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次东渡日本中,鉴真等人遇到许多挫折,第一次东渡前,将和鉴真同行的徒弟跟一个和尚开玩笑,结果那个和尚恼羞成怒,诬告鉴真一行造船是与海盗勾结。地方官员闻讯大惊,派人拘禁了所有僧众,首次东渡因此未能成行。其后接连失败,第五次东渡最为悲壮。那一年鉴真已经60岁了,船队从扬州出发,刚过狼山(今江苏南通)附近,就遇到狂风巨浪,在一个小岛避风。一个月后再次起航,走到舟山群岛时,又遇大浪。第三次起航时,风浪更大,向南漂流了14天,靠吃生米、饮海水度日,最后抵达海南岛南部靠岸。归途中,鉴真因长途跋涉,过度操劳,不幸身染重病,双目失明。
鉴真手迹《请经书帖》
鉴真最后一次东渡也并非一帆风顺。正当船队扬帆起航时,一只野鸡忽然落在一艘船的船头。鉴真认为江滩芦苇丛生,船队惊飞野鸡不足为怪,而日本遣唐使却认为不是吉兆,于是船队调头返回,第二天才重新起航,历尽艰险到达日本。鉴真带去很多佛经和医书到日本。他主持重要佛教仪式,系统讲授佛经,成为日本佛学界的一代宗师。他指导日本医生鉴定药物,传播唐朝的建筑技术和雕塑艺术,设计和主持修建了唐招提寺。这座以唐代结构佛殿为蓝本建造的寺庙是世界的一颗明珠,保存至今。鉴真死后,其弟子为他制作的坐像。至今仍供奉在寺中,被定为“国宝”。
在6次东渡日本中,鉴真等人遇到许多挫折,第一次东渡前,将和鉴真同行的徒弟跟一个和尚开玩笑,结果那个和尚恼羞成怒,诬告鉴真一行造船是与海盗勾结。
地方官员闻讯大惊,派人拘禁了所有僧众,首次东渡因此未能成行。其后接连失败,第五次东渡最为悲壮。
那一年鉴真已经60岁了,船队从扬州出发,刚过狼山(今江苏南通)附近,就遇到狂风巨浪,在一个小岛避风。一个月后再次起航,走到舟山群岛时,又遇大浪。
第三次起航时,风浪更大,向南漂流了14天,靠吃生米、饮海水度日,最后抵达海南岛南部靠岸。归途中,鉴真因长途跋涉,过度操劳,不幸身染重病,双目失明。
鉴真手迹《请经书帖》鉴真最后一次东渡也并非一帆风顺。正当船队扬帆起航时,一只野鸡忽然落在一艘船的船头。
鉴真认为江滩芦苇丛生,船队惊飞野鸡不足为怪,而日本遣唐使却认为不是吉兆,于是船队调头返回,第二天才重新起航,历尽艰险到达日本。鉴真带去很多佛经和医书到日本。
他主持重要佛教仪式,系统讲授佛经,成为日本佛学界的一代宗师。他指导日本医生鉴定药物,传播唐朝的建筑技术和雕塑艺术,设计和主持修建了唐招提寺。
这座以唐代结构佛殿为蓝本建造的寺庙是世界的一颗明珠,保存至今。鉴真死后,其弟子为他制作的坐像。
至今仍供奉在寺中,被定为“国宝”。
六次东渡 东渡事由742年,日本留学僧荣睿、普照到达扬州,恳请鉴真东渡日本传授“真正的”佛教,为日本信徒授戒。
当时,大明寺众僧“默然无应”,唯有鉴真表示“是为法事也,何惜身命”。遂决意东渡。
第一次742年冬,鉴真及弟子21人,连同四名日本僧人,到扬州附近的东河既济寺造船,准备东渡。时日本僧手中持有宰相李林甫从兄李林宗的公函,因此地方官扬州仓曹李凑也加以援助。
不料鉴真一位弟子道航与一名师弟如海开玩笑说:“人皆高德行业肃清。如如海等少学可停却矣”,如海信以为真,大怒,便诬告鉴真一行造船是与海盗勾结,准备攻打扬州。
当年海盗猖獗,淮南采访使班景倩闻讯大惊,派人拘禁了所有僧众,虽然很快放出,但是勒令日本僧人立刻回国,第一次东渡就此夭折。第二次744年1月,作了周密筹备后,鉴真等17僧(包括潜藏下来的荣睿、普照),连同雇佣的“镂铸写绣师修文镌碑等工手”85人,共100余人再次出发。
结果尚未出海,便在长江口的狼沟浦遇风浪沉船。船修好后刚一出海,又遭大风,飘至舟山群岛一小岛,五日后众人方被救,转送明州(今浙江宁波)阿育王寺安顿。
