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羲之摹兰 永和九年三月初三,王羲之约友修禊,选择了兰亭为修禊之所,除“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外,此地还盛开幽兰,馨香扑鼻。
同去的名士们因此而留下了“俯挥素波,仰掇芳兰”、“微音选泳,馥为若兰”、“仰泳挹遗芳,怡神味重渊”等咏兰名句。 王羲之在精研书法体势时,更得益于爱兰。
兰叶清翠欲滴、素静整洁、疏密相宜、流畅飘逸。王羲之将兰叶的各种姿态运用到书法中,使他的书法结构、笔法、章法的技巧达到精熟的高度。
他的书法兰画映素,气脉贯通,字体秀美,错落自然,且因字生姿、因姿生妍、因妍生势、因势利导,达到了神韵生动、随心所欲的最高境界。 我国元代一件稀世名瓷青花四爱图梅瓶,有“王羲之爱兰”、“周茂叔爱莲”、“孟浩然爱梅”、“林和靖爱鹤”四幅图,可见,王羲之爱兰影响之深远。
2、陆游“赏花以破怒”南宋诗人陆游一生坎坷,却活到耄耋之年。他平时爱种花、赏花。
每当心有愁怒,就去赏花,“放翁年来百事情,惟见梅花愁欲破。”。
此语乃是胡兰成说张爱玲是“民国世界的临水照花人”,这真是奇特的准。“临水照花”,该是一种特殊女人的特别状态——孤傲、敏感、卓尔不群,但是却逃不开心灵之篱栅。这样的女人大都会用文字来跳舞,舞跳得过于高明,便没有了舞伴来陪,只落得人在高处,灵魂总是寂寞。
张爱玲~~临水照花人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迟一步。遇上了也只能轻轻地说一句:“你也在这里吗?"
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饭粘子,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
也许爱不是怀念,不是热烈,而是岁月,年深月久成了生活中的一部分。
这一炸,炸断了多少故事的尾巴;炸死了你,我的故事就该完了。炸死了我,你的故事还长着呢。
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喜欢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
对于三十岁以后的人来说,十年八年不过是指缝间的事, 而对于年轻人而言,三年五年就可以是一生一世。
酒是喝在胃里的,事情是在心里的,喝多少都没有用,漫不到心里来的。
【出处】《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
宋朝仁宗年间,平江府长乐村有个种花老头名叫秋先,他爱花入了魔,遇见好花,脱了衣服典当了也买回。日积月累,家里成了个花园,那花园遇花开时,烂如锦屏,一花未谢一花又开。他早晚灌水、施肥、拾掇,晚上坐于花下饮酒歌啸,自半含至盛开,未尝暂离。他花谢则葬花,花被泥污则浴花。他平生最恨的是攀枝摘朵,以为离枝去干,如人遭横祸,因此,轻易不让闲人进园。
城中有个官家子弟叫张委,是仗势欺压良善、奸狡刻薄的人。这日带了如狼奴仆、助恶无赖从秋先门口过,恰值牡丹盛开时节,园中黄魏紫,光华夺目,张委等强闯入园,又攀又摘,把秋先急得叫屈连天,舍命阻拦。张委多喝了几杯酒儿,被秋先一头撞去,翻跟斗跌倒,心中转恼,率众把牡丹打得只蕊不留,扬长去了。只气得秋先抢地呼天,满地乱滚。众邻居扶起秋先,劝慰一番,议论道:“自古道‘种花一年,看花十日’,这风朵花不知费了多少辛苦,难怪他爱惜。”
