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昭寺的修建
相传大昭寺和小昭寺之所以能够修建,是因为尼泊尔公主和文成公主带来了两尊佛像,而藏民公认这两尊佛像是最早进入雪域高原的佛像,大昭寺和小昭寺正是为了供养两尊神圣的佛像才修建的,也是西藏佛教历史上最早的佛教建筑物。
据说当时修建大昭寺的地址原本是一片湖,在湖边,松赞干布向尺尊公主许诺戒指落在哪里就在哪里修建佛殿,偏偏戒指就落在了湖内,湖面布起一张光网,一座九级白塔从光网中显现,于是大昭寺便开始修建起来。
在修建大昭寺的过程中,被水淹是常事,非常坎坷。文成公主解释是因为青藏高原其实是个仰卧的罗刹女,修建大昭寺的湖泊正好是罗刹女的心脏,湖水就是她的血液。文成公主认为要想修建大昭寺必须要填湖,最先要做的是把魔女的心脏给镇住。
之后文成公主还建议在边远地区修建其他十二个小寺院,这样就能镇住魔女的四肢,所以最后一共修建了十三座寺院。
2、布达拉宫的爱情传说
据说曾经有位陌生老人在街头告诉一位男士,说他的前世没有修足情道落不了俗,他必须落入西藏布达拉宫,重新修行过后才能找到真爱。男人本不信,却在遇到心上人后,发现真的和那位老人说的一样,心上人对他不理不睬。
后来这个男人相信了老人的话去了去了西藏,落发遁佛。而他的心上人果然回心转意,追随他去了西藏,并且布达拉宫匍匐做祷告,他终被感动,跟随她回了尘世间。
3、吉祥天母头颅所化的拉姆拉错
西藏佛教中有一位著名的护法神叫"班丹拉母",汉语是吉祥天母的意思。因为拉姆拉错是一块颅骨的形状的湖,所以藏族人认为拉姆拉错是吉祥天母的头颅所化并且天母的灵魂也一直在此。
拉姆拉错是藏区最神圣的观像圣湖,几百年的纷争,都没有动摇过她的地位。凡是达赖、班禅圆寂了,在寻找转世灵童之前,必须要到圣湖拉母拉错进行观湖,从而求得最真实的景象和最直接的现象。
4、大魔鬼所在的色林堆错
色林大魔鬼以前居住在拉萨西面堆龙德庆,所有人对他的淫威都束手无策,他每天要吞噬千万生灵,不管是人还是禽兽。
一次雷雨过后,降妖锄魔的莲花生大师终于决定惩治色林,在莲花生大师的追赶下,色林逃到一面浩瀚浑浊的大湖里,莲花生大师命令色林在这里忏悔,永远不得离开此湖,并把此湖命名为“色林堆错”。
5、拉萨的由来
相传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娶得大唐文成公主入藏。为了庆祝此事,决心要好好建设王都。但当时的吐蕃王都,还是一片荒草沙滩之地。文成公主由于精通天象地气,善观五行风水,她观察拉萨的地形,发现其好像一个仰卧的罗刹女(即母夜叉),认为选拉萨作为国都实在是对国极为不利。
于是公主建议在拉萨外围建立四个寺庙,以镇住女魔的四肢。她又算出拉萨中心的卧马湖是母夜叉的,湖水便是母夜叉的血液,都应想办法镇住。于是,公主根据五行之说,主张用白羊背土填湖。
藏王松赞干布听从了公主的意见,就在卧马湖动工,填湖造寺,建成了著名的大昭寺。拉萨原称“山羊地”,便由此得名。
大昭寺建成后,藏王便把文成公主由长安带来的释加牟尼佛像供在庙内,从此各地善男信女纷纷前来朝拜。久而久之,这块神圣的“逻娑”(山羊地)因音似,便被称为“拉萨”,即“圣地”了。
一、这个姓氏的起源是因为老祖先在“臧”这个地方扎根,所以才会有这样的一个姓氏,这也算是一个典故。
二、详解如下:
臧姓起源有三。
1、是以邑名为氏。春秋时鲁国国君鲁孝公的儿子名彄(kōu),字子臧,被封在臧地(在今山东省境内),建立“臧”国,他的子孙后代就以“臧”为姓。
2、是春秋时鲁惠公之子名欣,字臧,其子孙以其字作为自己的姓氏,亦称为臧氏。
3、是“臧”姓出自鲁国公族后代,而鲁国是周武王的弟弟周公旦的长子伯禽的封地,因此,两支“臧”姓起源于周朝王室之姓,姬姓。
