或复习效果的。 然而在你“一个心里”听老师讲课的同时,却也不知不觉地记录着讲课的内容要点,观察着老师演示实验的现象和变化,你的脑、耳、手、眼都同时在不停地活动,你同时感知到的有老师的语言、板书、实验,当然也包括老师的情感和动作,你自己也在那里听、写、看、想,你仍然只有“一个心思”——要专心学习,但它却用在了几个方面,这时一心似乎又可以多用了。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这原来是注意这种心理活动自行调节来进行的多项活动,这就叫注意分配。人们的一切学习、开始活动都离不开注意,它像是一座大门,凡是学习的对象要进入我们的大脑,都要通过它,而且这座大门的门卫是森严的,它不允许“马大哈”通过,而对那些“专心致志、全神贯注”的学习者,是含笑颌首,奉为上宾的。
集中注意,在学习和工作上无疑是重要的。 不过,我们在学习或工作时,遇到的对象不会总是单一的,这时注意就需要同时指向好几个对象或好几种活动,这就需要注意的分配。
说到这儿,似乎有点矛盾:一心不能二用,一心又能多用。这是什么道理呢?这就是说,注意的分配,是有条件的。
第一个条件是,你所参与的活动中,只有一种活动是生疏的,是需要把较多的注意集中在这种活动上,而同时进行的其余活动都是不需注意过多支配的“自动化”的活动。比如有时我们一边走路,一边和别人谈话,一边观看周围的景物,甚至还可以思考问题,走路成为不假思索的熟练动作,当然就不需要把注意力集中在上面,只要稍加注意就可以了,和别人谈话或讨论问题,成为他们的主要注意对象,自然大部分注意力就集中在这方面的活动了。
而对于正在学走路的孩子,在他学走路的时候,虽然也想看看周围的景物,但他的注意力需要全部集中在“迈步”上,要在迈步时保持身体平衡,不致摔倒,那就顾不得观看周围的景物,只得注意眼前的地面、自己的腿脚。 我们学习也一样,往往需要同时从事多种活动,注意力就要适当分配,有轻有重。
比较熟练的活动,自然就不需要高度注意了,而那些比较生疏的活动,就非集中注意不可。要把注意力同时集中在几种都不熟练的学习活动上,是不可能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心不可二用。
为了保证我们同时参与多种学习活动,就需要我们对一些活动的熟练程度达到自动化水平,例如上课记笔记,每个字怎么写就不需要去冥思苦想,笔在纸上的运动就像我们吃饭穿衣一样,一张口一伸手就可以了,当然吃东西是人的本能,不需要什么学习,而写出的一个个字就需要多次的学习和练习才能实现自动化。我们回忆一下,从开始识字、写字到抄写老师的板书,再到自己记笔记,这个过程是经历了多么漫长的岁月,克服了多少困难啊!但是它终于被我们掌握了!我们今后还要进行更多方面的识记、练习,最后达到熟练地掌握,那样我们才能不断地把注意力集中在新的、不熟悉的活动上,使它变为新的熟练活动。
注意的分配的第二个条件是:我们同时从事的多种活动应当有相互的联系,并且这些活动都不是生疏的,才能使注意分配得恰当、适时。听讲和记笔记是由共同的内容把它们联系起来的,又如有些歌唱演员可以自弹自唱,也是由于这两种活动有一定联系,并都已成为熟练的活动。
而司机开车即便达到了十分熟练的程度,也不允许随便与人谈话,那是因为开车与谈话是完全没有联系的两种活动,而且这两种活动都需要一定的注意力,同时,开车本身就包含着多种动作,如果给予开车的注意力不够,他就不能把足够的注意力分配给开车所需要的各种动作中,就容易发生事故。 第三个条件是我们能够对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迅速地轮换交替地给予注意。
比如一个熟练的演讲者,他既要讲,又要照应听众的情绪,此时由于他对自己的讲稿已很熟悉,只要看一眼标题或关键的词,就可以讲出下面的内容,他对自己讲演的对象也不生疏,只要看一眼他们的表情就可得知他们领会的程度和褒贬态度,这样他就可以自如地根据听众的情绪来发挥自己的演讲内容,注意是在这两件事中迅速交替的。 这里使我们认识到,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需要注意的分配,而这又是有条件的,我们只有不断地把一些活动熟练化、自动化,才能有条件地进行一些生疏活动的学习。
我们还要把一些同时进行的活动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系统,才能使注意力的分配适当、合时。 注意力的分配和注意力的分散是不同的。
在老师讲课时,有的同学低声议论,使其他同学不能再集中注意听讲,分散了注意力,不能完成听课任务。而注意力的分配是为了共同完成任务而对不同活动给予不同分量的注意力,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完成任务。
我们要避免注意力的分散,而要把注意力的分配调节好。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发音: èr rén tóng xīn,qí lì duàn jīn 释义: 比喻只要两个人一条心,就能发挥很大的力量。
出处: 《周易·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用法: 复句式;作分句;含褒义 示例: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73回:“所以申之曰:'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附录:[经书]《周易·系辞上》全文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