那秋先饭也不吃,哭了又哭,竟感动得花仙下凡,令落花上枝。起初每本一色,如今一本五色俱全,比先更觉鲜妍。话儿传开去,满村男女皆至,都道神仙下降。张委听了不信,率众前来一看,原来真有此事,心下艳羡,便存了独占此园念头,竟设下毒计,径到平江府衙首告秋先妖术惑众,图谋不轨。大尹听信,一索把秋先拘来,投入狱中。
那张委不胜欢喜,到秋先园中饮宴,却见园中牡丹又一朵不存。正奇怪间,忽一阵大风,把地上花朵吹得都直竖起来,眨眼间俱变成尺许女子举袖扑来,将张委吹入粪窖淹死了。
平江府大尹访知秋先冤屈,遂放了秋先。秋先自此日饵百花,谢绝烟火食物,数年之后,被天帝封为护花使者,拔宅飞升,成仙而去。
后人用“种花一年,看花十日”的这个典故比喻劳动成果得来不易,劝人爱惜。亦有青春短暂,宜善自珍惜之意。
唐朝的时候有一个书生崔护,在一个清明节独自来到城南郊外赏花,走累了来到一处院落想讨水喝。
崔护叩门良久,有一少女娇艳的容貌在门缝中若隐若现,简单的对话之后,崔护以“寻春独行,久渴求饮”的理由进入院内,崔护饮水期间,少女斜倚着一棵盛开着桃花的小树,“妖姿媚态,绰有余研”。两人四目相视,久而久之。
崔护告辞离去时,少女送至门口。此后的日子里,崔护度日如年,时刻思念着少女的容颜。
到了第二年的清明日,崔护终于再次起身前往城南,来到庭院门外,看到桃花和庭院还是去年地模样,只是人去楼空,门上一把大锁显得冰凉和无情。崔护在伤感和叹惜里,将一首诗题在了门上:题都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这个就是发生在花开时节的历史故事。
郁金香--头巾花 头巾花 古代有位美丽的少女住在雄伟的城堡里。
有三位勇士同时爱上了她,一个送她一顶皇冠,一个送一把宝剑,一个送一块金堆。但她对谁都不于钟情,只好向花神祷告,花神深感爱情不能勉强,遂把皇冠变成鲜花,宝剑变成绿叶,金堆变成球根,这合起来便成了郁金香了。
郁金香有白天开花夜间闭这一特征。在500多年前因中亚地区的人所戴的头巾与郁金香花形相似,其原名Tulipa就是土耳其语“头巾”之意。
书生与牡丹 古代,洛阳书生常大用,爱上了一位名叫葛巾的姑娘,日夜在她家附近彷徨。写诗百余首,倾吐了他对葛巾无限忠贞的爱情。
有人劝葛巾说:“纯洁真诚的爱情,是可以接受的,也应该接受。”后来葛巾便与常大用结了婚,并把堂妹玉版介绍给大用的弟弟大器,他俩也成了亲。
大家生活很美满,可是婚后,常氏兄弟变了样,无心读书,并怀疑葛巾、玉版的来历,爱情日益淡薄。葛巾、玉版见他们一无真诚爱情、二无事业理想,决心走了。
常氏兄弟见她们离开,懊悔不已,仰天大哭。她们从天上丢下两个孩子。
孩子落地,变成两株牡丹,一株是葛巾紫,一株是玉版白,让这两株牡丹启示人们,要懂得爱情真谛,才有真正幸福。还有一个书生谢翱,很有学间,陈郡人,到长安,居升道里,准备应考。
那里牡丹特多,一次,他外出赏花,看见一位美丽的姑娘,他一往情深,梦索魂缠,无心学习。一天深夜,他伏案入睡,恍惚中见那位朝思暮想的姑娘翻然而至。
对他说她叫牡丹,感谢她的厚爱,但爱情不可勉强,不可一厢情愿,人生应把事业放在第一位。临别时姑娘请书生赋诗,书生写道:阳台后会已无期,碧树烟深玉漏迟;半夜香风满庭月,花前竟发楚王悲。
姑娘也以怜惜之情和了一首诗:相思无路莫相思,风里花开只片时;惆怅金闺却归处,晓莺啼断绿杨枝。后来谢翱治学成名,而这个摆脱沉溺于爱情的故事,也随着他的成功而为人所乐道。
