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看法:
1、梳化龙飞:或谓是变用"梭化龙飞"的典故。南朝宋·刘敬叔《异苑》:"钓矶山者,陶侃尝钓于此山下,水中得一织梭,还挂壁上。有顷雷雨,梭变龙从空而去。"哀折檀云之齿:从上文看,这里似 "愁开麝月之奁"一样,应是一段与宝玉、檀云及晴雯有关的情节。可能是由于原稿遗失或作者修改时删去其人其事已无法确知。
2、芙蓉女儿诔是祭晴雯的一篇文章,内容当涉及她生前的事迹. 如果我们用上述的典故去解释 "镜分鸾别,愁开麝月之奁; 梳化龙飞,哀折檀云之齿"就并不恰当.
镜分: 破镜重园, 晴雯已死, 何来重园?
鸾别: 鸾睹镜影, 一奋而绝. 是自杀,是殉情. 但晴雯不是!
梳齿: 梳化龙而去, 梳齿就折断留了下来. 梳齿是梳的一部分, 假如梳子化龙而去, 这龙是什麽龙? 无鬣龙? 甩鳞龙? 所以一些朋友掠过不提, 是正常的.
注: 陶侃网梳, 这梳并非梳头发之梳, 而是织机用的梳. 故应无 "梳齿" 之说.
“镜分鸾别”是上一句, 是对下一句”梳化龙飞”的,所以不应把镜分/鸾别分开成两个典故.
“镜分鸾别”是化自琵琶记:临妆感叹: 文场选士, 纷纷都是才俊徒, 少甚麽镜分鸾凤…而<;琵琶记中的”镜分鸾凤”却出自<;太平御览>;卷七一七引<;神异经>;之<;镜化飞鹊>;: 昔有夫妻将别, 破镜, 人各执半以为信, 其妻与人通, 其镜化为鹊, 飞至夫前, 夫乃知之. 后来<;镜化飞鹊>;又变化成<;镜分鸾凤>;.而红楼作者再自行演化之.
孙光宪的词<;临江仙>;: 镜奁长掩, 无意对孤鸾. 便是”愁开麝月之奁” 的解释.
现在说回”梳齿”, 既然”哀折檀云之齿”不能解作”梳齿”,但如果把梳和齿分开两回事, 而齿是代表牙齿的话.梳与齿是有典故的. 元稹的西厢记有崔莺莺与张生书, 书中有: 婢仆见诱, 遂致私诚, 儿女之心, 不能自固; 君子有援琴之挑, 鄙人无 ”投梭之拒”…….
“投梭之拒” 源出於”王谢堂前燕”的东晋谢氏世家的创建人谢鲲.而他的后人便是”谁谓池塘曲? 谢家幽梦长” 的谢灵运. 谢鲲好(老),(易);善鼓琴, 弱冠知名.邻家高氏女有美色,鲲尝挑之, 女投梭折其两齿, 时人之语曰: 任达不已, 幼舆折齿, 鲲闻之,傲然长啸曰: 犹不废我啸歌.
赵运<;题妓菜儿壁>;诗: 醉凭青琐窥韩寿, 闭掷金梭恼谢鲲. 便是引用以上典故的.
然而,用谢鲲折齿来解释”哀折檀云之齿”,更加不通.因为红楼书内并没有这个环节. 那麽这句应作如何解释才算合适呢?
问题徵结在”檀云”两个字, 红楼里有句”室蔼檀云品御香”. “檀云御香”可见於<;紫禁城宫殿>;:乾清宫内,皇帝御座椅后的屏风,左右有香几, 香筒,角端等陈设. 宝座前面在陛的左右还有四个香几, 香几上有三足香炉. 当皇帝升殿时, 炉内焚起”檀香”, 香筒内插藏香, 於是金銮殿里香烟缭绕, 更显肃穆.这就正是”室蔼檀云品御香”最好的解释. 而”檀云”就是烧檀香时的烟云, 而地点即是在皇宫.