开春之后,越州(今浙江绍兴)、杭州、湖州、宣州(今安徽宣城)各地寺院皆邀请鉴真前去讲法,第二次东渡遂结束。第三次 结束了巡回讲法之后,鉴真回到了阿育王寺,准备再次东渡。
此事为越州僧人得知,为挽留鉴真,他们向官府控告日本僧人潜藏中国,目的是“引诱”鉴真去日本。于是官府将荣睿投入大牢,遣送杭州。
荣睿途中装病,伪称“病死”,方能逃离。第三次东渡就此作罢。
第四次 江浙一代既然不便出海,鉴真于是决定从福州买船出海,率30余人从阿育王寺出发。刚走到温州,便被截住,原来鉴真留在大明寺的弟子灵佑担心师父安危,苦求扬州官府阻拦,淮南采访使遂派人将鉴真一行截回扬州。
第四次东渡不了了之。第五次748年,荣睿、普照再次来到大明寺恳请鉴真东渡。
鉴真即率 僧人14人,和工匠水手等共35人,阴历6月28日从崇福寺出发,再次东行。为等顺风,出长江后鉴真一行在舟山群岛一带停留了数月,直到11月才能出海。
在东海上,该船遭到强大北风吹袭,连续漂流14天才看到陆地,16天后方能上岸,发现已经漂流到了振州(今海南三亚),入大云寺安顿。鉴真在海南停留一年,为当地带去了许多中原文化和医药知识,时至今日,三亚仍有“晒经坡”、“大小洞天”等鉴真遗迹。
之后,鉴真北返,经过万安州(今海南万宁)、崖州(今海南海口)、雷州、梧州到达始安郡(今广西桂林),在始安开元寺鉴真又住了一年,又被迎去广州讲法,途径端州(今广东肇庆)时,荣睿病死该地龙兴寺。在广州,鉴真动心前往天竺,被慰留。
入夏之后,鉴真继续动身,经韶州时,普照辞去,临别之时,鉴真发誓“不至日本国。本愿不遂”。
此时,鉴真由于水土不服加之旅途劳顿,又为庸医所误,导致双目失明。过了大庾岭,鉴真大弟子祥彦又在吉州(今江西吉安)坐化,鉴真十分悲痛。
接下来鉴真又经过了庐山、江州(今江西九江)、润州江宁县(今江苏南京),回到了扬州。第五次东渡结束。
第六次 由于鉴真的游历遍于半个中国,因此声名大噪。753年,日本遣唐使藤原清河、吉备真备、晁衡等人来到扬州,再次恳请鉴真同他们一道东渡。
当时唐玄宗崇信道教,意欲派道士去日本,为日本拒绝,因此不许鉴真出海。鉴真便秘密乘船至苏州黄泗浦(在今张家港市塘桥镇鹿苑东渡苑内),转搭遣唐使大船。
随行人众24人,其中僧尼17人。11月16日,船队扬帆出海,此时,普照也于余姚赶来,11月21日,鉴真所乘舟与晁衡乘舟失散,12月6日剩余两舟一舟触礁,12月20日,抵达日本萨摩。
第六次东渡终于成功。 鉴真东渡 (历史文化事件) 唐朝时,很多中国人为中日两国人民的交流作出了贡献。
他们当中,最突出的是高僧鉴真。他不畏艰险,东渡日本,讲授佛学理论,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促进了日本佛学、医学、建筑和雕塑水平的提高,受到中日人民和佛学界的尊敬。
个人简介 鉴真原姓淳于,14岁时在扬州出家。由于他刻苦好学,中年以后便成为有学问的和尚。
公元742年(唐天宝元年),他应日本僧人邀请,先后6次东渡,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在754年到达日本。他留居日本10年,辛勤不懈地传播唐朝多方面的文化成就。
他带去了大量书籍文物。同去的人,有懂艺术的,有懂医学的。
他们也把自己的所学用于日本。鉴真根据中国唐代寺院建筑的样式,为日本精心设计了唐招提寺的方案。
经过两年,唐招提寺建成了。这是日本著名的佛教建筑。
鉴真 接受邀请 唐朝的时候,日本经常派使臣、留学生、僧人和商人到中国访问、学习和通商。
因为这些人是政府派遣到唐朝来的,所以被称为“遣唐使”。每次“遣唐使”的人数最少一二百人,最多的时候达到五六百人。
