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八宝鸭是上海名菜,以上海城隍庙老板店烹制最佳,深受食客欢迎。该店原来只经营便菜便饭,没有八宝鸭、八宝鸡之类的名菜供应。据说在30年代,有一位老顾客建议该店经营此类菜肴。当时店里的厨师不知此菜的制法,便到位于市中心的大鸿运饭店买了一只八宝鸡回来仿制,用光鸡配以栗子、笋丁、腕肝、火腿等辅料,上笼蒸熟。做成后香味四溢,鸡肉细嫩味鲜,很受顾客喜爱,不久便闻名全市。后来他们将八宝鸡改为八宝鸭,因鸭子胸腔比鸡大,皮肉薄,容易蒸酥。从那时起直到今天,八宝鸭比八宝鸡更为著名;
2. 此八宝鸭的独特之处,在于不但采用干贝、火腿、腕肝、鸡丁、冬菇、冬笋、栗子、糯米、虾仁、青豆等优质配料,还一改八宝鸭拆骨的传统操作法,用背骨鸭开背,填入配料,扣在大碗内,封好玻璃纸,再上笼蒸制的方法,这样制作的成品,不但鲜香味特别浓郁,而且形态丰满,菜形美观,再浇上用蒸鸭原卤调制的虾仁和青豆,使成品更丰富多彩,风格别具 。 3.糯米八宝鸭,清代宫廷名菜,原是江苏苏州地区的特色菜肴。据乾隆三十年正月乾隆南巡时的《江南节次照常膳底档》记载,‘正月二十五日,苏州织造普福进糯米鸭子,万年春炖肉,春笋糟鸭,燕窝鸡丝’,其中'糯米八宝鸭‘是当时苏州地区最著名的传统名菜,清《调鼎集》和《桐桥倚棹录》都记载了’八宝鸭‘一菜及其制法。乾隆时已成为宫廷名菜。
“来不及”是潮州菜中一道以香蕉为原料的菜肴,关于这道菜肴的成因,则有一段民间传说。
据说明末清初时期,潮州意溪有一陈姓富户人家,一日正午从省城来了一位往年同往京城赶考的朋友,匆促中急忙招呼家厨准备午宴。家厨杀鸡宰鸭之后,嫌菜肴太少,但家中离市一则太远,二则市场也恐怕已收市,此时家园中的香蕉一串串挂在香蕉树上,正是收获时节。家厨见状,灵机一动,便割下香蕉,略为加工,烹制出一道香喷喷的菜肴来。
这道菜外酥内嫩,香甜可口,客人从未吃过这样的菜,品尝之后,赞不绝口,忙问主人这道菜的名称,主人也不清楚,便把家厨唤来询问。家厨便如实说是因为来不及到市场购买肉菜,见到园中有香蕉,便就地取材,临时烹制出来的。
客人听了,哈哈大笑,说:“来不及,来不及,就把这道菜称为‘来不及’吧!”
“来不及”这道菜肴的制法是,把香蕉去皮,切成寸段,再从中间切开,夹上一块同样大小的冬瓜册,挂上蛋糊,下油锅炸至金黄色,撒上香芝麻即成。
“护国菜”是潮州名菜,相传在公元1278年,宋朝最后一个皇帝――赵南逃到潮州,寄宿在一座深山古庙里,庙中僧人听说是宋朝的皇帝,对他十分恭敬,看到他一路上疲劳不堪,又饥又饿,便在自己的一块番薯地,采摘了一些新鲜的番薯叶子,去掉苦叶,制成汤菜。少帝正饥渴交加,看到这菜碧绿清香,软滑鲜美。吃后倍觉爽口,于是大加赞赏。宋少帝看到庙中僧人为了保护自己,保护宋朝,在无米无菜之际,设法为他制做了这碗汤菜。十分感动,于是就封此菜为“护国菜”,一直延传至今。现在广州和潮州地区,许多菜馆都有此菜供应;
中国菜源远流长,众多风味佳馔均为历代名厨所创,由於深受食者喜爱与推崇而流传至今。
人们根据历史的传说编写了很多这些菜名的起由与故事,因而流传了许多烩灸人口的中国菜典故。 神仙鸭子 这是孔府的一个传统名菜,相传始于孔子七十四代孙孔繁坡时期,在孔繁坡任山西同州知府时,府内厨师以鸭子出骨,加调料入碗加盖,上笼蒸制而成,肉质酥烂,香气浓郁,滋味鲜美,孔繁坡品尝后,觉得此菜制法与众不同,上笼蒸制以点香三炷烧尽为度,滋味鲆美美胜于它菜,故取名为神仙鸭子 佛跳墙 福建名菜,现已成为闽菜中居首位的传统名菜,闽菜中的佛跳墙是由海参,鲍鱼,干贝,鱼翅,鸡,猪蹄筋,羊肘,鸽蛋等18种原料用酒坛煨制而成。