折即是折断,断绝的意思.而这个”齿”字不是梳齿, 亦不是牙齿, 而是”齿录”,齿录即取录,录用之释.折齿即是不再被录用或任命.
唐.沈全期以罪谪, 遇恩复官秩, 而未还朱衣. 因内宴, 群臣皆歌回波乐词起舞, 由是多求迁擢.全期词曰: 回波尔时全期, 流向岭外生归; 身名已蒙”齿录”; 袍笏未复牙绯.
中宗即以绯鱼袋赐之.
明白了”镜分鸾别, 愁开麝月之奁; 梳化龙飞, 哀折檀云之齿”之意后, 本事可解: 十一子博穆博果尔亲王被顺治皇帝任命为正红旗副都统前往中俄边境谈判, 夫妻分别, 谁料妻子与顺治有染; 遂至兄弟反目, 十一子诈死, 妻子入宫成董贤妃, 后晋皇贵妃. 十一子诈死於顺治十三年(1656)七月三日, 死后并没有谥号. 直至康熙中才追谥为”昭”. 这次是真死, 不是假死; 十一子并没有子嗣, 所以他的”襄亲王”爵衔便被正式在皇册中删除了.再也不能到皇宫上朝. 这便是”哀折檀云之齿”的真正意思.
有两个典故。
第一句是司马喜在宋国受到膑刑,被挖去膝盖骨,后成为中山国相国的故事。出自《战国策·中山策》。
司马喜初仕宋国,不知犯下何罪被宋人打断膝盖骨,因不得志而离开了宋国,来到中山国。当司马喜谋求相位之时,中山王的妃子阴姬厌恶他。
这时田简对他说:“赵国使者来探听情报时,为什么不把阴姬的美貌告诉赵使呢?赵国知道后必定会请求把阴姬给他们,假如国君把她送给赵国,那么您在朝中就没人非难了。假如国君不把她送给赵国,您就趁机劝国君将她立为王后,这样阴姬将对您的恩德感激不尽。”
此时,阴姬和江姬正在争夺王后的位置,司马喜对阴姬的父亲说:“如果事情成功了,就会拥有土地和子民;如果不成功,恐怕连性命也不保。假如您想要成功,为什么不来找我呢?”阴姬的父亲叩头说:“正如像您所说的那样,这件事很难预料。
事成之后,不用说我一定会重重的答谢您的。”于是司马喜就上书中山王说:“臣知道使赵国弱小而中山强大的方法。”
中山王看了很高兴,立刻召见他,问说:“寡人愿意听听你的弱赵强中山的方法。”司马喜说:“臣愿意先前往赵国,观察其地形险要,人民生活情况和君臣是否贤能,以比较敌人的情况为依据,不能预先说没有根据的陈述。”
中山王就派他前往赵国。司马喜见到赵武灵王说:“我听说赵国是天下善于出产能歌善舞美女的地方。
现在我来到贵国,进入大街小巷,观察一下人民的歌谣风俗、容貌姿色,实在没有发现特别漂亮的。我去过的地方很多,周游列国没有不知道的,从来没看到过像中山简姬那样亮的美女。
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她是天仙,即使竭尽全力描述都无法形容她的美。其容貌姿色肯定无人能比。
如果以她的眼眉、鼻子、脸蛋、眉宇、额角来衡量,证明了她真是应为帝王之后,绝不是只当诸侯的妃子。”武灵王听了有些动心,高兴地说:“寡人想要她,如何?”司马喜说:“我只是私下看到她的美貌,嘴巴不知不觉就说出来罢了。
如果大王想要娶她,这不是我敢议论的,希望大王不要把此事泄漏出去。”司马喜回国后,报告中山王说:“赵王并非贤君。