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
方以类 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
是故刚柔相摩,八 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
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 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
易 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
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刚柔相推而生变化。是故吉凶者,失得之 象也;悔吝者,忧虞之象也;变化者,进退之象也;刚柔者,昼夜之象也。
六爻 之动,三极之道也。是故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所乐而玩者,爻之辞 也。
是故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是以自天佑之,吉无 不利。 彖者,言乎象者也;爻者,言乎变者也。
吉凶者,言乎其失得也;悔吝者, 言乎其小疵也。无咎者,善补过者也。
是故列贵贱者存乎位,齐小大者存乎卦, 辩吉凶者存乎辞,忧悔吝者存乎介,震无咎者存乎悔。是故卦有小大,辞有险易; 辞也者,各指其所之。
《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 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 状。
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乐 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 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
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 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
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 同忧,盛德大业至矣哉!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成象之谓 乾,效法之谓坤,极数知来之谓占,通变之谓事,阴阳不测之谓神。
夫《易》广矣大矣,以言乎远则不御,以言乎迩则静而正,以言乎天地之间 则备矣。夫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是以大生焉。
夫坤,其静也翕,其动也辟, 是以广生焉。广大配天地,变通配四时,阴阳之义配日月,易简之善配至德。
子曰:“《易》,其至矣乎!夫《易》,圣人所以崇德而广业也。知崇礼卑, 崇效天,卑法地。
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成性存存,道义之门。”
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圣人有以见 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言天下 之至赜而不可恶也。
言天下之至动而不可乱也。拟之而后言,议之而后动,拟议 以成其变化。
“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
子曰:“君子居其室, 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况其迩者乎?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 之,况其迩者乎?言出乎身,加乎民;行发乎迩,见乎远。言行,君子之枢机。
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言行,君子之所以动天地也,可不慎乎!” “《同人》:先号啕而后笑。”
子曰:“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默或语。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初六,藉用白茅,无咎。”
子曰:“苟错诸地而可矣,藉之用茅,何咎之 有?慎之至也。夫茅之为物薄,而用可重也。
慎斯术也以往,其无所失矣。” “劳谦,君子有终,吉。”
子曰:“劳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语 以其功下人者也。
德言盛,礼言恭;谦也者,致恭以存其位者也。” “亢龙有悔。”
子曰:“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位而无辅,是以动 而有悔也。” “不出户庭,无咎。”