特点是味道鲜醇,质地软嫩,入口即化,食后余香显著。 清代,福州官钱局宴请布政使周莲,席间一道菜是用几种海产品及鸡,鸭,羊肘,蹄爪,鸽蛋等煨制而成,极为可口。
周莲命衙厨郑春发学习仿制,郑登门求教后,并改进工艺,多用海鲜,使此菜愈加鲜美。后来郑春发辞去衙,开办聚春园菜馆,在一次文人聚会时送上此菜,初名福寿全,乍一启封,浓香夺坛而出,食者纷纷叫好,有人即兴赋诗云。
“坛启荤菜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遂由众人公议将此菜改名佛跳墙。百余年来风靡省内外,享誉港澳。
麻婆豆腐 四川传统名菜,始创于清同冶初年,当时成都北郊万福桥有一陈兴盛饭铺,主厨掌灶的是店主陈春富之妻陈刘氏。她用鲜豆腐,牛肉末,辣椒、花椒、豆瓣酱等烧制而成。
她烹制的豆腐,麻、辣、烫、嫩,味美可口,十分受人欢迎,人们越吃越上瘾,名声渐传开,因她脸上有几颗麻子,故传称为麻婆豆腐。从此名扬全国。
叫化鸡 江苏常熟名菜,又称黄泥煨鸡。相传明末清初时,常熟虞山麓有一叫化偶得一鸡,苦无炊具、调料,无奈,宰杀去脏后,带毛涂泥,放入柴火堆中煨烤,熟后敲去泥壳,鸡毛随壳而脱,香气四溢。
适逢隐居在虞山的大学士钱牧斋路过,试尝,觉其味独特,归家命其家人稍加调味如法炮制,更感鲜美。此后,遂成为名菜,并一直流传至今。
回锅肉 四川名菜,又称熬锅肉,传说这道菜是从前四川人初一、十五打牙祭(改善生活)的当家菜。当时做法多是先白煮,再爆炒。
清末时成都有位姓凌的翰林,因宦途失意退隐家居,潜心研究烹饪。他将原煮后炒的回锅肉改为先将猪肉去腥码味,以隔水容器密封的方法蒸熟后再煎炒成菜。
因为早蒸至熟,减少了可溶性蛋白质的损失,保持了肉质的浓郁鲜香,原味不失,色泽红亮。自此,名噪锦城的早蒸回锅肉便流传开来。
白煮肉 北京传统名菜,此菜创始于明末的满族,约有 300多年历史,清入关后从宫中传入民间。北京“砂锅居”饭庄制作此菜最为著名。
传说,清乾隆六年(1741),砂锅居初建时,用一口直径 133厘米的大砂锅煮肉,每天只进一口猪,以出售白肉为主,由于生意兴隆,午前便卖完,摘掉幌子,午后歇业,于是在民间逐渐流传开一句歇后语:“砂锅居的幌子——过午不候”。 开水白菜 四川传统名菜。
“开水白菜”原系川菜名厨黄敬临在清宫御膳房时创制。后来黄敬临将此菜制法带回四川,广为流传。
30多年前,川菜大师罗国荣调来北京饭店掌厨,又将“开水白菜”的烹调技术带回北京,从而成为北京饭店高档筵席上的一味佳肴,“开水白菜”烹制不易,其关键在于吊汤,汤要味浓而清,清如开水一般,成菜乍看如清水泡着几棵白菜心,一星油花也不见,但吃在嘴里,却清香爽口,鲜美异常。
鱼香茄子是川菜吧。因为是用烧鱼的一些配料来做,比如葱、姜、蒜、酒、醋、糖、酱油等,因此得名。还有鱼香肉丝等等,川菜中把这一类叫做鱼香炒。
我国民间有立夏尝三鲜的传统习俗。三鲜分地三鲜、树三鲜、水三鲜。
民间的地三鲜有几种说法,一指苋菜、蚕豆、蒜苗;;一指苋菜、元麦,蚕豆,还有说是蚕豆、苋菜、黄瓜。地三鲜是东北菜,但是不明白为什么东北把土豆、茄子、青椒称为地三鲜。
说句题外话,我个人不喜欢北方菜,特别是东北菜,乱七八糟,根本谈不上色、香、味,而且油重。