常用于印刷,属辅音文字型,分辅音字母、元音符号和标点符号3个部分。
其中有30个辅音字母。佛教史籍记载,公元7世纪上半叶、安多三大方言区,其中音节之间的隔音符号使用频率最高,国家和政府历时近20年的研究,于1987年制订了《西藏自治区学习、使用和发展藏语文的若干规定(试行)》,由自治区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人兼任领导。
各地市均成立了藏语文工作指导委员会。与此同时藏族使用藏语文。
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支,藏语主要 分为卫藏、康,4个元音符号,以及5个反写字母(用以拼外来语),组合成一个完整的字表结构。通常藏文字形结构最少为一个辅音字母,即单独由一个基字构成、使用和发展、正中。
核心字母叫“基字”,其余字母的称谓均根据加在基字的部位而得名;桑布扎创造藏文的观点被普遍接受。辅音字母每4个字母为一组,共7组半。
1988年西藏正式成立了西藏自治区藏语文工作指导委员会,学术界仍在争论中,但主要形成几种观点。佛教界认为系吞弥・桑布扎所创;西藏本土宗教苯教认为系苯教始祖辛饶米沃奇所创,元音符号则加在辅音结构的上,被称为藏语的30个子音字和4个母音字。
吞弥・桑布扎还编撰了《文法根本三十颂》等,完成了藏民族文字的整理规范工作。 每种文字创制之初都不可能十分完善。
藏文标点符号形体简单、种类少,共有6种形式、9世纪中叶,其余字母均以此为基础前后附加和上下叠写;还有学者认为系脱胎于伽湿弥罗文(今克什米尔文)或者多文或者象雄玛文或者黎宇文(于田文),整理出藏语的30个辅音字母以及4个元音字母、下,加在基字上的字母叫“上加字”,加在基字下面的字母叫“下加字”,加在基字后面的字母叫“后加字”,后加字之后再加字母叫“再后加字”或“重后加字”。 ――藏文书写习惯为自左向右横写。
部分复合声母采用字母上下叠写的方法表示。字体分两大类。
吞弥・。尽管方言各异,读音不同;桑布扎等15名藏族青年受吐蕃第32代赞普(王)松赞干布委派,日益完善,藏文同样有一个发展过程。
据藏文史籍记载,藏文在历史上曾进行过3次较大规模的厘定规范,分别是8世纪中叶至9世纪初叶,前往天竺(今印度)学习梵文和天竺文、11世纪初叶。 西藏和平解放后,为促进藏语的学习。
每个字母的实际读音古今有别,吞弥・,其认真刻苦的敬业精神获得天竺人的敬称“桑布扎”(意为贤良的藏人)。 回归故里后,按照松赞干布的旨意,吞弥・桑布扎根据梵文字母以及藏语语音的特点,但藏文仍然是统一的,即“有头字”和“无头字”,是根据字体的不同形式而得名。
有头字相当于楷书,藏文编码国际标准于1997年获国际标准组织的通过,成为中国少数民族文字中第一个具有国际标准的文字,也便利了藏文的计算机信息化。 藏文有如下主要特点: ――它是一种拼音文字,书面语通用于整个藏族地区。
藏文作为藏族人民的书面交际工具历史悠久。有关藏语言文字起源的问题;最多由6个辅音字母构成,即加在基字前的字母叫“前加字”,需要在运用中不断总结经验,逐渐规范。
――藏文字形结构均以一个字母为核心、方言有异,但均附带有一个元音a。由于水土不服,唯有吞弥・桑布扎没有病故他乡,他先后从黎敬和拉热白森格学习梵文和天竺文、雕刻、正规文书等,无头字相当于行书。
典故一:是认为因为剑身上的花纹犹如鱼肠,这种鱼肠倒不是指生鱼的内脏,而是要将一只鱼烤熟,剥去两胁,然后再看鱼肠,则有点像古剑剑身上的纹路,曲折婉转,凹凸不平,因此而得名。
据说清朝吴大皙藏有战国鱼肠剑的墨拓本,满刃花纹毕露,就宛如鱼肠一般。其实不光是鱼肠,剑纹还可以像龟文、像高山、像流波、像芙蓉……
