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出《晋书·王祥传》:
初,吕虔有佩刀,工相之,以为必登三公,可服此刀。虔谓祥曰:“苟非其人,刀或为害。卿有公辅之量,故以相与。”祥固辞,强之乃受。祥临薨,以刀授览,曰:“汝后必兴,足称此刀。”览后奕世多贤才,兴于江左矣。
吕虔有把宝刀,工匠认为只有位列三公的人才有资格佩带。吕虔把刀送给了王祥,并说:“如果不是有能耐的人,佩带的话反而会有祸害。你有(宰相)的肚量,所以我给你。”王祥死时又给了弟弟王览,说:“你的子孙必定兴旺,足以有资格佩带此刀。”果然,王览的后代在东晋的时候都很有出息。
东晋丞相王导、大将军王敦都是王览的孙子。王览还有个重孙子,就是著名书法家,王羲之。
孺子可教。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返,曰:'孺子可教矣。”
对“孺子可教”这一典故,宋代大文豪苏轼有一段独到的见解:“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以侥幸于不死,此圯上老人所为深惜者也,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故曰:孺子可教也。”
而“孺子不可教也”原是“孺子可教”,但世人常与《论语》里“朽木不可雕也”搭配,以致误认为是孔子说的。
孺子,主要指小孩子。本身并无贬意。
而孺子不可教也”是说:这个小孩子愚顿,不能举一反三,所以给他讲道理也是对牛弹琴。
[结构] 主谓式;则笔意透出绢外、有神采、安详、昂扬神采奕奕shén cǎi yì yì [释义] 形容精神饱满:人面部的神气和光彩。
[辨析] ~与“神采飞扬”有别:~侧重于形容神情庄重。 [语出] 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玩具》:精神焕发的样子;神采奕奕;不能写作“弈”;容光焕发、定语。
[例句] 夕阳洒在她满头银发上。 [近义] 精神百倍 神采飞扬 [反义] 无精打采 萎靡不振 [用法] 用作褒义。
神采。一般作谓语。
[辨形] 奕。奕奕:“细视良久。”
[正音] 采、补语;使她显得~;不能读作“chǎi”。多用于受尊敬的人;“神采飞扬”侧重于形容神情振奋、有精神。
再说幻庵自跳出是非之门后,与弟子三上豪山到处游山玩水,倒也自得其乐。
行到浪华时,恰逢故人迁三郎。那 迁三郎乃浪华一绅士,颇喜弈道,一见老朋友到来,自然殷勤招待,再三苦留多住几天。
幻庵不便推辞,便住了下来。一天,迁三郎忽然领来一个眉清目秀的少年。
那少年一见幻庵,忙上前深深一揖,口中说道:“井上先生,别来无恙。”幻庵一怔,只觉得此少年有些面熟,再想不起是在何处见过。
只见迁三郎笑嘻嘻地走过来,对幻庵道:“这位是坊门的高足桑原秀策,棋力四段,今省亲路过此地,想请老兄指导一局,不知老兄意下如何?” 幻庵一听“坊门高足”,猛然想起四年前御城棋赛的情形,不由脱口说道:“莫非那打翻杯子的小童便是你?”秀策微笑道:“正是,正是。”旁边迁三郎笑着接口道:“原来二位早已相识,那么幻庵老兄务必指导一局,让我等饱饱眼福才是。”
幻庵笑道:“老朋友之命,愚兄哪敢违抗?请吧。” 这便是答应了。
弈第二局时,气氛比起第一局可就大不相同了。幻庵既知秀策厉害,当然再不敢掉以轻心,圆睁虎目,一心要杀败秀策。
这场比赛虽非争棋,但正因不是争棋,反而弈得分外精彩,令人叹为观止。一开局,秀策便使出了独创的得意布局。