子曰:“乱之所生也,则言语以为阶。君不密则失臣, 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害成。
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 子曰:“作《易》者,其知盗乎?《易》曰‘负且乘,致寇至。
’负也者, 小人之事也。乘也者,君子之器也。
小人而乘君子之器,盗思夺之矣。上慢下暴, 盗思伐之矣。
慢藏诲盗,冶容诲淫。《易》曰:‘负且乘,致寇至。
’盗之招也。” 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
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 象四时,归奇于扐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扐而后挂。天数五,地数五。
五 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 化而行鬼神也。《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六十, 当期之日。
二篇之策,万有一千五百二十,当万物之数也。是故四营而成《易》, 十有八变而成卦,八卦而小成。
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显道 神德行,是故可与酬酢,可与佑神矣。
子曰:“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为乎。” 《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
运用了班超投笔从戎、立功异域以取封侯的典故。
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县人,是徐县县令班彪的小儿子。他为人有大志,不拘小节。可是他孝顺恭谨,居家操持勤苦,不以劳苦受辱为耻。他广阅书传,很有口才。永平五年(63),他的哥哥班固被征召任校书郎,班超和他的母亲一同到洛阳。他家里很贫困,常为官家雇用抄书,以其所得来供养母亲。
因此长时间工作劳苦,曾放下工作投笔叹道:“大丈夫没有其他壮志大略,还应该效法傅介子、张骞,立功于异域来取得封侯,怎么能长久从事笔砚的工作呢?”同事们都取笑他。班超说:“小子们怎么知道壮士的志气呢?”后来,他到看相的那里去看相。
看相的说“:先生,您不过是布衣之士罢了,可是将来必定封侯于万里之外。”班超询问他的形状,看相的说:“你额头如燕,颈脖如虎,飞翔食肉,这是万里侯的相貌啊。”过了很久,显宗问班固:“你的弟弟在哪儿?”班固对显宗说:“他在给官府抄书,得点钱来供养老母。”
显宗就任命班超为兰台令史。后来,班超因有过失而罢了官。……第二年,皇帝下诏令说:“过去匈奴独霸西域,侵犯河西,永平末年,白天也要把城门关起来。先帝深深怜悯边疆老百姓遭受盗寇的祸害,就命令将帅出击右地,攻破白山,进军蒲类,攻取车师,其他定居的城郭诸围都震慑响应。
于是开辟了西域,设置了都护。可是惟独焉耆王舜,舜的儿子忠,叛逆不道,倚仗他们国家的险阻,杀死都护和吏士,先帝重视黎民百姓的生命安全,不想大动干戈,所以派遣军司马班超安抚于蜫以西诸国。于是班超越过葱岭,到达县度山,出入二十二年,莫有谁不服从的。班超改立各国国王,安抚其人民。
不惊动中国,不派遣军队,而使远夷和睦,异族同心,达到了施行讨伐,洗雪旧耻,替将士报仇雪恨的目的。《司马法》记载‘:赏赐不超过一个月,是要让人们看以为善的好处’。现在封班超为定远侯,食邑千户。”班超自觉久居偏远的异地,年老了,思念故国。
班超早年家贫,为官佣书,尝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 傅介子 、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闲乎?”后奉使西域,立功,封定远侯 。后遂以“万里觅封侯”奔赴疆场,寻找建功立业的机会。今比喻历尽艰辛以求有所成就。
扩展资料:
万里觅封侯出自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是宋代文学家陆游的词作。此词描写了作者一生中最值得怀念的一段岁月,通过今昔对比,反映了一位爱国志士的坎坷经历和不幸遭遇,表达了作者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悲愤不平之情。
原诗:
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宋代: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译文:
回忆当年鹏程万里为了寻找建功立业的机会,单枪匹马奔赴边境保卫梁州。如今防守边疆要塞的从军生活只能在梦中出现,梦一醒不知身在何处?灰尘已经盖满了旧时出征的貂裘。
胡人还未消灭,鬓边已呈秋霜,感伤的眼泪白白地淌流。这一生谁能预料,原想一心一意抗敌在天山,如今却一辈子老死于沧洲!
这首词是陆游晚年的作品。下面是资深教育家、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孔子学院澳方院长、澳洲国立等大学博导史双元先生对此词的赏析。
积贫积弱,日见窘迫的南宋是一个需要英雄的时代,但这又是一个英雄“过剩”的时代。陆游的一生以抗金复国为己任,无奈请缨无路,屡遭贬黜,晚年退居山阴,有志难申。