典故二:则认为鱼肠剑之得名,就是由于它小巧得能够藏身于鱼腹之中,一种可能是鱼肠剑的剑身细长柔韧,能够沿鱼口插入,在鱼的胃肠中曲折弯转,而抽出时则恢复原形,钢韧无比,熠熠生光;另一种可能是鱼肠剑为诸多名剑中十分小巧的一枚,如短刃,如匕首。
扩展资料:
鱼肠剑因“专诸刺王僚”这一历史事件而名闻天下,然而真正的鱼肠剑或已陪阖闾葬于虎丘,现已难见其真容。
鱼肠剑处于吴越铸剑大发展时期,吴越铸剑术当时在全国属于领先地位,故受北方影响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因此龙哥推断,鱼肠剑应具备较为典型的吴越剑特点,即:圆柱或圆筒型剑茎,圆盘型剑首,剑身前部收腰。
在周纬拓荒之作《中国兵器史稿》中曾援引晚清金石学家吴大澄所藏的一柄所谓鱼肠剑拓本,此剑民国即已不知所之。从剑的拓本来看,此剑属典型吴越剑型制,属于短剑,剑身前部束腰,圆柱形剑茎,双后(箍),圆盘型剑首,剑身上花纹曲折确如鱼肠一般,剑刃保持光亮似极锋利。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鱼肠剑
史籍上第一次出现“拉萨”二字,见于公元806年藏王赤德松赞所立《噶琼寺碑》,其中有言:“神圣赞普先祖松赞之世,始行圆觉正法,建拉萨大昭寺。”
由此可见,拉萨的城名,已经出现了近1200年了。 大约公元1世纪前后,高原上出现了大大小小的氏族部落。
经过多年的和战,又集结成若干个部落联盟,其中以山南河谷的雅隆部落联盟、阿里地区的象雄王国和雅鲁藏布江以北的苏毗部落联盟最为强大。这时,拉萨河的古名“吉曲”已经出现,现在拉萨所在地,则被人称为“吉雪沃塘”,意为“吉曲河下游的肥沃坝子”。
那时吉曲河流域先后属于苏毗部落联盟中的达甲沃和赤邦松两个王族统治。公元7世纪初,雅隆部落首领朗日松赞率兵北上,成为整个吉曲(拉萨)河流域的主宰。
朗日松赞把营盘设在墨竹工卡的甲玛岗山沟,在这条长长的南北走向的山沟中,建造了几座宫堡,他的儿子、吐蕃王朝缔造者松赞干布,公元617年出生在甲玛沟的强巴明久林宫堡中。 传说这位少年王子征战路过吉雪沃塘时,时值盛夏,风和日丽,只见周围群山四合,秀水中流,地势宽坦,雄伟壮观。
同时这里北通青海,南靠山南,西连象雄,东接多康,地处雪域中枢,交通方便,物产丰富。他做出了迁都吉曲沃塘的重大决策。
松赞干布率大臣、部属从墨竹工卡西下吉曲沃塘,这片亘古以来荒凉沉寂的平野,立刻变得热闹而繁忙。松赞干布经过仔细勘察,决定截断吉曲河的北河道,使河水傍着山南宣泄,红山周围显露出一大片平野。
他在这里建宫堡,修寺庙,营造军民住房。据说沃塘平野第一座建筑红山堡寨,就是布达拉宫的前身。
这座巨石垒成的宫堡,兀立红山之巅,气势非常雄壮。 吐蕃王朝从此风生水起,松赞干布制定法律,划分行政区域,分封官职,力主对外交流,赞普属下设五商、六匠。
五商指茶商、玉商、刀商、帛商、盐商;六匠指噶龙铁匠、噶如鞍匠、弓匠、剑匠、铠甲匠、神塑匠等。商业和手工业的形成和发展,对促进拉萨城的兴盛起着明显的作用。
松赞干布先后迎娶了尼泊尔尺尊公主、唐文成公主,为两位公主修建了大、小昭寺,分别供奉了释迦牟尼八岁和十二岁等身佛像。大昭寺建成后,为纪念山羊驮土建寺的殊胜之举,寺庙取名山羊幻化庙,城市也改名为“惹萨”,意为“羊土城”。
公元8世纪,赤德祖赞迎娶了大唐金城公主。金城公主将文成公主带来的释迦牟尼佛像,迎请到大昭寺主殿,制定了一整套供养祭祀仪轨,在红山和药王山之间修造了称为“巴嘎噶林”的三座大白塔,形成进入拉萨的大门。
自从金城公主将小昭寺的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像移供大昭寺主神殿,这尊佛像成为整个雪域藏人信仰的中心,朝拜供奉者络绎不绝。缘于这尊至神至圣的佛像,“惹萨”又改名为“拉萨”,意为“神佛之地”。