这一年,日本第九次“遣唐使”来到了中国,其中有两个年轻的和尚,一个叫荣睿,一个叫普照。他们到中国除了学习佛教,还有一件顶重要的任务,就是邀请中国的高僧到日本去讲学和授戒。
荣睿和普照在中国住了十年,虽然学到了不少佛学知识,可是却一直没有邀请到去日本讲学的高僧,感到很失望。 就在他俩准备动身回国的时候,打听到扬州大明寺的鉴真和尚德高望重,学问高深,还曾给四万人授戒。
他俩就立刻从长安赶到了扬州。 可是当见到鉴真的时候,他们又犹豫了。
鉴真已经是一个满脸皱纹、年近六十的老人。这么大的年纪还肯远离家乡,漂洋过海吗?又一想,要是错过这个机会,恐怕再也找不到比鉴真大师更合适的人了。
于是,俩人深深地向鉴真施礼,说明了来意,恳求他能到日本讲学授戒。 鉴真被他俩的真情诚意深深地打动了。
他想了想,然后说道: “我答应你们的请求。” 他又看了看站在周围的弟子,问道: “我已经决定随荣睿、普照二位法师东渡日本,你们有谁愿意同我一起去呢?” 听到鉴真的问话,那些弟子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半天没人吭声。
过了一会儿,一个叫祥彦的和尚站起来说: “大师,不是我们不愿意传播佛法,只是日本和我国相隔大海,路途遥远。听说十人中难得有一个能平安渡过去,如果在路上出了危险,就要白白送命。”
听了这番话,鉴真很是生气,他抬高了声音说: “为传佛法,何惜生命,你们不去,我一个人去。” 祥彦见师父态度这样坚决,他马上说: “师父要去,弟子一定跟随。”
接着又有二十几个人也表示要随鉴真一起去日本。 屡遭失败 自从答应了荣睿、普照的请求,鉴真派人购买船只,筹集粮食、物品准备东渡。
但是,他们先后四次东渡日本,都失败了。有的是因为人事纠纷;有的是因为船只在海上碰了礁石,可鉴真并不灰心。
又过了三年,第五次东渡开始了。 他们师徒一行刚出海的时候,天刮着西南风,这是顺风行船,船走得又快又稳当。
海鸟不时飞近船帆,海里的鱼,也常常跳出水面。鉴真看到这些,感到非常喜悦。
可是没过多久,海面上突然刮起了大风。天很快暗了下来,大块的乌云遮住了太阳,风越刮越猛,海水掀起一个接一个像小山一样的巨浪。
他们乘坐的那只木船,就像一片无依无靠的树叶,一会儿被海浪高高抛起,一会儿又被埋入波谷。船上的人一个个东倒西歪,有的使劲抱着船仓里的木柱子不敢动弹;有的因为晕船,大口大口地呕吐起来。
木船在这种险恶的环境里颠簸了一天又一天,随时都有葬身海底的危险。 到了第六天的时候,无情的海风才渐渐平息,海水也慢慢平静下来。
船上的人由于几天没吃没喝,加上严重的呕吐,一个个面色青黄,浑身没有一点力气。人们的嘴唇都干得裂了口子,嗓子也好像在冒烟,实在是难受极了,可是船上连一口淡水也没有了。
有人用瓢舀了一些海水,尝了尝,又苦又涩,实在不能下咽。 第七天下午,西南天空又出现了一块乌云,该不是又要刮风吧,人们的心“呼悠”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儿。
可是,很快他们又高兴地欢叫起来,原来这是片雨云,顷刻之间降起大雨。这真是救命的雨水,人们站在甲板上仰着头,使劲张开干渴的嘴接水喝,又从船仓里把能盛水的器皿都搬出来接满了雨水。
船继续向前驶去,到第十四天,眼前出现了一块大陆地,他们使出最后的力气,拼命地划动船桨,很快就靠岸了。这是什么地方呢?虽说是快到冬天了,怎么这里还是一片苍翠,到处是挺拔的剑麻、成片的椰林。
原来船走错了方向,他们到了我国海南岛的最南端。这第五次东渡,虽然历尽千辛万苦,却又失败了。
百折不挠 鉴真等人虽然从海上脱险了,可是,那海上令人生畏的颠簸以及干渴和饥饿的折磨,消耗了他们很大的体力。对鉴真这样一位年过六十的老人来说,就更是有些吃不消了。