黑1、3、5先占角,然后黑7守角,黑9小尖是秀策的一大发明,被称为“坚不可破的小尖”。后来秀策以此布局在御城棋赛中大败群雄,于是人人争相效法,风行一时,被称为“秀策的1、3、5”。
直到现在,这种布局仍为人所采用。幻庵不甘示弱,也祭起了镇山之法宝-白10走大斜。
原来大斜本为本因坊丈和所创,是坊门的杀着,但幻庵当年为了打败秀和,将大斜研究得透彻无比,而且更有发现,结果反成为幻庵克敌制胜的法宝。此宝一祭,果然秀策着了道儿。
黑23长,被白24、26连压,再28、30连扳,黑棋成苦战之形。至白64,黑棋先着效力十去八九。
第一天弈至89手,因天色已晚,打挂休息,形势白棋有利。三天之后,此局在另一个棋友原才一郎家里续弈。
原才慷慨好客,结交甚广,故而三教九流的人都赶来看热闹,将一间诺大的客厅挤得水泄不通。那幻庵优势在握,更加心明眼亮,续弈的第一着白90便突入黑右上坚实的阵地。
此手看似极险,但秀策苦吟再三,竟找不到可将其歼灭的办法。至白118做活,白棋不但得到五目实地,还将黑棋右上宝库破得精光,实地大大领先。
不过,黑棋虽居劣势,仗着全局厚实,仍在全力维持。且不谈当局者在棋盘上拼命。
那些观棋者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其中更有些自命不凡者,评头论足,指手画脚,恨不能代庖上阵,一展身手。不过议论者虽多,但有一条则是众口一词,即白棋必胜。
只有一位郎中忽然说道:“未必如此,依鄙人之见,恐怕是黑棋必胜!”观战者中认识他的人,知道此人医术虽高明,于弈道却是“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肚内自觉好笑。有人故意打趣道:“原来老先生精通此道,我等孤陋寡闻,失敬!失敬!那么请问,何以见得黑棋必胜?”那郎中正色答道:“我虽不懂棋,但于医道还马马虎虎。
刚才秀策一子落盘,幻庵虽神色不变,耳朵却突然红起来。此兆乃惊急之下,人体之自然反映,一定是黑棋弈出妙手,白棋颇难应付,故而我断言黑棋要胜。”
闻者莫不掩口而笑,还以为郎中在说胡话。不料再看下去,情势果然有异。
只见幻庵双眉紧锁,着着苦思,步步长考,不但耳朵红,脸也涨得通红,这才相信郎中所言不虚。原来,幻庵弈得兴起,白122先引诱黑123打吃,待黑125补后,再126穿象眼,如此不但解消黑于A位的先手觑,而且可将中腹黑四子分断,再施攻击。
幻庵自觉构思巧妙,心中正在得意,不料秀策胸有成竹,当即打出黑127手。此手既可声援中腹四子,又可扩张上边黑势,同时消去了右边白厚味,局面顿时为之改观。
幻庵越看越觉得此点实为全局必争之要点,深悔大意,不由血液上冲,是故耳朵发赤。一般评论,认为白126如改弈158位,进可破上边黑地,退可扩张左右白势,仍是白棋有望之局。
不过,在实战中 象黑127这样的神来之笔,即便是一流高手,也未必就弈得出来。正因如此,这局棋遂得编入名局之林,称之为“耳赤之局”。
当天弈至141手打挂,第二天再续。等到秀策打出165手后,白棋已无胜望。
幻庵虽绞尽脑汁,拼命苦战,无奈秀策一得优势,弈得坚实无比,滴水不漏。全局整整弈了325手才终了,结果黑棋两目胜。
之后,幻庵又与秀策弈了三局。除一局幻庵“永久打挂”外,另二局秀策皆胜。
幻庵大败之下,不怒反笑,拉着秀策的手说:“下得好!下得好!将来执棋坛牛角者,非君莫属呀!” 注:秀策弈出“耳赤之手”后,日本棋界一直有人对此手进行专门研究,1936年,吴清源先生得出结论:白126应该于左方补棋,如此是形势不明的一局。
有人夸孔融聪明,可陈炜不以为然,说:”十岁的神童,二十岁的才子,三十岁的庸人.可见,小时候很聪明,长大后并不聪明,反而愚笨.”
