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杜甫《饮中八仙歌》: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麹车口流涎, 恨不移封向酒泉。左相日兴费万钱, 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世贤。
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 皎如玉树临风前。苏晋长斋绣佛前, 醉中往往爱逃禅。
李白一斗诗百篇, 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 自称臣是酒中仙。
张旭三杯草圣传, 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辨惊四筵【释 义】 形容人像玉树一样风度潇洒,秀美多姿。
亦作“临风玉树”临风:迎着风。
出处:《鹖冠子》是先秦道家著作,其说大抵本于黄老而杂以刑名。
原文: 魏文王问扁鹊:“子昆弟三人其孰最善为医?”扁鹊曰:“长兄最善,中兄次之,扁鹊最为下。”魏文王曰:“可得闻邪?”扁鹊曰: “长兄于病视神,未有形而除之,故名不出于家。中兄治病,其在毫毛,故名不出于闾。若扁鹊者,镵血脉,投毒药,副肌肤,闲而名出闻于诸侯。”
译文:魏文王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扁鹊答说:“长兄最好,二哥次之,我最差。”魏文王又问:“那么,为什么是你最出名呢?”扁鹊答说:“我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
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只有我们家的人才知道。我二哥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之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于本乡里。
而我扁鹊治病,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来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
扩展资料
《鹖冠子》书中典故
《世贤》,即世俗之贤人,世俗之贤人犹如医生,能够治理社会之疾病。圣人之治理社会,犹如良医;使社会疾病自然转化,从而不再施以药石。
贤人之治理社会,犹如中兄之医,发现问题苗头即刻挫败,从而使社会保持健康发展。一般人治理社会,犹如扁鹊,问题出现伸展到全身网络后,才施以药石,即使病情有所好转,身体也受到创伤,社会组织也受到影响。
所以,这世上需要良医,需要圣人,移风易俗,让社会自然转化,才能保持健康发展。如果统治者都是扁鹊似的庸医,那么社会就是千疮百孔了。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鹖冠子
出 处 :战国·楚·屈原《楚辞·九章·怀沙》,“怀瑾握瑜兮,穷不知所示。”
司马迁 《屈原贾生列传》:“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拓展资料:
怀瑾握瑜 [huái jǐn wò yú]
[释义] 怀里藏着美玉,手里握着美玉。比喻具有纯洁无瑕的品德。
造句:
一、她怀瑾握瑜的品德值得每个人学习。
二、屈原怀瑾握瑜,却遭到放逐的命运。
三、我们在青少年时期,就应该加强思想修养,怀瑾握瑜,应是我们每个中学生的努力目标。
四、深谋远虑天家子,怀瑾握瑜市井人。
五、怀瑾握瑜空掷去,攀松折桂谁相许?昔朋旧爱各东西,譬如落叶不更齐。
前度刘郎
泛指去了又来的人。
典故一
宋·刘义庆《幽明录》里说,东汉永平年间,刘晨和阮肇在天台桃源洞遇仙。还乡后,至太康年间,两人重到天台。
典故二
唐·刘禹锡《再游玄都观》诗:“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刘禹锡因参与王叔文、柳宗元等人的革新活动被贬郎州(今湖南省常德市)司马。10年后,被朝廷“以恩召还”,回到长安。这年春天,他去京郊玄都观赏桃花,写下了《玄都观桃花》:“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以桃花隐喻暂时得势的奸佞小人。这样的诗自然有人不满,他又因“语涉讥刺”而再度遭贬,一去就是12年。12年后,诗人再游玄都观,写下了《再游玄都观》:“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依然如故,不改初衷,痛快淋漓地抒发了自己不怕打击、坚持斗争的倔强意志。“前度刘郎今又来”的不懈斗争精神,一直为后人敬佩。刘禹锡的诗化为成语:前度刘郎。
典故三
相传 东汉 永平 年间, 刘晨 、阮肇 在 天台 桃源洞 遇仙,还乡后,又重到 天台 。后因称去而重来者为“前度刘郎”。 唐 刘禹锡 《再游玄都观》诗:“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宋 辛弃疾 《贺新郎》词:“前度刘郎今重到,问 玄都 、千树花存否?” 元 张翥 《满江红·钱舜举桃花折枝》词:“前度刘郎,重来访、玄都 燕麦。” 温见 《香江席上示雪兄》诗:“故乡心事他乡梦,前度刘郎泪黯然。
唐·刘禹锡《再游玄都观》诗:“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刘禹锡因参与王叔文、柳宗元等人的革新活动被贬郎州(今湖南省常德市)司马。10年后,被朝廷“以恩召还”,回到长安。这年春天,他去京郊玄都观赏桃花,写下了《玄都观桃花》:“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以桃花隐喻暂时得势的奸佞小人。这样的诗自然有人不满,他又因“语涉讥刺”而再度遭贬,一去就是12年。12年后,诗人再游玄都观,写下了《再游玄都观》:“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依然如故,不改初衷,痛快淋漓地抒发了自己不怕打击、坚持斗争的倔强意志。“前度刘郎今又来”的不懈斗争精神,一直为后人敬佩。刘禹锡的诗化为成语:前度刘郎。 安公子是~,何小姐是司空见惯,倒也用不着十分羞涩,便举案齐眉,同吃了一顿饭。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八回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贤文”出自汉初名将李广,李广是著名的骑射能手。
唐朝诗人卢纶的“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就是描写李广将军的神力把箭射入石头中的故事。李广从汉文帝时入伍起,经过景帝,至武帝时代,几乎参加了每一次抵抗匈奴的战斗。
那时,北方的匈奴,经常南侵,在边境地区骚扰。匈奴兵都精于骑射,来去不定,出没无常,很难对付。
李广屡次领兵,深入敌阵,一生身经70多次战斗,匈奴兵都很怕他,单于也很敬畏李广的威名。可是汉朝始终没有重用他,并且多次打击他,在他60多岁最后一次和匈奴作战中,李广任前将军,因迷失道路,未能参战,愤愧自杀。
当时全军将士,个个痛哭失声,老百姓听到这个消息,也都不禁流泪。 唐代学者颜师古是这样解释“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桃李等树,不会说话,从不自我宣传,但是到桃李树下来的人却经常不断,树下的野地也会自然地踏出一条路来,这是因为桃李是实实在在地开出了美丽的花,结出了香甜的果,在为人们默默地服务,所以用不着吹嘘,人们自会欢迎它们。
做事力求实际,不尚虚声,就叫“桃李不言”。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0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