然而,不幸的事情又接连发生。 先是日本僧人荣睿得病死去。
看着荣睿的遗体,鉴真难过的哭红了双眼。 不久,鉴真的眼睛得了病,尽管吃药治疗,却仍然不见好转,最后双目失明了。
这真是沉重的打击呀! 就在鉴真十分难过的时候,又听到祥彦病重的消息。一天夜里,祥彦感到自己快要死了,就请守护他的师兄快去唤师父来。
鉴真来到他的跟前,祥彦急促地喘着气,吃力地从身边小布包里拿出一本字帖和一本他手抄的经书,双手捧给鉴真,断断续续吐出最后一句话: “请师父……把这些……带到日本……去。” 说完,祥彦就咽了气。
鉴真俯下身子抚摸着祥彦的尸体,悲痛万分地喊着: “祥彦,祥彦啊!” 精神上和肉体上遭受这么沉重的打击,东渡的道路是这么艰难。然而,这一切反而更增添了鉴真的勇气,他对天发誓: “不到日本,我死不瞑目!” 如愿以偿 公元752年,日本政府又一次派遣唐使团到了中国。
遣唐大使听说了鉴真五次东渡的经过,对鉴真极为敬佩,就在第二年十月回国的时候,绕路到扬州专程拜访鉴真,并且邀请他一同前往日本。
六次东渡 东渡事由 742年,日本留学僧荣睿、普照到达扬州,恳请鉴真东渡日本传授“真正的”佛教,为日本信徒授戒。
当时,大明寺众僧“默然无应”,唯有鉴真表示“是为法事也,何惜身命”。遂决意东渡。
第一次 742年冬,鉴真及弟子21人,连同四名日本僧人,到扬州附近的东河既济寺造船,准备东渡。 时日本僧手中持有宰相李林甫从兄李林宗的公函,因此地方官扬州仓曹李凑也加以援助。
不料鉴真一位弟子道航与一名师弟如海开玩笑说:“人皆高德行业肃清。如如海等少学可停却矣”,如海信以为真,大怒,便诬告鉴真一行造船是与海盗勾结,准备攻打扬州。
当年海盗猖獗,淮南采访使班景倩闻讯大惊,派人拘禁了所有僧众,虽然很快放出,但是勒令日本僧人立刻回国,第一次东渡就此夭折。 第二次 744年1月,作了周密筹备后,鉴真等17僧(包括潜藏下来的荣睿、普照),连同雇佣的“镂铸写绣师修文镌碑等工手”85人,共100余人再次出发。
结果尚未出海,便在长江口的狼沟浦遇风浪沉船。船修好后刚一出海,又遭大风,飘至舟山群岛一小岛,五日后众人方被救,转送明州(今浙江宁波)阿育王寺安顿。
开春之后,越州(今浙江绍兴)、杭州、湖州、宣州(今安徽宣城)各地寺院皆邀请鉴真前去讲法,第二次东渡遂结束。 第三次 结束了巡回讲法之后,鉴真回到了阿育王寺,准备再次东渡。
此事为越州僧人得知,为挽留鉴真,他们向官府控告日本僧人潜藏中国,目的是“引诱”鉴真去日本。于是官府将荣睿投入大牢,遣送杭州。
荣睿途中装病,伪称“病死”,方能逃离。第三次东渡就此作罢。
第四次 江浙一代既然不便出海,鉴真于是决定从福州买船出海,率30余人从阿育王寺出发。刚走到温州,便被截住,原来鉴真留在大明寺的弟子灵佑担心师父安危,苦求扬州官府阻拦,淮南采访使遂派人将鉴真一行截回扬州。
第四次东渡不了了之。 第五次 748年,荣睿、普照再次来到大明寺恳请鉴真东渡。
鉴真即率 僧人14人,和工匠水手等共35人,阴历6月28日从崇福寺出发,再次东行。为等顺风,出长江后鉴真一行在舟山群岛一带停留了数月,直到11月才能出海。
在东海上,该船遭到强大北风吹袭,连续漂流14天才看到陆地,16天后方能上岸,发现已经漂流到了振州(今海南三亚),入大云寺安顿。鉴真在海南停留一年,为当地带去了许多中原文化和医药知识,时至今日,三亚仍有“晒经坡”、“大小洞天”等鉴真遗迹。
之后,鉴真北返,经过万安州(今海南万宁)、崖州(今海南海口)、雷州、梧州到达始安郡(今广西桂林),在始安开元寺鉴真又住了一年,又被迎去广州讲法,途径端州(今广东肇庆)时,荣睿病死该地龙兴寺。在广州,鉴真动心前往天竺,被慰留。
