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元962年宋太祖诏令合浦置媚川郡,定珠课,南珠正式作为贵重物品,定期向朝廷进贡。
公元972年,岭南小皇帝刘怅,为了讨好宋太祖,特地用合浦珍珠,制作成鞍带,称为“珠龙玉鞍”进献宋太祖,宋太祖非常喜爱,曰:“怅能以筱工巧,移于治国,岂至灭亡哉”。 并对刘怅予以重任。
自太祖建陆三年到绍兴二十六年,宋朝190多年中,合浦珍珠遭到严重捕捞,沿海一带珠贝资源枯竭,官兵迫使珠民到与越南交接处水深百丈中采珠,大批珠民葬身巨鲨腹中,人民怨声四起,唐代李白诗曰:“相逢问疾苦,泪尽曰南珠”。 二:到元代,封建王朝加强对合浦珍珠控制,设立专门机构掠夺珍珠贡献朝廷。
公元1317年设立合浦廉州采珠都提司,珍珠资源受到严重破坏,广大珠民难以捕到珍珠,“采集千百螺,罕见其一”,由于采集珍珠产量减少,引起朝廷严重不满,频频地撤换地方官员,不断加强对珠民迫害。公元1324年,合浦珠民第一次联合起来,反对官吏的迫害进行罢采珠运动。
公元近40年中,珠民反采珠斗争层出不穷。 三:“割股藏珠”。
相传晋时候,皇帝派太监坐镇珠城强迫珠民下海采捕夜光珠。于是,当地采珠能手海生被征去采珠,他为了得到夜光珠以拯救珠民,便冒死至杨梅池的红石潭采珠。
这里不但水深而且礁多,又有暗流,更有两条恶鲨在旁保护着夜光珠。 海生没有其他办法,只好与恶鲨搏斗,但被恶鲨咬伤,鲜血直流,幸得珍珠公主救助,才免于一死。
公主为了拯球珠民,便将夜光珠献给了海生。太监得了夜光珠,就用红布把它包了十几层,锁入檀木盒内,再包了几层红布,连夜派重兵押送宝珠回京。
当太监一行浩浩荡荡走过白龙附近的杨梅岭时,忽见海面呈现一片白光。 太监感到奇怪,停下来打开藏夜光珠的木盒一看,夜光珠竟不翼而飞,吓得太监“木口木面”只好赶回白龙城,逼令珠民再下海采珠。
就在这时,皇帝已连下两道圣旨,催促火速送珠回京。太监急得满头大汗。
便下最毒辣的手段“以人易珠”,将珠民缚上大石,沉入红石潭,并说:“找不到夜光珠,就不能升上水面,如果空手而上,便会人头落地”。 这次海生又担负起这个取珠任务。
珍珠公主眼看珠民又要遭受一场浩劫,她为了救海生及珠民,又再次献出夜光珠给海生。太监得到夜光珠后,实在想不出送珠上京的方法,后来有人出了个“割股藏珠”的主意,将太监股部割开,塞入夜光珠,待伤口痊愈后,立即起程回京。
太监认这次安全了,但他们还未走出白龙界时,忽然乌天黑地,响起一声惊雷,震得山摇地动,太监的坐骑也受了惊,不停地跳跃把太监摔了下来。这时一道白光,划破长空,直向白龙海面,此际,太监“呆若木鸡”,速令部下割开伤口,看看珠还在吗?然而伤口内,哪有什么珍珠呢!太监当场晕过去了,被救醒后,他知道空手回京,皇帝一定判其死罪,只好带官兵返回自龙城再作打算。
岂知珠民都逃走一空,吓得他又惊心又慌,最后只好吞金,了此残生。据说珍珠城外的一堆黄土,便是当年“割股藏珠”的太监葬身之所。
四:到明代,珠民斗争风起云涌。公元1459年,朝廷令地方官吏一方面加强对珠民的掠夺,一方面对沿海珠源加强防护,设立巡哨,严防盗贼。
1463年开始派员看守珠池,珠池所产珍珠专供朝廷之用。嘉靖5年冬,合浦大雪纷飞,珠池池水结冰,大批贫民被冻死,但是官吏还强迫珠民下海捕珠,冻死珠民难以数计。
广大珠民反抗更加激烈,万历10年,官吏派兵杀害苏观升等128名珠民,并抛尸示众。珍珠不能给百姓带来幸福,反而造祸于民,人民群众所处境况正是:“曾驱万命沉海底,予似当年去不还”。