将错就错的海棠花 海棠虽红嫩娇妍,但缺少香味。不过,据说海棠原是有天香的,后来不知什么原因就没有了。
也有人举证说古昌州和四川一些地方的海棠仍有香味,据说是偷偷放香的。究其原因,原来是这么回事:说是在玉帝的御花园里有个花神叫玉女。
因为嫦娥温柔又漂亮,玉女与嫦娥就成了好朋友,并经常到广寒宫去玩。有一次,玉女看见广寒宫里新种了十盆奇花。
那是一种从未见过的仙花,小花数朵簇生成伞形,甚是奇巧可爱。花蕾是红色的,花朵儿却是娇羞的淡红色。
花枝上还结着果实,长长的椭圆形、黄黄的颜色。花儿和果儿都散发出浓郁的香味,实在逗人喜爱。
玉女想到玉帝的御花园中什么花儿都有,唯独没有这种花。因此请求嫦娥姐姐送她一盆,好拿回去栽种在御花园里。
但是嫦娥却摇摇头说,这是王母娘娘的花,是如来佛特意为庆贺王母娘娘的寿辰,派人从天竺国送到广寒宫来的。因为这花耐寒,所以才种在广寒宫中。
玉女连连请求,只说广寒宫中花儿这么多,少一盆也没什么关系,王母娘娘也发现不了的。嫦娥经不住玉女这么“姐姐长”“姐姐短”的直央求,就答应了。
玉女好不容易说服了嫦娥,得到了这盆馨香迷人的奇花,高兴地捧起花盆就往外走,边走边说:“谢谢!谢谢!”不想刚刚走到广寒宫门口,迎头就碰上了王母娘娘。她一见玉女手捧着天竺国送来的仙花,一边嘴里直道谢,便明白嫦娥一定私下将她的花儿拿去送人,因而怒气冲天地训斥嫦娥胆大妄为。
而且,她边说边夺过玉兔的石杵,将玉女和她手中的那盆花儿一起打下了凡间。这盆花正巧落在一个靠种花为生计的老汉的花园中,老汉有个女儿叫海棠,姑娘的面貌也像花儿一样美丽。
老汉见一盆花从天而降,种花人自然是爱花惜花,便连忙伸手去接,怕有闪失,又忙叫女儿过来帮一把,口中连叫:“海棠、海棠!” 海棠姑娘听见了,地跑过来,看见爹爹手里捧着一盆花儿,连叫“海棠”。便高兴地问:“爹爹,这美丽的花儿也叫海棠吗?”老汉接住了这盆花,只见是一种从未见过的叫不上名儿来的花,听见女儿这么一说,觉得这花儿的确和女儿一样美,就干脆将错就错叫它“海棠花”了。
只是海棠花儿虽被爱花的老汉接住了,并且从此培植在人间,但它的香魂却随风飘去了。这就是为什么有人传说海棠花原有天香,如今却没有了香味的缘由。
梅花--梅花仙子 梅花仙子--- 隋代赵师雄游罗浮山时,夜里梦见与一位装束朴素的女子一起饮酒,这位女子芳香袭人.又有一位绿衣童子,在一旁笑歌欢舞。天将发亮时,赵师雄醒来,坐起来一看,自己却睡在一棵大梅花树下,树上有欢鸟在欢唱。
原来梦中的女子就是梅花树,绿衣童子就是翠鸟.这时,月亮已经落下,天上的星星也已横斜,赵师雄自一人惆怅不已.后用为梅花的著名典故。梅妻鹤子--- 相传北宋著名诗人林逋长期隐居在杭州西湖孤山,终生不娶不仕,埋头栽梅养鹤,被人称为“梅妻鹤子”。
他对梅花体察入微,曾咏出“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为后人传诵千载的名句。虞美人 项羽的爱姬虞美人常年跟随项羽征战南北。
项羽被刘邦围困陔下,半夜起来饮酒,在军帐里慷慨悲歌,虞美人也以歌相和,她唱道:"汉兵以略地,四面楚歌。
含义:田间阡陌上的花发了
诗句引申: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含义:田间阡陌上的花发了,你可以慢慢看花,不必急着回来。