因为他不重道德而喜欢声乐女色;不好仁义而好勇猛和武力。我听说赵王想要阴姬的事。”
王很生气。司马喜说:“赵国是个强国,请求阴姬是一定会的。
大王如果不给,那么社稷就危险了;如果给他,那就要被天下诸侯耻笑。”王问:“那可怎么办?”司马喜说:“大王马上立阴姬为王后,如此就能杜绝赵王的想法。
因为世间只有人要娶妻妾的,没有人要娶别人的王后的。即使提出请求,邻国也不会答应的。”
于是,中山王就立阴姬为王后,赵王见状也再没有再提及阴姬的事。田简自认这样能说服赵使,也可以帮助司马喜,又可以帮助阴姬得到王后之位,还可以使赵王不能求娶阴姬。
司马喜暗中请求赵国为自己谋求相位的事被公孙弘得知。某次中山王外出巡视,由司马喜担任御夫,公孙弘担任参乘。
公孙弘乘机说:“作为人臣的,假借大国的威武,为自己谋求相位,君主认为此人怎样呢?”王说:“我要吃他的肉,不分给别人吃!”司马喜一听到,立刻在马车的横木上叩头说:“臣己知臣的死期将要到了。”王问:“为何?”司马喜答:“因为臣犯了死罪!”王说:“继续驾车吧,寡人明白了。”
过了一段时间,赵国使者果然来到,为司马喜请求相位。中山王怀疑是公孙弘设的陷阱,公孙弘恐惧被杀害而出逃了。
于是,司马喜成为了相邦。第二句是范雎被拷打得肋折齿落,后成为应侯的故事。
出自《史记》。战国时魏国人范睢足智多谋,但因为家境贫寒,一直无法施展本领,投身在魏国大夫须贾门下当差。
一次,范睢跟着须贾出使齐国。在齐国时,齐王听说范睢很有才学,派人送来十斤黄金和一些酒肉,须贾大为恼火妒嫉,留下了酒肉,退回了黄金。
回到魏国后,须贾报告说范睢里通齐国,结果范睢被打的肋折齿断,几乎死去,还是看守可怜范睢,把他悄悄放走了,范睢只得改名“张禄”,藏了起来。 几年后,秦国派使者来魏国,范睢的一个朋友恰好在使者住的馆驿当差,使者问他:“魏国有贤能的人士愿意跟我一起西去的吗?”范睢的朋友回答说:“我乡里有个‘张禄’先生,想来见您,和您一起谈论天下大事。
不过,他有仇敌,不敢白天出来。”使者告诉他:“让他夜里来好了。”
夜里范睢见到了使者,两人的话还没说完,使者就发现范睢是个贤才,说:“请先生明天在半路等我吧。” 第二天秦国使者告别魏国,把范睢藏在车里,回到了秦国。
秦王任命范睢为相国,在范睢治理下,秦国成了当时最强大的国家。 范睢在秦任丞相十多年,其“远交近攻”的谋略对后用兵有着深远的影响。
此外,其“固干削枝”的平内策略,以及长平之战所施反间之计,也非常让人叹服。这两句话的寓意是受到挫折要坚持下去,坚持梦想,终究会成就一番事业。
“孺子牛”是《左传·哀公六年》中记载的一个典故:
齐景公有个庶子名叫荼,齐景公非常疼爱他.有一次齐景公和荼在一起嬉戏,齐景公作为一国之君竟然口里衔根绳子,让荼牵着走.不料,儿子不小心跌倒,把齐景公的牙齿拉折了.齐景公临死前遗命立荼为国君.景公死后,陈僖子要立公子阳生.齐景公的大臣鲍牧对陈僖子说:"汝忘君之为孺子牛而折其齿乎?而背之也!" 所以,那时"孺子牛"的原意是表示父母对子女的过分疼爱,现比喻心甘情愿为人民大众服务,无私奉献的人.
