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以下两种含义:
1、喝露水长大的仙女就是形容一个人很高尚,很伟大,不食人间烟火,不是一个物质女,只追求精神上的东西,有仙女所有的品质。
2、如果对方在减肥过程中,不吃饭,也可以用这句话来形容,这里的仙女是不吃饭的仙女是只喝露水的,所以在使用时要注意区分。
扩展资料:
仙子源于中国神话,形容品德高尚,智慧非凡,纤尘不染,高雅脱俗,且具有非凡能力的女子。如西王母,嫦娥仙子等等。在语境中多用来形容女子外貌究极美丽。
另外仙姑——辈分较高、年龄较大,仙姑一般是受人尊敬的女仙长辈。同一时期的另一个很有名的女仙何仙姑,八仙之一,在民间享有崇高的声誉。
除此之外仙女则是女仙统称,年龄较轻,仙女就是天庭对一般得道成仙的女仙,是风华正茂的年轻女子。包括天庭的一般工作人员和其他服务人员,如王母娘娘带领的仙娥、美姬、毛女。
《太平广记》卷六十一〈女仙六·天台二女〉~383~
刘晨、阮肇,入天台采药,远不得返,经十三日饥。遥望山上有桃树子熟,遂跻险援葛至其下,啖数枚,饥止体充。欲下山,以杯取水,见芜菁叶流下,甚鲜妍。复有一杯流下,有胡麻饭焉。乃相谓曰:「此近人矣。」遂渡山。出一大溪,溪边有二女子,色甚美,见二人持杯,便笑曰:「刘、阮二郎捉向杯来。」刘、阮惊。二女遂忻然如旧相识,曰:「来何晚耶?」因邀还家。南东二璧(南东二璧原作雨璧东壁,据明钞本改。黄本作西璧东璧)各有绛罗帐,帐角悬铃,上有金银交错。各有数侍婢使令。其馔有胡麻饭、山羊脯、牛肉,甚美。食毕行酒。俄有群女持桃子,笑曰:「贺汝婿来。」酒酣作乐。夜后各就一帐宿,婉态殊绝。至十日求还,苦留半年,气候草木,常是春时,百鸟啼鸣,更怀乡。归思甚苦。女遂相送,指示还路。乡邑零落,已十世矣。
《幽明录》~243~
汉明帝永平五年,剡县刘晨、阮肇共入天台山取谷皮,迷不得返,经十三日,粮食乏尽,饥馁殆死。遥望山上有一桃树,大有子实,而绝岩邃涧,永无登路。攀援藤葛,乃得至上。各啖数枚,而饥止体充。复下山,持杯取水,欲盥漱,见芜菁叶从山腹流出,甚鲜新,复一杯流出,有胡麻饭糁,相谓曰:「此知去人径不远。便共没水,逆流二三里,得度山出一大溪,溪边有二女子,姿质妙绝,见二人持杯出,便笑曰:「刘阮二郎,捉向所失流杯来。」晨肇既不识之,缘二女便呼其姓,如似有旧,乃相见忻喜。问:「来何晚邪?」因邀还家。其家铜瓦屋,南壁及东壁下各有一大床,皆施绛罗帐,帐角悬铃,金银交错床头各有十侍婢敕云:「刘阮二郎,经涉山岨,向虽得琼实,犹尚虚弊,可速作食。」食胡麻饭、山羊脯、牛肉、甚甘美。食毕行酒,有一群女来,各持五三桃子,笑而言:「贺汝婿来。」酒酣作乐,刘阮忻怖交并。至暮、令各就一帐宿,女往就之,言声清婉,令人忘忧。十日后欲求还去,女云:「君已来是,宿福所牵,何复欲还邪?」遂停半年。气候草木是春时,百鸟啼鸣,更怀悲思,求归甚苦。女曰:「罪牵君当可如何?」遂呼前来女子有三四十人,集会奏乐,共送刘阮,指示还路。既出,亲旧零落,邑屋改异,无复相识。问讯得七世孙,传闻上世入山,迷不得归。至晋太元八年,忽复去,不知何所。
唐·李商隐《无题四首》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无穷官柳,无情画舸,无根行客。南山尚相送,只高城人隔。
罨画园林溪绀碧,重算来、尽成陈迹。刘郎鬓如此,况桃花颜色。
【成语】:天女散花
【拼音】:tiān nǚ sàn huā
【解释】:原为佛教故事:天女散花以试菩萨和声闻弟子的道行,花至菩萨身上即落去,至弟子身上便不落。后多形容抛洒东西或大雪纷飞的样子。