“壮士凄凉闲处老,名花零落雨中看。”历史的秋意,时代的风雨,英雄的本色,艰难的现实,共同酿成了这一首悲壮沉郁的《诉衷情》。
作这首词时,词人已年近七十,身处故地,未忘国忧,烈士暮年,雄心不已,这种高亢的政治热情,永不衰竭的爱国精神形成了词作风骨凛然的崇高美。
但壮志不得实现,雄心无人理解,虽然“男儿到死心如铁”,无奈“报国欲死无战场”,这种深沉的压抑感又形成了词作中百折千回的悲剧情调。词作说尽忠愤,回肠荡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万里觅封侯
声名狼藉 秦始皇在世时,十分信任大将蒙恬、蒙毅兄弟。
朝中有一个大臣,名叫赵高,此人身体强壮,并对法律很有研究。秦始皇提拔他为中车府令,并命他当自己的小儿子胡亥的老师。
有一次,赵高因为受贿舞弊,犯了大罪,刚好蒙毅受理这个案件,蒙毅对赵高一向有不好的看法,就按照法律判处赵高死刑。可是,秦始皇却念赵高是个人才,并且教子有功,就赦免了他的罪,还为他恢复了官职。
赵高因此对蒙毅及其兄蒙恬大将军恨之入骨。后来秦始皇出宫巡游,在途中染疾病死。
此时本应由公子扶苏即位,可赵高却乘机串通丞相李斯,立胡亥为秦二世,并用阴谋手段将公子扶苏和大将蒙恬害死。赵高掌握了朝廷大权后,对胡亥说:“先帝在世时本打算立你为太子,蒙毅不赞成。
于是立了扶苏,我看定得除掉此人,否则会有后患。”胡亥听了,就把蒙毅抓起来,逼蒙毅自杀。
蒙毅知道自己逃不过劫难,便大骂了赵高一通,说道:“从前秦穆公杀了三位良臣殉葬,秦昭襄王杀白起,楚平王杀伍奢,吴王夫差杀伍子胥,这四个国君都因杀了良臣,他们的名声在诸侯各国间非常坏。希望皇上要引以为戒,不要受奸臣的蒙蔽。”
说完,蒙毅自杀而亡。画地为牢 相传在很久之前的社会里,人们都很自律,道德高尚,如果有人犯了错误,就在地上画个圈把他限制住以示惩罚,即使这样,哪怕他身边空无一人,他也决不会提前走出圈子半步.相传上古时刑律宽缓,在地上画圈,令罪人立圈中以示惩罚, 如后代的牢狱。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削木为吏,议不可对,定计於鲜也。” 《武王伐纣平话》卷中:“扞姬昌呴画地为牢,刻木为吏;洽政恤民,囹圄皆空。”
《封神演义》第二三回:“文王曰:‘武吉既打死王相,理当抵命。’随即就在南门画地为牢,竖木为吏,将武吉禁于此间。”
后比喻将行动限定在某种范围内,不得逾越。拨云见日 由于杀了无赖牛二,杨志被发配北京大名府留守司充军。
大名府留守梁中书很欣赏杨志,有心要抬举他,恐众人不服,下令在教场中演武,给杨志机会。杨志高兴的说:“小人武举出身,曾做过殿司制使。
这十八般武艺,自小习学。今日蒙恩相抬举,如拨云见日一般。
杨志若得寸进,当效衔环背鞍之报。” 杨志果然武艺高强,在教场打败了副牌军周谨,又和正牌军索超打得难解难分,看得众人喝彩,梁中书就将他们两个都提拔做了管军提辖使。
“拨云见日”比喻冲破黑暗见到光明。也比喻疑团消除,心里顿时明白。
(出自《水浒传》第十一、十二回) 厉兵秣马的故事 僖公三十二年冬天,杞子从郑国派人来告诉秦穆公说:“郑国让我掌管他们北门的钥匙,如果偷偷派军队来,保管成功。”大臣蹇叔对秦穆公说:“调动大军偷袭这么远的国家,我们赶得精疲力乏,对方早就有了准备,不会有什么作为的。
而且行军路线上千里,谁会不知道呢?”穆公不听,派大军东行。秦军到了郑国的边境滑地,遇到郑国人弦高赶着十二头牛要到周朝集市去卖。
弦高赶快让人回国报信,自己将牛献给秦军作犒劳,说:“我们大王听说你们要从这里路过,派我来犒劳你们,请不要嫌弃礼物轻薄。” 郑穆公得到弦高的消息,派人去查看,见杞子一伙正在整顿盔甲、磨兵器、喂马,便对他们说:“你们留在我们郑国时间也长了,我们国小物乏,听说你们就要离开,就请便吧!”杞子就逃了。
秦军只好退了。“厉兵秣马”形容准备战斗。
出自《左传 僖公三十三年》望洋兴叹的成语故事 在古代,黄河之水滔滔不绝,灌溉着两岸的土地,孕育了中华文明,因此黄河被称为神河。有一年,秋雨使所有的河流暴涨,百川都汇进了黄河,黄河变得更加汹涌而宽阔,两岸与河中沙洲之间连牛马都分辨不清。
于是黄河河神洋洋自得,认为自己就是天下最大的了。他顺流而下,一直来到北海。
他向东望去,却看不到北海的边际。于是河神收起了得意洋洋的表情,望着汪洋大海对北海海神感叹道:“原先我自高自大,以为谁都比不上自己,今天我看到你这样广大,无边无际,今天我要不来这里,我永远都不会知道自己的无知。”
北海海神说:“我在天地间也只是大山里的一个小石头,四海在天地间也就是粮仓中的一粒米,我又有什么广大的呢?” “望洋兴叹”比喻因为自己力量太小而感到无可奈何。(出自《庄子秋水》) 出人头地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他的父亲苏洵和弟弟苏辙都是北宋有名的文学家,被人们合称为“三苏”,而且都一起列入“唐宋八大家”之中。
苏轼小时候,天资聪颖,由于书读得多,字也认得多,再加上文章写得好,因而受到人们的称赞。在一片赞扬声中,苏轼不免有些飘飘然。
有一天,便在自己书房门上手书一联,以显示自己的才华,联文是:读尽人间书,识遍天下字。对联贴出之后,有一位老者专程来到苏家,向苏轼“求教”,请苏轼认一认他带来的书,书上全是写着周朝时史籀创制的字。
苏轼开始满不在乎,非常得意,可是接过书一看,书上的字一个也不认识,这对骄傲自满的苏轼是当头一棒,他顿时面红耳赤,只好向老者道歉。老者也没说什么,便含笑而去。
苏轼这时才感。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2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