入夏之后,鉴真继续动身,经韶州时,普照辞去,临别之时,鉴真发誓“不至日本国。本愿不遂”。
此时,鉴真由于水土不服加之旅途劳顿,又为庸医所误,导致双目失明。过了大庾岭,鉴真大弟子祥彦又在吉州(今江西吉安)坐化,鉴真十分悲痛。
接下来鉴真又经过了庐山、江州(今江西九江)、润州江宁县(今江苏南京),回到了扬州。第五次东渡结束。
第六次 由于鉴真的游历遍于半个中国,因此声名大噪。 753年,日本遣唐使藤原清河、吉备真备、晁衡等人来到扬州,再次恳请鉴真同他们一道东渡。
当时唐玄宗崇信道教,意欲派道士去日本,为日本拒绝,因此不许鉴真出海。鉴真便秘密乘船至苏州黄泗浦(在今张家港市塘桥镇鹿苑东渡苑内),转搭遣唐使大船。
随行人众24人,其中僧尼17人。11月16日,船队扬帆出海,此时,普照也于余姚赶来,11月21日,鉴真所乘舟与晁衡乘舟失散,12月6日剩余两舟一舟触礁,12月20日,抵达日本萨摩。
第六次东渡终于成功。 鉴真东渡 (历史文化事件) 唐朝时,很多中国人为中日两国人民的交流作出了贡献。
他们当中,最突出的是高僧鉴真。他不畏艰险,东渡日本,讲授佛学理论,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促进了日本佛学、医学、建筑和雕塑水平的提高,受到中日人民和佛学界的尊敬。
个人简介 鉴真原姓淳于,14岁时在扬州出家。由于他刻苦好学,中年以后便成为有学问的和尚。
公元742年(唐天宝元年),他应日本僧人邀请,先后6次东渡,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在754年到达日本。 他留居日本10年,辛勤不懈地传播唐朝多方面的文化成就。
他带去了大量书籍文物。同去的人,有懂艺术的,有懂医学的。
他们也把自己的所学用于日本。鉴真根据中国唐代寺院建筑的样式,为日本精心设计了唐招提寺的方案。
经过两年,唐招提寺建成了。这是日本著名的佛教建筑。
唐朝时,封建经济繁荣,国势强大,中国和日本的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空前繁荣。
为了学习唐朝的政治制度和博大精深的文化,自唐太宗贞观年间至唐末期,日本派到中国的遣唐使并成行的就有13次之多(有一次仅达百济),还有一次是派到唐朝的"迎入唐使"(赴唐的日使,久未归国,派使团前往迎接),两次是"送唐客使"(送回唐朝的专使)。使团中有许多留学生,还有留学僧,其中不乏好学之士和学识渊博之人。
中国人也不断东渡日本进行中日文化交流,其中贡献最大的是鉴真和尚。 鉴真俗姓淳于,生于唐武则天垂拱四年(公元688年),逝于唐代宗宝应二年(公元763年)。
他是扬州江阳县(今江苏省扬州)人,14岁时进扬州大云寺,从闻名天下的智满禅师受戒学禅门。在名师的指引下,鉴真的学业突飞猛进。
三年后,他离开大云寺到越州(今浙江绍兴)龙兴寺学戒律,并受"菩萨戒"。唐中宗景龙元年(公元707年)他云游四方求学,到过洛阳、长安。
景龙二年,他20岁时,由律宗法师弘景主持,他受了"具足戒"。此后,他不断钻研佛教经义,对律宗有很深的研究。
733年,他被誉为江淮一带的授戒大师,在佛徒中的地位很高,成为一方的宗首。 唐玄宗开元元年(公元713年),鉴真回到扬州大明寺宣讲戒律,听他讲经和由他授戒的弟子达四万多人,这时,他已是学识渊博、威望很高的佛学大师了。
他还不断组织僧人抄写经书,多达33000多卷,他还设计建造过寺院80多所,日本来到大唐的留学僧也都仰慕他的佛学造诣。 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日本第九次遣唐使来到大唐。