吴越王钱镠的原配夫人戴氏王妃,是横溪郎碧村的一个农家姑娘。戴氏是乡里出了名的贤淑之女,嫁给钱镠之后,跟随钱镠南征北战,担惊受怕了半辈子,后来成了一国之母。虽是年纪轻轻就离乡背井的,却还是解不开乡土情节,丢不开父母乡亲,年年春天都要回娘家住上一段时间,看望并侍奉双亲。钱镠也是一个性情中人,最是念这个糟糠结发之妻。戴氏回家住得久了,便要带信给她:或是思念、或是问候,其中也有催促之意。过去临安到郎碧要翻一座岭,一边是陡峭的山峰,一边是湍急的苕溪溪流。钱镠怕戴氏夫人轿舆不安全,行走也不方便,就专门拨出银子,派人前去铺石修路,路旁边还加设栏杆。后来这座山岭就改名为"栏杆岭"了。
那一年,戴妃又去了郎碧娘家。钱镠在杭州料理政事,一日走出宫门,却见凤凰山脚,西湖堤岸已是桃红柳绿,万紫千红,想到与戴氏夫人已是多日不见,不免又生出几分思念。回到宫中,便提笔写上一封书信,虽则寥寥数语,但却情真意切,细腻入微,其中有这么一句: "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九个字,平实温馨,情愫尤重,让戴妃当即落下两行珠泪。此事传开去,一时成为佳话。清代学者王士祯曾说:"‘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二语艳称千古。"后来还被里人编成山歌,就名《陌上花》,在家乡民间广为传唱。 到北宋熙宁年间,苏东坡任杭州通判。英雄相惜,对钱镠敬佩有加,曾书《表忠观记》碑文,高度评价钱镠之功绩。苏公喜欢走动,也常来临安,听到里人之歌后,颇有感触,便写下了三首《陌上花》诗,其引曰:"游九仙山,闻里中儿歌《陌上花》。父老云,吴越王妃每岁春必归临安,王以书遗妃曰:‘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吴人用其语为歌,含思宛转,听之凄然,而其词鄙野,为之云。"
杨贵妃与含羞草 有一种小巧玲珑的花卉,它的复叶酷似芙蓉枝,点点对称,宛如鸟羽。
植株上缀以数朵谈红色的小花,状若杨梅。人们用手一指,它那羽状小叶便很快闭合,叶柄也慢慢垂下,就象初涉人世的少女,因为纯洁和朴实,才那样忸怩、娇羞,所以人们都叫它“含羞草”。
唐朝开元年间,唐明皇骄奢淫逸,派出人马,四处搜寻美女。当时寿邸县的宏农杨元琰,有一美貌女儿叫杨玉环,被选进宫来。
杨玉环进宫后,思念家乡。一天,她到花园赏花散心,看见盛开的牡丹、月季……想自己被关在宫内,虚度青春,不胜叹息,对着盛开的花说:“花呀,花呀!你年年岁岁还有盛开之时,我什么时候才有出头之日?”声泪俱下,她刚一摸花,花瓣立即收缩,绿叶卷起低下。
哪想到,她摸的是含羞草。这情景被一宫娥看见。
宫娥到处说,杨玉环和花比美,花儿都含羞低下了头。宫女们也议论纷纷说这是杨玉环的美貌,使得花草自惭形秽,羞得抬不起头来。
唐明皇听说宫中有个“羞花的美人”,立即召见,封为贵妃。从此以后,“羞花”也就成了杨贵妃的雅称了。
含羞草“羞”于见人,是由于植物电的缘故。含羞草的叶栖基部,有一个薄壁细胞组织叫做“叶褥”,平时里面充满了足够的水分。
当叶片受到刺激时,薄壁细胞里的水分,在植物电的指令下,立即向上部与两侧流去。由于叶片的重量增加,就产生了叶片闭合,叶柄耷垂的现象。
含羞草植株纤细娇弱,为了生存,它在长期的自然选择中,形成了这种适应环境的特殊本领。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8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