位于拉萨北郊5公里河谷边缘的曲贡新石器遗址距今约为4000—5000年,海拔3690米,该遗址出土了1万多件文化遗物和大量兽骨,说明在新石器时代拉萨河谷已有人类活动。曲贡遗址下层中还出土了一枚铜镞,铜镞呈扁平形,经鉴定原料为冶炼所得,表明当时青藏高原的先民已经开始跨入青铜时代。
拉萨城始建于公元7世纪,之前这里叫卧马塘,是苏毗部落管辖的放牧场。公元7世纪,松赞干布统一全藏,将政治中心从山南转移到拉萨,建立了强大的吐蕃奴隶制王朝,并修筑了大昭寺、小昭寺和最初的布达拉宫等寺庙宫殿。
传说松赞干布驱使山羊背土填塘修建大昭寺,人们便以“惹(山羊)萨(沙土)”作为这一城市的名称,在汉文古籍中称“逻些”。随着佛教的传入和兴盛,前来朝佛的人日益增加,于是围绕大昭寺逐步建立旅馆、商店、民宅、官府,形成了一条环形的八廓街。
因为佛教的兴盛,藏族人民把这个城市视为“圣城”,于是“拉萨”(意为圣地或佛地)之名便取代了原有的名称。 公元9世纪吐蕃王朝崩溃,伴随公元11世纪西藏佛教后弘期的兴起,拉萨成为很多高僧大德弘教之地。
13世纪,元朝中央政府把西藏纳入统一版图,元、明中央政府先后在西藏地方扶持萨迦王朝和帕木竹巴王朝,西藏的政治中心一度转移至日喀则的萨迦和山南地区。13世纪中叶,前藏十三万户长之一的蔡巴,在拉萨东面修建蔡巴寺、贡唐寺,此后历代蔡巴户长组织力量疏通拉萨河道和加固河堤。
14世纪中叶,帕木竹巴地方政权取代萨迦地方政权后,支持宗喀巴及其弟子,在拉萨修建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强化了拉萨的宗教“圣城”地位。17世纪中叶,五世达赖喇嘛罗桑嘉措受清朝皇帝册封,建立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政权,以拉萨为政权的中心,拉萨城市有了新的发展。
著名寺院在这一时期都有较大规模的修葺和扩建,其中大昭寺改造、扩建,对拉萨的城市布局产生了影响。布达拉宫的重建及其以后的增修改建,使之形成了今日的规模。
七世达赖喇嘛时期,在布达拉宫以西约2公里处建起了罗布林卡,以后迭经扩建,成为占地36万平方米的大园林。由此形成以布达拉宫为中心,辐射八廓街、罗布林卡周围约3平方公里的拉萨古城。
1951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平接管拉萨,1960年正式设立拉萨市。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前后,拉萨墨本管辖拉萨市区中心。
如来藏性
【藏头白海头黑】
禅宗公案名。又作马祖黑白。即以唐代僧马祖道一与其法嗣西堂智藏、百丈怀海之间的机法为主题之公案。藏指西堂智藏,海指百丈怀海。从容录第六则(大四八·二三○中):‘僧问马大师:“离四句,绝百非,请师直指某甲西来意。”大师云:“我今日劳倦,不能为汝说,问取智藏去!”僧问藏,藏云:“何不问和尚?”僧云:“和尚教来问。”藏云:“我今日头痛,不能为汝说,问取海兄去!”僧问海,海云:“我到这里却不会。”僧举似大师,大师云:“藏头白,海头黑。”’
所谓白与黑,指白帽与黑帽,本系典故。传说有二盗,一戴白帽,一戴黑帽,黑帽强盗施诡计抢去白帽强盗夺得之物,故黑帽强盗较白帽强盗更显无情而透彻。此则公案中,僧所问之‘祖师西来意’,乃超越肯定与否定,非言语所能表达者,故马祖推委不答,西堂智藏亦推说头痛,意下似谓若非生病,可能有确切之答案。相形之下,百丈以‘我到这里却不会’断然拒绝回答,尤显干脆,故马祖谓:‘藏头白,海头黑。’即谓百丈较西堂更为无情、透彻。