随团前来的日本留学僧荣睿、普照受日本圣武天皇之命,约请鉴真东渡。唐玄宗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冬十月,荣睿、普照来到扬州大明寺拜谒鉴真,表达日本仰慕之意,并说:佛法虽然流传到日本国,可是还没有传法授戒的高僧,请"大和上东游兴化"。
鉴真问寺内诸僧,有谁愿意应此远请。众僧默然。
良久,才有一僧名祥彦者说:"彼国太远,生命难存,沧海淼漫,百无一至。人生难得,中国难生,进修未备,道果未克,是故众僧缄默。
"鉴真听后说:"为法事也(为了宏法传道),何惜身命!诸人不去,我即去也。"鉴真去意已定,从此,就开始了东渡日本的准备。
第一次东渡日本,鉴真和弟子祥彦等21人从扬州出发,因受到官厅干涉而失败。第二次东渡他买了军船,采办了不少佛像、佛具、经疏、药品、香料等,随行的弟子和技术人员达85人之多。
可是船出长江口,就受风击破损,不得不返航修理。第三次出海,航行到舟山海面又因触礁而告失败。
公元744年,鉴真准备由福州出海,可是在前往温州途中被官厅追及,强制回扬州,第四次东渡又没有成功。 748年6月27日,鉴真进行第五次东渡,他从扬州出发,在舟山群岛停泊三个月后横渡东海时又遇到台风,在海上漂流了14天后,到了海南岛南端的崖县。
在辗转返回扬州途中,弟子祥彦和日本学僧荣睿相继去世,鉴真本人也因长途跋涉,暑热染病,双目失明。 唐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十月十五日,日本第10次遣唐使归国前夕,遣唐大使藤原清河、副使吉备真备、大伴古麻吕和仕唐多年、历任唐光禄大夫、御史中丞、秘书监等职的日本留学生阿倍仲麻吕(汉名晁衡)等也准备回国,他们同到扬州延光寺参谒鉴真。
藤原大使说:"早闻大和尚曾五次东渡日本欲去传教,今日得见,万分荣幸,若大和尚仍有此愿,弟子等有船四艘返日,应用物品俱备,不知肯同行否?"鉴真虽已66岁高龄,且双目失明,但为了传教授戒,为了中日人民的友好及文化交流,便应允了日方恳请。 鉴真欲再度赴日的消息在扬州传开后,有关寺院为阻挠此行,严密防范。
这时正好鉴真弟子仁干从婺州(今浙江金华市)来扬州,密知师父将要远行,遂暗中约定由他备船在江头接候。十月二十九日晚,鉴真及弟子工匠等24人从扬州龙兴寺潜行至江头,迅即登船启程,出大运河入长江,直趋苏州黄泗浦(今江苏省常熟县黄泗,即黄歇浦)与日本遣唐使船队会合。
鉴真带去的物品有如来、观世音等佛像8尊,舍利子、菩提子等佛具7种、华严经等佛经84部300多卷,还有王羲之、王献之真迹行书等字帖三种。 临行前,恐官府发觉,经卷有失,于十一月十五日鉴真一行分乘第二、三、四船。
直到十一月十六日船队启航前鉴真才上了大伴古麻吕的第二船。驶入东海后,船队被强劲的东北风吹散,第四船杳无踪影,剩下的三只船只有奋力拼搏向前航行。
十一月二十一日,第一、二两船同到冲绳岛,已在多弥岛(今日本种子岛)的西南。第三船昨夜已停泊在同处。
十二月六日,海上刮起人们渴望的南风,三只船相继起航顺风前进,而藤原大使与阿倍仲麻吕所乘的第一船触礁(着石)无法行动。鉴真所乘的第二船发向多弥去,七日到达益救岛(今日本屋久岛)。
停泊候风10天,并等待其余船只。第一船修复后,继续航行,因遇偏北风暴而漂至安南 州(今越南境内),全船180余人,死难170多人,仅大使藤原清河与阿倍仲麻吕等10余人幸免于难。
第三船后来也航返日本。十二月十八日,第二船自益救岛出发续航,十九日遇到暴风雨,不辨东南西北,。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8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