“八仙过海闹罗汉”是孔府喜庆寿宴的第一道菜!从汉初到清末,历代皇帝都要到曲阜祭祀孔子,其中乾隆皇帝去过七次,至于一些达官显贵、文人雅士,前往朝拜者就数不胜数啦!因而孔府设宴招待十分频繁,“孔宴”文明四海,“八仙过海闹罗汉”是孔府许多名菜中的一道,它选料齐全,制作精细,口味丰富,盛器别致!该菜用鱼翅、海参、鲍鱼、鱼骨、鱼肚、虾、鸡、芦笋、火腿等十几种原料烹制而成!以鸡做“罗汉”其他八种主料为“八仙”故名“八仙过海闹罗汉”当年在孔府,此菜一上席,随即开罗唱戏,一面品尝美味,一面听戏,十分热闹。
在北京中山公园内有一座有着94年历史的中华老字号——来今雨轩饭庄。
它始建于1915年。来今雨轩以经营红楼菜肴和川贵风味菜肴为主。
来今雨轩1991年被北京市商业委员会评为“一级餐馆”。1992年红楼小吃“枣泥山药糕”、“蟹肉雪饺”、“咖喱饺”、和饭庄传统面点“冬菜肉包”被北京市饮食服务总公司评为¬——百家餐馆、千种风味小吃大联展最佳品种奖。
1997年在首届《北京名菜名点》鉴定展示会上“茄鲞”被定为名菜,“冬菜肉包”“枣泥山药糕”被定为名点。2000年红楼菜“茄鲞”被国家国内贸易局定为中国名菜。
2002年来今雨轩饭庄被中国烹饪协会评为“全国绿色餐饮企业”。2002年经中国烹饪协会审定,授予“中华餐饮名店”。
2003年被全国酒家酒店评定委员会评为“国家一级酒家”。2005年被商务部重新认定为“中华老字号”。
2006年被北京市商务局评为“中国风味特色餐厅”。 来今雨轩的红楼宴包括红楼大宴、红楼盛宴、红楼家宴、红楼生日宴、季节宴5种,每道菜都有出处,菜的整体风味与淮扬菜接近,兼有北菜风味,清淡爽口,甜而不腻,所有调料中都不加味素,所选原料都是家肥培养的。
每道菜都是色香味形俱佳。 红楼宴的菜品有“鸡髓笋”、“怡红祝寿”、“ 茄鲞”、“鸡丝蒿子杆”、“乌龙戏珠”、“枣泥山药糕”、“雪底芹菜”、“三鲜鹿筋”、“冬菜肉包”等,在色、香、味、型、精、雅等方面更是堪称一绝,充分反映了我们传统烹饪技艺的精湛和高超。
茄鲞:红楼菜最有代表性的是茄鲞。“鲞”是指剖开凉干的腊鱼,有记载:春秋时王应鳞在《困学纪闻》中写到:“阖闾思海鱼而难于生致,制成鱼盐渍而干之,故名为鲞。”
茄鲞出自《红楼梦》第四十一回“贾宝玉品茶拢翠庵,刘姥姥醉卧怡红院”中。王熙凤把这道菜的做法做了详细的说明:茄子包了皮,只要净肉,切成碎丁,用鸡油炸了,再用鸡脯子肉并新笋、蘑菇、五香腐干、各色干果子,俱切了,用鸡汤偎干,将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拌,盛在瓷罐子里封严……。
当然,现在茄鲞不会真的象王熙凤讲的那样,做法上有了一些创新,但是其工序之多,做工之细是保留下来了。这道菜中茄子性味甘寒,无毒,具有散血、止痛、收敛、止血、利尿、解毒等功效,内含多种维生素,长期食用可以增加血管的抵抗力。
整道菜味道咸鲜,有浓郁的糟香,色泽光亮鲜艳。 红楼菜还很注重时令变化,如鸡丝蒿子杆。
出自《红楼梦》六十一回,写俏丫鬟晴雯要吃炒蒿子杆,于是厨娘柳嫂子用鸡丝来炒蒿子杆。蒿子杆也叫蓬蒿或茼蒿,是草本植物。
它的茎与叶均可食用,含有丰富的营养,尤其是胡萝卜素和矿物质含量较高,具有安心、养脾胃、消痰、利肠胃之功效。菜品鲜嫩、可口、清淡,是早春一道很好的美味。
银耳鸽蛋。出自《红楼梦》四十回,写史太君两宴大观园,席间上了一道“鸽子蛋”,凤姐为讨好老祖宗,捉弄刘姥姥说这道菜“一个蛋值一两银子”,来自乡下的刘姥姥竟滑稽地用筷子去夹鸽子蛋,引起全屋人哄堂大笑。
银耳属腐生真菌,是传统的滋补品。鸽蛋能补肾益气,但因产蛋率低,所以也可视为席上珍品。
银耳与鸽蛋相配成菜营养十分丰富,更是老年人食用之佳品。 扒驼掌。
出自《红楼梦》五十三回“乌进孝进租”时的进物单上,有“熊掌二十对”的记载,但因熊为野生保护动物,故以驼掌代熊掌。骆驼产于内蒙古荒漠草原,体形高大,肌肉发达,尤其驼峰驼掌可作名菜。