【会昌法难】
指唐武宗会昌年中所引起之废佛事件。武宗素信道教,继文宗之后即帝位,会昌元年(841)九月,召道士赵归真等八十一人入宫,于三殿修金箓道修。十月,帝幸临三殿,登九仙玄坛,亲受法箓。二年六月,召衡山道士刘元静入内,任银青光录大夫、崇玄馆学士,与赵归真共居宫中修法箓。三年三月,任命赵归真为左右街道门教授先生。时帝有废佛之志,敕令两街查录有佛以来兴废之际,有何征应事以进之,又令僧、道于麟德殿对论。沙门知玄登论座,陈理道教之根本,极辩贬道,帝色不悦。五年正月,帝于南郊建望仙楼,召集道士咨禀仙事。时赵归真特蒙殊宠,昵近于帝,谏官数度上疏论之。归真既知涉物论,乃荐罗浮山道士邓元超,迎入宫中。于是,邓元超、刘元静等共图毁释,频进拆寺之议,丞相李德裕亦怂恿之。四月有诏,祠部检括天下之寺院和僧尼。寺凡四万四千六百所,僧共二十六万五千余人。五月下诏,上都、东都各留寺四所,僧各三十人。又天下之州郡寺各留一所,上寺住二十人,中寺住十人,下寺住五人,余者悉令还俗。又毁天下诸寺,其钟、磬、铜像悉委盐铁使铸钱,铁像委本州铸农具,金、银、俞石等像销付度支,士庶所有之金、银等像限一月纳官。八月又下诏,以昭废佛之意。六年三月帝因病崩,宣宗即位,捕归真、元静、元超等十二人。大中元年(847)三月,复天下之佛寺。世称武宗毁释为会昌法难
【会三归一】
(术语)佛于法华经说尔前所说三乘之法,为一佛乘之方便,所归者,一佛乘耳。一佛乘之外,无二乘三乘,是为会三归一。法华玄义七曰:‘华合未开,譬隐一乘,分别说三。华叶正开,譬会三归一,但说一乘。华落莲存,譬绝教冥理。’四教仪曰:‘开前顿渐,会入非顿非渐。故言开权显实。又言废权立实。又言会三归一。’
畅音阁,为清宫内廷演戏楼,全称故宫宁寿宫畅音阁大戏楼,位于故宫博物院内养性殿东侧,宁寿宫后区东路南端,座南面北,建筑宏丽。
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72年)始建,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建成。嘉庆七年(公元1802年)曾维修,二十二年于阁后(南)接盖卷棚顶扮戏楼。
光绪十七年(公元1891年)维修。现存建筑为嘉庆年间改建后的规制。
畅音阁为紫禁城中最大的一座戏台,与京西颐和园内的德和园大戏楼(为仿畅音阁规制建造)、承德避暑山庄的清音阁大戏楼并称清代三大戏楼。 在中国古代,看戏是皇宫中的主要娱乐。
每逢各种节日,如元旦、立春、上元、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冬至、除夕以及皇帝登极、帝后的生日等重大庆典,都要在宫中看戏。清代宫廷内演戏的地方有多处:太极殿与长春宫之间有一座;西六宫北部重华宫一带有漱芳斋戏台。
而规模宏大的畅音阁,则专为重大节庆演戏时所用,在此演出的戏曲大多是歌舞升平的吉祥神仙戏。据资料记载,清末西太后当政时期,凡遇节日,她总是要到畅音阁看戏,并由皇帝、皇后、妃、嫔、命妇以及王公大臣等陪同。
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西太后五十岁生日时,为在畅音阁演戏给西太后看,仅购置戏服和道具的支出,就耗费白银十一万两之多。 其中,寿台面积210㎡,台内不设立柱,采用抹角梁。
台面后部设有4座楼梯,接平台,上楼梯可抵达禄台。寿台北、东、西三面明间的两柱上方装饰鬼脸卷草纹木雕彩绘匾,惟正(北)面挂联:“动静叶清音,知水仁山随所会;春秋富佳日,凤歌鸾舞适其机。”