原文如下:
八月,齐邴意兹来奔。
陈僖子使召公子阳生。阳生驾而见南郭且于,曰:“尝献马于季孙,不入于上乘,故又献此,请与子乘之。”出莱门而告之故。阚止知之,先待诸外。公子曰:“事未可知,反,与壬也处。”戒之,遂行。逮夜,至于齐,国人知之。僖子使子士之母养之,与馈者皆入。
冬十月丁卯,立之。将盟,鲍子醉而往。其臣差车鲍点曰:“此谁之命也?”陈子曰:“受命于鲍子。”遂诬鲍子曰:“子之命也。”鲍子曰:“女忘君之为孺子牛而折其齿乎?而背之也!“悼公稽首,曰:”吾子奉义而行者也。若我可,不必亡一大夫。若我不可,不必亡一公子。义则进,否则退,敢不唯子是从?废兴无以乱,则所愿也。"鲍子曰:"谁非君之子?"乃受盟。使胡姬以安孺子如赖。去鬻姒,杀王甲,拘江说,囚王豹于句窦之丘。
公使朱毛告于陈子,曰:"微子则不及此。然君异于器,不可以二。器二不匮,君二多难,敢布诸大夫。"僖子不对而泣,曰:"君举不信群臣乎?以齐国之困,困又有忧。少君不可以访,是以求长君,庶亦能容群臣乎!不然,夫孺子何罪?"毛覆命,公悔之。毛曰:"君大访于陈子,而图其小可也。"使毛迁孺子于骀,不至,杀诸野幕之下,葬诸殳冒淳。
参考古诗文网
以下列举管仲治鲁梁之谋,可以管窥其善打经济战争的治国奇术:
桓公曰:“鲁梁之于齐也,千谷也,蜂螫也,齿之有唇也。今吾欲下鲁梁,何行而可?管子对曰:“鲁梁之民俗为绨。公服绨,令左右服之,民从而服之。公因令齐勿敢为,必仰于鲁梁,则是鲁梁释其农事而作绨矣。”桓公曰:“诺。”即为服于泰山之阳,十日而服之。管子告鲁梁之贾人曰:“子为我致绨千匹,赐子金三百斤;什至而金三千斤。”则是鲁梁不赋于民,财用足也。鲁梁之君闻之,则教其民为绨。十三月,而管子令人之鲁梁,鲁梁郭中之民道路扬尘,十步不相见,曳繑而踵相随,车毂齺,骑连伍而行。管子曰:“鲁梁可下矣。”公曰,“奈何?”管子对曰:“公宜服帛,率民去绨。闭关,毋与鲁粱通使。”公曰:“诺。”后十月,管子令人之鲁梁,鲁梁之民饿馁相及,应声之正无以给上。鲁梁之君即令其民去绨修农。谷不可以三月而得,鲁梁之人籴十百,齐粜十钱。二十四月,鲁梁之民归齐者十分之六;三年,鲁梁之君请服。
类似的谋略,管仲分别在莱莒、楚国、代国、衡山国都使用过,所依据的工具,均是这些国家最具比较优势的产业。限于篇幅,我就不再一一列举了。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管仲之所以能相齐成霸,固然是齐国百姓之福,却是与鲍叔牙的知才善荐分不开的。今日之中国,在与欧美诸国所进行的无形经济战争之中屡屡一败涂地,既有既得利益集团卖国求荣的因素,更与庸才治国的干部人事任命制度密切相关。联想到今日官员晋升的论资排辈、行贿受贿极其普遍的环境,只能是庸才上、奇才下,即使是管仲再生,恐怕根本得不到治理国家的机会。
这样的政治人事环境,导致中央政策常被投机者利用,调控越调越南辕北辙、适得其反;而高层对中国政治经济形势的判断,屡为街叟村妇等嘲笑。非是他们不尽力,而是在智慧、水平上根本不具备治理国家的素质,这是现行干部任命制度的悲哀。
为了富民强国,还中华民族屹立世界民族之林的尊严,中国需要管仲式的人才脱颖而出,成为治理国家的领路人及骨干中坚。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1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