五:康熙37年乾隆17年,康熙乾隆两帝多次诏令采珠进献朝廷,但由于宋、元、明三朝近800年过度捕捞,严重破坏了珍珠资源。在满洲贵族统治中国267年中,曾经两诏令在合浦采珠。
由于北部湾中无珠可采,采珠以无所得而罢。自乾隆以后,朝廷再没有在合浦设官采珠,贡献也不存在了。
自清末、民国至“解放初期合浦珍珠一片萧条,在北部湾海上面几乎停止了珍珠捕捞,合浦珍珠这个经历了2000多年发展历史,创造了人类的文明,曾是达官贵人宠物,消声匿迹了,南珠走向灾难,走向深谷。 。
露水!
《暮江吟》
【作者】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后两句写新月初升的夜景。诗人流连忘返,直到初月升起,凉露下降的时候,眼前呈现出一片更为美好的境界。诗人俯身一看,江边的草地上挂满了晶莹的露珠。这绿草上的滴滴清露,很像是镶嵌在上面的粒粒珍珠。用“真珠”作比喻,不仅写出了露珠的圆润,而且写出了在新月的清辉下,露珠闪烁的光泽。诗人再抬头一看,一弯新月初升,如同在碧蓝的天幕上,悬挂了一张精巧的弯弓。诗人把这天上地下的两种美妙景象,压缩在一句诗里——“露似真珠月似弓”。作者从像弓一样的一弯新月,想起当时正是“九月初三夜”,不禁脱口赞美它的可爱,直接抒情,把感情推向高潮,给诗歌造成了波澜。
诗人通过“露”、“月”视觉形象的描写,创造出和谐、宁静的意境,用这样新颖巧妙的比喻来精心为大自然敷彩着色,描容绘形,给读者展现了一幅绝妙的画卷。由描绘暮江,到赞美月露,这中间似少了一个时间上的衔接,而“九月初三夜”的“夜”无形中把时间连接起来,它上与“暮”接,下与“露”、“月”相连,这就意味着诗人从黄昏时起,一直玩赏到月上露下,蕴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热爱之情。明代杨慎《升庵诗话》评:“诗有丰韵。言残阳铺水,半江之碧,如瑟瑟之色;半江红,日所映也。可谓工微入画。”《唐宋诗醇》评:“写景奇丽,是一幅着色秋江图。”清代王士祯《唐人万首绝句选》评:“丽绝韵绝,令人神往。
成语故事鱼目混珠典故:从前,有个叫满意的人在一个处于蛮荒之地的不起眼的小铺子里,用所有的钱买了一颗大珍珠。
回到家后,他把大珍珠放进一个特意制作的盒子里,好好地收藏起来。只有在过年时,他才拿出来给一些朋友看。
满意有个叫寿量的邻居,家里藏有一颗祖传的大珍珠,常想拿出来和满意比一比。可祖宗有遗训,不可轻易示人,只好作罢。
不久,两人都得了一种怪病,卧床不起。看了好多医生,吃了好多药,可病情仍不见好转。
一日,街上来了一个据说能治各种疑难杂症的游方郎中。两家人分别将其请到家中,郎中看完病后,说此病需要以珍珠粉来合药,才能彻底治愈。
他留下一个方子,便匆匆走了。可是满意怎么也舍不得残损那颗稀世珍珠,所以就只吃了方子上其他的药;而寿量则吃了用家传珍珠粉合的药。
后来郎中得知满意并未服用珍珠粉,前去一看,发现他的珍珠的确是稀世之宝。而郎中一看寿量的珍珠就说:“这是海洋中一种大鱼的眼睛,以鱼目混充珍珠,哪能治好你的病呢?”。
露似珍珠月似弓
暮江吟