取自左思《招隐诗》:“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另外,陶渊明《移居》中也有“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台面中部下方设地井,地井内安装有绞盘,平时用木版盖着,盖板可开合,可以根据戏剧的内容,把布景和人物从地下托出台面,造成从地下或水中钻出来的戏剧效果,例如表演“地涌金莲”一场戏,就是从台底下慢慢钻出四朵大莲花来,一朵莲花上坐着一尊菩萨。
台下地面四角各有窨井一眼,南边中间有一眼水井,可为戏中表演喷水提供水源。 禄台、福台则均将前沿(北侧)做为台面,使观戏者抬头便可看到。
三层台设天井上下贯通,禄台、福台井口安设辘轳,下边直对寿台地井,根据剧情需要,天井、地井可升降演员、道具等,例如上演仙女、神仙下凡的戏目时,用辘轳把幕景和演员从上面送下来,造成从天而降的戏剧效果。使用三层台的剧目不多,绝大多数只在寿台上表演,福台和禄台则只在一些神怪戏中才用。
台对面的阅是楼分为上下两层,是皇帝和后妃看戏的地方。东西北三面都用两层圈楼围绕,宫女和大臣可以在两侧楼的廊下看戏。
楼后则是庆寿堂。 储秀宫是明清两代后妃居住的地方。
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慈禧刚进宫被封为兰贵人时,曾在这里居住。咸丰六年三月升为懿嫔的慈禧,在这里生下同治皇帝。
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已居长春宫的慈禧太后,为庆祝五十岁生日,移居此宫,并重修宫室,耗费白银六十三万两。院内游廊墙壁上的题词,即当时大臣为慈禧祝寿的万寿无疆赋。
储秀宫是西六宫之一,也是明、清两代后妃居住的宫室。前殿悬挂有乾隆皇帝御笔匾为“茂修内治”。
西太后曾在这里居住。继而被封为懿嫔,于咸丰六年(1856年)三月,生了载淳(即同治皇帝)。
光绪十年(1884年),西太后在庆贺她五十岁生日时,从长春宫又移到储秀宫居住,一连又住了十年。现在储秀宫内外的陈设,还是庆贺西太后五十寿辰时的原状。
当时,为庆贺西太后五十岁生日,把储秀宫、翊坤宫等处修缮一新,耗费白银六十三万两,使储秀宫成为西六宫中最考究的一座宫殿。储秀宫庭院中,有两棵苍劲的古柏;台基下东西分设一对铜龙和一对铜鹿。
储秀宫外檐油饰采用色泽淡雅的“苏式彩画”,题材有花鸟鱼虫、山水人物和神仙故事等;门窗都是以质地优良的楠木雕刻的“万福万寿”和“五福捧寿”花纹。 储秀宫为单檐歇山顶,面阔5间,前出廊。
檐下施斗栱,梁枋饰以淡雅的苏式彩画。门为楠木雕万字锦底、五蝠捧寿、万福万寿裙板隔扇门;窗饰万字团寿纹步步锦支摘窗。
内檐装修精巧华丽。明间正中设地屏宝座,后置5扇紫檀嵌寿字镜心屏风,上悬“大圆宝镜”匾。
东侧有花梨木雕竹纹裙板玻璃隔扇,西侧有花梨木雕玉兰纹裙板玻璃隔扇,分别将东西次间与明间隔开。东次、梢间以花梨木透雕缠枝葡萄纹落地罩相隔;西次、梢间以一道花梨木雕万福万寿纹为边框内镶大玻璃的隔扇相隔,内设避风隔,西梢间作为暖阁,是居住的寝室。
现为宫廷生活原状陈列。 古华轩 为北京宁寿宫花园第一进院落的主体建筑。
建于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轩为座北面南的敞轩,面阔3间带回廊,正面悬挂乾隆帝御笔“古华轩”木匾。
卷棚歇山式顶,黄琉璃瓦绿剪边。檐柱间置倒挂楣子与坐凳,金柱间安装透空灯笼锦落地罩,用以界分内外,形成内外空间的贯通。
轩明间内檐和后檐4间悬挂木雕龙匾4块,明间楹联一副,均是乾隆帝为古楸而题。轩前檐下有古楸一株,构轩时树龄已逾百年,倚树建轩,故名“古华轩”。
交泰殿 北京故宫内廷后三。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092秒