【出处】:《维摩经·观众生品》:“时维摩诘室有一天女,见诸大人闻所说说法,便现其身,即以天华散诸菩萨、大弟子上,华至诸菩萨即皆堕落,至大弟子便著不堕。一切弟子神力去华,不能令去。”
【示例】:~,缀山林之草树。 ★唐·宋之问《设斋叹佛文》
【近义词】:天花乱坠
【成语故事】:传说天国里佛祖的大弟子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在向众弟子讲佛法,天女见他们在聚精会神地听着,故意摘来很多花瓣从空中撒下去,只有文殊与普贤身上不沾花瓣。维摩居士告诫他们只有六根清净才不会沾上花瓣的,得努力修行。
释义: 原为佛教故事。天女散花以试菩萨和声闻弟子的道行,花至菩萨身上即落去,至弟子身上便不落。
寓意: 后多形容抛洒东西或大雪纷飞的样子。
出处:
《维摩经·观众生品》:“时维摩诘室有一天女,见诸大人闻所说说法,便现其身,即以天华散诸菩萨、大弟子上,华至诸菩萨即皆堕落,至大弟子便著不堕。一切弟子神力去华,不能令去。”
示例: 天女散花,缀山林之草树。(唐·宋之问《设斋叹佛文》)
典故:
〖其一〗
故事源于佛经。一天,如来佛在西天莲花宝座讲经解法,忽见瑞云东来,遥知得意弟子维摩洁患病。于是,派众弟子前去问候,断定维摩洁要借机宣经释典,便派天女前去检验弟子们的学习情况。天女手提花篮,飘逸而行,来到尘世间低头下望,见维摩洁果然正与众人讲学。随即将满篮鲜花散去,弟子舍利弗满身沾花。众人诧异万分,天女曰:“结习未尽,固花着身;结习尽者,花不着身。”舍利弗自知道行不行,便愈发努力学习。
〖其二〗
那时在维摩诘住处有一位天女,每听到有人说法的时候就会现身,把天花(有人说是曼陀罗花)散向众菩萨和佛的大弟子身上。但是那些花落到菩萨身上时便都会堕落,但是落到那些大弟子身上时却不会掉下来。那些大弟子用神力也不能将花拂去。
因此他们就去问舍利弗,如何能去掉那些花。舍利弗说:此花不如法,于是就去掉了。
不要说“此花不如法”,为什么呢,因为这种花是没有分别的。仁者会存有分别之心,但对于佛法中,存有分别心是不如法,只有不存分别心才是如法。你们看诸位菩萨,花不着于他们,是因为他们都已经断了分别的想法,就如同人害怕生死之时就找不到佛的方便之门了。可见,大弟子们还有畏惧生死之故,虽然色香味触各种方便的大门已经打开,不再存有这些畏惧,一切五欲也不再有了,但是修行还没有完成,所以花还会着落的他们身上。等到修行彻底完成时,那些花就也不会附着在他们身上了。
羽衣天女
一个农民在大山的石头上发现了一件美丽的、散发着芳香的衣服。他回头一看,在旁边的合理,竟然有一个年轻美丽的女子在洗澡!
“一定是个仙女。”他想。那么,放在石头上的衣服就是天上的羽衣啦。于是,他偷走了那件羽衣。
仙女因为没有羽衣,不能回到天上,后来就成了这个农民的妻子。
过了许多年,他们的孩子也长大了。仙女向孩子们打听羽衣的下落,孩子们就把父亲收藏的羽衣转交给了母亲。仙女心想“可以回到天上了,真高兴呀。”于是她穿上羽衣,回到天上去了。
两个孩子因为想妈妈,每天都在伤心的哭。他们想:“用妈妈以前喜欢的音乐来把她召唤回来吧。”于是,他们爬上了附近的山,不停地敲大鼓、吹笛子。
现在,人们把仙女放羽衣的那座山叫做“羽衣石山”。而把孩子们拼命敲大鼓、吹笛子的那座山,称为“打吹山”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7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