作者: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句解: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一道西下的夕阳,铺映在江水之中;阳光照射下,江面上波光粼粼,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色,一半呈现出红色。这两句写太阳落山前的江上景色,就像一幅油画。前一句中的“铺”字用得高妙,不仅形象地表现了太阳接近地平线时斜射在水面上的状态,而且写出了秋天夕阳的柔和,显得很平缓,给人以亲切、安闲的感觉。后一句抓住残阳照射下江中细波粼粼、光色瞬息呈现出的两种颜色变化:受光多的部分,呈现一片反射着阳光的红色;受光少的地方,呈现出江水本身的深碧色。“瑟瑟”,本来是珍宝名,其色碧,故影指“碧”字。这里形容背阴处江水的碧绿色。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更让人怜爱的,是九月初三凉露下降的月夜;滴滴清露就像粒粒珍珠,一弯新月仿佛一张精巧的弓。这两句写九月初三新月初升的夜景。诗人流连忘返,直到新月初上,凉露下降。此时风光,犹如一幅精描细绘的工笔画。用“真珠”比喻露珠,不仅形象地道出其圆润,而且写出了在新月的清辉下露珠闪烁的光泽。
由描绘一江暮色,到赞美月露,中间似乎少了时间上的衔接,而“九月初三夜”的“夜”无形中把时间连接起来。它上与“暮”接,下与“露”、“月”相连,这就意味着诗人从黄昏时起,一直玩赏到月上露下,蕴含着他对大自然的喜悦、热爱之情。“可怜”,可爱。“真珠”,即珍珠。
评解:
这首七绝是一首写景佳作。语言清丽流畅,格调清新,绘影绘色,细致真切。诗人选取了红日西沉到新月东升这一段时间里的两组景物进行描写,运用了新颖巧妙的比喻,创造出和谐、宁静的意境。全篇用“可怜”二字点逗出内心深处的情思和对大自然的热爱。其写景之微妙,历来备受称道。明代杨慎《升庵诗话》评云:“诗有丰韵。言残阳铺水,半江之碧,如瑟瑟之色;半江红,日所映也。可谓工微入画”。《唐宋诗醇》评云:“写景奇丽,是一幅着色秋江图”。清代王士祯《唐人万首绝句选》评云:“丽绝韵绝,令人神往。”
全诗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暮江吟:吟,吟诵,抑扬顿挫地念诵,也指古代的一种诗体,如《石灰吟》、《梁父吟》、《天姥吟》等。暮江:傍晚时的江水、江边,这里当指曲江。残阳:快要落山的太阳,即夕阳,如“残阳如血”,“映带残阳一抹红”。铺:铺展,这里是斜照的意思。瑟瑟:古代指宝玉,色碧。这里形容阳光照在江面上,一片青绿的样子。可怜:可爱。怜,古作“怜”,怜爱,爱惜。真珠:即珍珠。
落日的余晖清洒柔和地照在江面上, 呈现出一半碧绿一半殷红。 多么可爱的九月初三之夜啊, 露水像珍珠一样月亮像弯弓一样美。
滴滴清露就像粒粒珍珠,一弯新月仿佛一张精巧的弓。
全诗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注释
残阳:将落山的太阳光。
瑟瑟:碧绿色。
怜:爱。
真珠:即珍珠。
月似弓:农历九月初三,上弦月,其弯如弓。
译文
一道残阳铺在江面上,阳光照射下,波光粼粼,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色,一半呈现出红色。更让人怜爱的是九月凉露下降的初月夜,滴滴清露就像粒粒珍珠,一弯新月仿佛一张精巧的弓。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2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