从营养角度来讲,食驼掌可强筋壮骨,再配以菜心,荤素俱佳,肥而不腻,是秋、冬季补品之一。虽不如书中的熊掌好,但也独具特色,深受美食家的欢迎。
鸡皮虾丸汤出自《红楼梦》六十二回,写芳官饿了,吩咐柳嫂子做饭,为了讨好芳官,柳嫂子做了一顿上好的饭菜遣人送过去。丫环春燕揭开一看,里面有胭脂鹅脯、酒酿清蒸鸭和香稻粳米饭等。
鸡皮虾丸汤就是其中之一,虾肉嫩白色,是海中之宝,高蛋白、低脂肪,可补肾壮阳,健脾化痰,益气通乳。用其做汤口味清鲜,虾肉脆嫩。
特别是丸子做成白、绿两色,颇有特色。 红楼菜中也有费功夫的,如鸡髓笋,出自《红楼梦》七十五回“开夜宴异兆发悲音,赏中秋新词得佳谶”中,在贾赦孝敬老太君的晚宴中有一道珍品。
整个菜肴咸、鲜、脆、嫩且爽口。要将鸡腿肉去掉,留下骨头,敲碎取出骨髓,点缀在鲜笋盘中。
雅致,清透,营养丰富。 以上大都是书中记述或情节中有记载的,来今雨轩饭庄的师傅们还根据一些情节进行了创新,如雪底芹芽,《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据考证,“雪芹”取自前人“园父初挑雪底芹”之诗句。
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作家,来今雨轩饭庄创制了这道菜肴。此菜是用鸡肉和芹菜嫩芽做成。
斑鸠体形似鸽,栖于平原和山地的林间。其肉鲜嫩,爽滑味美,与芹芽同炒,颜色鲜艳,衬以“雪底”,三色分明,色香味形俱佳。
怡红祝寿。出自《红楼梦》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说的是为宝玉等人过生日。
“怡红祝寿”即根据这一回的描写而创制。贾宝玉也称“怡红公子”,用红色的大对虾为主料寓“红”字。
对虾又称大虾、明虾。肉嫩色白,脑肥味美,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营养食品。
这。
提起肉糕,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
相传楚王嗜鱼成性,但又时常因鱼刺卡喉咙而恼火,许多厨师因此而成了刀下鬼。后来,有一赤壁厨师在剖鱼时意外发现鱼刺很容易和鱼肉分离开来,于是把分离出来的鱼肉和猪肉混合,配上佐料剁成泥,蒸成块型。
楚王食之,惊喜不已。肉糕从此问世,而且名声大震。
从那时起,厨师告老还乡把技艺传流到民间后,人们把肉糕捧为“天子宴席”的佼佼者,所以赤壁人直到现在喜爱吃肉糕的习惯只兴不衰。据了解,赤壁人吃肉糕一般喜欢将它切成长方形,在盘里整齐有序的加以排列,然后在肉糕表面撒上一层葱花,蒸熟后还未端上桌面,便已清香扑鼻。
细眼观去,黄、白、绿三色相间,非常好看;尝之,则更是清香滑腻、唇齿流芳。在赤壁宴席上更有“无糕不成席”的说法,宴席第一道菜必先上肉糕,肉糕已经成为咸宁地区的一道名菜,在温泉各大集贸市场皆有肉糕出售,很多温泉市民不仅喜欢蒸着吃,而且还喜欢将它煮到火锅里,更是别有一番滋味。
北京京伦饭店的特一级厨师陈来师傅是一位厨艺精深的厨界前辈,经常在皇城根下为国家领导献厨艺,被尊称为当代“御厨”。由他创新的谭家官府菜享誉京城。前日,在大连东旭皇城酒店的饮食部,笔者采访了正在制定“谭家官府菜美食节”菜单的“御厨”陈来师傅。
谭家菜老少皆宜