孔融听完,说:”那先生小时侯肯定聪明!”此语一出,陈炜无言以对.大家大笑. 补充: 3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
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踖。
汉朝末年(东汉),北海地方出了一个很博学的人,名叫孔融,宇文举,是孔子的二十世孙。他从小就很聪明,尤其长于辞令,小小年纪,已是在社会上享有盛名。他十岁时,跟他父亲到洛阳(今河南洛阳县。洛阳是历代帝王的陪都,因位于长安之东,称为东都),当时在洛阳的河南太守,是很负盛名的李元礼,由于李氏的才名很重,因此在太守府中往来的人除了他的亲戚,其余都是当时有才名的人。如果不是名人去访,守门的人照例是不通报的。 年仅十岁的孔融,却大胆地去访问这位太守。他到府门前,对守门人说: “我是李太守的亲戚,给我通报一下。” 守门人通报后,李太守接见了他。李元礼问他说:“请问你和我有什么亲戚关系呢?” 孔融回答道:“从前我的祖先仲尼(即孔子)和你家的祖先伯阳(指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有师资之尊(孔子曾向老子请教过关于礼节的问题) ,因此,我和你也是世交呀!”当时有很多贺客在座,李氏和他的宾客对孔融的这一番话都很惊奇。 其中有一个中大夫陈韪,恰恰后到,在座的宾客将孔融的话告诉他后,他随口说道: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聪明的孔融立即反驳地道:“我想陈大夫小的时候,一定是很聪明的。”陈韪给孔融一句话难住了,半天说不出话来(见“世说新语”)。 后来的人便引用这段故事中的两句话,将“小时了了”引成成语,来说明小孩子从小便生性聪明,懂得的事情很多。但因为下文有“大未必佳”一语,故这句成语的意思便变成了:小时虽然很聪明,一到长大了却未必能够成材的。 故表面上虽是赞扬的话,骨子里却是讥诮人、轻蔑人的。所以我们应用时便不能将它来称赞别人,否则将被人误解你有心讥剌、轻视人了。 一个小孩子,先天的聪明自然是好的,但若无后天的培养和努力,也会变成一块无用的材料;很多人自恃生性聪明,不肯好好学习,聪明反被聪明误,长大后反会变成最无用之人。
孔融很敬仰李膺,决定去闯闯看。李膺见到孔融,摸摸他的头道:“是不是你祖父认识我 ”孔融说:“不是,但是先祖孔子与你的先祖老聃是好朋友,也算得上是通家世交了。”李膺大笑不已,连连叫:“好,好,有道理 ”
孔融回到家乡不久,党锢之祸发生,孔融对宦官的作为非常不齿。有一天,党人张俭被官吏捉拿,他和孔融的哥哥孔褒相识,情急之下逃到孔家。孔融告诉张俭:“哥哥不在家,我能作主,快进来吧。”于是,张俭在孔家逗留了几天才走。地方官闻风赶去,便把孔褒、孔融两兄弟关了起来。孔融首先认罪:“张俭是我藏起来的,应该捉我。”“不行,张俭是来找我的,应该抓我。”孔褒抗议道。这时孔母也来了,她气势汹汹道:“我丈夫已死,我是家长,一切由我负责,你们怎么可以乱抓小孩呢 ”天下竟有这等怪事,地方官只有报到朝廷,朝廷决定由孔褒坐牢,释放孔母及孔融。以后孔融当了虎贲中郎将、太中大夫,因其文学修养深厚,被誉为“建安七子”之一。
卫国的富商吕不韦经常往来于各地做买卖。一次到赵国的都城邯郸去做买卖,遇到碰到在赵做人质的秦国公子异人。异人是秦国太子安国君的儿子,但是因为讨厌异人的母亲夏姬,因此异人被送到赵国当人质。赵国由于与秦国交战因此十分轻视异人。为此其处境有些困窘。吕不韦却从商人角度看到了他身上的价值。认为奇货可居,是稀有的值得投资“货物”,现在获取以便有朝一日赚取名利,也就是一个政治交易。
回家后,吕不韦问父亲:“农民种田,一年能得几倍的利益?”“可得十倍的利益。”父亲回答说。“贩卖珠宝能得几倍的利益?”“可得几十倍的利益。”“要是拥立一个国君,能得几倍的利益?”“那就无法算得清楚了。”于是吕不韦说起秦国公子异人的事,并表示要设法把他弄到秦国去做国君,做个一本万利的大买卖。父亲非常赞成。
吕不韦于是告诉异人,表达愿助他回国成为太子。异人自然非常高兴,并表示有朝一日成为国君,必将与吕不韦共享天下。
在与异人接洽后,吕不韦立即带了大量财宝去到秦国求见太子安国君十分宠爱华阳夫人。吕不韦竭尽全能说服没有生过儿子的她认异人为自己亲生儿子,并通过她要求安国君派人将异人接回秦国,改名子楚。
此后,安国君答应华阳夫人要求立子楚为太子。几年后,秦昭王去世,安国君做了国君,即秦孝文王。孝文王即位时一年后死去,子楚如愿以偿,继任国君,称为秦庄襄王。子楚没有食言,他让吕不韦享受着10万户的纳税,并当上了丞相。自此后他所买下来的奇货,终于换得了无法估量的名利。
题 名: 奇货可居
所属朝代: 秦代
拼 音: qí huò kě jū
出 处
《史记·卷八十五》:“吕不韦贾邯郸,见(子楚)而怜之,曰:‘此奇货可居。’”
解 释
指把少有的货物囤积起来,等待高价出售。也比喻拿某种专长或独占的东西作为资本,等待时机,以捞取名利地位。
相关例句
可是他们把票子当做~,非要足了钱不肯放回。(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十五章)
相关人物: 司马迁 吕不韦 孝文王 秦昭王
相关作品: 史记·卷八十五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3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