据陈师傅介绍,谭家菜出自于清末官僚谭宗浚家,流传至今有百余年的历史。谭宗浚的父亲是清朝一位有名的学者,一生酷爱珍馐美味。在家宴请同僚时,总是亲自安排,精美适口的家中肴馔常赢得同僚们的一致赞扬,在当时的京官圈子中,谭家菜已颇具名声。清朝末年,官宦人家大都热忠广置田产,而唯独谭家父子仍专注饮食。谭家的女主人均善烹调,为不断提高烹调技艺,常不惜重资礼聘京师名厨,在烹调过程中将技术学到手。这样随请随辞,久而久之,谭家不断吸收各派名厨之长,成功将南方菜同北方菜结合了起来,精益求精,独创一派。
以往饮食界有“南甜北咸”之说,而谭家菜在烹调中往往是糖、盐各半,以甜提鲜,以咸提香,做出来的菜肴口味适中,鲜美可口,南方人、北方人都爱吃。谭家菜在口味上的另一个特点是讲究原汁本味,烹制谭家菜很少用花椒一类的香料炝锅,也很少在菜做成后,撒放胡椒粉一类的调料。谭家菜讲究的是吃鸡就要品鸡味,吃鱼就要尝鱼鲜,绝不用其他异味、怪味干扰菜肴的本味。焖菜时也不能续汤或对汁,否则便谈不上原汁了。
官府菜味在其中
用“御厨”陈师傅的话形容官府菜是牡丹花好,味在其中。官府菜起源于百年前,是王公贵族、达官显贵宴请宾客的佳肴。其用料多为鱼翅、鲍鱼、裙边、鹿筋、鱼肚、燕窝等高档原料,烹饪技法独特,讲究原汁原味。特色为菜质软烂而不走形,咸甜适度,鲜美滑嫩,代表菜有黄焖鱼翅、蚝油鲍鱼、罗汉大虾、清蒸官燕等。由于当年官员的调任流动,官府菜便逐渐汇集了各地风味特色的精华。
今日,“御厨”陈师傅在谭家菜的基础上,独创了属于自己风格特点的谭家官府菜。它继承了传统官府菜用料讲究、原料货真价实的宗旨,严把高档原料燕、翅、鲍的进货关,坚持传统发制技法绝不使用化学发制剂,在烹制过程中摒弃化学添加剂,保持原汁原味烹饪;在烹调技巧上则融入现代科学方法,在原料搭配上又采用现代科学配方,使昔日官府菜进入现代生活。
由于传统官府菜浓汁过浓,当今食客嫌腻,陈师傅便将从粤菜大师康辉那儿学的吊汤高招运用进来,通过高超的技艺调整,使浓汤浓而不腻、稀稠适度,入口滑爽醇厚鲜美,妙不可言;在原料配比中,适当加入蔬菜、菌类,做到晕素搭配,营养平衡。高蛋白、高热量、低脂肪的新官府菜滋补作用不言而喻。
在盛盘方面,陈师傅依仗深厚的工笔画功底,使菜肴出品更加艺术化。比如创新的“元鲍柴把鸭”就是用贡菜裹着鸭肉条、冬菇、冬笋、金华火腿等多种营养原料,外形做得酷似柴把,四周镶上圆形鲍鱼仔,既好看又好吃。再如传统“翅类”官府菜因为投料狠,价格居高不下,且有营养过剩之嫌,陈师傅为了让百姓问津官府菜,创新推出“贡蘑翅”,在翅汤中加入贡蘑、松茸,不仅价格不高,还使菜肴味道更鲜,很适合青年人享用。
美食节香满东旭皇朝
此次在大连东旭皇朝大酒店谭家官府菜美食节上,陈师傅向大家推荐了几道好吃的官府菜,像官府“老坛子”这道创新菜荟萃了官府菜用料的精华,集鱼翅、鲍鱼、裙边、鱼肚、瑶柱、沙鱼唇、松茸、竹荪、野山菌等多种高档原料、辅料为一体,用浓汤文火煨、靠长达12小时而成。浓汤是用老母鸡、老鸭子、鸽子、金华火腿、瘦猪肉等原、辅料经10余小时才调制而成。因而用小紫砂坛单个靠出来的“老坛子”分外香,又俗称“满坛香”,汤汁浓而腻,主料软烂滑嫩,郁香淳厚,回味无穷,营养丰富,老少皆宜。每坛配有米饭一碗,还有4种精美小菜和时令水果佐餐,售价不高,吃过的人同声赞许。
此次荣登美食节的菜肴还有松茸鹿筋,紫砂双补,官府蟹黄翅,姥姥烧裙边等菜品。结束采访时,“御厨”陈师傅委托笔者让喜爱美食的朋友们近期光临东旭皇朝大酒店,品尝正宗的谭家官府菜。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24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